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瀘沽湖:護一池碧水蕩漾

2021-01-13 澎湃新聞
【生態】瀘沽湖:護一池碧水蕩漾

2021-01-11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冬日的瀘沽湖

生機勃勃

羽毛亮麗的鳥兒

在青山綠水間嬉戲、覓食

青山、秀水、飛鳥

構成了生動的生態圖景

這是麗江的生態姿容,是麗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實寫照。近年來,麗江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規劃引導、保護優先、控源截汙、生態修復、低碳發展為抓手,轉變「環湖造城、環湖布局」的發展模式、「就湖抓湖」的治理格局、「救火式治理」的方式,建立健全保護治理機制,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向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施治轉變,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省、市、縣、鄉、村五級設立河(湖)長,「河長制」促進「河長治」。2017年6月以來,省級湖長巡湖12次,市級湖長巡湖28次,縣級湖長巡湖34次,共同研究攻克瀘沽湖保護治理的重點、難點,同時全面發動沿湖群眾開展湖灘、河道、村莊、田園等保潔,汙水監管及民族文化保護,一張全民參與、全域治理、全民防治的責任網悄然拉起。

為保證湖面無漂浮物

湖中無障礙物

湖岸無裸露垃圾

瀘沽湖景區從周邊村落

聘請了70餘名群眾

作為專職保潔員

2017年以來先後集中開展

100餘次保潔專項行動,

湖泊水質始終保持一類水,

入湖河道水質不斷提高,

遊客及居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滿意度

不斷提高

瀘沽湖一景。 黃喆春 攝

「現在湖邊幾乎看不到垃圾,大家都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了。」清晨,在瀘沽湖大洛水碼頭撿垃圾的河道保潔員邱志告訴記者,美麗乾淨的瀘沽湖讓人看著就心情舒暢。

為保瀘沽湖湖淨水暢,麗江市實施了「十個一」系統保護治理工程,即「一水」,瀘沽湖供水工程;「一廠」,竹地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永寧片區汙水收集處理系統建設工程;「一場」,永寧垃圾減量化填埋場工程;「一管」,環湖汙水管網建設工程;「一廊」,湖濱生態廊帶項目;「一鎮」,竹地摩梭特色小鎮項目;「一路」,瀘沽湖機場到永寧二級路和寧蒗縣城到鹽源縣連接路工程;「一修復」,對瀘沽湖上遊水源涵養地老屋基村生態移民搬遷並流轉退出的土地實施生態修復;「一平臺」,智慧瀘沽湖綜合管理平臺項目;「一提升」,對沿湖9個村落實施環境整治、風貌管控及改造、功能配套等。

瀘沽湖 麗江市委宣傳部供圖

截至目前,覆蓋永寧集鎮及沿湖村落的瀘沽湖供水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預計明年上半年可通水;竹地汙水處理提標改造項目已投入使用,永寧片區汙水處理廠及收集管網正在建設,預計明年上半年可使用;永寧垃圾減量化填埋場工程已建設完成;覆蓋所有村落54公裡的汙水收集管網已建設完成;對除國家傳統村落大洛水村、裡格半島外的沿湖80米生態紅線內160戶民居客棧進行了退出拆遷,隨後將實施生態廊帶建設;瀘沽湖機場到永寧二級路和寧蒗縣城到鹽源縣連接路工程計劃明年底前通車;對老屋基村生態移民搬遷並流轉退出土地實施了生態修復;實行十年禁漁封湖;建成智慧瀘沽湖綜合管理平臺。

「遊客的持續增加給瀘沽湖保護帶來了不小壓力,為了能永保一湖清水,麗江市實施了控湖轉壩工程,摩梭小鎮就是控湖轉壩的核心工程之一。」麗江瀘沽湖管理局局長和振介紹,打造瀘沽湖摩梭小鎮時除了考慮保護瀘沽湖的自然生態及水體外,還主打摩梭文化牌,通過對母系社會歷史文化的挖掘和場景再現,打造觀光、體驗和度假旅遊,通過生態保護、文化挖掘提升整個瀘沽湖區域包括永寧壩的旅遊品質,使瀘沽湖區域成為大香格裡拉旅遊圈重要節點。

為進一步加強沿湖經營行為環保監管,麗江市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要求,全面加強瀘沽湖流域環境執法監管,對沿湖10個村400多個餐飲住宿經營戶以及畜禽養殖開展監察,不斷細化、強化環境管理措施,規範治汙設施運行管理和操作規範。建設完善水質自動監測站點,在瀘沽湖湖體增設3個監測點位,每月對湖體和入湖河流水質開展至少1次監測工作……一系列重拳出擊,直指河流汙染的關鍵問題,效果逐步顯現。

