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突破冷鏈疫情傳播難題,正式發布全國首個低溫等離子消殺技術及設備

2020-12-23 北鬥融媒

今天上午,大連市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高效綠色消殺產品視頻推介會正式召開,大連理工大學、中消天盾等離子科技(大連)有限公司在會上共同發布了:國內首個可以進行低溫冷鏈新冠活體病毒消殺的檢測技術和設備。

今年入冬以來,冷鏈疫情傳播成為最主要的傳播渠道,檢測耗時長,消殺難度大,一直是困擾冷鏈疫情傳播的根本問題。


這個問題,咱們遼寧解決了!


遼寧全國首創低溫等離子體消殺技術‌‌

經過實驗室新冠活體病毒檢測

消殺滅活率達99.99%


「低溫等離子體消殺技術」是利用大氣壓低溫等離子體,模擬產生自然界雷電放電中的高活性物質,實現冷鏈食品外包裝表面病毒與細菌的快速消殺!

大連理工大學劉東平教授從事等離子體生物學研究已有20餘年,現為大連理工大學二級教授,大連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德國代根多夫大學客座教授。在疫情肆虐開始,他所帶領的博士碩士團隊決定將潛心研究20餘年的低溫等離子體高效消殺技術投入到新冠疫情防控上。


在各級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團隊全力以赴投入到研發生產中,終於研發出了「低溫等離子體消殺技術和設備」。

設備樣機↑↑

低溫等離子體消殺技術是通過大氣壓下微放電產生的短壽命活性物種間接或直接與微生物作用,在分子水平上破壞微生物的有機結構,瞬間打破微生物代謝平衡,從而實現高效消毒滅菌。


在當前防控冷鏈運輸環節新冠病毒的應用場景中,該技術比照傳統化學消殺或臭氧消殺具有綠色無毒、快速高效、低能耗、360°無死角消殺的特點,僅需5-10秒即可完成單件貨品外包裝或食品表面的全面消殺,從根本上切斷冷鏈疫情的傳播途徑。


該技術產品經國內最權威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反覆檢驗檢測,結果表明: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滅活率≥99.99%!


這也是目前國內外唯一進行低溫冷鏈新冠活體病毒消殺實驗檢測,證明完全有效的技術設備,具有原創性、前沿性、唯一性、權威性!


遼寧省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建設建設工程中心 創新創業服務部 副部長、遼寧省產業技術研究院 項目推進組 副組長:王志嘉

入冬以來,我省乃至全國冷鏈疫情傳播,‌‌已經成為最主要的新冠疫情傳播的渠道,‌‌該技術形成的產品可廣泛的應用到冷鏈食品加工、物流、‌‌倉儲、貨物進出口等領域的病毒消殺,‌‌能夠有效解決當前面臨的冷鏈全產業鏈‌‌新冠病毒消殺滅活難題,從冷鏈傳播的根源上消滅病毒,‌‌對於我省的冷鏈行業而言將是一場及時雨。該項目如果要向市場推廣的話,將有效保護我省人民的生命健康,實現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目前,「低溫等離子體消殺技術和設備」已經做好了快速投產的前期準備,預計生產能力可達每月100臺,未來將優先滿足遼寧省及全國各地區,成為阻擊冷鏈新冠傳播的重要手段。



