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國/歐洲/印度的3D列印法規對比研究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國/美國/歐洲/印度的3D列印法規對比研究

  有一個來自印度的法律研究員,寫了一篇《中國/美國/歐洲/印度的3D列印法規》,文章認為,中國的醫療3D列印政策法規最領先。

  下文作者:Ambika Khanna,Gateway House國際法研究方案高級研究員,來自印度

  3D列印(3DP)作為一項重要的新興技術,在過去的十年中備受關注。製藥、生物醫藥、航空和汽車等行業都迅速採用了3D列印技術。中國航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印度的ISRO等航天機構已經在太空飛行器中使用3D列印部件。它的使用變得如此普遍,預計3D列印行業將從2018年的99億美元大幅增長到2025年的429億美元。

  然而,儘管3D列印潛力巨大,但目前全球還比較少關於3D列印的政策。特別在印度等國家,幾乎沒有監管;但在一些國家,監管只圍繞著醫療器械等單一行業。現在,各行各業和全世界都在用3D列印來定義技術的未來,政府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在對3D列印的整體監管上。不同國家對3D列印技術的應用處於不同的階段,各領域之間差異很大。

  在3D列印的實施和監管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是中國、美國和歐盟。中國一直在大力發展3D列印市場和管理條例。2017年,制定了3D列印產業發展的行動計劃《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然後,中國食品藥監局,發布了包括定製化增材製造生產的醫療器械在內的3D列印醫療器械監管和註冊指南。此後,中國又發布了多個針對不同3D列印醫療器械的指南,包括2020年3D列印人工椎體和髖臼杯的技術指南。

  美國政府也在緊跟步伐。2017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布了增材製造的醫療設備指南,包括對增材製造部件或增材製造設備進行測試的建議。在航空航天行業,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已經制定了為期八年的增材製造路線圖,這個路線圖將涵蓋製造和認證政策。FAA還批准了商用發動機3D列印部件的製造。美國通過向國會提交多項法案,試圖遏制和控制3D列印搶支的濫用。然而,這些都還沒有見效。

  歐盟對使用3D列印製造醫療設備有專門的立法。在COVID-19期間,它發布了關於使用3D列印提供COVID-19救助的特別指南。事實上,疫情加速了對3D列印的重視和實施。2020年3月,義大利一家初創企業Issinova利用3D列印製造呼吸閥,迅速滿足一家醫院因需求暴增而出現的供應短缺。這些產品是根據歐盟COVID-19指南為3D列印醫療設備製造的。美國的FDA允許3D列印製造呼吸機管和其他配件。英國也是如此。

  隨著3D列印將主導未來製造業的發展,標準化是一個關鍵問題。因此,國際標準組織(ISO)目前正在制定3D列印的標準:IEC CD 23510.ASTM國際組織和ISO在2016年成立了一個工作組,這個工作組一直在推薦增材製造的標準。它建立了一個關於3D列印的框架,稱為增材製造標準結構。ISO已經有各種關於增材製造的標準,其中一些標準已經制定,而另一些標準正在制定中。

  印度的定位是什麼?僅有馬哈拉施特拉邦和拉賈斯坦邦兩個邦在其產業政策中認識到智能製造的重要性,卻沒有為智能製造的重要組成部分3D列印提供所需的政策指引。2019年國家電子政策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促進包括增材製造在內的新興技術領域的研發和創業。然而,國內製造業還沒有充分發揮3DP的潛力。

  目前,印度只有一些特定行業的法律,如在醫藥領域,可以解釋為包括3D列印。在3D列印應用最多的醫療/製藥領域,3D列印的對象包括:

  a) 人體的解剖元素(器官、骨骼、腺體等)。

  b)藥理、免疫或代謝性質的(如藥片、膠囊等藥品)。

  (c) 輔助治療、監測、緩解等的(如呼吸機、掃描機、鑷子、手術刀等醫療器械、防護用具等)。

  印度1940年的《藥品和化妝品法》並沒有明確包含此類3D列印物品,但衛生和家庭福利部在2020年2月擴大了該法中 「藥品 」的定義,將功能為診斷、預防或治療疾病的器具納入其中。然而,這項立法對3D列印設備的適用性尚不明確。

  同樣,雖然1994年的《人體器官和組織移植法》處理的是來自個人捐贈者的器官移植,但移植3D列印器官/腺體超出了該立法的範圍。這些法律必須進行修改,將3D列印設備和器官納入其中,或者為這些設備和器官制定單獨的政策指南。