麗江對瀘沽湖的治理

也不局限於一域

寧蒗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在2019年8月27日至28日和2020年12月15日,川滇兩省開展了瀘沽湖巡湖調研並召開座談會,就瀘沽湖保護治理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在全國率先建立跨省、跨部門監管與應急協調聯動機制,率先建立跨省湖泊湖長高層次議事協調平臺,以兩省政府聯合下發的共同保護治理「1+3」方案為指導,開展了聯合疏浚、封湖禁漁、疫情防控遊客流量管控、共建環湖汙水管網等工作,協同做好跨省全湖水環境系統治理保護工作。

為實現依法護湖、依法治湖,在多方協調下,推動了川滇兩省區域聯合立法,經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審批,《麗江市瀘沽湖保護條例》於2020年1月1日頒布實施,這是我省首次實踐區域協同立法,破解「一湖跨兩省」「一湖兩標準」帶來的治理難題,開啟了瀘沽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治理的新局面。

來源:雲南日報

撰文:和茜 何嶸

原標題:《【生態】瀘沽湖:護一池碧水蕩漾》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生態優先,護一江碧水
    5年來,生態優先,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已經成為沿江省市幹部群眾的共識並付諸行動。清船清網,禁捕退捕,生物完整性指數不斷回升;騰退岸線,汙染治理,流域生態功能持續恢復……沿江省市推進生態環境整治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一江碧水,正滾滾東流。
  • 瀘沽湖的「水性楊花」已綻放成海,美圖即將刷爆朋友圈
    雲南的雲不光飄在天上也飄在水裡如果你喜歡安靜可以來到瀘沽湖對著水面看白雲流過看時光流逝你還可以搭乘當地摩梭人的豬槽船親近水面上的朵朵白花六月將至最近,生長在瀘沽湖裡美麗的「水性楊花」又再次與人們相見刷爆朋友圈登上微博熱搜以新浪微博為例-截至5月31日-話題#滬沽湖海藻花#閱讀量已達2.2億在網友們盛傳的圖片中瀘沽湖面被這種小花裝扮成了「花海」宛若人間的仙境
  • 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守護好一江碧水 市中區這樣做——
    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守護好一江碧水 市中區這樣做—— 2020-11-30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經典川西稻城亞丁穿越瀘沽湖環線活動!
    這種立體分布的植物與雄狀奇特的高山一結合,構成了包括五色山在內的雙橋溝八大景觀,下午出景區後住宿在四姑娘山鎮。 這裡風光如畫的碧水青山,碧波如鏡的湖面,高空的白雲和四周的山峰清晰地倒影水中,把湖山天影融為晶瑩的一體。晚上住宿裡格島,聆聽湖水拍岸的美妙樂章。
  • 瀘沽湖的「水性楊花」美爆了但我只想問怎麼吃
    最近,生長在瀘沽湖裡美麗的「水性楊花」刷爆了朋友圈。在網友們盛傳的圖片中,瀘沽湖面被這種小花裝扮成了「花海」,宛若人間的仙境。那麼,這種花到底有什麼特別呢?瀘沽湖上的「海藻花」。瀘沽湖上的「海藻花」。趙發園 攝瀘沽湖「海藻花」實則是被子植物水鱉科海菜花屬植物,約有21種,廣泛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地區。中國分布有5種,主要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個別種類分布在東北、西北地區,生長於湖泊、河流、池塘、溝渠和深水田。瀘沽湖美景。
  • 雲南省「一湖一策」精準治理
    滇池、洱海、撫仙湖、杞麓湖、異龍湖、星雲湖、陽宗海、程海、瀘沽湖,九大高原湖泊如同鑲嵌在雲嶺高原上的一顆顆明珠,山水相映,靜謐幽美。「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九湖治理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圍繞九湖水環境狀況和流域生態特點,因地制宜「一湖一策」精準治理,讓高原九湖清波蕩漾。  前幾年,因環湖垃圾堆積、廢水滲透,瀘沽湖生態受到威脅。
  • 常見水鳥飛 不見漁船行湖北襄陽修復漢江水生態 守護一江碧水
    原標題:常見水鳥飛 不見漁船行湖北襄陽修復漢江水生態 守護一江碧水起源於秦嶺南麓的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它綿延1577按照黨中央關於長江十年禁漁的部署要求,為保持漢江水生態環境平衡,2019年12月10日,居於漢江中遊的湖北省襄陽市發布了漢江襄陽段十年禁漁令。今年7月,襄陽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又先後發布通告,在全域範圍內所有河流實施「三清一轉一建立」工作,採取清理漢江、清管市場、清收設備等措施,積極推進漁民轉產安置,加快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紮實推進禁漁退捕工作做實落地。
  • 守護「生命之水」六十載:北京最大地表飲用水源地護水記
