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全球人工智慧革命的20家公司

2020-11-24 資本實驗室

資本實驗室·今日創新觀察

聚焦前沿科技創新與傳統產業升級

張珂

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旨在創建像人類一樣學習、工作和反應的計算機和機器。人工智慧的可能性無窮無盡,正如該領域不斷擴大的研究和進步所證明的那樣。據統計,自1960年至2018年年初,全球共發表了160多萬篇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科學論文。

在人工智慧的應用與推廣上,大型公司是主要的推動力。據諮詢公司麥肯錫2017年的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公司對人工智慧的支出總計260億至39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約200億至300億美元)是由谷歌母公司Alphabet、IBM和微軟等科技巨頭投資的。

Forrester Research對人工智慧進行了更廣泛地定義,預計到2020年全球AI支出將從2017年的4000億美元增加到1.2萬億美元。

近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了《技術趨勢2019:人工智慧》報告。這是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首份系統研究AI技術趨勢的報告。報告顯示,在AI專利申請最多的20家公司中,日本公司佔據12席,美國公司有3家入榜,德國和韓國各2家。

中國國家電網成為前20名的唯一一家中國企業,這也顛覆了很多人對中國國有電網公司的認知。

報告還顯示,在國別專利總申請量方面,美國、中國、日本排在前三位。此外,在公司AI相關專利排名中,百度公司位於第26位;前30名專利申請方中有4個學術機構,其中3家來自中國;AI專利申請前20名學術機構中有17家來自中國;AI相關科學出版物數量前20名學術機構中有10家來自中國。

這些數據表明中國在AI領域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正在日益增加。

財經網站247wallst根據該報告,對AI專利申請最多的20家公司的專利數據進行了進一步梳理,並對這些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發、投資和商業應用活動進行了簡要介紹,並認為這些公司正在引領全球人工智慧革命。

有趣的是,上述公司中的大部分都是傳統電子廠商,從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這些公司為迎接人工智慧時代到來所做出的變革和布局。

從這些公司的行動還可以看出,人工智慧技術正在從消費端、產業端各環節加速與傳統行業的融合。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新興網際網路公司,人工智慧帶來的機會都是絕對不可錯過的。

由於247wallst對上述公司涉及的詳細專利數據進行了進一步梳理,部分數據與WIPO原報告中的數據存在一定差異。

此外,雖然該網站認為上述公司正在引領全球人工智慧革命,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從國別來看,還是從公司屬性來看,人工智慧領域有著一個更為活躍和豐富的生態。越來越多的新興創業公司和網際網路巨頭,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和美國公司,都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力、出招,並正在共同開啟一個人工智慧的新時代。

1.IBM

2018年,IBM獲得9,100項美國專利,創下公司的新紀錄。其中,大約1,600項專利與AI相關,特別是許多專利都與IBM的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技術相關。

2月11日,IBM的AI系統Project Debater就複雜的話題與人類選手進行辯論,儘管Project Debater最終輸掉比賽,但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對人工智慧的成長和應用留下了想像空間。

2.微軟

微軟公司非常重視人工智慧技術的開發。2018年3月,公司宣布了CEO薩提亞·納德拉2014年上任以來最大的公司重組計劃,並新成立了雲與人工智慧部門。其中,人工智慧部門將專注於AI計算基礎設施、框架以及與感知、知識和認知相關的高級服務。

3.東芝

去年11月,日本東芝宣布了一項五年計劃,市場預計該公司將從長達數年的衰退中復甦。除了出售其快閃記憶體晶片業務外,東芝預計還將投入超過1500億美元用於設備、研發、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開發。

據行業研究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稱,到2023年,物聯網將佔據83%的AI晶片組市場,而嵌入式物聯網設備的全球AI市場將達到262億美元。

4.三星

在今年的消費電子展上,三星展示了八個在視頻內容創作和香水製作中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的新項目。此外,三星還展示了一個應用程式,可以從新聞文章中選擇關鍵字,並使用它們生成事件時間表。

2018年5月,三星在英國、加拿大和俄羅斯開設了AI研究中心,與美國和韓國現有的研究中心互為補充。

5.NEC

日本NEC公司正在為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和帕運會提供面部識別系統,該系統建立在公司的NeoFace AI引擎之上,旨在通過由認可人員攜帶的集成電路卡內的照片數據來識別約300,000名運動員、媒體和其他工作人員。

