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快評丨諾貝爾經濟學獎:拍賣理論,是一項廣泛運用於現實經濟生活的經濟理論

2020-10-13 21世紀經濟報導

2020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 (Paul R. Milgrom) 和羅伯特·威爾遜 (Robert B. Wilson),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

拍賣,狹義上理解,即通過一系列明確的規則以及市場參與者的報價,來決定商品的分配和價格的一種市場機制;廣義上理解,拍賣是市場通過價格對資源進行配置的內在機制。最早的可考的拍賣記述於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所著的《歷史》中:早在公元前五世紀,古巴比倫城每年會對相關對標進行拍賣。

雖然拍賣的歷史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之久,但經濟學家開始用博弈理論對拍賣進行研究還是上世紀60代之後的事。發軔之作為威廉·維克瑞 (William Vickrey, 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於1961年發表於《金融雜誌》上的經典論文,他證明了拍賣理論中有著奠基性意義的「收益等價定理」:四種經典的拍賣機制(升價拍賣,降價拍賣,一級密封拍賣和二級密封拍賣)給賣家帶來的預期收益是相同的。 在現代的市場經濟中,許多經濟活動是通過拍賣的方式進行的,其採取的拍賣形式,大多都採取這四種拍賣機制,或者他們的變形與組合。例如,對於古董珠寶的拍賣一般採取升價拍賣的形式,對於花卉等易腐品的拍賣一般採取降價拍賣的形式,對於土地使用權的拍賣一般採取一級密封拍賣的形式,而二級密封拍賣已經廣泛地使用於網絡廣告位的拍賣。另外,數家公司通過投標方式承包一項工程或提供某項服務,也是一種常見的拍賣形式(有時被稱為逆向拍賣)。

諾貝爾委員會的頒獎詞中提到,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 (Paul R. Milgrom) 和羅伯特·威爾遜 (Robert B. Wilson)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為了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一方面,他們從理論角度研究了在不同的拍賣規則及信息環境下,競拍者的最優決策問題;另一方面,他們又從理論出發,為傳統上難以市場化的商品或服務設計了新的拍賣方式,從而使買賣雙方及納稅人共同獲益,最終提高經濟效率。

早期的拍賣理論研究,威克瑞等人的「收益等價定理」基於很強的獨立私有價值(Independent Priviate Value)假設,即競拍人對於拍品的估值都是相互獨立的,與他人無關。而在很多現實的拍賣例子中,競拍人對於拍品的評估往往還依賴於他人對拍品的評估。例如,在字畫的拍賣中,競拍人不僅會考慮到自己對於該字畫作品的喜好,也會考慮未來轉賣這件字畫作品可能獲得的收益,而後者顯然會受到其他競拍人對於該字畫評估的影響。 對此,威爾遜發展了共同價值物品(Common Value)的拍賣理論。共同價值物品指在競拍時(開發前)價值不確定的,但最終(開發後)對每個競拍人價值都一樣的商品,如油田開採權。威爾遜發現,在共同價值物品競拍中,理性的競標者會將投標價定得低於他自己對共同價值的最佳估計,而這是因為他們擔心贏家的詛咒(Winner’s Curse)——即因出價過高而導致損失。作為威爾遜的學生,米爾格羅姆考慮了一種更貼近現實的情況,即商品既有私人價值,又有共同價值,從而提出了一種更為普適的拍賣理論。他發現當競標者在投標過程中對彼此的估價了解得更多時,賣家會有更高的預期收入。因此,賣家可以通過公開共同價值部分的信息,如油田的勘探資料,來提高其預期收入。

上世紀80,90年代,經濟自由主義思潮以及對各行業管制的放鬆,要求用市場的方式分配公共資源以及提供公共服務,以提高經濟效率。傳統上,這些商品或服務由政府提供,正是因為其具有廣泛的外部性,即商品的最終價值取決於對於其它商品的佔有或消費,而傳統的單物品拍賣理論缺乏對這類具有外部性的商品的研究。例如,由於不同頻率可能存在技術上的互補效應,一份無線電頻率許可證對於競拍者的價值,可能取決於其能獲得的其他頻率許可證。面對這一難題,米爾格羅姆,威爾遜和Preston McAfee共同設計了「同時升價多輪拍賣」 (Simultaneous Multiple Round Auction) 的機制,並於1994年主持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首次對無線電頻率許可證的拍賣,並被許多國家紛紛仿效。其後,他們又參與了其它的新型拍賣機制的設計,如4G牌照的拍賣。

