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垃圾充斥著我們的天空與海洋 專家呼籲採取措施

2020-12-07 央視網

塑料垃圾充斥著我們的天空與海洋 專家呼籲採取措施

原標題:

  澳大利亞團隊調查中拍攝的海灘垃圾。圖片來源:自然科研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張夢然

  這恐怕是一場世紀之戰。

  上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的需求使得塑料產量呈指數級翻倍。到了今天,即使已經意識到塑料無孔不入,人類依然對其無限依賴。目前,世界範圍內每年依然消耗5000億個塑膠袋,每分鐘仍然有100萬個塑料瓶的銷量……這些塑料消失很容易,流入大海,很快就淡出我們的視野。

  但實際上,它們絕大多數會一直存在,幽靈一般,以各種方式與人類重新捆綁在一起。

  塑料微粒隨風遠行

  近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5245號科研混合單位公開一項研究稱,塑料微粒可以通過大氣,到達遠離初始排放源的區域,甚至一些原始地帶。

  這些塑料微粒都是極小塊的塑料廢物,可見於河流、海洋和原始極地區域。過去的研究已經表明,塑料微粒可以隨著河流一路進入海洋,對沿途的水生態系統造成影響。

  但人們不相信塑料微粒能通過大氣輸運,進入未被人類開發的區域,此前也缺少相關方面的研究。

  而科學家戴昂尼·艾倫及同事對法國庇里牛斯山脈一處偏遠的山地集水區進行了為期5個月的考察。他們在5個採樣周期內收集了大氣中的乾燥和潮溼沉積物樣本,發現了大量的塑料微粒,包括塑料碎片、薄膜和纖維碎片。他們測量所得的塑料微粒日沉積率為365個顆粒/平方米。

  驚人的是,大氣模擬表明,這些塑料微粒是通過大氣從至少100公裡外輸運而來的。

  他們將研究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上。結論稱,「大氣通道」的運輸,或是塑料微粒到達並影響原始區域的一種重要途徑。

  海洋塑料已成規模

  人類活動與垃圾排放,讓大量塑料湧入海洋,其中體積大的最終會分解為微粒。而人們一度認為無比純淨的海冰中,已有數以萬億計的塑料微粒——每立方米海冰含240個塑料微粒,這一密度約是大太平洋垃圾漂浮帶塑料微粒的2000倍。

  德國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院分析認為,北冰洋中部的塑料微粒分布非常複雜,而因海冰消融釋放出的塑料微粒,將輕易「攻佔」深水區域,被海洋中的濾食性動物吃掉,存留在它們體內,再經過食物鏈層層傳遞。

  另外,通過一種海洋採樣儀上的塑料纏結記錄,英國海洋生物學會的科學家們日前統計了1957年—2016年的海洋塑料出現數據。這份最新報告稱,僅從北大西洋和臨近海域的塑料數量來看,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增長超預期。

  自1957年以來,採樣器已在北大西洋和鄰近海域拖曳超過650萬海裡,這幫助團隊確認了公海塑料數量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增長。結果發現,塑料纏結從2000年開始增長了10倍!

  這其中,人類漁業相關的塑料(如漁網)對過去20年間的塑料增長貢獻最大。同時,在臭名昭著的太平洋垃圾帶區域,廢棄物中99.9%都為塑料,其中至少46%為漁網。

  偏遠島嶼上堆積如山

  在另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第一次把目光放在遠離海岸的偏遠島嶼上。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團隊發現,僅2017年,估計有4.14億件人為垃圾分布在偏遠的科科斯(基林)群島上,這些垃圾包括塑料、泡沫、金屬和玻璃,總重量達238噸。

  這是對群島7座島嶼共計25個海灘的大型垃圾和微型垃圾展開綜合調查後得到的結論。團隊發現,微型垃圾佔海灘所有垃圾的60%以上。鞋子和一次性消費品(如食品包裝袋、飲料瓶、吸管和牙刷)佔到可識別垃圾的近25%。

