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報告稱:大西洋塑料垃圾數量遠超預計

2020-08-19 環球網

來源:科技日報

位於英國沃爾尼島上舊垃圾場埋藏的塑料垃圾不斷被衝入海洋,這樣的遺留垃圾場遍布世界各地,是海洋塑料汙染的許多未量化來源之一。

科技日報北京8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18日發表一項最新報告,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報告稱: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萬到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僅對其中三種最多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所有能確定的數量。

我們其實缺乏來自微塑料積累系統的可靠量化數據,特別是在海洋等偏遠地區,阻礙了對微塑料積累所造成的生態和環境損害的評估。

此次,英國國家海洋中心研究團隊對塑料汙染進行了詳細採樣和量化,這些樣本來自大西洋南北橫斷面10000公裡的12個地點。他們評估了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垃圾的豐度,這三種最常見的商品塑料共佔全球塑料垃圾的一半以上。

在每個取樣站,都從海面下的三個深度採集樣本:10米、海洋混合層下10米至30米和中間樣品下100米。塑料的分析解析度達25微米左右。在近海面海洋中,他們在每立方米海水中檢測到多達7000個這三種聚合物的微塑料顆粒(大小為32微米至651微米)。

根據1950年至2015年塑料垃圾的產生趨勢,並假設大西洋在65年中持續接收了全球塑料垃圾的一部分,研究團隊估計大西洋水域和沉積物中的塑料輸入量為1700萬噸至4700萬噸。他們發現,這三種採樣聚合物的微塑料質量結合先前計算的海洋塑料存量,目前存在的塑料總質量與1950年以來輸入大西洋的塑料估計量持平,甚至可能超過。

此外,在整個海洋範圍內,塑料垃圾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也遠超想像。據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近日聯合發布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5種不同的海鮮樣本中都發現了塑料殘留物。

報告稱,澳大利亞一個海鮮市場上的生蠔、大蝦、魷魚、蟹和沙丁魚,通過技術手段評估塑料殘留物水平後發現,魷魚每克組織中塑料殘留物含量為0.04毫克,大蝦為0.07毫克,生蠔為0.1毫克,蟹為0.3毫克,沙丁魚則達到2.9毫克。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按照日常平均食用量來計算,消費者平均每吃一份生蠔或魷魚就可能攝入大約0.7毫克塑料;而吃一份沙丁魚攝入的塑料甚至能達到30毫克,大約相當於一粒米的重量。

