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引流金融活水 賦能實體經濟

2021-01-11 同花順財經

魯網12月13日訊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創新能力是企業打不垮的競爭力。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的抵押擔保措施,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銀行融資較為困難。

近年來,泰安市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創新融資模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具有行業特色的金融服務,讓科技變資本、成果變實力,有效支持了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收到當地企業的廣泛好評和社會各方的關注。

日前,記者來到泰安,實地探訪了當地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泰安模式」。

樂惠「彩韻田園」農業綜合體項目

多措並舉,深入開展「首貸培植行動」

2017年,山東樂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泰安市岱嶽區投資興建了樂惠「彩韻田園」農業綜合體項目,園區以鄉村環境生態化、休閒農業主題化等作為發展目標,是一個集生態種植、採摘、民宿、戶外拓展於一體的多功能農業綜合園區。

「彩韻田園」項目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啟動至今我們已投入3870萬元,累計接待遊客超3萬人。但農業項目普遍存在著前期投入大,後期見效慢的問題,特別是在今年6月份,為了擴大規模我們又購入了4套房屋,導致公司流動資金出現缺口。正在為難之際,泰安當地的一家農商銀行找到了我們,在了解到我們的現實情況後,與我們一起想辦法,同時積極協助我公司對接擔保公司,最終通過多方努力,該行三天後為我們放款200萬元,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緩解了資金壓力,目前項目運營良好,企業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

據人民銀行泰安市中心支行(以下簡稱「人行泰安中支」)黨委委員、副行長鄭玉坤介紹,自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培植行動」啟動以來,人行泰安中支快速行動,抓早抓新,多措並舉推動首貸培植增量擴面。

為詳細掌握金融機構首貸培植情況,保證首貸數據真實性和準確性,今年5月份人行泰安中支在全省率先開展首貸數據鋪底和首貸真實性核查,並對銀行機構報送的首貸培植企業進行核實,累計核查首貸企業60家,涉及14家金融機構,對報送首貸數量不實的4家銀行機構進行約談,要求其立即整改。

人行泰安中支還推出信貸交易「紅榜」發布制度和「首貸培植行動」評估體系。通過「紅榜」定期發布信用度高、無不良信用記錄的優質企業客戶名單,通過地方徵信資料庫向各商業銀行發布,引導金融機構跟進支持,對履約守信的企業進行正向激勵。

此外,人行泰安中支還創新建設小微企業智慧融資服務平臺,藉助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智能分析技術,聯合本地城商行啟動建設了「基於大數據技術的小微企業智慧融資服務應用項目」和「央行資金引導的多維資金池子系統」,在系統中重點植入企業培植模塊。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泰安市民營經濟貸款餘額772.5億元,比年初增長10.9%;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16.8億元,比年初增長36.8%;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戶數3.66萬戶,比年初增加0.8萬戶。1至10月,指導金融機構成功培植首貸企業2688戶,累計發放貸款30.57億元。

匯聚部門政策合力,助力實體經濟

山東恆源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泰安市泰山青春創業開發區機電工業園,是一家擁有A類軍品研發生產資質證書的民營軍工企業。

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依靠過硬的產品品質,公司各項業務發展良好,今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

公司的不斷發展,產品研發的不斷投入,使得公司流動資金出現了吃緊。

今年年初,恆源兵器受邀參加「政銀企」座談會,在活動現場,恆源兵器將自身情況與進一步發展所受到的制約與泰城當地的商業銀行進行了交流。

「正是此次活動,讓我們最終成功以「智慧財產權質押」的方式獲得了260萬元的科技成果轉化貸款,從而進一步加速了我們企業的成長。」該企業負責人說道。

據了解,今年以來,人行泰安中支加大現場宣傳對接力度,聯合地方金融監管局召開「金融助力泰安新舊動能轉換對接會」,聯合市工信局召開「工業領軍企業50強、工業技改項目」銀企對接會,聯合市工商局舉辦金融服務「準四上企業」銀企對接培訓會,組織金融機構藉助各類會議宣傳信貸政策和金融產品。聯合縣級政府,組織金融機構開展4次「泰安市金融顧問團進企業活動」,與企業負責人和生產、財務等人員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顧問團成員為企業精準把脈,對企業在生產經營和金融服務上遇到的困難提出多條針對性建議,達成具體對接服務計劃。

人行泰安中支還聯合人社、財政部門推廣創業擔保貸款。對於符合貸款條件人員創立或招用一定比例符合貸款條件人員的企業給予擔保和貼息優惠,發揮小微企業促進就業創業的輻射拉動作用。據了解,1至10月份,累計發放相關貸款1640筆、金額4.41億元。