6.富士通

日本富士通公司同樣將為東京奧運會提供服務。該公司正在嘗試使用雷射雷達技術(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來輔助體操比賽評判。該技術使用圖像來確定參賽者的身體位置,並將信息傳遞給評委,以幫助確定運動員的最終得分。

7.日立

日立公司與三菱公司合作建造完全自動化的數字發電廠,未來將由AI運營,除維護外,工廠不需要人為幹預。目前該電廠還處於概念驗證階段。按計劃,電廠將從電網接受指令、生產電力、安排維護,並可提前三年預測設備將如何運作以及需要什麼資本支出。

8.松下

日本電器製造商松下公司一直在尋找一種將各種消費電子產品集成在一個控制系統下的方法。去年年底,該公司發布了HomeX智能家居控制器,不僅可以與人溝通,還可以讓設備相互通信。

松下公司總裁Kazuhiro Tsuga表示,公司的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和具有物聯網功能的設備「將根據我們發現的使用情況開發出隨時間更新的服務和產品」。

9.佳能

佳能的絕大多數專利都與成像有關。2016年,該公司收購了東芝的醫療成像業務,並於去年推出了基於人工智慧的平臺,該平臺可以生成CT掃描高質量圖像。該項技術對於患者而言,每次掃描檢測受的輻射更少;對於醫生來說,這意味著更快的診斷。

10.Alphabet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2014年收購了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2016年,DeepMind開發的人工智慧程序AlphaGo戰勝人類圍棋冠軍,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一個裡程碑事件。

Alphabet還利用AI和機器學習將公司的能耗降低了40%。公司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Waymo是Alphabet最知名的AI和機器學習項目。此外,DeepMind的一些功能也被整合到谷歌搜索中,而這已成為該公司的現金牛。

11.西門子

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公司專注於AI驅動的工業流程,如優化燃氣輪機,改進智能電網監控,以及為工業設施提供預測性維護。西門子醫療部門還使用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來進行醫療診斷的自動化和標準化。

12.索尼

索尼曾一直以電視、遊戲機、相機和智慧型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為傲。但在去年五月,公司新任CEO吉田健一郎宣稱索尼生存的關鍵在於能夠控制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程度。公司的PlayStation網絡及其每月8000萬活躍用戶將為索尼人工智慧戰略的實施提供重要的優勢資源。

13.豐田

豐田汽車與AI相關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出行領域。2017年,公司在矽谷成立了風險投資部門,對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初創公司進行了數筆投資。

14.NTT

日本最大的電信服務商NTT在農業和醫療保健等行業都擁有人工智慧產品和相關的開發項目。公司還在近期收購了NEC公司的基於面部識別技術的生物識別系統NeoFace,該系統計劃用於展示5G網絡支持的面部識別系統的有效性。

15.中國國家電網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專注於電網控制、配電和利用網絡、風電場和綠色能源等領域的人工智慧應用開發。2018年12月,國家電網公司啟動了一個交流/直流配電網絡示範項目,該網絡將數據中心與太陽能光伏電站連接起來。該項目整合了智能電網和雲計算技術,公司稱該項目是「預測未來電網發展的新形式」。

16.三菱

除了與日立在智能電廠領域的合作,三菱還在計算機視覺、語音和音頻處理,以及數據分析方面開展人工智慧研究。

在今年年初的CES展上,三菱還推出了最新版(2019款)Emirai4智能移動概念車,該概念車配備增強現實功能、抬頭顯示器、智能家居系統和行動支付集成以及生物識別認證等新技術。

17.理光

作為一家成像和電子技術公司,日本理光的AI專注於機器視覺和圖像處理。公司開發了一套攝像系統,使用普通車輛,而無需專用檢測車輛即可完成路面狀況的檢測和維護安排。

18.LG

韓國電子產品巨頭LG旗下的ThinQ品牌提供集成了AI功能和服務的各種產品。該公司認為這些產品「可以在相互之間共享和研究信息。」

與其他AI智能家居相比,LG試圖對設備進行訓練,以了解人們如何使用它們,以便為每個用戶提供量身定製的服務體驗。

19.博世

德國工程和電子技術公司博世計劃到2021年在全球三個AI中心投資約3.4億美元進行人工智慧研究。博世正在開展的項目包括用於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的視頻和雷達信號處理的深度網絡。