本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可以說是頒給了非常實用的經濟理論,也體現了近年來學術研究鼓勵的方向。雖然日常生活中你可能距離拍賣很遠,但是拍賣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日常的網絡購物,到政府工程投標、土地使用權拍賣、電力市場設計,拍賣設計無處不在。隨著我國市場化進程的深入,無論是拍賣的買賣方,還是監管者,對各類拍賣機制的性質與優缺點有所了解,都將大有裨益。

(作者系範德比爾特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助理教授)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第一次頒給了「拍賣理論」,因為全球賣家...
    來源:e公司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次頒給「拍賣理論」!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50分左右,今年最後一個被宣布的諾貝爾獎項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保羅·米格羅姆(Paul R。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第一次頒給了「拍賣理論」 因為全球賣家...
    第一次頒給了「拍賣理論」 因為全球賣家、買家和納稅人都受益(附獲獎者經歷)】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50分左右,今年最後一個被宣布的諾貝爾獎項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保羅·米格羅姆(Paul R。
  • 從經濟學的拍賣理論推測中國誰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本次諾獎經濟學者得主的獲得者是研究拍賣理論的保羅米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他們都是經濟學界頗有威望的人物。這是一對師徒關係的人物,兩人的年紀都不小了,保羅米格羅姆是60歲的人了,羅伯特威爾遜是80歲的人了。正規的經濟學理論都是數學化的。
  • 今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拍賣理論」究竟是什麼?
    諾獎委員會在頒獎辭中寫道,「他們運用自己的見識,為難以用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和服務設計出新拍賣形式。他們的發現,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拍賣理論」究竟是個啥,竟有如此的「魔力」?怎麼理解兩位教授的突出成就,他們的發現又如何深刻地影響了現實?
  • 獲得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拍賣理論」 事實上已經滲透我們生活的...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民營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葉兵表示:「此前的私人價值模型以及共同價值模型在推導強有力的理論成果方面非常有效,但缺乏現實基礎。 在浙江大學民營經濟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文雁兵看來,理論的價值在於其解決現實問題的有用性,「拍賣理論」早已滲透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在很火的網紅直播帶貨,從廣義角度上就可以理解為拍賣理論的一個應用。
  • 拍賣理論為何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圖/視覺中國拍賣理論為何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諾獎委員會在陳述頒獎理由時指出,兩位學者完善了拍賣理論,並發明了拍賣的「新形式」。「他們運用自己的見識,為難以用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和服務設計出新拍賣形式。他們的發現,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頒獎辭中這樣寫道。
  • 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何頒給「拍賣理論」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50分左右,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保羅·米格羅姆(Paul R。羅伯特·威爾遜(左)是保羅·米爾格羅姆(右)的老師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次頒給「拍賣理論」諾貝爾官網指出,「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
  • 拍賣理論與實戰經濟學——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威爾遜是米爾格羅姆的博士生導師,其學生中還有阿爾文·羅斯(Alvin Roth)和本特·霍爾姆斯特倫(Bengt Holmström)分別於2012和201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尤利伊·桑尼科夫(Yuliy Sannikov)於2016年獲得有「經濟學小諾獎」之稱的克拉克獎,經典教科書《博弈論基礎》的作者羅伯特·吉本斯(Robert Gibbons)也是其學生,可謂是星光熠熠。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拍賣理論為什麼能獲獎?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兩位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經濟學家——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獲獎理由為「改進拍賣理論,發明新拍賣形式」。什麼是拍賣理論?這兩位經濟學家又為何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青睞?拍賣理論為什麼能獲獎?在實際生活中,不少商品、服務都是以拍賣方式進行的,這令拍賣理論成為近四五十年來經濟學學科中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
  • 兩位拍賣理論學者獲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新冠疫情仍在持續肆虐、全球經濟衰退的當前,這兩位經濟學家的貢獻點在哪裡,有何價值和意義?  10月13日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的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總體來看,這兩位學者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算得上實至名歸。儘管他們不是拍賣理論的最早研究者,但兩人在前人基礎上,對拍賣理論以及設計等方面做出了非常重大的改進。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何花落拍賣理論貢獻者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瑞典揭曉。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摘得桂冠,獲獎理由是「改進了拍賣理論和發明了新的拍賣形式」。評委會在現場指出,兩位獲獎學者的理論改進催生了新興的拍賣形式。1948年出生的保羅·米爾格羅姆是史丹福大學統計學碩士和經濟學博士。
