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氧以外,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如果有水的供給,即使沒有食物,生命也可以維持數十天。一個很好的例證就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井下的煤礦工人們被困整整27天,沒有任何食物供應,但是由於有充足、並且相對潔淨的水供應,他們奇蹟般的生存下來,終於等到了救助人員的到來。如果缺水,生命僅能維持幾天。倘若在沙漠地帶,環境極度乾燥,溫度極高,在沒有水供給的情況下,24小時內就可導致死亡。
當發燒、運動、高氣溫等各種原因造成體溫升高時,機體調節體溫的一個重要方式是通過增加出汗來降低體溫。這時就需要增加飲水和補充電解質來彌補汗液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合理補充水和電解質,還有助於預防和糾正由於水和電解質代謝的紊亂造成的體液酸鹼平衡。保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的藝術就在於飲用水的同時,補充特定成分和數量的無機鹽;也在於合理的液體溫度、含氣量、滲透壓、補充量、補充時間和其他有益成分的補充。
在運動時體溫較高,特別是高氣溫的情況下,補充的液體的溫度低一些,有助於降低體溫。補充水分的同時,還應補充鈉,以彌補伴隨汗液丟失的鈉。汗液中含有較多的鈉,還有少量的鉀、鈣、鎂,也可以適量補充。飲料中含有一定的糖,即可以補充能量,在適宜的濃度下(6~7%),還有助於促進腸道對水的吸收。此外,飲料的滲透壓對其通過胃腸的速度和腸道的水吸收也有影響。因此,預防和糾正脫水的飲料,其滲透壓通常等於或低於生理滲透壓。用於運動補液的飲料一般也不鼓勵充氣,因為含氣飲料會引起胃腸脹氣,產生不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