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探測有可能成為鈣鈦礦的殺手級應用

2020-12-01 電子發燒友

X射線探測有可能成為鈣鈦礦的殺手級應用

發表於 2019-07-21 10:20:21

鈣鈦礦——這種晶體材料可以製作超高效的光電池。研究人員還在電晶體和LED照明中挖掘鈣鈦礦的潛力。此外,這種奇妙的晶體還有另外一個最有發展潛力的用途,那就是X射線探測器。

目前全球有幾十個團隊在探索該領域,包括三星和西門子在內的主要X射線成像生產商都在考慮在自己下一代的產品中使用鈣鈦礦。與目前的X射線成像儀相比,基於鈣鈦礦化合物的探測器的靈敏度高,且能耗低。在某些特定的應用中,還可以對材料進行調整,使其在被輻射時發出彩色光。

鈣鈦礦擅長將光轉化為電荷。這非常適合用於太陽能電池,同樣也可用於X射線探測。在直接探測器中,X射線光子會在半導體中被轉化為電子。在螢光成像儀中,X射線光子首先會被轉化為可見光,然後再被轉化為電子。與這種傳統版的數字X線機相比,使用鈣鈦礦的實驗室樣機的效率至少是前者的100倍。

在一次實驗中,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劉小鋼團隊開始採用含有大量鉈碘化銫螢光材料的商用扁平面板X射線探測器。在試驗中,該團隊去除了CsI(TI)塗層,替換為銫鉛溴納米晶體層(一種無機鈣鈦礦),直接將其塗在了光電二極體陣列上。據該團隊在去年9月《自然》雜誌上的報告,結合使用光電倍增管,最終設備的探測極限達到了醫用X光機劑量的1/400。劉小鋼說,目前有幾家X射線製造商正在使用其團隊的方法測試納米晶閃爍體。

Photo: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Better Detectors: Xiaogang Liu [right] and Qiushui Chen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developed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that absorb X-ray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materials do.

劉小鋼稱讚了研究生陳秋水這種使用鈣鈦礦納米晶體的思路。他說:「我們最近的很多工作都涉及了稀土材料,這是常見閃爍體使用的材料。」為了形成鈣鈦礦塗層,研究人員將納米晶體與環乙烷液混合,然後將混合物旋塗到柔性基板上。

「我們比較幸運,因為我們發現,必須經過固態處理方法將納米晶體放置在基板上。」劉小鋼說,「如果微粒在溶液中分散了,那就不好了。」

研究人員還展示了鈣鈦礦在直接X射線探測器中遠遠優於商業成像儀的性能。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黃勁松及其團隊從2014年開始就一直在研究基於鈣鈦礦的直接X射線探測器。(黃勁松也參與了鈣鈦礦光電工作。)他們在一項實驗中將一種普通的鈣鈦礦化合物溴化甲胺鉛塗抹到了常規X射線探測器上,這種探測器使用非晶矽將X射線轉化為電子。增加的鈣鈦礦塗層讓探測器的靈敏度提高了3000倍。

「要讓探測器具備非常高的效率和靈敏度,你需要計算光子數量,這並不容易。」黃勁松解釋說,「我們的實驗表明,我們可以製作能夠將信號與噪聲區分開來的材料。」最近,黃勁鬆開辦了一家公司,計劃將其團隊研究的輻射探測器商業化。

在鈣鈦礦螢光或直接X射線成像儀真正進入市場前,仍然有許多障礙需要克服。有的鈣鈦礦對溼度很敏感,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劉小鋼開發了一種方式:給每個納米晶體塗上二氧化矽。他還在研究其他保護措施。還可以像傳統太陽能電池那樣,將鈣鈦礦密封在玻璃中。

總的來說,鈣鈦礦X射線成像儀應用環境條件比較溫和,不需要像鈣鈦礦PV電池或LED那樣堅固。太陽能電池板即使暴露在自然環境中20年後仍然要能工作,LED也要暴露在熱和光之中,這兩者都會使鈣鈦礦化合物退化。相比之下,X線機則一般在環境氣候受控的條件下使用。因此,劉小鋼和黃勁松二人均相信鈣鈦礦X射線探測器會比其他鈣鈦礦應用更快地實現商業化。

黃勁松預測,鈣鈦礦探測器將打開X射線的新應用,擴展這個已經達到數十億美元規模的行業。效率更高的成像儀耗電量更低,因此可以製成使用電池的便攜設備。劉小鋼的團隊還展示了各種能發出有色光的可調鈣鈦礦納米晶體。這一成果能夠使X射線顯示變成彩色,這一點是當今的螢光X線機做不到的。

