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網絡 2007-08-23 20:14
Q1.無CT值(信號)出現
A1.1.反應循環數不夠。一般都要在35個循環以上,可根據實驗情況增加循環(如至45cycles),但高於45個循環會增加過多的背景信號。
2.檢測螢光信號的步驟有誤。一般SG法採用72℃延伸時採集,Taqman法則一般在退火結束時或延伸結束採集信號。
3.引物或探針降解。可通過PAGE電泳檢測其完整性。
4.引物或探針的設計,如探針高於引物的溫度不夠,造成探針未雜交上而產物已延伸的情況。
5.模板量不足。對未知濃度的樣品應從系列稀釋樣本的最高濃度做起。
6.模板降解。避免樣品製備中雜質的引入及反覆凍融的情況。
Q2.CT值出現過晚
A2.1.擴增效率低,反應條件不夠優化。設計更好的引物或探針;改用三步法進行反應;適當降低退火溫度;增加鎂離子濃度等。
2.PCR各種反應成分的降解或加樣量的不足。
3.PCR產物太長。一般採用80-150bp的產物長度。
Q3.標準曲線的線性關係不佳
A3.1.加樣存在誤差,使得標準品不呈梯度。
2.標準品出現降解。應避免標準品反覆凍融,或重新製備並稀釋標準品。
3.引物或探針不佳。重新設計更好的引物和探針
4.模板中存在抑制物,或模板濃度過高
Q4.陰性對照也出現明顯的起飛
A4.1.應mix或水被汙染。
2.引物二聚體的出現。用SG法在35cycles以後陰性出現起飛屬正常情況,可配合熔解曲線進行分析。
3.反應過程中探針的降解。用PAGE電泳對探針進行檢測。
4.如果使用了ROX校正,則可能是ROX的降解所造成。
Q5.在溶解曲線前是否插入一個同溶解程序初始溫度相同的一個保溫過程
A5.如果在熔解曲線前沒有一個保溫過程,則曲線會在前幾個循環非常陡峭,使真正的熔解峰型幾乎看不到。
Q6.熔解曲線不止一個主峰
A6.1.引物設計不夠優化。應避免引物二聚體和髮夾結構的出現。
2.引物濃度不佳。適當降低引物的濃度,並注意上下遊引物的濃度配比。
3.鎂離子濃度過高。適當降低鎂離子濃度,或選擇更合適的mix試劑盒。
4.模板有基因組的汙染。RNA提取過程中避免DNA的引入,或通過引物設計避免非特異擴增。
Q7.擴增效率低
A7.1.反應試劑中部分成分特別是螢光染料降解。
2.反應條件不夠優化,可適當降低退火溫度或改為三步擴增法。
3.反應體系中有PCR反應抑制物。一般是加入模板時所引入,應先把模板適度稀釋,再加入反應體系中,減少抑制物的影響。
Q8.實驗重複性不好
A8.1.加樣不準確。
2.儀器在樣品上溫度條件有差異,即溫度均一性不好。
3.模板濃度低。樣品初始濃度越低,重複性越差,應減少樣品的稀釋倍數。
Q9.變性溫度是否合適
A9.大部分的雙鏈DNA在95°C就開始解鏈了,在有些情況下在90至94°C都不能很好地變性DNA。由於部分變性,參加反應的探針和引物相應的減少了,因此反應效率會下降。
Q10.變性時間是否合適
A10.15到20秒對於變性擴增子是足夠了,然而,長一點的產物,可能會需要30秒,60秒的變性時間通常是不需要的。
Q11.退火溫度和時間是否合適
A11.檢查引物和探針的Tm值,SYBRGreenI的退火時間大約20到35秒,雙標記探針通常是兩步法,退火和延伸合併為一步,時間大約是45到60秒,溫度通常在60°C,對於FRET探針退火步驟大約20到30秒。
Q12.在哪一步驟採集信號
A12.SYBRGreenI應當在72°C,此時絕大部分的DNA是雙鏈狀態,如上所述,雙標記探針通常是兩步檢測,因此信號採集應該在退火延伸的整合步驟。對於FRET檢測,數據應該在退火步驟檢測。如果對於信號採集點不確定,可以多點採集作對比。如果監控屏幕檢測不到信號,檢查程序設定是否存在至少一個的信號採集點。
Q13.是否選定了合適的增益值
A13.一些情況下會看到曲線超過了窗口範圍,在螢光強度100的地方成一直線。儘管大部分的數據可以用,但是減少增益,一些原始數據就不會超出範圍。有時,在第一個循環信號就跳出了窗口範圍,這是由於增益選得太高,看起來像沒有檢測到數據。如果熔解曲線分析時,開始螢光就達到了100,則應當用低的增益重新運行,而不需要重新運行擴增反應,SYBRGreenI和FRET的樣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覆使用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