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飛越38萬公裡去「看」你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飛越38萬公裡去「看」你 原標題: 在嫦娥四號落月之前,我國已成功發射了4顆月球探測器,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以及為嫦娥五號探路的再入返回試驗器,即嫦娥5T,它們飛越38萬公裡的地月距離,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走中前兩步即繞月、落月的任務目標。 在如今這個關鍵節點,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特此梳理我國探月工程走過的15年。
-
看,那38萬公裡外的中國紅
12月4日,國家航天局公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這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展現在月球表面,同時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月表動態展示。這是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全景相機拍攝的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的畫面。
-
嫦娥五號攜月壤啟程回家 38萬公裡外的中國紅———頭條——中央...
這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展現在月球表面,同時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月表動態展示。這是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全景相機拍攝的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的畫面。(國家航天局供圖 國家天文臺提供技術支持) 38萬公裡外,一抹「中國紅」振奮人心。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的"三級跳"
新華社西昌11月29日電(記者李宣良、王經國、餘曉潔)即將實施的嫦娥三號任務,將實現中國探測器首次在地外天體的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從2007年到2013年,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實現了「三級跳」。
-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目標鎖定2個「國際首次」
來源:中國新聞網剛剛,嫦娥四號迎來新消息!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工作滿600天
1000萬公裡,飛行裡程約9300萬公裡,探測器飛行正常。 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裡程突破500米,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兩器分別於20時35分和10時46分完成第21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鵲橋」中繼星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工作滿600天
在茫茫宇宙中,正在奔火途中的天問一號,於8月25日22時45分,距離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飛行裡程約9300萬公裡,探測器飛行正常。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裡程突破500米,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兩器分別於20時35分和10時46分完成第21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鵲橋」中繼星工作正常。
-
嫦娥2號距離地球最遠時,接近4億公裡,還有更遠的
那麼有人問,天問一號是否是至今我們發射的距離地球飛行距離最遠的一顆太空飛行器呢?其實不是,300萬公裡的距離,早在8年前就已經被打破。到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其實是嫦娥2號。嫦娥2號是嫦娥1號任務的備份。嫦娥1號發射成功,首次環繞月球飛行。因為軌道控制精準。到最終完成所有任務,有控墜落到月球表面,仍然有相當的剩餘燃料。這樣直接墜毀實在太可惜。
-
嫦娥2號距離地球最遠時,接近4億公裡,還有更遠的
其實不是,300萬公裡的距離,早在8年前就已經被打破。到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其實是嫦娥2號。嫦娥2號是嫦娥1號任務的備份。嫦娥1號發射成功,首次環繞月球飛行。因為軌道控制精準。到最終完成所有任務,有控墜落到月球表面,仍然有相當的剩餘燃料。這樣直接墜毀實在太可惜。於是嫦娥2號在完成類似的繞月探索任務後,就直接利用剩餘的燃料,再加速脫離了月球和地月系統的引力。進入行星際空間,成了一顆人造小行星。
-
...嫦娥二號創造中國深空探測新高度預計最遠將飛行至距離地球約3...
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軌道計算,嫦娥二號衛星最遠將飛行到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處。 「目前,嫦娥二號衛星在環繞太陽的軌道上飛行。」萬公裡處飛越探測小行星,到距離地球突破5000萬公裡,嫦娥二號衛星在浩瀚太空不斷刷新著「中國高度」。
-
嫦娥五號的48小時:詳解38萬公裡外的「神操作」
雖然在地球上經過成千上萬次試驗,但由於月表複雜、極端的環境,以及測控、導航的「鞭長莫及」,很多關鍵動作只能依靠探測器自主決策,每一步都蘊含著風險。從12月1日到3日深夜,這48小時裡,38萬公裡之外的嫦娥五號到底進行了哪些「神操作」?地面上的科研人員又實現了哪些突破?
-
嫦娥五號的48小時:詳解38萬公裡外的「神操作」
雖然在地球上經過成千上萬次試驗,但由於月表複雜、極端的環境,以及測控、導航的「鞭長莫及」,很多關鍵動作只能依靠探測器自主決策,每一步都蘊含著風險。 從12月1日到3日深夜,這48小時裡,38萬公裡之外的嫦娥五號到底進行了哪些「神操作」?地面上的科研人員又實現了哪些突破?
-
美國飛行器再次為嫦娥四號成像,首次拍到玉兔二號
(觀察者網訊) 繼兩天前(7日)首批公布拍攝到嫦娥四號著陸器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又放出了第二組兩張圖片,表示首次拍到了玉兔二號巡視器。>1月30日,NASA的「月球勘探軌道飛行器(LRO)」首次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捕捉到了嫦娥四號探測器的位置。
-
「嫦娥三號」最新科研成果公布:首次證明月球沒有水
@央視新聞 官方微博7月31日消息,國防科工局日前介紹,「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自2013年12月成功著陸月球之後,已經在月球停留超過兩年半時間,創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截至目前,「嫦娥三號」獲得的大量數據已經形成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項都屬於世界首次,並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
-
總師介紹嫦娥二號與嫦娥三號現狀 嫦娥四號2018年登月球背面
嫦娥二號與嫦娥一號任務條件對比 。(新華社 發)■嫦娥二號成人造太陽系小行星 2020年回地球附近還記得2010年10月1日發射的嫦娥二號衛星麼?它還在超期服役,還在飛。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1日告訴記者,嫦娥二號已經成為太陽系的小行星,圍繞太陽做橢圓軌道運行。「嫦娥二號表現優異,大約會在2020年前後回到地球附近。」葉培建說。
-
中國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
月球正面和背面由於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日地間的距離僅為30萬公裡,還在人類的可承受範圍之內,所以從50年代航天技術興起之後,最早探測的地外星球就是月球,1959年1月2日前蘇聯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探測器,從此拉開對月球進行探測的序幕,到了60、70年代,美國對月球實施一個史無前例的偉大工程,這就是著名的阿波羅探月工程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月之旅
嫦娥一號拍攝了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 嫦娥二號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 嫦娥三號成功實現落月夢想,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 揭開月球背面神秘面紗…… 在嫦娥五號即將發射之際, 讓我們一起回顧「嫦娥」的探月之旅
-
嫦娥二號成月球衛星 將擇機入百公裡環月圓軌道
成功進入這個「使命軌道」,將標誌著此次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號」任務工程取得基本成功。 嫦娥二號已成月球衛星 從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成功升空後,嫦娥二號已經歷多重風險,並順利完成地月轉移軌道飛行,進入了近月制動階段。尤其是10月6日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成為一顆月球衛星,經受了一次至關重要的考驗。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照片,地球只有像素那麼大
旅行者1號在土星軌道拍攝的地球,距離為15億公裡左右在旅行者1號拍攝的大量行星照片中,最經典照片並不來自木星、土星或者海王星,而是來自旅行者1號的母行星地球,這張照片就是航天史上最經典的照片「暗淡藍點」,從暗淡藍點這張照片中看似乎乍一看沒有什麼特別,但是仔細看你會發現在這張照片中有一個像素般大小的亮點,這個亮點就是我們的地球,什麼那就是地球?
-
嫦娥二號任務實施過程有五大關節點
新華網四川西昌10月1日電 嫦娥二號任務是我國實施的第二次月球探測,也是全世界第127次月球探測。作為我國探月工程二期工程技術的先導星,嫦娥二號衛星擔負著探月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之間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任務實施過程有五大關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