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南極洲塑料垃圾研究報告公布 已確認塑料主要來源

2021-01-09 cnBeta

近日英國南極調查局(BAS)公布的兩項最新研究結果,揭示了南極地區塑料垃圾的最新情況。基於30年來對海鳥攝入的海洋廢棄物,以及南極洲南喬治亞島中鳥島(Bird Island)和南奧克尼群島中西格尼島(Signy Island)的廣泛調查,研究人員已經能夠確定該地區塑料的來源,以及緩解措施的有效性。

很多時候南極洲被認為是一片原始的大陸,但它的海岸仍然像其他地方一樣暴露在洋流中,最後往往成為海浪帶來的塑料垃圾的存放地,然後進入海鳥的胃裡。

BAS在過去三十年裡,通過收集了超過10,000多塊殘骸和廢棄物,其中大部分都是塑料製品,包括漁具、食品包裝袋等等,而這些數據能夠幫助人類了解南極地區的塑料汙染性質和程度。

由海洋生態學家Claire Waluda領導的BAS團隊發現,多年來回收的塑料的性質和數量發生了變化,同時有證據表明,減少進入海洋的碎片數量的努力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Waluda表示:「雖然我們發現被拋入海中的塑料碎片數量增加了,但最近的調查顯示,較小的碎片數量也在增加。這可能是由於較大的塑料碎片被分解,這些碎片在南大洋中存在了很長時間。」

Waluda表示:「這並不全是壞消息。隨著海灘上的塑料回收量在20世紀90年代達到峰值,我們的研究表明,限制進入南大洋的塑料碎片數量的措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仍有更多的工作要做。通過將我們的數據納入海洋學模型,我們將更多地了解到塑料垃圾的來源和匯,以及塑料垃圾是如何被輸送到南大洋及其周圍的。」

在BAS領導的另一項研究中,海鳥生態學家Richard Phillip教授研究了鳥島上的三種信天翁(黑眉信天翁、流浪信天翁和大海雀)吃的塑料,這些鳥類都有吃易消化物品的習慣,它們都會誤認為是食物。

由BAS領導的團隊將從鳥巢中收集到的碎片按類型、大小、顏色和來源進行了分類,發現這些鳥兒吃的塑料與生活在南喬治亞州和周邊島嶼上的鳥類所吃的塑料不一樣。相反,這些遊蕩的信天翁和巨型海燕主要吃的是來自南美洲的食物包裝紙,這表明這些鳥類通過在船後拾起被扔掉或衝到海裡的東西來吃這些碎片。

Phillip表示:「我們的研究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捕魚和其他船隻對塑料汙染影響最為嚴重。很明顯,海洋塑料是對海鳥和其他野生動物的威脅,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改善陸地上和南大西洋的船隻上的廢物管理做法和合規性監測。有一些好消息,我們發現,黑眉信天翁通常攝入的廢棄物水平相對較低,這表明南極海域的塑料汙染在它們覓食的南極海域仍然相對較低。」

