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度是什麼?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跟角度聯繫在一起。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坡度是指地表單元陡緩的程度,通常以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離的百分比表示。例如你爬坡時海拔上升了10米,而你水平方向前進了100米,那麼該坡度為10%。
這不是直角三角形中某個角的對邊除以它的相鄰直角邊嗎?這不是中學數學中三角函數裡面tan公式嗎?所以這樣我們得出結論:tan角度=坡度。相信很多畢業多年的學霸忘了這個公式,包括小編也忘了。
再看一組對應的數據:
是的,你沒有看錯,三角形中角度非常小的5度,居然達到了9%的坡度,而10度角度居然達到了18%,這已經屬於很陡的坡了。
再看下面數據:
汽車一般能輕鬆爬上15%的坡度,普通轎車極限能爬上20°陡坡,最好的6×6軍用越野車可爬60%(30°)的坡。貨車在各種地區的各種道路上行駛,所以必須具有足夠的爬坡能力, 一般max在30%即16.7°左右,在城市裡最常見的大坡是地下停車場的坡,10%--15%。所以以後不要再吹牛說爬了45度的坡了。
爬坡的分級沒有特別詳細的標準,但一般會按下面的規律來分級:
HC級(最高級) 爬坡:最長而且最陡的登山路段,持續上坡路程距離大約在15-20公裡,甚至更長,平均爬升率超過9%。
1級爬坡:平均爬升率超過5%,持續上坡路程距離達10-20公裡。
2級爬坡:平均爬升率達到4%,持續上坡路程距離達5-10公裡。
3級爬坡:坡度較等級四陡峭,而且持續上坡路程距離達5公裡。
4級爬坡:路程距離低於3公裡的持續上坡,但是坡度並不會很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