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組學研究揭秘古代膠結材料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蛋白質組學研究揭秘古代膠結材料

  本報訊中科院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楊益民副教授帶領研究團隊,利用蛋白質組學方法,揭示了我國古代膠結材料的種類,相關成果日前相繼發表在《考古學雜誌》和《分析方法》上。

  膠結材料的應用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它催生自複合工具,又有效促進了複合工具的發展。然而,膠結材料的主要組分為有機物,經長期埋藏,常常降解殆盡,其科技分析始終是個世界性難題。目前,國內的相關研究僅涉及歷史時期彩繪顏料層的膠結材料,且不太關注膠結材料的精確生物來源。

  此次研究分析的是一件從小河墓地出土的法仗樣品中用於鑲嵌骨雕的黏合劑,鑑定結果為牛膠,這是迄今為止經過科技分析證實的我國最早利用的粘合劑,它將我國動物膠利用的歷史追溯到了約3500年前。該項成果再次印證了牛在小河墓地先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其不僅用於提供肉食、奶類、牛皮、牛筋繩和牛糞,殘餘部分還用於熬膠,實現了牛的綜合利用。

  此外,該研究組還研究了來自北京圓明園、清東陵和山西太原文廟的地仗樣品,分別鑑定出其中加入了小麥麵粉、牛血和豬血作為膠結材料,推斷不同膠結材料的使用可能具有更深層次的含義。此項研究是蛋白質組學方法首次應用於地仗分析。(柯訊)

