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從《銀翼殺手》看基因編輯技術能否為人類帶來福祉

2021-01-20 中國科普網

1982年,科幻影史上裡程碑之作《銀翼殺手》上映,2017年,其續篇《銀翼殺手2049》在時隔35年後也終於面世。該系列電影的主角在影片中被稱為「複製人」,是一種人造人。但是,人造人有賽博格、複製人、基因改造人,《銀翼殺手》系列片裡的複製人究竟是哪一種呢?

通過1982年的片頭字幕以及電影情節,我們知道《銀翼殺手》系列片裡的複製人和自然人一樣有血有肉有感情,但比後者更強壯、更敏捷。可見,複製人並不是一般指稱的機器人。

在自然人和純粹的機器人之間,有一種過渡的存在形式——賽博格,是一種有機生命與電子機械的混合體,通俗地稱為機械化人、改造人、義體人等。

《銀翼殺手》裡的複製人沒有機械成分,不是賽博格,那他們是複製人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銀翼殺手》中複製人的體能、智力顯然都超過了普通人,通過純粹的克隆技術是無法實現的。

想要製造出超越人類的複製人,從目前的技術推斷,只有基因編輯技術能夠做到。通過基因編輯加上生化技術,以人類基因為基礎,通過改變一些鹼基對,或者加入其他生物的基因,來提高複製人的能力。

2015年4月,中山大學黃軍就教授團隊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對抑制狗骨骼肌生長的基因進行了敲除,培育出兩隻肌肉發達的「大力神」狗,成功構建了世界上首個基因敲除狗模型。

2016年4月初,廣東醫科大學範勇研究團隊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關於hiv病毒免疫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研究成果,這是世界第二例公開發表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研究成果。他們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對26個人類早期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其中4個被成功編輯。這意味著,如果這4個基因編輯成功的胚胎正常發育成人,他們將對愛滋病具有免疫能力。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是基因編輯領域的明星技術,是目前為止最簡單、便捷的基因編輯技術。據說,任何一個有基本分子生物學背景的學生,都能在短時間內學會並操作該技術。它於2012年問世,在問世後的極短時間內就在世界範圍迅速擴散並受到追捧。該技術的開創者法國生物化學家埃馬紐埃爾·沙爾龐捷和美國生物學家詹妮弗·杜德納,也憑此摘得不久前剛頒發的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至於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原理,簡單來說涉及兩個工具:嚮導RNA(核糖核酸)和一種酶(核酸酶)。嚮導RNA負責找到目標基因,作用相當於一個定位儀;核酸酶相當於基因剪刀,能剪斷目標基因連接,使我們能剪切掉不需要的基因,以及插入新的基因。

目前,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已經用於水稻、小麥、菸草等作物育種研究,斑馬魚、小鼠、果蠅等動物的基因編輯研究,以及人類阿爾茨海默症、癌症、β-地中海貧血症等遺傳病的研究。

理論上,只要我們弄清楚人類每個基因的序列和功能,以及相關疾病病理,科學家們就能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來治療對人類形成重大威脅的某些嚴重的遺傳病、免疫缺陷病,甚至延長人類壽命。但需要注意的是,操作簡便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更需要被嚴加監管。科學家在進行基因編輯實驗時更應注重科學倫理底線思維,全面充分地評價其安全性,使其真正為人類健康和長遠福祉作出貢獻。否則,很容易出現技術濫用,給人類發展帶來巨大的風險。