20.夏普

日本夏普公司主要關注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融合應用,也就是AIoT。這是一個人工智慧設備網絡,可以持續監控它們的使用方式並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解決方案。該公司聲稱擁有超過150種此類產品,包括寵物護理和視聽系統。

相關焦點

  • 智能經濟時代到來 人工智慧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
    而歷史上,新技術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正是科技革命。人工智慧 第四次科技革命加速到來縱觀人類歷程,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時代的來臨。蒸汽機第一次解放了人力。第二次科技革命,機械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動力層面的技術進一步迭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資訊時代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將人們更容易地聯繫在一起,打破了空間的隔閡。
  • 2020全球人工智慧大會開幕:話科技智能 助推數字革命
    徐翹楚 攝中新網杭州10月16日電(錢晨菲 徐翹楚)16日,第二屆中國(杭州)國際智能產品博覽會、2020全球人工智慧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辦。其以「AI起航無限想像」為主題,政、企、學界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科技智能,助推數字革命。
  • 人工智慧列國志|日本:普及AI教育與機器人革命
    這也是機器人革命的目標,未來在常規下不被定位為機器人的,通過傳感器和AI技術的提升(例如汽車、家電、智慧型手機或住房)都會被認為是一種機器人,加上製造業中已經真實存在的機器人,日本將構建一個由製造業和服務業引領的全球競爭力不斷增強所帶來的新加值,同時能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
  •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光電晶片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將成投資...
    為主題的投融資專場論壇上,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作了《光電晶片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題演講,他認為,目前IT產業正處於從集成電路到集成光路的範式轉移,未來在信息的獲取、傳輸、計算、存儲、顯示這五個方面,都將以光電子晶片為核心來進行產業布局。核心布局光電子晶片產業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新的經濟形態和競爭格局。
  • 人工智慧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打開APP 人工智慧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1-29 09:21:35   「近年來,以人工智慧為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深刻推動著全球產業格局和創新版圖的重構,各國家經濟體紛紛優先發展人工智慧,謀篇布局,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開幕式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於清笈在致辭中表示,推動中國從製造走向智造、創造,構建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需要加快人工智慧領域人才的培養。
  • 思謀科技榮獲2020品玩年度科技創新榜單 「年度人工智慧創新引領...
    在技術創新榜單中,思謀科技憑藉行業領先的新一代計算機視覺AI前沿技術,榮獲「年度人工智慧創新引領企業」稱號。思謀科技成立於2019年,是行業領先的新一代計算機視覺AI前沿技術公司,致力於AI視覺體系架構在智能製造、超高清視頻領域的落地應用。思謀科技由香港中文大學終身教授、IEEE院士賈佳亞主導創立,核心團隊深耕計算機視覺領域20餘年,在深圳、上海、香港、蘇州和東京均有布局。
  • 從智慧聯想的發布談人工智慧革命 - 智慧聯想,人工智慧,工業革命...
    在發布會上,IT之家對聯想展示的「智能家庭」應用的印象十分深刻。在你回家的路上,智能家庭系統自動為你設置房間溫度、設置燈光,打開空氣淨化器,當你站在你家的門前,無需掏出鑰匙,你只需把指紋放在智能門鎖上,瞄一眼門鎖上的面部識別攝像頭,家門就會解鎖,歡迎你回家。
  • 小蟻科技榮獲「2020國際科創節年度人工智慧先鋒獎」
    小蟻科技榮獲「2020國際科創節年度人工智慧先鋒獎」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場景大量湧現。
  • 劉允博士加盟全球人工智慧公司Afiniti,就任中國區CEO
    人工智慧公司Afiniti首席商務官Tom Inskip今日宣布,劉允博士正式籤約加入Afiniti,擔任中國區CEO,全面管理其中國地區的業務運營。就任Afiniti之前,劉允博士曾出任過谷歌全球副總裁暨中國區總裁,主管大中華區銷售,負責Google在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業務。此外,劉允博士還先後擔綱SK電信中國區CEO,以及其它多家公司的高管職位。近年來,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與現實結合的落地產品和項目數量不斷增多。