這篇論文已經發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

相關焦點

  • 研究:美是世界頭號塑料垃圾製造者
    ,點名指出五個亞洲國家——中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要為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負主要責任。這項名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2016年製造的塑料垃圾在全世界遙遙領先,達4200萬噸;年度人均製造塑料垃圾130.1公斤。
  • 美媒研究報告:全球塑料垃圾美國造得最多
    美國長期指責發展中國家是塑料汙染的主要排放者,但日前美國《科學進展》雜誌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塑料垃圾的做法,掩蓋了美國對塑料汙染危機的「主要貢獻」。如果算上廢棄塑料出口和有關非法傾倒和亂拋垃圾的最新統計數據,美國才是全球沿海和海洋環境中塑料汙染最嚴重的來源之一,全球排名第三。
  • 研究證實美國才是塑料垃圾頭號生產國
    》,其中指出,經過研究團隊精確統計,2016年美國生產了4200噸的塑料垃圾。不僅如此,不論是根據此前世界銀行公布的結果,還是研究組的統計數據,美國都是2016年生產塑料垃圾最多的國家,也是唯一人均塑料垃圾生產量超過100公斤的國家。 該報告還將2016年的數據和2010年的預測結果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美國2016年實際生產的塑料垃圾總量約為2010年預測結果的5倍。
  • 研究:2040年全球塑料垃圾至少將達到7億噸
    你還在用塑料吸管嗎?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全球的人們從現在起扔掉吸管,儘量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到2040年塑料垃圾還是會達到7億噸以上,這對於海洋和野生動植物都是一場災難。新研究發現,如果全世界聯合起來立即採取行動來降低塑料消費,預計到2040年汙染環境的塑料垃圾仍將達到7.1億公噸。
  • 研究證實美國才是世界頭號塑料垃圾製造者
    近日發布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把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歸咎於亞洲國家,但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這項名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2016年製造的塑料垃圾在全世界遙遙領先,達4200萬噸;年度人均製造塑料垃圾130.1公斤。
  • 國際報告顯示海洋塑料垃圾主要來自中國印尼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13日報導,由環境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12日發表報告稱,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可能是海洋塑料垃圾的兩個最大來源──海洋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塑料瓶、塑膠袋和其他塑料品來自這兩個國家。  海洋生物學家和海洋維權人士對海洋塑料垃圾越來越感到擔心,這些塑料充斥在海岸線附近,遍及從北極到南太平洋的海上。
  • 報告稱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是美國:嚴重危害了環境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是哪個國家嗎?在過去幾年,從北極一直到河流和深海,我們在全球各地收集的樣本中都發現塑料微粒。如今連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也發現了塑料微粒的存在。
  • 《科學》雜誌子刊最新研究: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原創 李盼文 中國環境《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10月30日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重新審視了美國作為塑料消費國的角色,分析了美國的塑料垃圾產生量、向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出口塑料垃圾量以及非法傾倒量等,結論指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在全世界遙遙領先
  • 研究發現:塑料垃圾毒害眾多土壤物種
    英國《衛報》網站9月2日發表了題為《研究發現塑料微粒汙染給土壤物種帶來滅頂之災》的報導,研究發現,塑料微粒汙染對生活在土壤中的蟎、昆蟲幼蟲和其他維持土地肥力的微小生物種群造成了嚴重破壞。相關內容摘編如下:研究報告指出,與海洋相比,堆積在陸地上的廢棄袋子、杯子、纖維和其他形式的塑料垃圾數量更多,對生活在地表以下的大量物種造成嚴重影響。
  •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塑料再生利用成為首選處理方式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塑料的再生利用成為首選處理方式1.整體概況:2019年我國塑料製品產量為8184.2萬噸,塑料的再生利用成為首選處理方式塑料以重量輕、可塑性強、製造成本低、功能廣泛等特點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已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與鋼鐵、木材和水泥一起構成現代社會中的四大基礎材料,是支撐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材料之一,
  •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日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重新審視了美國作為塑料消費國的角色,分析了美國的塑料垃圾產生量、向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出口塑料垃圾量以及非法傾倒量等,結論指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在全世界遙遙領先,目前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據報導,甚至到2016年,美國該年仍產生4200萬噸塑料垃圾,位居全球首位。儘管美國美國環境保護署一直對外地公布其塑料廢物被100%處理,但最新的研究表明,事實並非如此,2016年美國僅有9%的塑料垃圾得以回收利用,而未被合理管控的塑料垃圾則可高達5%。據此估算,2016年美國排向環境中的塑料垃圾可高達225萬噸,其中145萬噸分布在沿海地區,並可能進入海洋。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我們常常說塑料垃圾會對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也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海洋生物被塑料纏住的圖片。圖 | unsplash.com  最近,Oceana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中首次詳細說明了塑料垃圾對美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的影響數據——在研究的1792個實例中,有88%是被列為瀕危的海洋動物,其中包括夏威夷僧海豹、海牛、斯特勒海獅等六種瀕臨滅絕的物種。
  • 美媒研究報告:全球塑料垃圾美國造得最多(2)
    海洋保護組織「無垃圾海洋計劃」的高級主管尼克·馬洛斯表示:「美國製造的塑料廢料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但我們沒有把問題放在眼裡,而是將其外包給發展中國家,並成為海洋塑料危機的主要貢獻者。」
  • 中國是海洋塑料最多的國家,塑料垃圾如何被排入洋流?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此方面未嘗沒有付出過努力,早在2008年,中國就已推行了限塑令,然而十年後的今天,限塑令似乎被多數人所遺忘,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與發展,新興的快遞與外賣行業對塑料的消費需求無限擴大,導致塑料產量呈現增長趨勢,中國儼然成為了全球塑料生產大國。
  • 美國人口佔全球4%,卻生產了全球17%的塑料垃圾
    10月30日,美國《科學進展》雜誌(Science Advances)的一項研究,坐實了美國「塑料垃圾頭號生產國」的稱號。10月30日,《科學進展》雜誌公布研究報告作為全球權威學術周刊《科學》的出版方—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主辦的在線期刊,《科學進展》的研究表明,美國在2016
  • 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報告稱:大西洋塑料垃圾數量遠超預計
    來源:科技日報位於英國沃爾尼島上舊垃圾場埋藏的塑料垃圾不斷被衝入海洋,這樣的遺留垃圾場遍布世界各地,是海洋塑料汙染的許多未量化來源之一。科技日報北京8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18日發表一項最新報告,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報告稱: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萬到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
  • 研究發現:塑料垃圾毒害眾多土壤物種
    相關內容摘編如下:研究報告指出,與海洋相比,堆積在陸地上的廢棄袋子、杯子、纖維和其他形式的塑料垃圾數量更多,對生活在地表以下的大量物種造成嚴重影響。雖然人類幾乎用肉眼看不見蟎、蠕蟲、跳蟲和其他種類的微型節肢動物和線蟲,但它們在碳和氮的循環利用、將有機物分解為細菌可吸收的形態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越來越受到基於石油製造的合成產品廢棄物的威脅。
  • 大西洋塑料垃圾數量遠超預計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英國《自然·通訊》18日發表一項最新報告,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報告稱: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萬到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僅對其中三種最多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所有能確定的數量。
  • 塑料垃圾毒害眾多土壤物種
    研究發現,塑料微粒汙染對生活在土壤中的蟎、昆蟲幼蟲和其他維持土地肥力的微小生物種群造成了嚴重破壞。研究報告指出,與海洋相比,堆積在陸地上的廢棄袋子、杯子、纖維和其他形式的塑料垃圾數量更多,對生活在地表以下的大量物種造成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