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行業PMF顯現 源碼資本密集布局頭部創新企業

2020-12-06 網易科技

(原標題:機器人行業PMF顯現 源碼資本密集布局頭部創新企業)

       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和勞動力成本升高,是機器人發展的長期支撐。同時,一線基金、科技巨頭也正在攜巨資和技術加速融入。對於機器人領域,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從投資和布局的角度,還沒有形成共識的一點則是:為什麼現在?部分頭部美元基金的活躍入局,為什麼是在今年?出手的人,自有其邏輯。

一種觀點認為,變量來自供給與需求的雙向磨合導致的行業拐點:PMF(Product Market Fit,即產品和市場需求的契合點)顯現。

用真金白銀投出贊成票的機構有今年在機器人領域頻繁出手的源碼。

從披露的節奏來看,3月到11月的9個月裡,源碼在機器人領域有8起投資事件,其中對雲鯨這個項目連續投了兩輪,幾乎每個月都有新項目披露,集中在移動機器人以及機器人視覺項目。

這其實與源碼和許多此前布局領域相似的美元基金以往對網際網路的投資一脈相承:他們看到,「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改造已逐漸從消費網際網路延伸到了產業網際網路和工業網際網路,而機器人則是「工業網際網路的最後一公裡」。

投資了斯坦德、梅卡曼德和可以科技的源碼資本董事總經理張星辰告訴「甲子光年」,今年他們投的很多項目從2016年~2017年就開始接觸,之所以現在「開花結果」,是因為在2~3年的跟蹤觀察中,這些產品的實際落地能力逐漸被驗證,源碼資本智能製造小組通過調查和研究發現,行業頭部公司已到起量增長的前夕,機器人行業開始出現規模化落地的苗頭:

3C製造、電商、紡織等大客戶的機器人復購上升,採購量從三五臺變成了一二十臺;物流領域,海柔創新在3PL、電商、鞋服、醫藥、零售、製造業等領域的大客戶在部署其庫寶產品時,普遍從一個倉增加到兩三個倉;商用服務機器人領域,2019年至今,擎朗已陸續拿下了海底撈、外婆家、廣州酒家等連鎖餐飲標杆客戶,客戶總計數量已經達到1000多家。

而在取得這個客戶數的突破之前,實際上,擎朗機器人首次進入實際商用場景不過是3年半以前,規模化拓展客戶則起於2018年。對這家已經成立10年,被創始人李通戲稱為「行業活化石」的機器人公司來說,他們在近兩年步入了明顯的發展加速期。

根據「前瞻研究院」的《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物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報告》,最近五年來,物流機器人市場規模的年均增長率超20%。據《2019年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披露的數據,2019年,深圳市物流機器人行業銷售收入增長了70.50%,商用服務、醫療等品類的機器人銷量也有顯著增加。

PMF到來,規模化在即的信號還表現在客單價上:

極智嘉創始人兼CEO鄭勇告訴「甲子光年」,2018年時,極智嘉單個項目最大金額在2000萬左右,2019年多個項目已達到5000萬的規模,而2020年一些海外項目規模可以過億,可以看到全球市場對機器人自動化的接受度都在提高。

海柔創新也在今年獲得了京東、阿里、優衣庫、聯想、國家電網等大客戶的訂單,CEO陳宇奇預計,今年的業績是去年的10~12倍。

感覺節奏點到了的源碼、紅杉等機構開始加速覆蓋賽道,張星辰告訴「甲子光年」,源碼內部專門成立智能製造小組,到2020年年中,他們已幾乎看遍了中國所有的機器人公司,並出手眾多公司,前後包括梅卡曼德、XYZ、斯坦德、海柔創新、擎朗科技、可以科技等等,這也能印證投資人對市場水溫的感受。

這背後,其實是供給能力逐漸積累的結果。

在需求長期有支撐的情況下,供給側的變量無非兩點:一是性能達標,二是價格便宜。前者關乎技術成熟度:是否能在客戶的真實場景中實際可用;後者關乎供應鏈成熟度:是否能以客戶可接受的價格交付產品和服務。