  COVID-19的大流行肯定會促進3D列印的使用。任何被發現的救治材料、治療方法或預防疫苗或藥物都可以利用3D列印迅速投入大規模生產。

  這對印度來說是一個機會,可以考慮制定一個關於3D列印的全面政策,甚至是3D列印應該遵循的原則。它可以成為全球指導方針的典範。全面的政策應該解決以下問題。

  a)3D印表機和掃描儀的購買。

  b)使用3D印表機的製造工藝。

  c)輸入材料和最終產品的質量。

  d)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數字文件的分類,以及它是商品還是服務,這將決定其銷售、分銷和稅收。

  e)產品銷售和分銷,包括中介責任。

  f)企業的管理機構和單一窗口審批。

  g)標準化。

  i) 3D列印應明確納入印度標準局(BIS)旗下,BIS是印度的節點標準機構,是BIS對列印廠的強制註冊計劃。

  ii) BIS應考慮為3D列印中使用的輸入單元建立單獨的標準,以及最終產品的標準。

  iii)中央藥品標準控制組織負責制定印度生產和進口藥品的標準,應該制定3D列印醫療器械和藥品的標準。

  政策和標準將為印度3D列印的規範發展創造一個有利的框架,但政府需要為採用3D列印的企業提供財政和稅收優惠來補充這種動力。有一些例子可以效仿,例如,澳大利亞為了促進包括3D列印在內的先進位造業,建立了一個生態系統,其中包括不同的基金,用於新興科技公司的研發和資本投資,以及支持該領域新企業的創新實驗室。最近,印度宣布對電子製造業和國內的醫療設備和藥品製造實行與生產掛鈎的激勵措施。政府也在考慮為其他行業如汽車零部件等制定類似的計劃。這樣的激勵措施應該被考慮用於3D列印。

  隨著印度越來越注重自力更生,3D列印可以改變遊戲規則,特別是在印度嚴重依賴中國等國家的原材料或最終產品的關鍵行業。電子、製藥、航空或國防等部門,只要重視並明確3D列印的政策,都可以在國內發展,對經濟有巨大的好處。