相關焦點

  • 蛋白質組學研究進展與趨勢
    1.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研究意義和背景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和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已進入了後基因組時代。在這個時代,生命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功能基因組學,包括結構基因組研究和蛋白質組研究等。儘管現在已有多個物種的基因組被測序,但在這些基因組中通常有一半以上基因的功能是未知的。
  • 新研究為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義載體蛋白質組限制
    新研究為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義載體蛋白質組限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30:20 美國南加州大學Christopher M.
  • 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研究中的應用
    蛋白質組學可以發現與疾病相關的特異性蛋白質,對病變相關蛋白的研究可以為探索病毒本身及其感染機制提供信息,且這些蛋白還可能作為疾病診斷潛在的生物標誌和治療的藥物靶點。,MS),其中質譜技術是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核心技術。
  • 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血清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特徵
    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血清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9 13:19:27 西湖大學Tiannan Guo、Yi Zhu、溫州醫科大學Haixiao Chen、迪安診斷公司Huafen
  • 賀福初——復旦大學——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
    : 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 聯繫方式 E-Mail:       電話:       郵編: 0 地址:
  • 生物質譜譜圖資料庫支撐蛋白質組學研究
    蛋白質序列資料庫是由基因組系列數據基於現有理論的衍生;檢索引擎再基於蛋白質序列,以及內切酶、翻譯後修飾產生可能的肽段,衍生出其理論圖譜。 「理論圖譜的應用在對蛋白質組學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的同時,也限制了其推廣。」 段會龍說,限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 iTRAQ蛋白質組學、GC-MS代謝組學對柑橘黃龍病影響果肉風味研究
    ,通過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研究方法,對被柑橘黃龍病菌感染的柑橘樹果實進行了基於蛋白質和代謝物的代謝通路分析,探究了症狀果實異味的機理。 中文標題: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分析為被柑橘黃龍病菌感染的柑橘樹的水果異味提供深入理解研究對象
  • 中國人類蛋白質組學研究新突破三大看點
    ——中國人類蛋白質組學研究新突破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 陳芳、胡喆  近日,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再傳喜訊!我國科學家通過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上線發表了關於早期肝細胞癌蛋白質組研究領域取得突破的論文,發現了肝細胞癌精準治療的潛在新靶點。  什麼是蛋白質組學?這次發現有何重大科學價值?對於接下來的臨床治療和藥物研發又意味著什麼?
  • 蛋白質組學在傳統發酵食品和飲料的應用
    多組學技術已應用於TFFB研究的各個方面,以闡明TFFB的組成和營養價值,並揭示TFFB發酵過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相互作用,發酵動力學和代謝特徵。由於蛋白質組學可以揭示蛋白質水平上微生物功能的本質,因此它在TFFB研究領域逐漸受到關注。
  • 蛋白質組學在傳統發酵食品和飲料的應用
    多組學技術已應用於TFFB研究的各個方面,以闡明TFFB的組成和營養價值,並揭示TFFB發酵過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相互作用,發酵動力學和代謝特徵。由於元蛋白質組學在提供功能信息方面的優勢,因此該技術已越來越多地用於評估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樣性的研究中。由於蛋白質組學可以揭示蛋白質水平上微生物功能的本質,因此它在TFFB研究領域逐漸受到關注。
  • 蛋白質組學研究,這篇夠經典!
    經驗 | 文獻 | 實驗 | 工具 | SCI寫作 | 國自然作者:盛師傅轉載請註明:解螺旋·臨床醫生科研成長平臺今天教大家用蛋白質組學文章在正文開始之前,推薦蛋白質組學的一本書和一篇綜述,書是冷泉港蛋白質組學實驗手冊,適合完全不懂零基礎的開始學,綜述是chemical review(影響因子有40多,化學類第一高)上的Protein Analysis by Shotgun/Bottom-up Proteomics,適合有一定基礎的看。
  • 兩篇連發~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對水生生物中納米塑料毒性機理研究
    中文標題:蛋白質組學揭示蚤狀溞中納米塑料毒性的有害結局路徑研究對象:蚤狀溞,納米塑料發表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影響因子:6.551發表時間:2021年合作單位:華東師範大學運用歐易/鹿明生物技術: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
  • 綜述:基於質譜技術的糖蛋白質組學與糖組學研究進展
    糖蛋白質普遍存在於生物體內,在很多生命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如蛋白質的摺疊、細胞之間的相互識別、炎症反應等。同時,糖基化修飾在疾病中,特別是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過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許多疾病診斷標誌物及治療的靶標都是糖蛋白質。糖蛋白質組學和糖組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癲癇的基因檢測和蛋白質組學研究
    根據檢測的目的不同,主要分為藥物基因組學檢測,診斷試驗,預測試驗,產前診斷及攜帶者檢測。癲癇的蛋白質組學研究       癲癇作為神經系統較常見的疾病,在我國的年患病率約為5‰-7‰,致病機制相對複雜。蛋白質組學的發展為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術平臺。對生理與病理狀態下體液、組織或細胞中的蛋白質組分進行高通量的分析,篩選並鑑定差異表達的蛋白質,是差異蛋白質組研究的策略。
  • 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核心技術—雙向凝膠電泳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美國塞萊拉遺傳信息公司於 2001 年在美國《科學》雜誌和英國《自然》雜誌聯合宣布,他們繪製出了準確、清晰、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至此,人類基因組計劃已基本完成,隨著後基因組時代的到來,蛋白質組學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蛋白質組研究旨在揭示基因表達的真正執行生命活動的全部蛋白質的表達規律和生物功能。
  • 第七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第二輪通知
    蛋白質組學與轉化醫學第七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暨第三屆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  (第二輪通知)  為積極促進蛋白質組學的研究與發展,增進國際間合作交流,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和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
  • 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質互作——背景介紹(下)
    蛋白互作的研究背景內容比較豐富,我們分成兩期定量蛋白質組學非標記定LabelFree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蛋白互作的背景進行介紹。本期我們接著說蛋白-蛋白互作方法的研究背景。蛋白互作方法的研究背景免疫印跡或免疫沉澱逐漸轉向使用質譜法進行樣本中的蛋白質定量,同時,也可使用該方法進行蛋白質鑑定。質譜法為高度複合的定量分析創造了條件,為它們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無需考慮費時的基於抗體的方法。
  • 中國農業大學高振江團隊發表了蛋白質組學對種子活力研究新成果
    本研究利用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及其它生理生化實驗技術探索了結合射頻(RF)和熱風乾燥(HAD)技術RF-HAD在玉米種子上的應用。結果顯示,RF-HAD具有加快乾燥速度和提高活力的優點,因此可應用於種子乾燥。此外,它還有助於更好的儲存,因為它有利於種子在乾燥過程中具有高活力的休眠。該研究結果將為玉米種子的工業規模乾燥提供理論指導。
  • 水生所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組學研究獲進展
    蛋白質的翻譯後修飾,如磷酸化、乙醯化等,是調節蛋白質生物學功能的關鍵步驟,是蛋白質動態反應和相互作用的一個重要分子基礎,也是細胞信號網絡調控的重要靶點。由於翻譯後修飾蛋白質在樣本中含量低且動態範圍廣,其研究極具挑戰性。近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研究員學科組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組學及其功能方面展開了深入的研究並取得了系列進展。
  • Cell發布大型癌症蛋白質基因組學研究重要成果
    通過整合他們有關蛋白質組的研究發現及已知的腫瘤基因組信息,研究人員報告了重新認識最惡性形式卵巢癌進程的潛力。這項研究工作發布在6月29日的《細胞》(Cell)雜誌上。研究人員說,他們的成果顯示了結合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數據——一種稱作為蛋白質基因組學(proteogenomics)的方法的力量,生成了有關卵巢癌生物學更完整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