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和英語哪個更先進,這幾乎是無法回答的問題。我只能說各有優勢。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漢語和英語應該互補。
一、漢語的優勢
相對於英文,漢語的詞彙量更少。一般情況下,掌握3000個常用漢字,閱讀報刊、書籍,基本就沒有文字障礙了。但是,英文需要掌握1萬多個單詞,才能基本無障礙地閱讀報刊書籍。因此,漢字作為象形文字,看起來難學;實際上,總體而言,學漢語比學英語要容易不少。
另外,漢字是表意文字,無論古今發音區別有多大,但基本不妨礙今人閱讀漢語古籍。而英文是表音文字,別說千年前的古英語,就是幾百年前的英語書籍,現在閱讀起來也是困難無比。漢字的表意特徵,讓全中國天南地北,長城內外的人不論南腔還是北調,不論方言差異有多大,但大家的書面語言都是表意的漢字。表意的漢字把口語差異極大的全國各地人們的書面語言統一為書面的漢字,而漢字所承載的共同文化將全國各地口語差異極大的廣大人民凝聚在一起。
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漢字的表意特徵,就不會有今天面積差不多和整個歐洲相似的統一的中國。
在將來全球化的進程中,漢字的表意性或許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英語的優勢
表音文字的英語,只要知道讀音,或者標註了讀音,這個單詞的書寫,我們大致就會了。這是學習英語的優勢。
另外,當下,英語已經是世界第一語言。當下英語的世界地位是漢字所不及的。
英語是字母文字,在編碼方面,英語要遠遠比漢語更有優勢。
兩種語言,即兩種文化。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現代文明基本上是用英語來書寫的。現代文明的輝煌,也是英語的輝煌。
另外,漢語由於其模糊性的特徵,因而更富審美性。英語沒有漢語的模糊性,但更精確。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漢語更美麗,而英語更精確。
綜上所述,漢語和英語誰更先進,這是無法回答的。我希望,全球化不斷加強的未來,這兩種語言能互補,創造更優秀、更輝煌的人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