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中國提出了建設一座國際月球科研站的構想,正在為這一項目尋找國際夥伴。
據美國航天新聞網8月21日報導,這個名為「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的項目將在月球南極地區實施。它將通過本世紀20年代發射的一系列嫦娥任務來展開,並將在30年代得到擴展。
報導介紹,ILRS項目計劃用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以及潛在的國際月球探測任務建立基本型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在30年代前期,拓展型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將開展長期自動運行的任務,還可能開展短期有人值守的任務。2036年至2045年期間的目標是人類長期駐留在月球南極。
根據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科學技術小組委員會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次演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目標包括「建設和運行人類在月球南極的首個共享平臺,支持長期和大規模的科學探索、技術試驗,以及對月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報導稱,此次演示還表明,中國在太空領域計劃從獨立轉向合作。截至目前,中國月球探測任務中的國際參與僅限於其他國家貢獻的少數載荷,主要是在嫦娥四號探索月球背面的任務中。
中國國家航天局的官員去年說,探月項目將採取「規劃對接、聯合設計、協同實施、成果共享」的方式。
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和歐洲航天局都曾就參與這一項目與中國進行過對話。
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上個月對俄羅斯媒體說,中國與俄羅斯達成一致,兩國「很可能」共同建設一處月球研究基地。此前,羅戈津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進行了會談。
報導稱,雙方此前已經同意將中國的嫦娥七號和俄羅斯的月球-26號任務向對方的科研載荷開放。
歐洲航天局也低調地表達了興趣。歐洲航天局負責國際關係事務的卡爾·伯奎斯特對航天新聞網說:「歐洲航天局正密切關注中國的探月計劃,看看我們各自的項目在哪些地方有共同利益。我們主要關注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但也關注ILRS項目。」
報導介紹,中國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前用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如果任務取得成功,那麼預計中國將於2023年至2024年發射以月球南極為目標的嫦娥六號任務。
報導稱,嫦娥七號定於2024年左右發射。之後將發射嫦娥八號任務。按照設計,嫦娥八號將在現場進行資源利用和3D列印技術測試,還將進行生命科學試驗和臨時布置小型充氣裝置。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