  • 諾貝爾經濟學獎何以青睞「拍賣」
    Wilson),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發展以及對新拍賣形式的創新。近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從理論回歸現實,今年也不例外。「拍賣」更加貼近生活,畢竟拍賣在市場中無處不在,所以,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關注的是微觀經濟學的實踐。且看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弗雷德裡克森對兩位新科諾獎得主的評語——「今年的經濟科學獲獎者從基礎理論開始,後來將他們的成果應用於實際,並在全球範圍內傳播。
  • 「拍賣理論」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你去超市買瓶水也是一種拍賣!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于洋對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鄭㼆更是直言,「他們得獎完全沒有什麼意外,更不存在什麼『爆冷』之說。」諾獎委員會在頒獎辭中寫道,「他們運用自己的見識,為難以用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和服務設計出新拍賣形式。他們的發現,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拍賣理論」究竟是個啥,竟有如此的「魔力」?
  • 「拍賣理論」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你去超市買瓶水也是一種拍賣
    諾獎委員會在頒獎辭中寫道,「他們運用自己的見識,為難以用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和服務設計出新拍賣形式。他們的發現,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拍賣理論」究竟是個啥,竟有如此的「魔力」?怎麼理解兩位教授的突出成就,他們的發現又如何深刻地影響了現實?從「看不見的手」到「設計精巧的手」這不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次頒給拍賣理論研究者。
  • 「拍賣理論」折桂,斯坦福兩教授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發明了新的拍賣形式,可以代表社會廣泛利益而非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賣方,同時拍賣許多相互關聯的物品。諾貝爾獎項委員會主席彼得·費吉森(Peter Fredriksson)說,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提供的拍賣理論是理解如何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今年的經濟學獎得主從基礎理論開始,後來將其研究結果用於實際應用中,這些應用已遍及全球。他們的發現對社會大有裨益。」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不僅研究了拍賣的運作方式,還為難以以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和服務(例如射頻)設計了新的拍賣形式。
  • 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何選擇了「拍賣理論」?
    今天我們來聊聊諾貝爾經濟學獎。 2020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美國的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而頒獎理由是兩位學者在「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對新拍賣形式的發明」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其研究與實踐「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都受益」。
  • 宋清輝:諾貝爾經濟學獎首次頒給「拍賣理論」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Wilson)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首次頒給「拍賣理論」,聽說跟你我生活有關係?北京時間10月12日17時許,兩位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拍賣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是72歲的美國人保羅·米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83歲的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 Wilson)。 瑞典皇家科學院周一在斯德哥爾摩宣告,將202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他們是為讚譽他們在拍賣理論研討領域所做的工作。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拍賣出來的新貴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設立,主要是表彰在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新的經濟分析方法等領域做出貢獻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至今進入第52個年頭,共有86人獲獎,其中有2位女性,每年的候選提名人選都有200-300個,競爭可謂激烈。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首次頒給「拍賣理論」,聽說跟你我生活有關係?
    Wilson)因「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成為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們將均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這也是諾獎第一次頒給「拍賣理論」。他們的研究成果將帶來怎樣的影響?與中國有何淵源?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連線採訪了三位國內經濟學領域的專家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