相關焦點

  • 大西洋塑料垃圾數量遠超預計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英國《自然·通訊》18日發表一項最新報告,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報告稱: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萬到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僅對其中三種最多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所有能確定的數量。
  • 大西洋塑料垃圾數量遠遠高於以前所有能確定的數量
    英國《自然·通訊》18日發表一項最新報告,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報告稱: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萬到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僅對其中三種最多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所有能確定的數量。我們其實缺乏來自微塑料積累系統的可靠量化數據,特別是在海洋等偏遠地區,阻礙了對微塑料積累所造成的生態和環境損害的評估。
  • 海洋塑料汙染有多嚴重?英國科學家:平均每人一周吃掉一張信用卡
    多年來,環境汙染問題早已經變成了老生常談,各國的科學家們也一直都在持續關注地球上的環境變化情況,前段時間,英國的科學家就對於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在大西洋,來自於英國國家海洋中心的科學家團隊,分別設置了12個取樣點,以此來判斷大西洋中的微塑料垃圾汙染情況。
  • 海洋汙染遠超預期!科學家:每吃一份生蠔會攝入0.7毫克塑料
    據報導,在8月18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報告中,來自於英國國家海洋中心的科學家團隊,在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後,發現如今海洋的塑料垃圾汙染情況,已經遠超過預期。「塑料垃圾場」在報告中,科學家們表示,如今大西洋海面以下200米之內的海水中,已經有1200萬噸-2100萬噸的微塑料垃圾在其中,特別是偏遠海域中,因為此前缺乏可靠的採集評估數據,所以,科學家們一開始還並未發現如今大西洋已經儼然變成了「塑料垃圾場」。
  • 海洋汙染遠超預期!科學家:每吃一份生蠔會攝入0.7毫克塑料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在8月18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報告中,來自於英國國家海洋中心的科學家團隊,在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後,發現如今海洋的塑料垃圾汙染情況,已經遠超過預期。
  • 國際最新研究:大西洋上層200米有逾千萬噸微塑料垃圾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項環境研究的論文稱,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萬-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僅對其中3種最多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確定的數量。
  •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
    晨報記者 徐惠芬 綜合報導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英國廣播公司21日援引專家組報告稱,除非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否則十年內,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翻三倍。問題已十分嚴峻  在這一專家組花12個月為英國政府撰寫的《海洋未來展望》報告中,專家預計,從2015年至2025年,海洋塑料垃圾將翻三倍。  海洋塑料垃圾問題已十分嚴峻。
  • 國際最新研究:大西洋上層200米有逾千萬噸微塑料垃圾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項環境研究的論文稱,大西洋上層200米約有1200萬-2100萬噸微塑料垃圾,僅對其中3種最多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確定的數量。
  • 大西洋裡的塑料多於此前預期
    僅對其中三種最多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確定的數量。 缺乏來自微塑料積累系統的可靠量化數據,特別是在海洋等偏遠地區,阻礙了對微塑料積累所造成的生態和環境損害的評估。
  • 塑料垃圾充斥著我們的天空與海洋 專家呼籲採取措施
    塑料微粒隨風遠行  近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5245號科研混合單位公開一項研究稱,塑料微粒可以通過大氣,到達遠離初始排放源的區域,甚至一些原始地帶。  這些塑料微粒都是極小塊的塑料廢物,可見於河流、海洋和原始極地區域。過去的研究已經表明,塑料微粒可以隨著河流一路進入海洋,對沿途的水生態系統造成影響。
  • 最新報告稱,美國海域塑料垃圾,致死了1500多種瀕危海洋哺乳動物
    自2009年以來,其中近1800隻動物(包括大量海龜)已經因塑料垃圾死亡——一份新報告稱,真實數字可能更讓人震撼。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護組織大洋洲(Oceana)11月19日發布了一份報告,首次詳細說明了塑料垃圾對美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的影響數據——在研究的1,792
  • 國際報告顯示海洋塑料垃圾主要來自中國印尼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13日報導,由環境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12日發表報告稱,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可能是海洋塑料垃圾的兩個最大來源──海洋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塑料瓶、塑膠袋和其他塑料品來自這兩個國家。  海洋生物學家和海洋維權人士對海洋塑料垃圾越來越感到擔心,這些塑料充斥在海岸線附近,遍及從北極到南太平洋的海上。
  • 猖獗的塑料垃圾 |「白色汙染」進攻海洋,塑料微粒進入食物鏈
    白色汙染在許多國家都存在。泰國環境質量促進部門的數據顯示,曼谷每人每天平均使用8.7個塑膠袋,每一個塑膠袋需要耗費大約450年才能徹底降解。這些垃圾只有9% 被回收,12% 被焚燒,另外的79% 被掩埋或是散落到自然環境中。聯合國報告顯示,所有塑料製品中只有不到1/10會被循環利用,「塑料災難已經伸延到地球每個角落」。按目前的塑料生產和垃圾處理速度來計算,到2050年將會累計產生120億噸的塑料垃圾。
  • 野生動物正在為海洋垃圾「付出代價」,海豹頸部被漁具捕獲
    英國國家信託基金會表示,像漁網這樣的垃圾會對海洋生物造成長達數十年的威脅。此前,在一隻海豹的繁殖地,人們發現它脖子上掛著捕魚垃圾。 照片拍攝於英國彭布羅克郡一個偏遠的海灘上,照片中這隻雌性大西洋灰海豹被漁網或魚線纏住。 它的幼崽也在照片中出現。 大西洋灰海豹是一種受保護的海洋哺乳動物,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海豹物種之一。
  • 研究:大西洋內塑料碎片總重達2100萬噸,可裝滿千艘貨船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徐小涵近日,英國一項的研究發現,大西洋上漂浮著的塑料碎片總重在1200萬噸到2100萬噸,如此海量的塑料汙染會對海洋生態造成何種影響尚難以估量。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8日報導,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近日主導了一項有關大西洋中塑料碎片的研究。
  • 英研究首次考察大西洋內部微塑料含量:遠遠高於此前預期
    當地時間8月18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稱,大西洋海面以下200米約有1200萬噸至2100萬噸微塑料。研究人員僅對大西洋中三種最常見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結果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研究確定的數量。
  • 中國是海洋塑料最多的國家,塑料垃圾如何被排入洋流?
    根據數據顯示,長江口區域的海洋上分布的劣四類海水的面積居我國四大海區的首位。無疑,塑料垃圾對於海水汙染的擴散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每年通過外河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數量為何如此驚人?我們不得不承認,最大的原因在於失敗的塑料垃圾管理之上。
  • 聯合國發布研究報告稱全球海洋垃圾防治形勢日趨嚴峻
    該報告顯示,全球海洋垃圾防治形勢日趨嚴峻,呼籲各國加大力度制定措施加緊治理。受到垃圾威脅的海洋生物與日俱增這份名為「海洋垃圾:理解、預防和減輕對海洋和海岸帶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的報告稱,自2012年以來,全球受到海洋垃圾影響的海洋生物種群數量已從663種增加到817種。
  • 《自然通訊》首次考察大西洋內部微塑料含量:遠遠高於此前預期
    然而在海洋等偏遠地區,仍然缺乏微塑料積累系統的可靠量化數據,難以評估微塑料積累造成的生態和環境危害。當地時間8月18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稱,大西洋海面以下200米約有1200萬噸至2100萬噸微塑料。研究人員僅對大西洋中三種最常見的塑料進行定量分析,結果顯示整個大西洋中的塑料數量遠遠高於以前研究確定的數量。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就先後發現美國東部新英格蘭近海及馬尾藻海中分布著塑料垃圾,這表明7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向海洋排放塑料垃圾的數量已經相當驚人。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又報告了美國西部的外海北太平洋海域環流區域有大量漂浮塑料垃圾。直到1997年美國查理斯·摩爾船長發現了著名的北太平洋垃圾環流帶,海洋塑料問題才受到全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