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當要做到的三個見證

2020-11-24 基督時報

【太5:13-16】「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鬥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當我們選擇信靠主耶穌的那一刻起,生命就不再屬於自己,也不再可能為自己而活,乃是要為死而復活的主而活,因此基督徒的的一生乃是為了榮耀和見證基督耶穌。

基督徒的身上應該有基督的味道,若失去了基督的形象和見證,如同鹽失了味一樣。因此,基督徒應該看重日常生活當中的見證,注意我們在人面前的言行和舉止。

一、家庭中的見證

有些基督徒在外面時比較注意形象,但一回到家中就完全釋放天性,所以我們在神面前該留意的是在家庭中的見證。

我們往往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外人,回到家中卻把痛苦、委屈都撒在最親近人的身上,久而久之,家人之間的關係會因此慢慢疏遠,家裡也會失去愛的溫馨。

基督徒的家庭應當讓基督來做主,在家庭的裡面不但要有侍奉的祭壇,每一個成員也當盡上自己的責任和本分。正如聖經所言:「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

一些弟兄在家裡比較大男子主義,覺得男人應該管外面的事,而家事是妻子的義務。如果弟兄有這樣想法,說明他還活在肉體當中。我們應當效法基督,基督怎樣為教會舍己,作丈夫的也應當在家庭生活中為妻子舍己,愛護妻子。

「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這在主裡面是相宜的。(西3:18)」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她丈夫心裡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箴31:10-11)」

神造女人成為男人的幫助者,所以妻子是丈夫最好內助。在家庭當中,夫妻彼此相愛,彼此關懷,會使這個家庭滿了愛的溫暖。

二、職場中的見證

基督徒崗位中的見證也是十分重要,我們工作不單單是為錢財,還要見證和榮耀主。所以在工作中,要順服和聽從老闆,不是在老闆在時才認真做工,像是討人的喜歡,乃是心裡要心存誠實,去敬畏最大的上司——主耶穌。因此,無論老闆在與不在,都要認真仔細完成手中的工作。

正如聖經所言:
「你們作僕人的,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無論作什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西3:22-24)」

神查看人的內心肺腑,我們在神面前當心存敬畏,因為那行不義的必受不義的報應,主並不偏待人。

職場當中,但以理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當時,與但以理一同當官的總長和總督尋找但以理誤國的把柄,為要參他;只是找不著他的錯誤過失,因他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但以理之所以能夠在職場當中有這樣強有力的見證,與他一日三次,在神面前禱告是分不開的。

我們在職場中,也當常常來到神的面前,求神加給我們有做見證的能力。

三、生活中的見證

最後是在日常生活裡,也應當受聖靈的約束,把握好我們說話態度和作事情的尺度,在我們的鄰舍和朋友當中為神作見證。

生活當中要常常學習主的話,用主的話來約束我們的生活,並學習常常與主親近,體貼聖靈,並順服聖靈的感動。

與外人交往時需要主賜給我們智慧,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一樣。當我們能夠活出主的生命將主見證出來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將福音傳揚出去。使更多的靈魂因相信耶穌基督,得到拯救。

在列王記下5章2節中提到一個以色列的小女子,這女子是乃縵從以色列擄掠回來的,將她放在妻子身邊做奴僕。乃曼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耶和華也借他使亞蘭人得勝,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長了大麻瘋無藥可醫。這女子就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麻風。」誰曾想到,一個被擄掠回來的奴隸所說的話,大元帥竟然相信並去照作。

正式因為這個小女子在生活當中所帶出來的見證,讓她的主人和主母相信並認可她所說的話,因此乃縵的疾病得醫治,並認識了以色列的真神。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應該是主生命的流露,是他性情的發表,基督徒生活在眾人中間,就應該是主耶穌的見證人。

基督徒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中,要學習作神無瑕疵的兒女,因為我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要將主生命的道表明出來,為要使更多的世人認識耶穌基督,使更多的靈魂得到永遠的拯救。