  而在研究人員記錄的所有垃圾中,塑料製品佔了95%以上。

  研究人員預計,灘面下1—10釐米處掩埋了338355473件垃圾,是灘面可見垃圾數量(預計約有12868379件)的26倍之多!由於此前大部分全球垃圾調查只關注灘面垃圾,這些調查可能因此嚴重低估了垃圾堆積的規模。

  鑑於這一讓人心驚的數字,研究人員認為急需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防止更多塑料製品流入海洋,譬如積極採用限制塑料生產和消費的策略,普遍禁用一次性用品,以及真正有效的廢物管理。

  (科技日報北京5月22日電)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環境署呼籲減少塑料垃圾以清潔海洋
    據新華社6月6日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6日呼籲更多國家減少塑料垃圾,使海洋更加清潔。 聯合國首次海洋大會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應對海洋汙染是會議的一個焦點。索爾海姆當天在聯合國總部接受了全球上百萬人籤名的一份請願書,請願書呼籲各國在未來5年內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製品。
  • 鯨魚胃內存積40公斤塑料 專家呼籲各國政府採取行動
    ▲  關注請點擊上方『 北晚新視覺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塑料垃圾再次向海洋生態伸出了「魔爪」。
  •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
    晨報記者 徐惠芬 綜合報導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英國廣播公司21日援引專家組報告稱,除非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否則十年內,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翻三倍。問題已十分嚴峻  在這一專家組花12個月為英國政府撰寫的《海洋未來展望》報告中,專家預計,從2015年至2025年,海洋塑料垃圾將翻三倍。  海洋塑料垃圾問題已十分嚴峻。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我們常常說塑料垃圾會對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也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海洋生物被塑料纏住的圖片。圖 | 網絡  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也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 細思極恐,400萬噸海洋垃圾向中國飄來,我們採取的措施根本不夠
    而這高達300多萬平方公裡的海洋垃圾,已經足足超過了印度的國土面積,甚至是十幾個英國的面積,並且垃圾大陸面積還在持續增大,還會隨著各種季風洋流飄到中國殃及大陸。那海洋上巨大量的垃圾到底是從哪來的呢?海洋裡造成這幾百萬噸垃圾的並不是什麼深海巨獸,正是我們人類自己。
  •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
    自2011年以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將海洋塑料垃圾,特別是微塑料引起的環境問題列為重點議題,鼓勵各國採取措施有效應對海洋塑料垃圾問題[5]。隨後各國開始對海洋塑料垃圾問題開展大量研究,制定了諸如禁/限部分塑料製品生產和使用的政策。
  • 如果再不改變,2030年將有99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當我們丟棄這些東西時,會有越來越多的垃圾最終進入了河流、湖泊和海洋,使海洋生物和鳥類窒息,釋放出擾亂內分泌和致癌的化學物質,並危害至關重要的珊瑚礁生態系統。這項新研究估計,2016年,有2000萬到25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了世界各地的水道。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北極星固廢網訊: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 安倍呼籲解決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汙染問題
    安倍呼籲應該力爭通過技術革新,解決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汙染問題。據報導,安倍在會議上介紹了日本企業在開發「生物降解塑料」方面的努力,稱這一技術通過微生物作用讓塑料在自然界被分解。他指出技術創新將開闢解決汙染問題的道路。
  • 專家解讀|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建議