在技術成熟度上,目前工業和商用機器人主要涉及的技術棧,如導航技術(磁導航、二維碼導航、SLAM雷射導航和視覺導航等)、3D視覺、力控技術等都已積累多時。

斯坦德機器人CEO王永錕告訴「甲子光年」,2017年時,成立一年左右的斯坦德就已研發出了使用SLAM技術的、能自主導航的AMR原型機,雖然當時的產品並不完全成熟,但也獲得了華為、中興、富士康和歌爾聲學等種子客戶的測試機會,因為他們至少做出了一個「看起來可用」的東西。

而這些從學校實驗室走出來的年輕人之所以能在1年多的時間內就研發出產品,得益於此前學界和行業的整體發展:2012年之後,SLAM導航的機器人就能在實驗室環境工作,2016年,Google 又進一步開源了可統一處理2D與3D SLAM雷射雷達的SLAM程序Cartographer,研發工具也更加成熟。

2012年,深度學習的突破又進一步為機器人領域帶來了AI熱潮,讓機器人有了了眼睛、觸覺和大腦,開始有希望完成以往的「不可能任務」,包括在比較複雜的條件下抓取無序放置的物品,識別沙發、桌子等物品,處理複雜的裝配任務和柔軟物體等。

前人技術的積累,帶來了當下的機器人創新創業中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新現象:100人乃至以下的小規模團隊,也可以完成複雜產品的開發。這是使新玩家能進入以往歷史悠久的工業巨頭勢力範圍的重要原因。

除以上代表外,2013年以來,市場上湧現的機器人新公司還包括軟性抓取機械臂公司Soft Robotics(2013)、倉儲機器人Locus Robotics(2014)、倉儲機器人Fetch Robotics(2014)、移動協作機器人Exotec(2015)、老年伴侶機器人研發公司Intuition Robotics(2015)、Covariant(2019)等。

這種百舸爭流的現象在過去相對「沉悶」的工業領域很難想像——歐日的重工集團、工業機器人的四大家族等多是近百年的「老古董」;而商用服務機器人則直接開闢出了一個增量市場,攪動著餐飲服務員、「咖啡師」、外賣員等人類工種。

技術成熟的同時,移動機器人、智慧機器人的供應鏈和上下遊生態也在加速成熟,這是PMF到來的另一個推力。

上遊供應鏈方面,減速器、導航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能力都在提升。

如在AGV等移動機器人和機械臂中都會使用的減速器產品上,中國的秦川發展、上海機電、南通鎮康等的RV減速器已實現量產;國內第一大諧波減速器廠商綠的諧波則剛剛在今年8月登陸科創板,其精密諧波減速器已開始批量供貨全球第一大的協作機器人公司Universal Robots等國際廠商。

