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探月之旅尚未結束,2024年探月計劃公布,載人登月還遠嗎
而中國探月工程尚未止步,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已經劃入2024年探月計劃,而嫦娥八號也將在10年內進行,在2024年的全新探月計劃中,月球南極成為中國的探測重點!中國下一個月球探測器是嫦娥五號,對於中國探月來說,嫦娥五號的意義重大:嫦娥五號將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集樣本。
-
中國探月工程將在月球南極建設月球科研站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記者8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已經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在月球表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520米左右。
-
我國探月工程又出新計劃,嫦娥七號赴月球南極,或為載人登月探路
迄今為止,我國已經進行了4次探月活動,完成了探月工程中要求的第一和第二階段的繞、落、巡的任務目標,很好地檢驗了我國航天技術能力,並對月球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到今年10月份前後,我國將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現探測器到月球表面對月壤採樣返回的任務目標。
-
中國探月16年,嫦娥五號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 解讀
1976年8月18日,「月球24號」在月球危海東南部軟著陸,它從2米深處挖取了月巖,並從月球危海總共獲得了170克的樣品。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蘇聯在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技術上先行一步,因此在月球探索上也佔得先機,而美國也不甘示弱。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通過「阿波羅」計劃實現了載人登月的目標。
-
科技|中國探月16年,嫦娥五號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作者 | 龐之浩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楊馥溪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兩會訪談)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作者 郭超凱 中國將在2020年實施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也讓外界對未來中國探月計劃倍加期待。
-
2030年後的月球南極很熱鬧:盤點中美俄歐的月球基地計劃
在選址問題上,各國紛紛瞄準人類從未涉足的月球南極:這裡有豐富的水資源,可以產生氫氣和氧氣;這裡長期黑暗,減少宇宙和太陽輻射的傷害;這裡遭遇微小隕石和極端溫度的風險也更小。至於月球基地的具體怎麼建設,一個熱門思路是開採月球本地資源,在機器人的幫助下進行3D列印。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2030年之前,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科研站基本型
來源:新華社12月17日 嫦娥五號已成功返回地球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期任務的收官之戰實現了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新華社記者專訪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帶您了解中國探月工程的未來記者: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他在周三表示,基本型將具備月球科學技術研究、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的能力,並與國際同行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_杭州網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中國計劃在月球南極建科研基地 美媒:選址有點意思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美媒稱,據報導,中國計劃「大約10年」內在月球建造一個科學研究基地。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4月24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一項公開聲明中說,中國國家航天局有意在月球的南極地區建立研究站。這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969-1972年6次成功的「阿波羅」登月活動有些不同。
-
月球南極為何受到世界各國關注?
原創文本/夏楊 近日印度「月船二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繼美國、俄羅斯(蘇聯)和中國之後,踏上了遙遠的探月之旅。這半個世紀裡,美國、蘇聯(俄羅斯)和中國先後向月球發射探測器,或送太空人直接登陸月面,選擇的地點都在月球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而最近印度發射的「月船二號」探測器,選擇的著陸點在月球南極。這是人類探測器第一次飛向月球南極!
-
嫦娥五號奔月在即,計劃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1976年8月18日,「月球24號」在月球危海東南部軟著陸,它從2米深處挖取了月巖,並從月球危海總共獲得了170克的樣品。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蘇聯在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技術上先行一步,因此在月球探索上也佔得先機,而美國也不甘示弱。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通過「阿波羅」計劃實現了載人登月的目標。
-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的足跡將踏上月球,我國將邁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吳偉仁在發言時並沒有具體說明未來月球科研站怎麼建設。
-
月球「挖土」以後,下一步,去火星
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採樣返回,已經完成了大部分使命,即將帶著2千克月巖和月壤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被稱為是中國航天史上難度最大任務之一,該探測器返回地球的過程也相當複雜。
-
美媒關注中國探月從獨行走向合作:尋找夥伴共建月球科研站
美媒稱,中國提出了建設一座國際月球科研站的構想,正在為這一項目尋找國際夥伴。據美國航天新聞網8月21日報導,這個名為「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的項目將在月球南極地區實施。它將通過本世紀20年代發射的一系列嫦娥任務來展開,並將在30年代得到擴展。
-
嫦娥五號赴月球採樣 西媒:對中國未來探月計劃至關重要
西班牙《阿貝賽報》報導,中國航天之路不斷向前推進,從2003年至今,中國已進行了7次載人飛行;今年7月,中國還成功將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探月項目也是中國著力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2013年,中國首次將探測器送上月球,四年後,嫦娥(被稱為中國「月神」)四號又成為首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中國國家航天局在其網站上發布公告稱,該任務「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起飛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