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仰與工作」講座牧者分享:基督徒如何以聖經的觀點來對待工作

2021-01-13 基督教資訊平臺

中國一線城市的商業職場區。(圖:基督時報資料圖片)

信仰與工作如何相結合,這是時下許多基督徒都在探討的一個話題。現今社會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是,當信仰基督以後,基督徒很快會將自己從社會當中抽離出來,把信仰和工作分開來。這其中就分成了兩種:一種是信仰只是星期天、晚上以及個人時間裡的事情,與平時的工作沒有任何關係;另一種則是信仰與工作發生了衝突,無法融合在一起。

如何將神的話語與分割開的工作融在一起呢?5月21日,上海一家庭教會舉辦了「信仰與工作」的團契活動,邀請了一位曾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目前在教會全職侍奉的60歲牧者與成員們彼此交流交通,並針對弟兄姐妹們在信仰與工作上所遇到的難題給與解答。

1.走入其中(Go into) VS 成長其中(Grow into)

如果是Go into還可以Go out——做一個事情可以靠著熱情很快地開始,但是也可能很快地結束。而Grow into,一點點的成長到這個身量,只有死亡才能夠分開自己所做的事情。就像大樹土裡紮根一樣,一點點紮下去會很穩;很快紮下去,根不深,長得快發苗也快,但很容易就枯乾了。

2.從創世紀1章看待工作

秩序:神的創造是按照秩序進行的,而撒旦是讓人混亂的靈。當工作一團糟的時候需要警醒。

委託:神讓人修理看守,工作當中也有分工委託。教會裡有各個不同的職能,有傳道、牧養、讚美等,工作裡也是一樣,要有清晰的分工。

界限:有界限才有自由,有界限才有保護,沒有界限就沒有自由。工作中需要有明確的界限。很多人誤解了「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在真理當中的自由,而不是憑著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人做的工作就是和神的配搭,是神的管家。我們的工作、子女,看似是自己的,其實是屬於神的,我們只是神的管家。明白管家的身份對工作至關重要。

為什麼神在第七天要歇了自己的工安息了呢?神是為了人而這樣做,因為人需要安息。神是全能的神,可以不用休息,但是人是有限的人,神在這裡做了榜樣,告訴人需要安息。工作六天需要努力的工作,第七天的禮拜是在神的裡面的安息,修理調整,可以得到更好的開始。如果失去了這個時間,可能就是每周不停的反覆。

3.工作和聖經

聖經裡面的焦點是「意義」而不是「工資」。工作是讓我們憑著愛心和信心去證實神的福音。工作也是敬拜神的場所,包含著三種價值:神的器皿,內在,戰略。

工作需要讓自己做到可信賴,透明,超越文化代溝。其中愛的行動是工作中的最大的需要——當帶著愛的動機去做時,我們會很盡心盡力去做這件事,努力想要將它做到完美。

創建一個計劃:例如建立一個閱讀計劃,需要知道「我最好的時間」、「我最好的地點」、「我的閱讀計劃」。閱讀不可能在一個吵雜的環境,需要有適合的地方,怎麼讀,讀了什麼內容,讀完後有什麼感受,想達到什麼效果……工作也是如此,需要有工作的計劃:這件事在什麼時間做,什麼地方做,中間有哪些困難,為什麼要這樣做,需要反思什麼等等,就如同寫新聞不可避開的六要素一樣: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應當常常用在工作上來詢問自己。

4.聖經中關於工作的例證

怎樣在充滿敵意的工作環境中起見證呢?閱讀但以理書或彼得前書2章

如何計劃或者執行一個重要工程呢?可閱讀尼希米記

有沒有基本的商業原則成為更大發展的基礎呢?可閱讀箴言書

有關利潤動機聖經有什麼教導呢?閱讀福音書記載的比喻和申命記的法律

5.工作與壓力

創造性的壓力——就像彈奏美妙音樂的樂器,比如小提琴,鋼琴或者吉他,發聲是靠著琴弦的震動產生。而琴弦需要一定的張力,如果張力太大聲音會過高或者以致琴弦崩短,而張力太小可能聲音偏低也無法彈奏出美妙的音樂,所以需要講張力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工作也是一樣。會有一些壓力,但是需要按照聖經的教導調節我們的壓力到合適的位置。

6.工作和同事

對同事要存尊敬的心。借著服從順從做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幸的是基督徒在這方面沒有好名聲。在工作上基督徒應當要追求卓越的標準,要全心全意,勤勞的工作,同事是不認識神的,他們會通過我們的工作來認識神。要在工作中見證、榮耀神。

7.以聖經教導為導向的有關工作的幾點想法

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工作範圍內要保持高度的熟練:儘量學習自己部門的知識,尋找在自己部門裡能做出的特殊貢獻。不止是被動地去做事情,而是主動提供幫助和建議,為要讓部門得到更大的發展。

在工作範圍內活出基督的品格:道德上的,道義上的和素質上的。

8.一個問題

寫下自己最近在工作上遇到的最為嚴重的一個問題,把它轉化為一個禱告請求,把這個請求帶到主的面前,在未來幾天或者直到得到答案為止不斷禱告,看主的話語是怎樣引導解決這個問題的。

9.一個假設

工作就像一個敬拜場所,雖然我們是在工作,但這個過程神也與我們同在。工作不是做給人看,而是做給主看。如果我的老闆是主,我會怎樣在工作上侍奉主?我應該怎樣為他來使用時間?我怎樣的工作標準會讓他滿意?