由於使用了柔性基板,鈣鈦礦成像儀能夠適應掃描對象,那些曾經在乳腺射線檢查中有過不適體驗的人將會感激這項功能。更快、更靈敏的成像儀還可以減少牙科醫療X光機、機場安檢X光機的輻射量。

「等我們能夠讓X射線更安全的時候,市場也就會因此而改變,探測器可以放在任何地方。」黃勁松說。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華中科技大學研發出高靈敏鈣鈦礦X射線探測器—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研發出一種新型鈣鈦礦輻射探測器,該探測器具有高靈敏度、低檢測限、無鉛化特點
  • 我國實現矽基鈣鈦礦 有望促進X射線平板探測器走向產業化
    近日,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基於場發射的冷陰極X射線源—矽/銅薄膜基底上硫化亞銅納米線/氧化石墨烯異質結構,壽命高於傳統場發射材料碳納米管一個量級。低成本、高壽命、低閾值場強X射線源走向大規模市場成為可能。實現矽和鈣鈦礦的單片集成結構是將高性能鈣鈦礦X射線探測器推向大規模產業化的核心要點。
  • 自供電的X射線檢測器有望改變醫學成像技術現狀
    美國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和Argonne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合作研發了一個新的X射線檢測器原型,可顯著減少輻射暴露和相關的健康風險,有望改變醫學成像技術的現狀,同時也提高了安全掃描儀和研究應用方面成像的解析度。
  • 深圳先進院X射線源及X射線探測器研發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X射線源和X射線探測器研發方面取得新進展,深圳先進院均為第一單位。 無機械旋轉CT可以解決以往旋轉CT掃描過程中因病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運動產生的偽影問題,實現靜態多角度探測。為了實現無機械旋轉CT掃描,目前主要使用電子槍產生的聚焦電子束在X射線靶上進行空間和角度的掃描,但掃描角度有限。
  • 深大開發出低劑量X射線成像技術 可減小對人體組織的傷害
    深圳大學日前傳來喜訊:該校二維材料光電科技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範滇元院士團隊的劉小鋼教授、王瑀助理教授等與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福州大學楊黃浩教授團隊等合作攻關,研究發現了一類全無機鈣鈦礦納米晶閃爍體,製成了成本低廉、穩定性強的超靈敏X射線平板探測器,並開發出低劑量高分辨的新型X射線成像技術。
  • 高性能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應用於光通訊領域
    目前穩定性是制約此類鈣鈦礦器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無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CsPbIxBr3-x)相對於有機-無機複合型鈣鈦礦(CH3NH3PbI3等)具有更好的環境穩定性和熱穩定性,被認為有希望用於製備更具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電池和光電探測器等光電器件。
  • 綜述:無機-有機鈣鈦礦材料在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 基於探測星系異常X射線輻射的暗物質新理論
    但迄今為止,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事實證明實際上不可能確定所涉及的粒子。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JGU)的研究人員現在提出了一種新的暗物質理論,這意味著暗物質粒子可能與通常假設的非常不同。特別是理論涉及到暗物質粒子,它們極其輕,幾乎是電子的100倍,這與許多傳統的暗物質粒子形成鮮明對比。英仙座星系群的x射線圖像,距離地球約2.4億光年。
  •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該工作實現了單晶鈣鈦礦在半導體矽晶圓上的直接集成,並在此基礎上研製出了超快的光電探測器。此項工作對構建基於鈣鈦礦的新一代高速集成光電子器件具有重大意義。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作為一種新型的半導體光電材料,具有較長的載流子擴散長度、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以及優異的光電轉化效率,在光電探測、能源器件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研究暗物質「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升空
    7月25日,「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 該衛星配備了自主研發的龍蝦眼聚焦X射線探測器與高精度小型載荷平臺,長期在軌工作期間將驗證X射線能段的大視場聚焦成像技術,並完成若干重要的空間X射線探測實驗,特別是在X射線能段開展深度探測暗物質信號的研究。
  • 南京大學成功發射「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
    剛剛,2020年7月25日,由南京大學自主研發的「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領銜聯合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中國航天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8所、八院805所下屬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我國空間科學與空間探測領域的優秀團隊,歷時五年研製成功。