此外,人行泰安中支還與科技部門聯合推廣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篩選出8家金融機構,由其或其省級機構與市科技局、省科技廳籤署三方合作協議,分別承擔貸款本金損失的30%、35%、35%,泰安市成為全省首個落地科技成果轉化貸款政策的地市。

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

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人行泰安中支通過強化貨幣政策工具運用、推進「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培植行動」、加強多部門政策協同配合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不斷加大金融服務力度,緩解企業融資痛點、難點問題,有力支持了民營和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從而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真正得到了金融發展的實惠,切身感受到了基層央行的社會擔當。

鄭玉坤告訴記者,「未來,泰安中支將繼續積極貫徹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全市信貸規模合理適度增長,為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與工信、財政、金融監管等部門繼續開展溝通交流,及時共享信息,形成首貸培植工作合力,為金融機構培植首貸企業爭取更多優惠政策,更加大力度深入推進『首貸培植行動』。」

此外,人行泰安中支還將引導企業開展直接融資。據悉,今年人行泰安中支出臺了《關於強化債券市場融資功能加強債券市場管理和培育的指導意見》,下一步計劃以此為抓手,督促金融機構加快小微金融債發行進度,進一步加大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資金投入。積極引導企業通過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企業債、資產支持票據等開展直接融資,優化負債結構,降低流動性風險。(據山東商報)