10.工作當中如何傳福音

不是刻意的去傳講主耶穌,要有切入點,在適當的時候以合適的話語去引導對方。傳福音不是販賣聖經,將理論知識強行灌輸到對方腦子裡,而是以交流的方式讓對方去理解,你到底在說什麼。

相關焦點

  • 【話題】羅爾事件後,多位牧者談:基督徒需平衡信仰 正確看待苦難
    然而今天想說的並非是這些生活、物質相關,而是這次募捐的開頭和羅爾的文章《耶穌,不要讓我成為你的敵人》有直接的關係,中間談到他對於苦難的認識,也談到聖經。那麼羅爾文中對於苦難的認識是否合乎聖經的教導?基督徒在面對苦難時應當如何應對呢?筆者邀請了幾位不同地區的牧者來分享他們的看法。
  • 兩性:基督徒女友如何解決未信男友的性需要?
    一個姊妹來信詢問牧者,自己是基督徒,但男朋友不是,已經在一起一年。她時常困惑當男友有性需求的時候,當如何滿足他。香港宣教會恩磐堂牧者詳細的回答了她。問:我是一個基督徒,但我男朋友不是,我們已拍拖一年。有時都會就信仰問題上產生爭論,因為他是非基督徒,所以想法較自我,也不喜歡守規則,但當爭論時,他都為我著想,願意放下自我,尊重我的想法。
  • 專訪家庭教會牧者:會友制對教會合一和有秩序的治理至關重要
    「中國現在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存在著大量遊走教會的基督徒,而且越來越多無知的基督徒在產生。」這是一位中國家庭教會牧者憂心中國教會而發的感嘆。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誇讚中國基督徒近60年增長了數十倍,這確實是讓人欣喜的數字。
  • 牧者分享:中國基督徒傳福音時當避免「帝國沙文主義」 和「徵服者...
    日前,一位服事數十年的牧者Y牧師分享和提醒說,中國基督徒在參與普世宣教時不要走西方宣教國家的老路,避免他們曾經犯過的「帝國沙文主義」和徵服者的錯誤姿態。他還強調說,在面對自己的同胞時,也要更為尊重自己的文化,「中國基督徒首先要認同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
  • 【特寫】約書亞樂團團長周巽光牧師深圳教會分享:如何打造敬拜文化...
    8月4日,約書亞樂團團長周巽光牧師在深圳美年堂講座時如此說道。他對敬拜深入的剖析和分享令在座牧者同工更新了對敬拜的認識和理解。作為周神助牧師的大兒子,周巽光牧師從小就在基督徒家庭長大,深愛敬拜的他立志要將最好的敬拜獻給神,因為神配得我們最高的敬拜。
  • 反思:我是在為誰閱讀《聖經》?
    閱讀《聖經》文本,是基督徒信仰生活中最基本的一個元素,與禱告一樣,是每天都要做的。否則,無論是否受過洗禮、吃過聖餐,都會被人疑作是信仰上的一個「贗品」。經上說:「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4:24)能夠彰顯我們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的外在形式,就是讀經和禱告。
  • 基督徒如何面對壓力的5種方法?
    基督徒要信靠神,過虔誠的信仰生活,面對生活中的任何壓力,這是每個基督徒必須學習的屬靈功課。那麼,基督徒當如何面對壓力呢?近日,杭州思澄堂主日禮拜上,陳偉牧師分享,基督徒可以通過5件事情來幫助自己面對壓力。首先是信靠上帝。陳偉牧師指出,當我們面對壓力的時候,應當改變我們舊的思想和觀念,將無法掌控的事情交託給神,並把壓力改變為動力。
  • 怎麼看網絡下架聖經一事?
    基督教全國兩會在上個月發布的《推進我國基督教中國化五年工作規劃綱要(2018-2022)》中提到了重譯聖經一事,但即使重譯也是另外一個中文聖經譯版,怎麼可能會去篡改。從最初傳教士來華到現今,隨時時代的發展,聖經中譯本有近30種,但保守偏激的一些人一向認為只有和合本聖經才是聖經。(推薦大家看福音時報去年發布的《基督徒是否只能用和合本聖經?》
  • 訪談丨基督徒職場人士分享:如何在職場傳福音?職場福傳需要注意什麼?
    文 | 沈尋光基督徒如何在職場傳福音?基督徒有傳福音的大使命,但怎樣將信仰帶到工作當中,這往往是令我們感到糾結和困難的一件事。耶穌說:「我差你們去,正如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10:16)」職場不是社區,不能以口碑相傳、派發傳單的方式來進行,那麼,如何才能將「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這樣智慧運行到職場上呢?
  • 適合用在傳福音上 講給非基督徒聽的7句聖經金句
    有基督徒曾這樣問,如果用聖經裡的經文給非基督徒去傳福音,哪些經文比較好?牧者這樣回答,整本聖經都是在講述神的話語,因此哪一句都是合宜的。然而,聖經經文也有深有淺,一些意思過深的並不適合講給非信仰的人士聽,因此,基督徒在傳福音上,也需要去選取一些意思淺顯易懂的經文較為合適。以下7句經文,可以適用在傳福音的「戰場」上,講述給非信徒聽。
