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照明燈飾行業的不斷發展,雖有國家政策補貼,LED照明行業呈現一片前途光明,但是,目前整個世界經濟效益都有所下滑,行業市場混亂,LED照明企業倒閉未見消停的大環境下,LED照明企業如何度過難關一直是行業關注的問題。而在企業用工上如何應對行業逆境?有人選擇裁員降薪來節約人工成本,維持企業生產運行;有人選擇為擴大生產,以提高用工福利來留住人才;還有人選擇機器代替人工,增加自動化生產線……事實上,選擇有很多,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才是最好。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上述各種用工的應對辦法與其中的利弊因素。
裁員、降薪:講策略、講重點、有選擇
裁員與降薪是企業有效的策略性收縮手段,也是為未來發展作準備。但是,有行業專業人士向記者表示,裁員、降薪策略適用的前提條件不同,對企業產生的影響也存在差異,收縮並不是指企業的全面萎縮,而是有策略、有重點、有選擇地收縮。
事實上,裁員或降薪不過是企業被動應對金融危機的手段,最終目的是提高效率。正如國際照明巨頭飛利浦,2011年底宣布裁員4500人,在2012年9月裁員2200人,裁員6700人,成本削減目標提升至14億美元。
裁員降薪畢竟不是一個討喜的動作,雖說當市場進入低迷發展期開源比較困難,但除了裁員外的節流外,選擇其它節流的內生式增長還大有可為。專家的調查也顯示,企業在快速發展和擴張之後,其業務流程中通常有70%—90%是不增值的,也就是說,造成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可能是運營和管理活動中的浪費環節,因此還有很大的空間進行改善和降低。
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危機時刻,企業會面對許多困難,但同時也可能會存在許多機遇,每一次危機過後,都會有部分企業飛速地成長。特別是當前的金融危機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於企業的優勝劣汰和行業整合。因此,在金融危機、經濟蕭條時期,企業在加強內部全面整合與自我完善的同時,要加快結構調整的前瞻性的規劃未來的長遠發展,以取得真正地可持續發展。
「三高」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高工資、高待遇、高福利
為了解決人員缺口問題,不管是大中型照明企業,還是小微企業,都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成本招聘人才、培養人才和留住人才。其中,提高工資、提高待遇(如包吃包住)、提高福利(如三險一金)等都成為廣東企業吸引人才的法寶。
但是,「三高」的全面提升意味著加重了企業人工成本費用的負擔,大多數企業往往只會選擇通過提高工資、提高待遇和提高福利其中一種或多種方式解決用工荒,可提高的幅度並不大。在我報年初「用工荒」的調研報告顯示,有26.67%的企業選擇其中兩項,還有20.00%的企業實行「三高」政策。其中,提高福利成為更多企業的選擇,有36%的企業選擇,該現象從側面反映了三險一金等保障性福利更為員工需要。在調查過程中,也曾出現企業雖然人員有缺口,但仍然選擇無作為,依照原來的福利待遇的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離職的勞務工中,薪資因素佔58.8%的權重。可見,直接或間接提高工人的待遇,能在一定程度上「拴住」員工的心。但是,大多企業一旦遇「用工荒」就興師動眾,在如何留住員工上卻鮮有作為,「錢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感受公司的溫情和誠意」。深圳某照明企業負責人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