    新華社記者 夏子麟 攝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題:守護「生命之水」六十載:北京最大地表飲用水源地護水記新華社記者田晨旭、魏夢佳、夏子麟在北京東北部的密雲區,一汪湖水靜臥於燕山群峰之中,清風拂過,碧波蕩漾,水鳥翔集。
  • 人和自然對瀘沽湖有殼蟲群落產生了什麼影響?
    全球湖泊生態系統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多重壓力下,正在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甚至,受人類活動影響相對較小的高原湖泊,也面臨著水質惡化、生態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生態環境問題。 高原湖泊的保護與管理,離不開對湖泊生態系統長期演化過程和規律的系統認知。
  • 人和自然對瀘沽湖有殼蟲群落產生了什麼影響?
    全球湖泊生態系統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多重壓力下,正在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甚至,受人類活動影響相對較小的高原湖泊,也面臨著水質惡化、生態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生態環境問題。高原湖泊的保護與管理,離不開對湖泊生態系統長期演化過程和規律的系統認知。然而,在千年的時間尺度上,我們對高原湖泊生態系統的演化過程和規律,還缺乏系統全面的認知。
  • 和桃花水母共享碧水藍天
    臨沂市臨沭縣村民張自強展示桃花水母 進場兩年多來,中鐵十四局四公司嵐羅高速項目部一直將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作為己任同時他們積極創新、變廢為寶,把淤泥合理運用到邊坡植草和路肩培土上,為桃花水母棲息地的生態環境撐起「呵護傘」。 據了解,該項目部修建的龍窩大橋和常林西大橋距離桃花水母棲息地最近距離不到2公裡,都是跨河道施工。其中常林西大橋有半數墩柱是在水中進行施工,項目實現「零汙染」目標難度非常大。
  • 如果瀘沽湖也很凡爾賽......
    當瀘沽湖學會了凡爾賽,那一定立馬「凡」出道!>爾賽01 瀘沽湖冬天從來沒有寒冬,「凡」出瀘沽湖之特色。雖然從來不相信什麼一見傾心但,遇見了冬日的瀘沽湖,卻有些許的動心......原創:四川瀘沽湖,轉載請註明來源舉雙手歡迎小夥伴們投稿!
  • 什麼時候去瀘沽湖旅遊比較好?瀘沽湖遊玩攻略及注意事項
    瀘沽湖必去景點——女神灣 趙家灣是瀘沽湖中一個安靜的港灣,因正對格姆女神山 趙家灣是瀘沽湖觀夕陽晚霞的最佳角度,這裡也是瀘沽湖景色最美的地方之一
  • 河長制:繪就貴州碧水清流新畫卷
    記者 楊婧近日,記者走進修文縣久長街道孟衝村,在崇山峻岭之間看到,生態植被茂盛,一彎清澈的湖水如仙女恬眸。這就是「陽明河」的源頭——孟衝水庫。「陽明河」是修文縣城的3條河流之一,「十三五」期間,為加強源頭治理,讓「母親河」變清、變美,修文縣嚴格落實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強力推進地表水治理,重點加強縣城3條河流生態綜合治理。「我們嚴格落實河長制,明確了街道和村的責任,引導河道兩側一公裡範圍內的養殖企業進行退出,積極申報項目資金,建設汙水處理設施和溼地7處,有效改善沿河生態環境。」
  • 五大連池|一堂你不可錯過的世界級地理課!
    火山的秘密 西塘探尋 五大連池 在黑龍江省中北部 有一顆灼灼閃耀的明珠 鑲嵌在遼闊的黑土地上
  • 瀘沽湖驚現丁達爾光!
    格努長汀 | 攝而在瀘沽湖,也可以看到丁達爾效應。格努長汀 | 攝薄薄的光束,使瀘沽湖多了一份朦朧感,仿若青澀般的美夢。雲行宋雨 | 攝一束光忽然地闖進遊人視線,驚豔了眼球,如同佛光普照,在瀘沽湖上空閃耀著。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破解水生態「發展密碼」 繪就碧水清流新...
    近年來,烏蘭浩特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三山兩河一溼地」生態修復與保護工作方案及「河長制」工作要求,堅持水環境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不斷破解水生態「發展密碼」,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水」為筆繪就碧水清流新畫卷。
  • 無錫濱湖提交生態環境保護答卷 還百姓「藍天、碧水、淨土」
    1月8日上午,無錫市濱湖區召開生態環境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提交近兩年生態環境保護「答卷」。濱湖區生態環境局局長宋超在發布會現場介紹稱,生態環境質量是最大的民生福祉,近年來,濱湖區舉全區之力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 【碧水攻堅】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湛江在行動
    【碧水攻堅】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湛江市委副書記、市長姜建軍專題調研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作,並召開現場辦公會,要求切實做好湛江港區域高位池水產養殖及網箱養殖汙染防治工作,制定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