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球約有170萬新發愛滋病感染者,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
在中國,儘管整體疫情持續處於低流行水平,但愛滋病仍是報告死亡數居第一位的傳染病病種。與此同時,感染者中出現的一些新變化也應引起警惕。
資料圖:大學生呼籲消除愛滋病歧視。 孟德龍 攝
死亡數居第一位的傳染病
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今年7月發布的《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2019年約有170萬新發感染者,是全球目標值的三倍多,全世界預防愛滋病病毒新發感染的工作遠遠落後於既定目標。
報告還指出,2019年有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3800萬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仍有1260萬人無法獲得拯救生命的治療。
另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近32萬名青少年兒童感染愛滋病病毒,11萬名青少年兒童死於愛滋病。大約每100秒就有一名20歲以下孩子感染愛滋病病毒。
在中國,儘管整體疫情持續處於低流行水平,但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來自官方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國報告存活愛滋病感染者95.8萬。
國家衛健委今年4月發布的《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2019年全國因愛滋病死亡的人數近2.1萬人,佔甲乙丙類傳染病死亡總數的83%,是報告死亡數居第一位的病種。
資料圖:河南高校的大學生們在條幅上簽名。中新社發 王中舉 攝
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預防愛滋病,這些關鍵知識要了解!
愛滋病不僅是公共衛生領域的問題,還是全社會需要應對的一大挑戰。防艾知識的科普必不可少。
關於愛滋病的預防,這些關鍵信息你需要了解:
1、不安全性行為是導致愛滋病性傳播的主要原因,愛滋病感染風險較大的不安全性行為包括:沒有保護的男性同性性行為、非固定性伴侶性行為和有償性行為等。
2、吸食新型毒品會使人嚴重喪失判斷力,更容易發生不安全性行為。要提高對新型毒品的辨識能力,毒品可能化身為「可樂」、「奶茶」、「糖豆豆」,要增強對毒品的警惕性,遠離毒品,保持身心健康。
3、發生性行為時全程正確使用安全套是預防愛滋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4、發生了不安全性行為,懷疑自己可能感染愛滋病時,應該主動尋求愛滋病檢測,在醫生評估和指導下,於72小時內儘早使用阻斷藥,可有效減少感染風險。
5、個人經常發生愛滋病感染風險較高的行為,應定期進行愛滋病檢測,建議每年至少2次,及時了解感染狀態,儘早治療,越早治療身體的免疫功能恢復越好。
6、青年學生處於性活躍期,應學習和掌握性健康知識,了解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可能面臨的愛滋病感染風險,這是避免愛滋病感染的關鍵。
7、為維護個人和家庭健康,在結婚和懷孕等關鍵時期,夫妻雙方應積極進行愛滋病檢測,少一分擔心,多一份安心。
8、在不了解性伴侶是否有愛滋病的情況下,與其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存在感染風險,雙方都應進行愛滋病檢測,確保彼此健康。
9、各地疾控中心的自願諮詢檢測門診為有需要的個人提供免費和保護隱私的愛滋病檢測和諮詢服務。
10、目前,中國已經批准上市愛滋病尿液自檢試劑,可以在家進行自我檢測。
11、如自我檢測結果呈陽性,一定要去醫療機構或疾控中心進行確證,並接受諮詢和後續治療服務。
12、愛滋病感染者是疾病受害者,他(她)們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13、感染愛滋病後,要主動將感染情況告知自己的配偶和性伴侶,並做好保護措施避免他人感染。明知自己感染愛滋病仍賣淫、嫖娼或者故意不採取防範措施與他人發生性關係致人感染愛滋病,將被依法以故意傷害罪懲處。
被造血幹細胞治癒的HIV感染者
Timothy Ray Brown,被稱為「柏林病人」,他是首位被成功治癒的HIV感染者。
在被確診患上愛滋病11年後,Brown再被確診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如此不利的情況下,他的主治醫生Gero Hütter沒有放棄,採用大膽的治療方法,從 60 名骨髓捐贈者中挑選出一名特殊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者,用他攜帶CCR5-Δ32突變的造血幹細胞為Brown移植。結果令人驚訝,布朗體內的ΗΙV病毒下降到了檢測不到的水平,他的白血病隨即痊癒,並存活至今。
另據今年3月10日,《The Lancet HIV》期刊上發表的名為「Evidence for HIV-1 cure after CCR5Δ32/Δ32 allogeneic haem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30 months post analytical treatment interruption: a case report」的學術報告稱,有一位名叫Adam Castillejo的HIV感染者,2003年他被檢測出感染愛滋病毒,後來又患上霍奇金淋巴瘤,與那位「柏林病人」相似的是,這位HIV感染者最後也是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愛滋病。通過持續跟蹤觀察,這位患者已達到了治癒水平。
為什麼是造血幹細胞?
據一篇學術文章稱,CCR5是HIV侵染的主要輔助受體,缺陷型CCR5(CCR5△32)的CD4+T細胞對R5嗜性HIV-1病毒感染有高度抵抗力。通過骨髓移植CCR5△32幹細胞到患者體內可以降低HIV病毒載量至無法檢出水平,同時可維持T細胞數目在正常範圍內。臍帶血幹細胞具有對配型要求低等優點,使其作為修飾的靶細胞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臍帶血中含有造血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MSC)等多類幹細胞,同時還含有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淋巴細胞等多種類細胞,是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的重要資源。隨著幹細胞移植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們堅信,造血幹細胞在愛滋病的治療中能發揮出更大作用。會有更多像「柏林病人」一樣的患者因幹細胞而受益,重返健康生活。
-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