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關注中國探月從獨行走向合作:尋找夥伴共建月球科研站

2020-09-03 參考消息

美媒稱,中國提出了建設一座國際月球科研站的構想,正在為這一項目尋找國際夥伴。

據美國航天新聞網8月21日報導,這個名為「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的項目將在月球南極地區實施。它將通過本世紀20年代發射的一系列嫦娥任務來展開,並將在30年代得到擴展。

報導介紹,ILRS項目計劃用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以及潛在的國際月球探測任務建立基本型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在30年代前期,拓展型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將開展長期自動運行的任務,還可能開展短期有人值守的任務。2036年至2045年期間的目標是人類長期駐留在月球南極。

根據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科學技術小組委員會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次演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目標包括「建設和運行人類在月球南極的首個共享平臺,支持長期和大規模的科學探索、技術試驗,以及對月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報導稱,此次演示還表明,中國在太空領域計劃從獨立轉向合作。截至目前,中國月球探測任務中的國際參與僅限於其他國家貢獻的少數載荷,主要是在嫦娥四號探索月球背面的任務中。

中國國家航天局的官員去年說,探月項目將採取「規劃對接、聯合設計、協同實施、成果共享」的方式。

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和歐洲航天局都曾就參與這一項目與中國進行過對話。

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上個月對俄羅斯媒體說,中國與俄羅斯達成一致,兩國「很可能」共同建設一處月球研究基地。此前,羅戈津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進行了會談。

報導稱,雙方此前已經同意將中國的嫦娥七號和俄羅斯的月球-26號任務向對方的科研載荷開放。

歐洲航天局也低調地表達了興趣。歐洲航天局負責國際關係事務的卡爾·伯奎斯特對航天新聞網說:「歐洲航天局正密切關注中國的探月計劃,看看我們各自的項目在哪些地方有共同利益。我們主要關注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但也關注ILRS項目。」

報導介紹,中國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前用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如果任務取得成功,那麼預計中國將於2023年至2024年發射以月球南極為目標的嫦娥六號任務。

報導稱,嫦娥七號定於2024年左右發射。之後將發射嫦娥八號任務。按照設計,嫦娥八號將在現場進行資源利用和3D列印技術測試,還將進行生命科學試驗和臨時布置小型充氣裝置。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廣發英雄帖」共建月球科研站:俄響應 歐洲也感興趣
    美媒稱,中國提出了建設一座國際月球科研站的構想,正在為這一項目尋找國際夥伴。據美國航天新聞網8月21日報導,這個名為「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的項目將在月球南極地區實施。它將通過本世紀20年代發射的一系列嫦娥任務來展開,並將在本世紀30年代得到擴展。
  • 美國瓜分月球計劃破產?中國月球科研站官宣,世界各國都可以參與
    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升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即將完成,同時外界也十分關注中國下一階段的規劃,在近期舉行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向外界宣布,我國未來將陸續實施
  • 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新華社海口11月26日電(記者陳凱姿)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表示,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這一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中國探月工程將在月球南極建設月球科研站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記者8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已經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在月球表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520米左右。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2030年之前,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科研站基本型
    來源:新華社12月17日 嫦娥五號已成功返回地球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期任務的收官之戰實現了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新華社記者專訪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這個探月工程三期過程之中,您覺得最艱難、最難突破的技術關是什麼呢?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國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沒有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嫦娥五號任務使用的就是我們特色的「中國方案」。記者:嫦娥五號已經回來了,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 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新華社海口11月26日電(記者陳凱姿)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表示,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這一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在25日閉幕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吳偉仁說,基本型將具備月球科學技術研究、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的能力,並與國際同行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 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具備這些能力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表示,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這一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在25日閉幕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吳偉仁說,基本型將具備月球科學技術研究、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的能力,並與國際同行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的足跡將踏上月球,我國將邁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吳偉仁在發言時並沒有具體說明未來月球科研站怎麼建設。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他在周三表示,基本型將具備月球科學技術研究、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的能力,並與國際同行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_杭州網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
  • 中國後續將實施嫦娥六、七、八號任務 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在論壇上表示,後續中國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任務,同時還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探月工程於2004年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將實施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有望實現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回」。而在行星探測領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於今年7月23日成功發射,預計明年5月實行火星軟著陸。許洪亮表示,未來中國還將實施小天體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
  • .| 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迄今最小原子儲存...
    原創 北京科協 北京科協科技前沿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許,承載著中國航天夢想的探月工程三期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正式開啟月面取樣返回任務。
  • 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2020-11-30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航天未來怎麼走?月球科研站、載人登火都已規劃
    月球科研站、載人登火都已規劃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創稿  作者:趙竹青  2019-12-14 中國航天未來25年將有哪些大動作?12月1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袁潔走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講臺,為500名北航學子講授「公開課」,描繪了中國航天未來的發展路線圖,其中涉及月球科研站、發展載人登火能力等多個重大工程項目。2045年,中國航天什麼樣?
  • 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兩會訪談)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作者 郭超凱 中國將在2020年實施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也讓外界對未來中國探月計劃倍加期待。
  • 建無人月球科研站,自然科學基金委和航天科技有「新動作」
    「嫦娥五號」等探測器相繼完成了月球探測科學任務,計劃發射中的「嫦娥六號」也將赴月球南極採樣。中國探月工程,正在一步步、一點點,紮實有力的朝前邁進。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網8月4日發布的最新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無人月球科研站建設上又有了「新動作」。消息顯示,雙方已正式啟動了「月基裝備自主操控與多機協同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申報,希望通過對相關集成項目資助的方式,為我國無人月球科研站的建設和長期穩定運營奠定科學基礎。
  • 中國探月下一步計劃去月球南極
    娥五號已經回來了,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方向在哪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表示:我們未來將立足於全月面到達。我們將在月球南極研製建設一個科研站。在月球南極南緯89度,可能存在連續180多天的光照。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是14天白天、14天黑夜,沒有連續的日照,一些儀器設備就不能連續工作。
  • 中國國家航天局:中國正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 歡迎各國際航天機構積極參與中國深空探測活動
    中國國家航天局透露,目前中國正在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未來還將實施小天體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中國歡迎國際各航天機構參與中國未來月球與深空探測活動。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國家航天局已和44個外國航天機構和4個國際組織籤署超過140多項空間合作文件,在月球與火星等探測任務中開展了廣泛合作。據論壇當天發布的《中國航天發展與國際合作報告》顯示,在月球探測領域,中國按照「繞、落、回」三步走推進的實施目標,在剛剛成功發射「嫦娥5號」探測器的基礎上,後續還將陸續實施嫦娥6號、7號、8號等探月任務,同時正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