    塑料垃圾在海洋中長久地存在,所引起的海洋生態危害日漸嚴重並被廣泛關注,並被聯合國環境大會列為與全球氣候變化、臭氧層耗竭、海洋酸化並列的全球重大環境問題[4]。自2011年以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將海洋塑料垃圾,特別是微塑料引起的環境問題列為重點議題,鼓勵各國採取措施有效應對海洋塑料垃圾問題[5]。隨後各國開始對海洋塑料垃圾問題開展大量研究,制定了諸如禁/限部分塑料製品生產和使用的政策。
  • 塑料怪獸的形象該貼在我們腦海裡,提醒我們不要汙染海洋
    隨著我們的海洋日益受到汙染,我們的海岸線充斥著塑料製品,海洋生物迅速消耗殆盡,這場危機是目前歐洲衝浪者基金會(Surfrider Foundation Europe)的主要需求。這個全球非政府組織自1984年以來一直在努力保護我們的海洋和海岸線。為了支持這個理由,他們與社會煽動者蘭金合作。
  • 中外科學家呼籲加強對海洋微塑料的汙染研究和管控—新聞—科學網
    來自美國、俄羅斯、西班牙、挪威、日本、越南、中國等國家的海洋塑料汙染研究領域的專家教授和環保人士等在為期3天的研討會期間,圍繞海洋微塑料在海洋中的來源和歸趨、海洋微塑料與化學汙染物的相互作用、微塑料對海洋生物的生態效應、公民科學家參與解決海洋垃圾問題及海洋微塑料防治措施等議題進行探討交流。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已成為人類迫切亟待應對解決的重大全球性海洋環境問題。」
  • 到2040年,流入海洋的塑料汙染將增加兩倍
    一項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稱,如果不採取行動,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量,將從1100萬公噸上升到2040年的2900萬公噸。這項研究是由科學家和產業專家為皮尤慈善信託基金和諮詢公司SYSTEMIQ進行的。這項名為「打破塑料浪潮」的研究確定了可以將流入海洋的塑料汙染減少80%的措施。
  • 國際報告顯示海洋塑料垃圾主要來自中國印尼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13日報導,由環境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12日發表報告稱,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可能是海洋塑料垃圾的兩個最大來源──海洋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塑料瓶、塑膠袋和其他塑料品來自這兩個國家。  海洋生物學家和海洋維權人士對海洋塑料垃圾越來越感到擔心,這些塑料充斥在海岸線附近,遍及從北極到南太平洋的海上。
  • 世界海洋日:減少塑料垃圾,清潔藍色家園
    縱觀歷年來的主題,從初的「我們的海洋,我們的責任」到「海洋與可持續發展」、「眾志成城,保護海洋」,再到今年的「清潔我們的海洋」主題,保護與修復的概念更加深入地滲透到海洋生態環保中。   以我國為例,近幾年,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海陸空」環境治理體系已經建立,海洋環保、海洋生態修復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
  • 800萬噸塑料垃圾威脅海洋,盛產三文魚的挪威如何應對?
    該項目要通過招募當地漁民和漁船自願加入的方式來擴大影響力,從線上到線下提高漁民環保意識,以減少海洋裡的塑料垃圾。目前,挪威政府已投入200萬克朗來支持該項目。 SALT公司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挪威海灘上共有超過1萬噸塑料垃圾,主要來自漁業活動產生的廢棄物。該項目的發起公司SALT管理人員布希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收集到175噸海洋垃圾。」
  • 海洋塑料垃圾持續激增,遏制汙染的努力收效甚微
    導讀:英國一個研究小組的一項研究顯示,隨著人口增長和石化領域數十億美元投資的湧入,禁止和減少塑膠袋、一次性杯子等各種物品使用的努力遠遠跟不上垃圾產生的速度,未來20年全球海洋將面臨一波巨大的塑料垃圾浪潮。
  • 減少海洋塑料垃圾 日政府敲定塑料資源循環戰略
    中新網5月31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31日,日本政府在相關閣僚會議上匯總了旨在減少會嚴重汙染環境的塑料垃圾流入大海的行動計劃,並正式敲定了削減國內塑料垃圾排放的「塑料資源循環戰略」和關於海岸漂抵垃圾對策的基本方針
  • 民進中央提交提案建議制定國家海洋塑料垃圾行動計劃
    1支小小的洗面奶中約有30萬顆塑料微球?!洗手液、香皂、牙膏、剃鬚泡沫、防曬霜、洗髮水……這些裡面都有可能添加了塑料微球?!民進中央在今年政協全會上提交的黨派提案把塑料微球帶入了人們的視線,呼籲高度重視並防範塑料微球危害,實施市場和非市場手段和激勵措施,引導企業停止添加微球物質到日化產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