(文章來源:OFweek)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2018年全球3D列印醫療器械市場研究報告全新出爐
    近日,知名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Europe對外發布了2018年全球3D列印醫療器械市場研究報告。該報告敏銳地指出了該行業的重要方面,並分析了3D列印醫療設備的市場規模、當前趨勢、驅動因素、挑戰、機會以及3D列印醫療設備的關鍵細分市場。此報告基於歷史數據和當前3D列印醫療器械市場的需求。決策者採用不同的3D列印醫療設備業務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3D列印醫療設備的增長,並在行業中樹立了卓越的地位。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因此3d列印的高價格是導致其面世以來廣受阻礙的原因。但是3d列印的高價格也是不得已為之的,以下我將分述幾個方面的原因以說明為什麼3d列印的價格如此高。3d列印的材料有些在自然界中是很少存在的,有些即使存在,也很少運用到普通民眾的生活中,更不可能大規模的運用到3d列印中。
  •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湖南率先探索「3D列印+精準醫療」
    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圍繞「3D列印+」作主題發言。盧秉恆在接受星辰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做好「3D列印+」這篇文章後,增材製造將為湖南乃至全國的智能製造業發展,帶來更強大的助力。(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右]在大會新聞中心接受採訪。)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rameshsubbiah博士解釋說:「3d列印微型籠技術通過刺激正確的細胞類型在正確的位置和正確的時間生長來促進癒合,而且每個區塊都可以放置不同的生長因子,使我們能夠更準確、更快地修復組織。」 團隊的微型籠子是空心的,允許他們以可控制的方式加載不同的生物凝膠組件,並創建一個空間定義的支架。
  • 嫦娥五號「奔月取土」, 解決材料問題,月球3D列印建房或將成為現實...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有著非常重要的用途,將研究如何在月球上建房。 按規劃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均有各自的任務,嫦娥八號或將實地測試月面「3d列印」房子等關鍵技術,為將來構建月球科研基地,做出前期探索。3d列印公司合作,研究在月球表面列印結構的方法,希望人類可以在月球長久居住。
  • 圖說中世紀城堡3d列印建築全過程
    有沒有見過3d列印建築的魅力,近幾年3d列印技術在世界建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3d列印地圖、3d列印建築等等... 有沒有見過3D列印建築的魅力,近幾年3D列印技術在世界建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3D列印地圖、3D列印建築等等,3D列印技術在建築行業展現了很好的能力及潛力,就在幾天前,3D列印10幢建築落戶上海,當時引來廣大的關注,在質疑聲的同時,很多都呈現了對3D列印技術的讚嘆。下面組圖呈現了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個人承包商Andrey Rudenko用3D印表機列印中世紀城堡的過程。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1、中國3D列印核心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根據IDC的對3D列印材料調查數據,2018年金屬耗材佔比為39.4%,低於塑料的40.4%,主要由於金屬列印的產業化正處於快速擴張階段,設備端的增長領先於材料消耗的增長。非金屬3D列印通常使用塑料、樹脂材料等,金屬3D列印通常使用各類合金粉末和線材。
  • 中國用3D列印造殲20:什麼是3D列印技術
    美國90年代即開始應用3D技術造戰機自航空技術出現以後,中國航空工業就一直居於落後的地位,建國60年以來,我們學蘇聯、學美國、學歐洲,中國航空工業給人的印象就是差半截,落後XX年的。3D列印技術目前在全球也是前沿技術和前沿應用,最尖端的航空工業對這種技術最為關注也最嚴謹,美國90年代中期就獲得這類技術的工業嘗試,但是他們一直稱為近淨成型加工技術,F-22,F-35都有應用,不過因為一些加工工藝等原因,美國也沒有能大規模應用,但美國將這一技術一直作為先進位造技術而由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RAPA)牽頭,組織美國30多家企業對這一技術長期研究。
  • 研究人員3D列印石墨烯電極,可以檢測食物中的毒素
    來自南洋理工大學、布拉格化學科技大學和沙特國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製作了3D列印的石墨烯電極,能夠檢測食物中的真菌毒素zearalenone(又名ZEA,有毒的次生代謝物)。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研究可以為食品安全保障的新方法鋪平道路。
  • 中國、印度和美國曆年勞動人口規模對比
    中國、印度和美國曆年勞動人口規模對比:2000年,中國勞動人口規模約為8.64億人,印度約為6.44億人,美國約為1.86億人。2010年,中國勞動力人口規模約為9.8億人,印度為7.91億人,美國為2.07億人。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因此,關於再生醫學的研究已大大增加,再生醫學可以被定義為「替代,工程化或再生人類細胞,組織或器官以恢復或建立正常功能的過程」(Chris Mason&Peter Dunnill)。據說,由於包括3D列印在內的新製造技術,再生醫學正在不斷發展。簡而言之,生物3D列印就是利用逐層製造技術來結合細胞和生物材料,以產生功能類似的有機部分。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打開APP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陳翠 發表於 2019-03-26 16:33:56
  • 用鋁合金材料3D列印Eurostar E3000衛星部件
    目前該系統的最新版本Eurostar E3000,可裝載100個轉發器、若干天線,並且有效載荷功率範圍從4千瓦到最高14千瓦。如今,空客防務和航天公司在英國宣稱,他們已經使用鋁生產了第一個航天質量的3D列印部件。該部件是英國國家空間技術計劃下面一個兩年期的研究和開發項目的成果。英國國家空間技術計劃是由Innovate UK和英國航天局共同發起的。
  • 廣州團隊的新技術,研究3d列印骨頭,原材料是骨粉和生物膠水
    不過相信大家也都看到過3d列印骨頭的新聞,所以這也不算是一種什麼新技術,但是在廣州就有一支研究團隊正在研究一種特殊的3d列印骨頭技術。以往採用3d列印骨頭技術使用的原材料都是金屬,不過將金屬移植到體內總歸還是不太好的。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要實現科學工程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更需要專業團隊技術攻關。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 中國嫦娥帶貨返回地球,NASA:美國將以月壤列印月球空間站
    中國的探月工程隨後中國收到了各方航天局及航天科研愛好者的祝賀,人民日報12月18日報導稱,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做出了相應反應,不過二者表示的態度截然不同:NASA將計劃設定了在了多年以後:到2024年,美國太空人將重返月球,未來將開發使用月面塵埃3d列印空間站的技術
  • 研究揭示:3D列印顆粒汙染對人體具有潛在毒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學術頭條,編審丨王新凱3D 列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又被稱為增材製造,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Analysis)虛擬年度會議上,幾項新的研究發現,3D 列印會釋放出危害人類健康的有毒顆粒,並且這種顆粒對兒童的毒性更強。
  • 印度太空初創公司推出全3D列印低溫火箭發動機
    印度航天科技初創公司Skyroot Aerospace推出了一款全3D列印低溫發動機,旨在為其一枚火箭的上層燃料加油。這款名為Dhawan-1的火箭發動機被認為是印度第一款私人研發的,以液體天然氣(LNG)和液氧(LoX)等推進劑運行的本土全低溫火箭發動機。
  • 美國研究顯示中國軍事力量不如印度,是真的不如還是美國又在搞鬼
    由於印度與中國頻繁的邊界衝突問題,外界對中國與印度軍事實力進行對比頗多,就在最近,美國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內容以「印度現在有能力與中國正面交鋒嗎?」進行研究。隨後,美國研究中心根據獲得的相關情報以及兩個國家的私人文件,對「中國和印度戰略力量的能力和地位」進行了全面的評估。隨後得出印度比中國更具有優勢,這是為何?
  • 中國與歐洲文化遺產管理制度對比分析
    內容摘要:西方(歐洲)遺產管理模式中主要有法國「去國家化模式」、義大利的威尼斯模式兩種類型。從組織結構、權力配置、法律法規、經費籌集、公民參與、經營機制等6個方面對中國與歐洲文化遺產管理體制進行對比分析。結論:第一,東西方文化遺產管理中面臨共同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