  • 舊約聖經讀不懂?感覺信仰跟科學有衝突?不妨來聽聽這個系列講座!
    既然是它乃假說,當然有待驗證,但為什麼進化論似乎被眾人廣泛按「科學真理」來接受呢?許多學人,護教學家都對此作出解釋,在此我只說別人很少說的一點:其實並不是科技的發展越發證明進化論「科學」,恰恰相反,進化論在遺傳基因學說出現後面臨極大的挑戰。但進化論相對完整地描述和解釋了現象界的一些事實。用講道人的話來說,就是進化論說出了這個世界「弱肉強食」哲學的現實。
  • 基督徒,我們的工作是為了榮耀神
    按聖經《希伯來書》第11章的記載,亞伯是聖經當中第一個被提及的「義人」。職場中的弟兄姐妹可以通過這第一個「義人」亞伯工作的情況,以亞伯為榜樣,讓自己在工作中把握方向,少走彎路,行走直路。以賽亞先知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
  • 牧者宣講扎心之道:基督徒,你在消費耶穌?還是願做他的奴隸?
    「在教會裡面有一群瘋狂的『顧問』,只是來消費耶穌,只是像領受恩典、領受愛,但是卻什麼都不想付出。」「如果你還在消費耶穌、消費信仰?,那麼今天的道就是來刺痛你的!」「我們不要販賣耶穌、販賣信仰,我們更要付上代價。」
  • 華人牧者談「血月」與末世預言:敬虔度日最重要
    對於「血月」天象,是今年復活節基督徒們熱議的一個話題,500年來,非常罕見的「連環血月」奇觀僅發生過三次,臺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天文學家林志隆認為,類似天象出現之後,當年都有重大事件發生,因此許多基督徒們對今年復活節的「血月」自然是少不了各種猜測
  • 從聖經學習 基督徒如何正確的禱告
    基督徒的禱告基督徒從信主第一天起便經常向神禱告。基督教強調虔誠禱告,自從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以來,教會便非常注重聖經真理教導。著名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他們不是單單躲在修道院研究神學,而是親自牧養信眾的牧者。
  • 一個應當予以重視的聖經版本——《聖經簡釋本》
    《簡釋本》是為國內牧者、信徒量身打造的版本《簡釋本》是目前唯一一本由中國國內的牧者們編輯的助讀本聖經,其他助讀本基本上都是由外語翻譯而成的,或者由海外華人機構編纂的。《簡釋本》可以說是特意為我國教牧同工和基督徒量身打造的版本,是一本簡明有效的助讀本聖經。
  • 基督徒信仰感悟:講聖經無誤不可消解個人經驗
    同理,為了證明基督教信仰的優越性,記得當時我遇到的有牧師的講道中總會提到宗教,文化,道德,法律,哲學,政治等等非基督教事物的各種局限性,這些局限性一說完,馬上基督教信仰的層次就上去了。當然這個優越性是大道理,大道理解決不了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啊。遇到具體問題了,比如說姊妹聚會要不要蒙頭?弟兄聚會的時候能不能穿短袖上衣?怎麼處理?為什麼要這麼處理?基督徒處理問題的標準是什麼?
  • 「聖經筆記」兒子眼中的奇怪爸爸!不是基督徒卻每天看聖經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是聖經提摩太後書第3章16節——聖經都是有益的!「是關於我看聖經的事吧!」「那你究竟為什麼看聖經啊?我知道你其實並不信耶穌,我有時候還會跟著媽媽去教會裡參加聚會,但你卻沒有。你對待聖經的態度比媽媽這個基督徒還要認真,這是為什麼呀!」「其實,答案很簡單——我認為聖經對我有用啊!」
  • 基督教牧者談招遠邪教信徒殺人案:望扶植正統宗教
    廣東省基督教協會會長梁明牧師認為,新教認為《聖經》是絕對權威,人人有出於對上帝的信仰,信徒可以通過《聖經》與上帝直接溝通,人與上帝的中保只有耶穌基督;而這同時帶出來的問題是:100個信徒可以對同一處信息有100種不同的領受。「如果這些領受與真理有所偏差,而又缺乏正確的引導,就容易產生極端或異端。」
  • 基督徒,禮拜時請放下手機
    智慧型手機普及後,微信成了人們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伴侶。很多人的一天就是從刷微信開始,直到入睡前,最後一眼看的東西,也往往是微信。微信密切了人們之間的距離,給大家的工作、生活提供了各樣的便利。可是有些人在不知不知覺卻被微信捆綁了,無論做任何事總是手機不離手,眼睛盯著屏幕。以致於有人將百年前國人吸食鴉片的照片與當代人刷微信的圖片做對比,以諷刺當下的微信「癮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