賈平凹先生的《萬物有靈》一書,通過對自然深情的抒寫,以文學的方式還原生命的純粹與本真以及對萬物生靈的思索。莊子在《齊物論》中道,「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先生著眼於自然之中的一花一葉一砂礫,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與萬物溫柔共處,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他眼中的生靈萬物,揭示自然奧妙,也從中讓我們窺探到他所體會的人生百味,真正使「萬物與我為一」。
萬物有靈正是在於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渲染。他筆下的那棵小桃樹,「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掙紮起來」,眼睜睜地看著一樹的桃花像天鵝的羽毛般剝脫,卻山窮水盡般地在樹兒的頂端保留著一個欲綻的花苞。那法桐「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這正是天地間歡樂的內容;世間萬物,正是尋求著這個內容,而各自完成著它的存在。」生命來來去去,但卻周而復始、永不停歇,是萬物的靈韻,是永恆的規律。
萬物有靈正是在於平凡自然的本真沉澱。先生筆下山裡的天地並非是與城市喧囂鮮明對比的靜謐,也不是強說鄉愁的哀怨情懷。而是生活的熱鬧,是俗世的智慧,是鮮活的民間記憶和凡人悲歡。正如先生所說,「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著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正如在白雲蒼狗、歲月荏苒之後,身處人海之中,歸於平凡生命的純粹與本真。
草木枯萎,山河冰凍;草木葳蕤,山河春暖。萬物有靈且美,每一個自我堅韌又平凡。
作者:柳吉斐(廣州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
由市直機關工委和廣州日報主辦的「我抒我讀」正在進行中,歡迎大家寫下讀書心得,踴躍投稿。
投稿方式:woshuwodu@163.com(註:請在郵件內留下您的工作單位、聯繫方式。)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孫珺 劉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