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外首個可以進行低溫冷鏈新冠活體病毒消殺的檢測技術和設備,在遼寧省大連市發布,這將實現從根本上切斷冷鏈疫情的傳播途徑。
由大連理工大學研製的冷鏈消殺技術設備,歷經400多次新冠活體病毒和上萬次樣品實驗,是目前國內外唯一進行低溫冷鏈新冠活體病毒消殺實驗檢測,並得到四家權威機構認證為完全有效的技術設備,具有原創性、唯一性。
大連理工大學研發團隊電信學部博士生趙志國向knews記者說道:「經過認證已經(對新型冠狀病毒)滅殺效率達到99.99%。我們可以實現貨物10秒鐘內進行滅殺,我們整體進一步還將有延展工作,不止是貨物的外包裝,我們還可以進行比如豬肉、魚蝦等食品的快速消殺。」
低溫等離子體消殺技術是通過大氣壓下微放電產生的短壽命活性物種間接或直接與微生物作用,模擬產生自然界雷電放電中的高活性物質,在分子水平上破壞微生物的有機結構,瞬間打破微生物代謝平衡,從而實現高效消毒滅菌。比照傳統的化學消殺和臭氧消殺,這項技術具有高效、低耗、360°無死角消殺等特點,僅需5-10秒即可完成單件貨品外包裝或食品表面的全面消殺。
這項技術形成的產品可廣泛應用到冷鏈食品加工、物流、倉儲、貨物進出口等領域的病毒消殺,能達到24小時不間斷運行,每臺設備每天200噸左右貨物消殺能力,可實現海關口岸和冷鏈企業等領域的特殊定製需求,有效解決當前冷鏈全產業鏈新冠病毒消殺滅活難題,從冷鏈傳播根源消滅病毒。目前,該技術設備已進入快速投產的前期準備階段,預計下一步生產能力可達每年3000臺,將更有效的阻擊冷鏈新冠傳播。
(看看新聞Knews記者:任彬源 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