審核/王雪冬

主編/袁承黨 劉允

編輯/邢成

相關焦點

  • 首個低溫等離子消殺技術發布
    近日,國內外首個可以進行低溫冷鏈新冠活體病毒消殺的檢測技術和設備,在遼寧省大連市發布,這將實現從根本上切斷冷鏈疫情的傳播途徑。由大連理工大學研製的冷鏈消殺技術設備,歷經400多次新冠活體病毒和上萬次樣品實驗,是目前國內外唯一進行低溫冷鏈新冠活體病毒消殺實驗檢測,並得到四家權威機構認證為完全有效的技術設備,具有原創性、唯一性。大連理工大學研發團隊電信學部博士生趙志國向knews記者說道:「經過認證已經(對新型冠狀病毒)滅殺效率達到99.99%。
  • 全球端到端,冷鏈跨國追溯!卡奧斯食安碼接入國家級平臺,助力全球...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國內因冷鏈進口引發的疫情輸入風險不斷加大,冷鏈運輸成為國內新冠病毒傳播新途徑。為進一步強化新冠病毒輸入風險"物防"措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隨即建成並上線運行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
  • 國際製冷科學院院士:加強冷鏈食品監管 切斷新冠病毒傳播
    國際製冷科學院院士孫大文:加強冷鏈食品監管 切斷新冠病毒傳播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 (記者 馬秀秀)「從科學角度而言,冷鏈能為食品保鮮,也能為病毒『保鮮』。一旦食品在流通環節中沾染新冠病毒,傳統冷鏈低溫高溼的環境反而更有利於病毒長期保有侵染活力。」
  • 空氣負離子相關技術取得突破,小粒徑負離子,才能發揮最大的消殺作用
    空氣負離子技術----病毒消殺利器 此外,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也即將進入到流行季節,加上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性加大,聚集性活動增多,都將進一步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風險。
  • 冷鏈到底是個什麼「鏈」?
    中國數字科技館發表冷鏈物流疫情防控科普文章  冷鏈到底是個什麼「鏈」?  □ 王 嘉  日前,中國數字科技館「學姐來了」專題發布《冷鏈到底是個什麼「鏈」?》,對冷鏈物流疫情防控知識進行科普。當然,其中與生活交集最密的還是冷鏈食品,冷藏冷凍類食品在冷鏈物流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可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  採用冷鏈物流運輸的食品,比一般普通冷藏食品的貯存期長一到數倍,通過流通環節控制溫度,能有效降低微生物生長和食品腐敗。同時,在冷鏈物流的過程中,通過氣體調節的方法,抑制果蔬採摘後的呼吸狀態,從而達到果蔬保鮮的效果。
  • 冷鏈感染病毒事件頻發,低溫消毒安全評價技術要求發布
    我國疫情大體形勢已經在控制之中,但仍時不時出現零星感染病例。而這些感染的源頭,紛紛指向冷鏈產品。比如最近大連5名碼頭工人在搬運貨物時就被感染,而其中一名工人隨後在商廈中活動,經過感染商戶和顧客引發家庭內傳播。
  • 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11月1日正式運行 冷鏈中如何鎖鮮防疫?
    央廣網北京10月3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海關總署31日發布消息稱,因從厄瓜多進口1批冷凍鯧魚1個內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厄瓜多水產品生產企業FIREXPA S.A.
  • 京東冷鏈為海王星辰配送冷藏藥品 促進藥品零售終端轉型升級
    5月27日,深圳的謝小姐通過京東健康的送藥上門服務「京東藥急送」,在海王星辰藥店購買了冷藏藥品雙歧桿菌活菌膠囊,京東冷鏈負責送藥到家。這是京東冷鏈與海王星辰連鎖藥店共同打造的冷藏藥品「線上購買——線下藥店取藥——送藥到家」服務,該項目已在深圳、廣州、大連、杭州以及成都五大城市正式上線。
  • 中國發布20個重大科技難題「冠狀病毒跨種傳播」等入選
    中國科協發布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中國科協 供圖中國科協發布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冠狀病毒跨種傳播」等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新型免疫細胞開發」等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
  • 當裡水遇上鍾南山,全國首個基層呼吸系統傳染病防控體系試點正式落戶
    當裡水遇上鍾南山,全國首個基層呼吸系統傳染病防控體系試點正式落戶 2020-07-01 0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低溫等離子降解VOCs 新型技術有望大規模應用
    【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等離子體技術用於VOCs治理模式開始興起,本文詳細介紹了低溫等離子技術降解VOCs的原理,低溫等離子體存在的問題,低溫等離子體技術降解VOCs的改進措施。總體而言,等離子技術有望克服眼前的缺陷,在不久的將來投入大規模應用。
  • 未來先進科學方向標(一)——低溫等離子技術