  • 南大領銜研製「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成功發射
    任務搭載發射了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天啟星座一零星。  記者了解到,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領銜,聯合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中國航天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8所、八院805所下屬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我國空間科學與空間探測領域的優秀團隊,歷時5年研製成功。  該衛星配備了自主研發的龍蝦眼聚焦X射線探測器與高精度小型載荷平臺。
  • 《國際科學技術前沿報告2019》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國際發展態勢分析
    ,已成為破解生物、物理、化學及材料等眾多科學前沿重大難題的科研利器,為實驗科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革命性技術。XFEL的出現使得泵浦-探針實驗、X射線相干散射成像實驗、X射線衍射成像實驗成為可能,也使得化學、物理、材料、生物學研究從拍攝分子照片的時代跨越到了錄製分子電影的時代,將帶來相關科學和技術領域的一系列重大變革。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的建設和應用對我國基礎科學、前沿技術和工業領域的發展具有戰略性重要意義。
  • 南京大學領銜研製的「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成功發射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2020年7月25日,「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領銜,並聯合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中國航天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8所、八院805所下屬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我國空間科學與空間探測領域的優秀團隊,歷時五年研製成功。
  • 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Angew:基於大尺寸高質量二維鈣鈦礦單晶的X...
    研究背景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具有較低的缺陷態密度、較長的載流子壽命、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和低的製備成本等優點,近年來在高能X射線的探測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常見的三維鈣鈦礦和單胺基Ruddlesden-Popper (A)2A′n-1MnY3n+1二維鈣鈦礦相比,直鏈雙胺陽離子的AA′n1MnX3n+1是一種新型二維鈣鈦礦,兼有出色的載流子傳輸和穩定性。然而,其光電特性尚未被完全探究清楚,且缺乏大尺寸高質量的單晶材料用於光電器件應用。
  • 發光學報 | 鈣鈦礦量子點:機遇與挑戰
    在高能粒子或射線的吸收方面,鈣鈦礦量子點也表現不俗。出色的吸收、光轉換能力以及可見光範圍可調,使得其成為了閃爍體的潛力材料。例如,Chen等製備了一系列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作為閃爍體材料,對X射線進行探測,探測限為13 nGys-1,遠低於典型醫學成像劑量。結合波長可調特性實現了多色X射線探測成像,在超靈敏X射線探測及低劑量數位化X射線技術中有廣泛應用前景。
  • 什麼是全反射X射線螢光光譜儀技術?
    ,再入射到塗有樣品的第三級反射體上激發出樣品的特徵X射線,最後被探測器接收並由檢測系統進行記錄處理。的定義為:入射X射線剛好發生反射現象時的人射角度。忽略在吸收限處的共振和量子效應,由經典色散理論可推出臨界角公式1/2中: = (5.4 x 10"Zp\3/A)(2)式中:Z為原子序數;p為密度,g/cm2 ;λ為人射X射線的波長,cm;λ反射體的原子量,g/mol。
  • Science/Nature齊發:是什麼限制了鈣鈦礦器件的性能?
    其中,點缺陷通常僅在鈣鈦礦帶隙中的淺電子狀態,一般具有較低的形成能,對器件性能影響較小,但在帶隙內的深電荷陷阱會俘獲電荷載流子,並使其非輻射複合,進一步引起光致發光的局部變化並限制器件的效率和穩定性。儘管這些陷阱態與混合滷化物鈣鈦礦中的光誘導滷化物偏析和局部應變有關,然而,這些陷阱態的起源和分布仍是不清楚的。那麼,下面分享的兩個最新研究希望可以對你有啟發。
  • X射線研究表明:水的行為類似於液晶
    純水在沸點100℃成為氣態,在凝固點0℃成為冰的固態。現在,科學家發現,當用雷射照射時,水會表現出與液晶相似的行為。這種作用是由於水分子的排列而產生的,它們表現出低密度和高密度域的混合物,這些域或多或少傾向於排列。發表在今天的《物理評論快報》的研究論文報導:這一研究是基於使用X射線雷射進行的實驗研究和分子模擬相結合的結果。
  • 同步輻射X射線光源在高壓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在每一代光源的更新中,除了光源亮度有幾個數量級的增強外,X射線的質量(包括平行性、偏振性、脈衝的時間結構、相位的相干性以及穩定性等方面)都有極大的提高. 這些進展都為它在高壓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步輻射光源產生的光輻射包含了能量範圍極寬的電磁波(從低能的紅外輻射到能量超過100keV的高能 X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