  • 日媒:中美正引領世界量子革命
    來源:參考消息網《日本經濟新聞》9月19日發表題為《美中主導量子革命》的文章稱,全球圍繞以量子計算機為代表的量子技術的霸權爭奪戰愈發激烈。在彰顯國家基礎科研實力的論文數量方面,中國力壓美國拔得頭籌。在量子計算機方面先行一步的美國2014年到2018年共發表該領域研究論文1948篇,高居全球第一,排名第二的中國也有1495篇。而日本Astamuse公司的統計顯示,2001到2008年間,在被視為應用研發能力評估指標的專利申請數量方面,美國1852件,中國1354件。另一方面,中國在與安全保障相關的量子密碼相關領域佔據優勢。
  • 淺談人工智慧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如同蒸汽時代的蒸汽機、電氣時代的發電機、資訊時代的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正成為推動人類進入智能時代的決定性力量。全球產業界充分認識到人工智慧技術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大意義,紛紛轉型發展,搶灘布局人工智慧創新生態。
  • Nature解析中國AI現狀,2030年能引領全球嗎?
    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似乎也想引領世界。2017 年,中國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設定了以 2030 年為期限的 AI 發展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到 2020 年,有很多需要達到的裡程碑,包括在基礎研究領域做出重大貢獻、成為吸引世界新興人才的目的地、以及在人工智慧產業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千裡馬杜仲輪胎引領一場革命
    七年匠心,淬鍊國際先進技術通用股份作為中國民族輪胎企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始終專注於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致力於以更優性價比的產品貢獻用戶,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平臺,承擔國家和江蘇省火炬計劃等項目,發明專利位列中國輪胎企業排行榜第二位,成功的打造了如短途工礦型輪胎、中長途無內胎等引領細分市場的爆品,千裡馬被評為2019年「中國輪胎十大影響力品牌」。
  •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貝爾科教榮獲「中國AI+教育企業20強」
    8月29日-31日,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網信辦、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舉辦。大會集聚了全球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以及相關政府領導人,共話智能領域的技術前沿、產業趨勢和熱點問題。
  • 全球十大人工智慧公司,看中國公司躋身幾家?
    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谷歌公司名列第一位。谷歌DeepMind人工智慧實驗室,由人工智慧研究者兼神經科學家Demis Hassabis等人聯合創立,2014年被谷歌收購,舉世聞名的AlphaGo就是這家公司的成果。
  • 日媒文章:中美正引領世界量子革命
    《日本經濟新聞》9月19日發表題為《美中主導量子革命》的文章稱,全球圍繞以量子計算機為代表的量子技術的霸權爭奪戰愈發激烈。在彰顯國家基礎科研實力的論文數量方面,中國力壓美國拔得頭籌。文章內容摘編如下:繼以半導體技術為支撐的數字社會後,量子技術帶動21世紀創新的可能性正在增強。新時代的勢力版圖也將對產業競爭力和安全保障產生影響。
  • 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攜手華為、深思考人工智慧機器人公司共同...
    曾獲2020年語言與智能技術競賽人機對話技術全球第一名;蟬聯中文語義理解與人機對話的權威評測SMP-ECDT的全國冠軍;語義理解領域的世界評測前三名;世界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大賽全國冠軍;AIIA醫學人工智慧大賽全國冠軍等數十項獎項榮譽;目前面向場景為智慧醫療和智能汽車,已深度結合具體應用場景大規模產品化,成熟應用落地。
  • OKKI引領AI智能CRM,入選中國五家AI初創公司代表之一
    近期,全球領先的研究諮詢機構Gartner發布的「競爭格局:中國AI初創企業報告」中,國際領先智能CRM提供商OKKI被選為中國五家代表性AI初創公司之一, 報告表示,「這五家公司能成功入選得益於他們在AI技術、應用場景、以及業務領域和行業專業知識中的其中一個領域極具競爭力。」
  • 【全球數字健康周報第20期】|智慧醫療|人工智慧|糖尿病|疫苗|...
    重要提醒:本文為全球數字健康行業周報的第20期,發布時間為每周三。往期內容可點擊文末連結獲取,本期統計時段:11月25日-12月1日一. 全球數字健康產業風雲1.
  • 人工智慧結合生物科技 未來哪些領域值得投資?
    當今世界,一方面人工智慧、算法技術已經進入了全面爆發的前夜;個性化信息推送、人臉識別、語音操控等技術,開始「入侵」人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商業世界的產業整合浪潮方興未艾,技術創新引領下的新經濟革命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