相關焦點

  • 微博上的見證:主用神跡隨著基督徒的腳步
    隨著網絡事工的興起與發展,特別是微博在傳福音上的強大號召力,近日,一個名為「神愛喜善」的微博在網上向廣大基督徒朋友發起一個討論話題,意在讓其眾多粉絲能藉此分享身邊最讓他們感動的牧者或弟兄姐妹所經歷的故事。討論話題發起後,陸續有不少基督徒網友給予響應,借著微博這一網絡平臺見證上帝的作為。
  • 基督徒如何在世人面前見證神?
    (太5:14-16)」基督徒在這世界中就如一臺戲,是演給世人與天使觀看的,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展現世人面前,如同一幅畫。我們在飾演著不同場合的不同角色,但每一個角色所要彰顯的就是基督,世人稱我們為基督徒,也都在看著我們如是如何行的。我們到底有沒有把這個基督徒的身份演活?耶穌說我們是世上的光,我們有沒有活出光的特質?
  • 基督徒,不要看到名人信主就興奮
    文 | 若望今年年初,有人在一個信徒的群發了一條李某亮是基督徒的信息,立刻引起了轟動,群友們紛紛轉發,要把這個「天大的消息」告訴身邊的人。可最後有人出來闢謠,澄清了此事,才使這股炒作熱潮退了下去。可見當代不少基督徒對於明星基督徒趨之若鶩,希望藉此提高教會的名聲,以促進福音的傳播。關於基督徒熱衷名人見證的問題,已經有不少人做出討論,在此不再贅述。只是需要明白的是,名人也是人,也會存在很多問題,而且他們的試探遠比我們多,因此不能寄予太多的期望。
  • 成為新造的人需做到:以基督為中心過聖潔的生活
    基督徒做神的兒女,在言行思想上都要做到合乎《聖經》的真理,成為一名新人。那麼基督徒要成為新人需要做到哪些事呢?新人必須是以基督為中心的,生活在基督裡。「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 神啊,遇見你,什麼都變了——一個基督徒的個人生命見證
    上帝可以用各種創意來為你作見證。1999年一天,我買了一包餅乾,這餅乾太甜又太大,咬了一口我就把它扔進垃圾箱。隔天我要把垃圾車推出去時,發現整個垃圾桶全是螞蟻。我說奇怪,昨晚怎麼沒那麼多螞蟻!肯定是昨天有一個很勤勞的工程師,整晚沒睡發現了這包餅乾。他現在應該不得了,是螞蟻世界裡的偉人。我想說:螞蟻先生,恭喜!
  • 中國的基督徒為何這麼容易受騙?——對溫家寶信主和楊利偉看見上帝...
    去年四月官方媒體曾披露楊利偉當年在太空中遭遇危險的內情,很快就有基督徒文章跟進說楊利偉當時在危急時向上帝禱告,蒙上帝垂聽,因此楊利偉做見證感謝上帝保佑他脫離太空險境云云,仍然是打著《亞洲周刊》採訪楊利偉的旗號。
  • 緬懷逝者丨2018年辭世的十位海內外著名華人基督徒
    早年載於《天風》雜誌的專訪文章在回憶周恩瑩的一生中說:「因主的緣故,她終生未嫁,堅守童身,因愛的緣故,她收養了三個孤兒,為了將所學到的知識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她又做過蘭州大學的英語老師等……」周恩瑩教士1914年3月出生於河南省鄭州,被親生父母遺棄後被一位美國大學教授收養,這位美國教授36歲,1909年來中國做宣教士,並成為了周教士的養母,因此,周教士在教會環境中長大
  • 三步助基督徒走出失戀泥沼
    失戀往往是人生功課,生活在大千世界的基督徒有時也不能倖免。一筆名為「牧人」的基督徒特分享了自己的三點看見,對弟兄姊妹很有幫助。基督徒失戀應該怎麼辦?作為基督徒,主是我們得安慰的源泉,但很多時候我們會在這個非常時期迷失自己,需要外來的幫助,指導我們更好地從失戀的痛苦中走出來。
  • 疫情中李文亮醫生去世後的反思:基督徒傳福音為何喜歡追求「名人...
    崇尚名人見證的心態是當前不少基督徒的通病。由於基督信仰在當前社會中處於邊緣地帶,有些人為了傳福音,擴大基督信仰的影響力,就迫不及待地宣傳各種基督徒名人,希望通過他們的社會影響力,來證明福音真理。而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假見證,比如康熙皇帝、愛因斯坦、馬雲等等名人。
  • 伊拉克基督徒的低調聖誕節
    但在基督徒是受迫害少數團體的伊拉克,慶祝耶穌降生是個危險時刻。由於多起反政府抗議活動,2019年的情況更是如此。這位神父表示:「由於有很多人遇害,我們要聲援抗議者,希望與他們一同禱告。」教會不僅僅是在場外進行禱告。教會民眾也是一直參加各種抗議活動,因為教會支持並呼籲制定新憲法。神父曾經與解放廣場上的抗議者一同站立。他也承認,這對作為基督徒的他而言是很危險的。
  • 【見證】吉中鳴:「著名基督徒音樂人」遇上「牧師」的故事
    (圖:媒體綠洲官網) 第一次看到吉中鳴牧師的名片時,令我十分驚訝,很難想像,一位牧師可以將布道家、神學院院長、音樂製作人、鋼琴家、指揮和音樂教育家以及「媒體綠洲」總監等身份融於一身,但他做到了。
  • 前「黑老大」洪漢義澳門首次見證:人生短暫 死後天堂地獄是永恆的...