    名古屋大學,發表了低溫等離子技術培育草莓,來推廣農業以及水產品的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作了新措施。低溫等離子中,近年來在全世界的範疇內展開的研究相對活躍,名古屋大學的未來社會創造機構以框架元和超高密度等離子發生器應用於癌症治療展開活躍研究,去年,臨床使用點滴中低溫等離子照射調製的等離子活性液(Plasmaactivaed Lactec,PAL),腦腫瘤卵巢癌細胞和對抗潰瘍效果造成的標題,並且低溫等離子的生物應用領域在世界領先。
  • 疫情陰霾下,智慧冷鏈的聯想樣本
    最為顯著的,就是中國在疫情防治中的群體協作能力,藉助健康碼等數據溯源技術的記錄,變得事半功倍。 不過,疫情的陰霾仍未完全消散。 可以說,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而對其傳播源頭的可能性阻斷,也變得更為關鍵。 其中,由於境外疫情的不確定性更強,關乎國民飲食日常的跨境冷鏈系統,無疑略顯惹人注目。11月23日,天津新增確診病例即為濱海新區東疆港冷鏈從業人員。 可以看到,冷鏈安全在疫情防控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 低溫等離子淨化器使用注意與技術原理
    等離子淨化器採用了獨特的吸附-分解-碳化離心式抽風安裝工藝技術設計,採用標準模塊設計等優點,是一種幹法處理有機廢氣的等離子淨化器。它改變了使用活性碳材料的工藝技術,無需處理原料,無需專人負責,不產生二次汙染,換及維護保養方便。
  • 這波疫情,「拐點」還有多遠?
    此前一天,河北還出現了本輪疫情的首個本土死亡病例。另外,全國多地已出現河北、黑龍江關聯病例。面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人們最關心的就是:「拐點」何時能來?資料圖:完成入戶採樣工作後,石家莊醫護人員之間互相進行消殺工作。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警惕新動向!242天後再現本土死亡病例14日,國內的疫情數字再次更新,數據中的幾個變化引發關注。
  • 中國科協發布20個重大科技難題, 「冠狀病毒跨種傳播」等入選
    中國科協為研判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抓住科技創新突破口,前瞻謀劃和布局前沿科技領域與方向,經過網絡初評投票、覆審評議和終審評議,中國科協當天在其第二十二屆年會閉幕式上正式發布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包括「冠狀病毒跨種傳播」等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新型免疫細胞開發
  • 冷鏈食品疫情防控要點解析
    冷鏈食品疫情防控要做全過程管理,過程中要結合PDCA的邏輯和基於風險的思維,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爭取將風險降到最低。  D-按照制度實施管理  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疫情防控管理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
  • 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生產製造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細節,這就需要引入等離子清洗機的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對材料進行表面清洗活化和改性處理,提升產品性能。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工藝能夠滿足汽車產業的嚴格要求,一直以來都被業界各大生產商們所廣泛使用,成為各個生產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隨著國內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汽車行業上下遊各企業也基本實現復工復產,接下來就給大家簡單介紹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汽車行業中的應用。
  • 《環球時報》記者探訪多地冷鏈「紅區」的超嚴管理
    【環球時報報導】「紅區」是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一個概念,即把傳染病毒的高汙染風險區稱為「紅區」,用來警戒危險。在國內10多個省份先後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甚至因此成為個別地區疫情反覆的主要原因後,全國多地由此實施針對進口冷鏈食品的嚴格檢疫措施。
  • 國產雞腿外包裝核酸檢測陽性 專家提醒徹底解決冷鏈傳播風險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 陳莎莎】16日安徽滁州市來安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一則情況通報,一批次國產雞腿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環球時報》記者獲悉,該批次國產雞腿並非在當地發現,而是應無錫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函要求協查。專家表示,相關部門應深入調查,找到源頭,徹底解決冷鏈傳播中的風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