作者系中國科技館網絡科普部工程師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李璐

編輯:吳桐

終審:尹宏群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眾號ID:kepuing>

相關焦點

  • 前沿熱點丨人類基因編輯技術及其倫理問題
    與現有的基因編輯技術相比, CRISPR使基因編輯更容易、更精確、更快、更便宜和更全面,甚至被認為是改變幾乎所有生物基因組的突破性手段。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的大流行,研究者們已經開始著手應用CRISPR以對抗大流行帶來的挑戰。
  • 銀翼殺手2049劇情解析 銀翼殺手2049沒看懂的看這裡!
    《銀翼殺手2049》今天將和中國影迷見面了,那麼《銀翼殺手2049》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呢?電影《銀翼殺手2049》會不會看不懂呢?  《銀翼殺手2049》劇情:  電影《銀翼殺手2049》是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瑞恩·高斯林、哈裡森·福特領銜主演的科幻動作片。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飽受倫理爭議
    比如如何看待基因編輯技術的價值中立性與否?它所可能實現的基於人們主觀意願的「獨家定製」遺傳基因,以人來控制自身進化能否實現優於自然選擇的進化?是否可能造成生物物種不平等性觀念?請您談一談基因編輯技術可能帶來的倫理道德難題。   張新慶:對於諸如基因編輯技術這樣有可能影響到人類基因庫多樣性的「攻擊性」強的嶄新形態,有兩個倫理問題需要深入思考:該不該做?應該如何做?
  • 為什麼電影《銀翼殺手》評分很高?
    每次提起《銀翼殺手》這部電影夥哥都不敢相信它竟然是1982年上映的作品,因為無論從電影的故事情節還是整體效果上來說都與那些廣受好評的美國大片不相上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銀翼殺手》絕對可以稱為是科幻類電影中的教科書般的存在,而它所獲得的超高評價和高評分也都是應得的。
  • 九大問題解讀《銀翼殺手2049》
    但《銀翼殺手》之所以將這類人造人稱為「複製人」,也是有著原因:首先,複製人的誕生過程,是來源於基因工程師對人類細胞的複製,從而誕生的人造人,有點類似我們所理解的克隆,但並不是「複製」另一個自己,而是產生了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他人」。其次,複製人與真人完全無異,甚至在某種機能上還超越了人類,比如力量、耐力等等。
  • 電影《銀翼殺手》,所描繪的不可愛的未來世界出現了嗎?
    美國電影《銀翼殺手》所講述的是,科技公司研製出了與人類基本毫無差別的複製人,然後管制奴役它們,用它們來為人類工作。但是這群複製人也同樣具有反抗能力,當他們聯合起來叛變後,所產生的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因此才有了「銀翼殺手」的出現,他們的職責就是消滅這群失去了控制的複製人。但是複製人也有弊端,雖然看起來和人類無差別,可實際上他們的壽命只有四年的時間。
  • 原來這才是《銀翼殺手2049》的精神內核:如何證明你是人類?!
    兩部影片圍繞人類的身份認同,提出了幾個根本性的問題:人是什麼?人每時每刻的存在是如何定義的?從理論上講,要回答這個問題,關鍵之處不在於生物質,或言「身」,重要的是「心」。在原版中,作為生物工程學的產物,羅伊跟哈裡森·福特(Harrison Ford)飾演的裡克·德卡德(Rick Deckard)一樣充滿人性,絲毫不亞於任何人類。
  • 銀翼殺手2049劇情結局解析劇透 銀翼殺手2049好看嗎豆瓣評分介紹
    電影《銀翼殺手2049》再有幾天就要上映了,許多觀眾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劇情,在《銀翼殺手》中劇情就很燒腦,《銀翼殺手2049》又有哪些燒腦的橋段呢?  《銀翼殺手》30年後,講述了洛杉磯警局官員K揭露了一個深藏的秘密,可能會使社會陷入混亂,而線索引導他去尋找已經消失多年的前銀翼殺手的故事。
  • 人類與基因:最熟悉的陌生人
    「基因」這個概念,從1909年丹麥學者詹森提出至今,已跨越了109個年頭。這期間,對於基因的研究從起初的「基因治療」逐步走向近期出現的「基因編輯」。沒有改變的是人類對於基因的好奇,各位導演也在作品中猜想人類玩弄基因的結局,不斷將關於「人類與基因」的倫理問題置於大眾視野。以下就為大家盤點關於「人類與基因」的電影。
  • 救人的基因編輯技術,最終也將毀滅人類?