而在當前的前沿趨勢——去掉減速器的直驅方案上,中國公司也已有嘗試,如今年奇績創壇路演項目中出現的本末科技。

慣性導航類傳感器目前雖仍被國外品牌主導,但也有美新半導體等中國公司入局。

中高端AMR使用的雷射導航傳感器更是出現了一批中國創業公司,如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北醒光子、鐳神智能、北科天繪等,同時華為、大疆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加入了戰局。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誰能率先越過機器人行業的黎明前夜?
    同時,源碼今年密集披露的機器人賽道布局還包括梅卡曼德、機器人手眼協調技術公司星猿哲(XYZ Robotics,下稱XYZ)、箱式倉儲機器人公司海柔創新、配送機器人公司擎朗科技、娛樂教育機器人公司可以科技。 一個小細節是,今年10月舉辦的紅杉CEO峰會上,一共組織了兩場行業論壇,一場的主題是火出圈的「半導體」,另一場就是機器人。
  • 2020,一線基金入局機器人 | 甲子光年
    同時,源碼今年密集披露的機器人賽道布局還包括梅卡曼德、機器人手眼協調技術公司星猿哲(XYZ Robotics,下稱XYZ)、箱式倉儲機器人公司海柔創新、配送機器人公司擎朗科技、娛樂教育機器人公司可以科技。一個小細節是,今年10月舉辦的紅杉CEO峰會上,一共組織了兩場行業論壇,一場的主題是火出圈的「半導體」,另一場就是機器人。
  • 多家國內機器人公司成全球關注創新力量,背後紅杉中國投資脈絡曝光
    在著名矽谷科技媒體 The Information 發布的 2020 年度 50 家最具潛力初創企業榜單中,兩家初創企業因在不同細分領域落地應用的潛力而成功上榜。上述三家新銳機器人公司獲得國外媒體關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機器人企業的創新應用價值正在走入全球視野。背後更值得關注的是,國內資本市場對創新企業發展的持續推動。
  • 江豐電子:高純濺射靶材行業具有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的雙重特性
    進入靶材行業壁壘高不高?謝謝!!公司回答表示,高純濺射靶材行業具有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的雙重特性,其供應鏈關係的特點是準入門檻高、認證時間長、穩定性強,一旦成為下遊企業的合格供應商,實現批量供貨,雙方就會形成較為穩固的長期合作關係,客戶資源不易流失。日礦金屬、霍尼韋爾等為本行業傳統的供應商。
  • 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難?資本這樣為醫藥企業破題
    證券時報記者 唐維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創新驅動型行業,醫藥生物「高門檻、高風險、長周期」特徵突出,多數企業難以依靠自身的積累突破研發和持續成長的困局。而匯聚「三創四新」企業的創業板,目前擁有89家醫藥生產研發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2.62萬億元,佔創業板總市值比例接近23.61%,是創業板第一大市值產業。
  • 中國輪胎上市企業三季度財報總結 ——企業盈利創新高,行業集中度...
    玲瓏目前已累計132.47億的營收,其2019年全年營收為170億元左右,按這個增長速度2020年銷售收入很大機率超越2019年再創新高。  同時我們注意到,第三季度營收增長超過20%的為雙星輪胎和森麒麟。據了解,森麒麟於近期上市,資本的注入對於業績有帶動作用,業績的向好又提高的資本市場對於森麒麟的預期。從當下來看,森麒麟正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 新資本 | 寒冬加碼文娛動漫賽道,「三千資本」正全倉布局泛娛樂...
    作為一隻比較年輕、全倉泛娛樂的基金,三千資本自成立以來一直在挖掘潛力企業,已經布局了花椒直播、若森、三文娛、大夢龍途等文娛領域的優質項目。 至於為什麼資本寒冬,依然看好二次元賽道,三千資本創始人黃璜表示,文娛產業具有一定的抗周期性,排除短期政策影響,在複雜的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市場挑戰下,文化娛樂消費的「剛需市場」始終呈現較為穩定的增長態勢。
  • 2019年國外機器人巨頭加快在華布局
    2019年,由於全球經濟局勢持續不穩定,機器人市場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和影響。對不少企業來說,可謂是進入了一場「寒冬」。但另一方面,依然有不少優秀頭部企業在堅持前行,為行業的前景帶來了曙光。比如依然堅挺的國外機器人「四大家族」。
  • 攻克行業「卡脖子」難題 華數機器人實現自主創新
    華數機器人是一家集產品研發、製造和服務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國產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之一。   記者了解到,華數機器人自主研發的國際首創雙旋機器人,獲批中國發明專利5項,美國發明專利2項,在行業內榮獲多項設計與產品大獎,引領了輕量級機器人設計與應用理念;深耕細分領域市場,瞄準國內製造業對性價比較高的專業機器人需求,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和產品創新,形成具有優勢且成熟的細分領域應用解決方案,在筆電領域實現了進口替代;深耕廚具行業,攻克廚具行業的頭部企業,
  • 創新醫療器械切換升級,全面提速 | 2020醫療健康領域年報
