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一號」首次成功「奔月」,「嫦娥二號」......「嫦娥五號」等探測器相繼完成了月球探測科學任務,計劃發射中的「嫦娥六號」也將赴月球南極採樣。中國探月工程,正在一步步、一點點,紮實有力的朝前邁進。
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網8月4日發布的最新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無人月球科研站建設上又有了「新動作」。消息顯示,雙方已正式啟動了「月基裝備自主操控與多機協同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申報,希望通過對相關集成項目資助的方式,為我國無人月球科研站的建設和長期穩定運營奠定科學基礎。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網截圖
無人月球科研站研製建設是我國未來月球探測發展方向的重要步驟設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七次工作會提出「力爭開展無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設」的消息公布後,瞬間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張熇研究員曾在2019年月球和深空探測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表示,我國建設無人月球科研站,主要的科研內容包括「開展月球資源的原位利用,為太空資源利用打下基礎」「開展技術驗證,支持更遠的深空探測活動」「開展月基科學研究,推動空間科學發展」「成為國際合作的基礎平臺」,以及「為載人登月提供短期駐留環境和技術」驗證等五個方面。
本次發布的以無人月球科研站建設為背景的「月基裝備自主操控與多機協同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是我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天先進位造技術研究聯合基金(以下簡稱「聯合基金」)2020年計劃資助的八個項目之一。作為重要的集成項目,聯合基金擬對獲批項目提供800萬元的經費資助,以保障科研人員順利完成科研項目。
聯合基金項目重點支持研究條件、研究實力良好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並鼓勵項目申請人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生產企業或科研部門聯合申請。公開數據顯示,2015-2019年,依託單位中,高校加上中科院所屬研究單位的項目申請總數佔比為53.92%,獲批項目總數佔比為48.11%;合作單位中,高校加上中科院所屬研究單位的項目申請總數佔比為26.65%,24.8%獲批項目總數佔比為。
航天先進位造聯合基金申請與批准項目中五類屬性科研單位分布
公開數據還顯示,聯合基金自2015年設立以來,僅有44個依託單位、70個合作單位的98項申請項目獲批立項,這表明聯合基金對項目依託單位、合作單位及申請人的要求並不低。例如,2019年,聯合基金共接收到申請項目25項,最終只有11項獲得批覆立項,資助率僅為44%。
2019年度學科主要項目申請及資助情況
據了解,「月基裝備自主操控與多機協同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申請書的線上填報日期截止至9月20日16時。申請人可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究發展部了解詳細的需求背景,並按照要求登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填報材料。
編輯:李偉
來源: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