    而這樣的表態自然是基於基因編輯技術顯而易見的好處: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將從根本上消滅遺傳疾病,保證每個生下來的嬰兒都是健康的。事實上,據世衛組織的數據,人類光是單基因遺傳病(紅綠色盲、白化病等等)就有 10000 多種,全球的出生患病率在 10‰ 左右。從消滅人類遺傳病的角度看,修改胚胎 DNA 當然應該被允許。
  • 37年前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故事設定在2019年
    「賽博朋克」這個概念起源於科幻小說的一個分支,它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賽博朋克小說主要指的是,以未來社會為背景,構建一個現代化國度,圍繞網絡犯罪、計算機技術、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的矛盾等等內容展開的故事題材。賽博科幻的時間點被設定在近未來,由此而產生了一種熟悉感,是一種文明接近的感覺,繼而引發觀眾共鳴,而賽博科幻所表現的技術,主要分為兩類:生物技術和數位化技術。
  • 看懂《銀翼殺手》之後,我決定接受死亡的一刻
    人類科幻電影史上有兩部被公認為地位最高的電影,一部是《2001太空漫遊》,另一部就是《銀翼殺手》。兩部偉大的科幻片有許多共同點,都是小說改編,都是極其緩慢的劇情節奏,都是關於未來的暢想等等。經典是需要時間細細品味的。就像《銀翼殺手》在剛上映的時候惡評如潮,幾十年後才被世人看懂。
  • 「國外有史以來十大最佳電影系列」第六名:「銀翼殺手」
    英國Odeon電影院(歐洲最大的連鎖影院)的一項調查「有史以來十大最佳電影系列」第六名:「銀翼殺手」《銀翼殺手》(1982年),這部電影在當時1982年上映時遭遇到的是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一樣的命運,電影票房的慘敗以及各路影評人的各種負面評價,使得這電影幾乎跌入了谷底
  • 《銀翼殺手》裡的未來終於來了!
    直到某個晚上,我從家裡的窗戶往外看,高樓和快速路的燈光交錯,巨大的煙囪冒著白煙,像極了《銀翼殺手》開篇那座不眠不休的城市。我忽然覺得有些脊背發冷。01、先有《銀翼殺手》,還是先有賽博朋克?先有《銀翼殺手》還是賽博朋克這個問題,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好解決一點。
  • 《銀翼殺手》:賽博朋克科幻片和文學大咖的集合體
    銀翼殺手,這是一部多麼值得反覆回味的經典科幻電影。我相信很多人是先觀賞了2017年拍攝的《銀翼殺手2049》。確實,這是一部難得的科幻佳片,裡面複製人深邃的存在和細膩的情感讓我痴迷。但我不得不提的是,在《銀翼殺手2049》前,還有一部堪稱是賽博朋克的元老,完美文學主義體現的電影,這就是在1982年拍攝的《銀翼殺手》!
  • 如何有逼格地談論一部電影: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
    《銀翼殺手2049》的每一幀劇照都可以當屏保。文/鶴本想要當影評界的銀翼殺手,或許你可參考以下10條建議。《銀翼殺手2049》看了嗎?如果你想參考一下網上的大眾評分,《銀翼殺手2049》並非同檔期最高分的電影。
  • 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探究視覺系科幻電影的靈魂
    廢土朋克電影是基於人類文明被核戰爭完全摧毀的現實,在末日般的黑暗風格基礎上創立內容,如果說反烏託邦電影是表現高度發達的人類社會內部所湧動的黑暗與危機,那麼廢土朋克就是已經將這種危機與黑暗釋放完全!在羅伯特·格蘭特的《科幻電影寫作》中,將「廢土世界」定義為:「環境被徹底破壞,自然資源被消耗殆盡,純淨的空氣和水極其罕有。食物缺乏,疾病蔓延。
  • 《銀翼殺手》:何謂人?
    細雨綿綿、滿地垃圾、整個世界暗淡無光,這是《銀翼殺手》整部影片的基調,讓人覺得十分詭異。《銀翼殺手》是一部科幻片,其故事背景正好是2019年,故事線十分簡單。銀翼殺手Deckard奉命擊殺Roy等冒著生命危險回到地球尋找延長生命方法的複製人。什麼是複製人呢?
  • 科幻電影類:銀翼殺手
    劇情:21世紀初,泰勒公司成為了首家可以通過複製仿真人的技術。與其說是仿真人,用仿真機器人更加恰當。機器人與真人無異,但是他們只是人類生產的工具,他們被使用在最危險,最艱苦的工作上。那時,人類已經通過外星殖民地,染指了其他星系。
  • 銀翼殺手 - 世界影史經典電影解析
    1982年《銀翼殺手》的誕生將Cyberpunk的概念從小說擴展到電影,可以說,《銀翼殺手》為之後所有的Cyberpunk科幻電影樹立了標杆,無論是《黑客帝國》還是《攻克特工隊》,我們都能從這些作品的電影文本中看到許多共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