來源: 魯網

相關焦點

  • 花都綠色金融賦能鄉村振興,「活水」引入特色小鎮
    11月25日,花都區綠色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產融對接會在赤坭鎮瑞嶺村召開。本次會議旨在破解「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推動綠色金融機構積極加強與赤坭鎮重點產業園區、重點涉農企業對接,建立綠色企業和項目信息庫,收集整理綠色企業金融服務需求,建立綠色金融機構和綠色產業項目的直接溝通渠道。
  • 立足大灣區 交行跑出金融「加速度」
    交通銀行把握市場與政策機遇,總、分行密切聯動,為大灣區企業提供一系列高質量的綜合化金融服務。2020年,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全力對接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護航各類實體發展,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貢獻交行力量。2020年末,該行各項貸款增量突破600億元,增幅22%,發揮了穩定基本面、賦能市場活力的積極作用。
  • 華為鄭葉來:讓AI賦能實體經濟 共贏智能時代新機遇
    但要讓AI與實體經濟產生化學反應,還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與探索。在11月24日舉行的「育新機開新局」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人工智慧論壇上,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葉來發表了「創新加速AI普惠,共創行業新價值」主題演講,並對AI如何賦能實體經濟進行了相關分享。
  • EEE生態賦能實體經濟暨光觸媒PHT發布會成功舉辦
    10月22日,由新加坡光觸媒產業基金會和上海徽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EEE生態賦能實體經濟暨光觸媒PHT發布會」成功在杭州舉辦,北京中金國策基金總裁徐宇、上海徽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楊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任官平
  • 天津口岸區塊鏈科技金融賦能貿易新聞發布會召開,工商、華夏、浙商...
    億歐金融訊,據金色財經消息,10月8日,由天津口岸區塊鏈驗證試點實驗室主辦、微觀科技承辦的「區塊鏈解碼跨境貿易,數字經濟助力科技金融—天津口岸區塊鏈科技金融賦能貿易新聞發布會」 在天津召開。中國工商銀行天津市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段鐵現場指出,現在國家都在關注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銀行也致力於解決此問題,服務中小企業實現發展。如何從銀行角度提供服務是我們重點思考的問題。工商銀行採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數字普惠和數字價值層面進行了挖掘探討和合作。
  • 【樹熊數字門店】—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技術賦能實體門店...
    01 後疫情時代新機遇 1 數字經濟已成經濟增長核心驅動力 2019年數字經濟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率達67.7%,未來
  • 理論學習丨堅持四個圍繞 推動金融精準服務實體經濟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深化對金融形勢的認識,正確把握金融本質,堅持「四個」圍繞,著力提升金融精準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推動「三高四新」戰略落實落地提供強有力支持。圍繞「產業」抓金融,從供給結構上發力。圍繞我省產業發展布局,著力增強金融供給的精準性、有效性。
  • 人民財評:金融理應是也必須是「一池活水」
    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金融體制改革部分的最後一句話,寥寥數字,道出金融的本質,也指明了金融改革發展的方向。 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能把資金輸送到最快增值的經濟環節,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陸家嘴論壇全體大會六|腦力激蕩:科技賦能金融 創新源源不斷
    打造上海金融科技中心,讓科技為金融服務賦能,是提升金融業服務能級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今天下午,中外嘉賓圍繞「金融科技中心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在陸家嘴論壇第六場全體大會上展開腦力激蕩。試點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表示,近年來,數位化轉型已成為社會共識,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金融業數位化轉型的步伐。
  • 金融賦能 共贏未來——2020餘杭科技金融服務圈發布會順利舉行
    為加快全區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的緊密交流,推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落地生根」,12月23日,由杭州餘杭區科學技術局主辦,杭州孚嘉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餘杭科技金融服務圈發布會」在夢想小鎮順利舉行。
  • 信也科技林臣焱:多維度升級風控系統,科技賦能金融數位化
    本報記者 蔣牧雲 張榮旺 上海、北京報導2020年,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而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經濟都受到巨大衝擊,在這一背景下,各個行業正在加速轉型。11月23日,由《中國經營報》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在北京舉行。
  • 數位技術賦能普惠金融,希伯倫科技加速業務轉型
    疫情影響下,數位技術的應用價值更加凸顯,社會數位化進程明顯加速,金融科技的力量已引起了各方重視。10月26日閉幕的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文武認為,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特殊時代背景下,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誰能抓住金融科技創新的戰略制高點,誰就能成為這一歷史劇變中的先行軍、建設科技強國的擔當者和市場競爭中的領頭雁。
  • 科技金融創新賦能 金證股份迎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新契機
    ,尤其是由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帶動,對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服務業務供給產生重大影響,新業務模式、新技術應用、新產品服務、新行業業態加速孕育,有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金證股份深耕金融行業20多年,以金融科技和數字經濟為自身雙循環,以技術要素和數據要素驅動,將科技賦能金融,創新推動產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變革發展,致力於打造成為一個公司文化清晰、戰略方向明確、主營業務突出、經營效益良好的集團化數字科技公司,進一步夯實數字經濟的發展基石。
  • 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 為復工復產注入金融活水
    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靈活適度,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為復工復產注入金融活水(財經眼·宏觀政策加力 對衝疫情影響②)  運用結構性工具精準施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整體利率下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貨幣政策一系列應對措施靈活適度
  • M2增速8個10%傳遞的信號:把「活水」引向「良田」
    日前發布的10月份金融統計數據顯示,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增長10.5%。這是自3月份以來,M2增速連續第8個月站上10%大關。合理充裕的貨幣供應量支持我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流通中的現金、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一切可能成為現實購買力的貨幣形式都屬於M2。M2增速上升,意味著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也就是中國人民銀行投放的錢在增多。
  • 比特幣屢創新高 幣耀賦能實體經濟
    讓人直呼:牛市已來,同2017年相比,目前區塊鏈的網絡建設、開發環境和投資生態都已經不是往日所能比擬的。市場上關於這輪牛市的定義則是機構牛,相較於過去兩次牛市來講更加穩定。幣耀BtLux作為世界首家實體通證交易平臺,必將是區塊鏈3.0時代的中流砥柱。 連結實體 幣耀BtLux賦能實體產業 幣耀BtLux立足於未來,發展於當下。以區塊鏈賦能實體產業,構建優質資產交易平臺。致力於對傳統實體產業的改革,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改造,升級傳統行業的發展,賦予傳統行業新的生命力。
  • 植深根於服務人民的沃土——建行湖南省分行以新金融服務經濟高...
    剛剛過去的2020年,在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建行湖南省分行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緊緊圍繞「六穩」「六保」工作任務,緊扣「精準」「直達」持續發力實體經濟,各項貸款餘額突破6200億元,年新增860多億元,全年投放各類貸款4000多億元,同比多投700億元,引金融活水灌溉實體經濟的田間阡陌;持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先後為轄內企業和居民減費讓利超過
  • 楊濤:金融科技賦能 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金融科技賦能 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焦源源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社科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楊濤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疫情之下,我國從經濟、社會、金融層面,更加重視數據信息的優化、標準化,為數位化時代奠定重要的生產要素積累。
  • 新店商聯盟:重新定義(網際網路+)新模式,探尋實體經濟困境下的破局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近日警示,這次疫情帶來的危機跟2008年比較,最大的區別就是對實體經濟的衝擊。人與人之間的交易行動是市場經濟活動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生產服務、各方面的活動進入休克狀態,衝擊非常大。
  • 變革者鯨算科技的賦能「遊戲」
    作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響應十九大報告建設「數字中國」的號召,充分挖掘數字資源的價值,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成為共識。疫情的到來,成為了各行業加速變革的「催化劑」。科技賦能,效率革命的新戰場翻看鯨算科技的「簡歷」,會發現這個低調的品牌背後,更為公眾熟知的是旗下的金融科技獨角獸閃銀。閃銀成立的2013年,被認為是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元年,也是變革之年。金融科技的誕生,不只是金融形態的變化,也是金融走向科技化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