    這樣一個自認為無所不能的人第一次認識到自己的有限,原來人生有很多事情是自己無法做到的。在長期失眠和抑鬱的折磨下,他每天都想要自殺,看過無數名醫,花了無數的錢也治不好,在走投無路之下,他唯有投靠自己多年來反對和拒絕的耶穌,指著床頭的《聖經》對耶穌說,「耶穌,你若能使我睡覺,我就相信你是真的。」沒想到,那一晚他真的睡著了,從此,他便信了耶穌。
  • 基督徒信仰見證:踏上信仰這條道路 三十年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杜姊妹迄今為止信仰已有三十餘年,在這個漫長的時間裡,他人所經歷的路程她也曾經歷過,然而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杜姊妹說,她的信仰從來都是堅固、不移動的,因為她堅信神比人有能力,神高過人,神的旨意人無法測度,因此人要順服神,跟從神,也當相信神。以下是杜姐妹的信仰見證:我是12、3歲的時候跟媽媽一起去教會接觸信仰。
  • 深度丨從面對疫情來談基督徒的三重職分
    (莫爾特曼)聖經記著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詩2:6);又記著說「禰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詩110:4);「耶和華你的上帝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要聽從祂」(申18:15)……宗教改革以降,神學上一個重要貢獻莫過於:基督是君王,是祭司,又是先知,三個職分在他一個位格身上。經加爾文等推崇聖經者提出來,為基督信仰普遍接受。
  • 末世大量湧現的那些天堂地獄的見證真的可信嗎?
    我們基督徒首先就應該承認:凡是被記錄在聖經中的內容,就一定不是作者一個人的見證,不論這個內容有沒有其他見證人看到,至少都有上帝與他一起見證了。【約8:18】「我是為自己作見證,還有差我來的父,也是為我作見證。」
  • 太空時代基督徒的宇宙觀
    簡建堂 「信心」是要有對象的,例如我們乘坐飛機,是因為相信駕駛員能平安的將我們送往目的地;生病看醫生、吃藥,是因為相信醫生能夠用藥使我們疾癒,所以我們的信心是有對象的。後來弟弟又到英國劍橋大學,我則在康乃爾大學,分別得到博士學位,誰能說這不是神的恩典呢?我從小上主日學接觸到的聖經,至今非但沒有被時代淘汱,反而隨著科技愈發達,工商業愈進步,更肯定這本聖經的價值與重要性。所以所謂太空時代基督徒的宇宙觀,就在這本聖經裡,它是經得起時代的考驗,特別在生活中需要方向及目標時,也是我們最好的指南針。 我常想人類在宇宙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雲南地震中奇妙見證:全村因參加基督徒葬禮躲過一劫
    「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的益處」保羅的話一直鼓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基督徒,每當人們在患難之時,總會想起類似的經文,近日發生在雲南地震的一則新聞讓人再次感嘆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
  • 上海「信仰與工作」講座牧者分享:基督徒如何以聖經的觀點來對待工作
    (圖:基督時報資料圖片) 信仰與工作如何相結合,這是時下許多基督徒都在探討的一個話題。現今社會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是,當信仰基督以後,基督徒很快會將自己從社會當中抽離出來,把信仰和工作分開來。
  • 基督徒最大的蒙恩之法:接受聖靈的管治
    對基督徒來說,聖靈的管治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祝福。什麼是聖靈的管治呢?神有一個永遠的旨意,就是要把我們帶進祂的榮耀裡面。但神的兒女們與這份榮耀不相符,甚至相差甚遠。為了達成神的旨意,聖靈調動萬事,讓各樣的事情和環境在我們的身上效力,為要把我們製作成祂兒子的樣式,讓我們裡面的生命能夠長成基督豐滿的身量。聖靈在我們身上這樣的計劃和工作就是聖靈的管治。
  • 兩性:基督徒女友如何解決未信男友的性需要?
    一個姊妹來信詢問牧者,自己是基督徒,但男朋友不是,已經在一起一年。她時常困惑當男友有性需求的時候,當如何滿足他。香港宣教會恩磐堂牧者詳細的回答了她。問:我是一個基督徒,但我男朋友不是,我們已拍拖一年。有時都會就信仰問題上產生爭論,因為他是非基督徒,所以想法較自我,也不喜歡守規則,但當爭論時,他都為我著想,願意放下自我,尊重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