    在創新和政策的變革之下,諸多細分賽道受到資本的持續追捧。對於優先布局醫療器械賽道的基金而言,從科創板、創業板到主板,IPO相關政策的創新與全面落地為資本提供了更多的退出通道,優質投資機構在2020年都收穫了多個項目的成功上市的碩果,進而加速在一級市場上布局醫療器械,一二級市場的聯動,觸發整個醫療器械板塊全面提速!
  • 資本密集布局顛覆性太陽能新技術 逼退應用材料
    易津資本的執行合伙人陳方明表示:「AMAT是一家受人尊敬的高精尖技術型公司,幾乎為信息技術的進步提供了關鍵設備,此次其離子注入產品在光伏領域的全面停止,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光伏領域資本開支不足,下遊需求不夠旺盛,上市公司面臨財務壓力。  易津資本收購離子注入技術源於對光伏行業的深度理解和有豐富的行業資源,可以為離子注入在光伏領域的推廣起到積極的作用。」
  •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 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機器人產業已成為「上海製造」的一張新名片。面對疫情逆勢上揚去年對於機器人行業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汽車行業下滑、新冠疫情衝擊等影響,上海工業機器人產值一度面臨下滑危機,但像新時達、中科新松等頭部企業積極化危為機,實現逆勢上揚。」上海市經信委智能製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表示。
  • 2020年高瓴資本「生物醫藥」布局有何變化 投資邏輯究竟是啥?
    文 | 篤行高瓴資本(HillhouseCapital)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資本公司,由張磊先生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生物醫藥行業向來受到高瓴資本的青睞,投資了包括恆瑞醫藥、愛爾眼科、百濟神州、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甘李藥業等數十家知名企業。
  • 消費級水下機器人研發商博雅工道獲億元C輪融資
    近日獲悉,消費級水下機器人研發商博雅工道宣布完成億元C輪融資,由領中資本領投,華和資本、鵬博投資、中關村啟航創新基金跟投。  據了解,本輪融資將助力博雅工道在水下智能裝備的整機工藝和關鍵傳感器等方面繼續加大自主研發強度,並通過產業鏈整合,進一步擴大公司在水下智能裝備領域的業務布局,提高市場佔有率。  領中資本管理合伙人黃巖表示:「海洋智能科技裝備是國家戰略布局的重點領域,也是科技發展的前沿。
  • 觀象山丨青島為何能吸引這麼多AI頭部企業?
    8月25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帶領分管副市長以及有關區市、部門、單位的負責同志「頂格傾聽」了多家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細分行業頭部企業與青島合作的創意,似乎這裡面可以找到一些端倪。在這場持續了3個小時的「頭腦風暴」中,與會企業負責人談到最多的就是場景開放:「人工智慧要應用才能創造價值,好的技術不能應用是最悲催的!」
  • 布局七大板塊、擁有270餘家成員企業
    在圍繞汽車主價值鏈做強主業的同時,瞄準未來產業高地創新培育、孵化新興產業——途居露營正是奇瑞培育的眾多產業「喬木」之一。以2010年10月奇瑞控股成立為標誌,奇瑞正式拉開「集團化發展」序幕。經十年悄然布局,奇瑞已不再僅僅是當初的車企奇瑞,而是一路成長為擁有七大產業、270餘家成員企業的集團公司,業務範圍遍布海外80餘個國家和地區。
  • 深圳移動機器人「創新軍團」正在崛起
    城市的基因注入企業發展脈絡,兼具創新與活力的深圳移動機器人軍團在市場中競爭力十足。 文|彭晴 深圳,一座遍布夢想的城市。
  • 邁瑞、瑞普等大企業重點布局,新瑞鵬融資額領跑,寵物醫療迎來爆發...
    與競爭愈發激烈,飽和度不斷上升的寵物食品行業相比,寵物醫療顯然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2020年,資本對寵物醫療市場熱度不減,融資事件數量雖然低於2018年高峰期,但誕生了多筆大額融資。其中,頭部企業新瑞鵬完成數億美元戰略融資,投資者包括騰訊、碧桂園、勃林格殷格翰等大型企業,同時,報導稱新瑞鵬擬啟動上市計劃。
  • 「國家隊」資本布局揭秘:15支醫療基金,近70個項目,重點投生物醫藥...
    彼時,「國家隊」資本完成了多項醫療領域投資,比如2016年11月,招銀國際、國投創新等投資了諾禾致源;2016年12月,招銀國際再次投資了燃石醫學;國投創新則在當年11月和12月投資了信達生物、亞盛醫藥等。  從投資領域看,「國家隊」資本投資標的主要分布於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基因、醫療AI等領域,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鮮有布局。
  • 併購的發生並不完全因為資本寒冬的到來!機器人行業大佬們今年到底...
    轉眼間,2017即將過去,在這一年中,機器人行業依然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機器人行業大事件中,機器人行業資本市場可謂是表現良好,機器人企業兼併購頻繁,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有市場、資金和掌握核心技術的機器人企業力圖通過兼併購來實現企業的進一步增長,擴大市場佔有率,完善產業發展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