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無人月球科研站,自然科學基金委和航天科技有「新動作」

2020-08-27 高校科技進展

2007年,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一號」首次成功「奔月」,「嫦娥二號」......「嫦娥五號」等探測器相繼完成了月球探測科學任務,計劃發射中的「嫦娥六號」也將赴月球南極採樣。中國探月工程,正在一步步、一點點,紮實有力的朝前邁進。

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網8月4日發布的最新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無人月球科研站建設上又有了「新動作」。消息顯示,雙方已正式啟動了「月基裝備自主操控與多機協同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申報,希望通過對相關集成項目資助的方式,為我國無人月球科研站的建設和長期穩定運營奠定科學基礎。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網截圖

無人月球科研站研製建設是我國未來月球探測發展方向的重要步驟設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七次工作會提出「力爭開展無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設」的消息公布後,瞬間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張熇研究員曾在2019年月球和深空探測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表示,我國建設無人月球科研站,主要的科研內容包括「開展月球資源的原位利用,為太空資源利用打下基礎」「開展技術驗證,支持更遠的深空探測活動」「開展月基科學研究,推動空間科學發展」「成為國際合作的基礎平臺」,以及「為載人登月提供短期駐留環境和技術」驗證等五個方面。

本次發布的以無人月球科研站建設為背景的「月基裝備自主操控與多機協同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是我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天先進位造技術研究聯合基金(以下簡稱「聯合基金」)2020年計劃資助的八個項目之一。作為重要的集成項目,聯合基金擬對獲批項目提供800萬元的經費資助,以保障科研人員順利完成科研項目。

聯合基金項目重點支持研究條件、研究實力良好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並鼓勵項目申請人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生產企業或科研部門聯合申請。公開數據顯示,2015-2019年,依託單位中,高校加上中科院所屬研究單位的項目申請總數佔比為53.92%,獲批項目總數佔比為48.11%;合作單位中,高校加上中科院所屬研究單位的項目申請總數佔比為26.65%,24.8%獲批項目總數佔比為。

航天先進位造聯合基金申請與批准項目中五類屬性科研單位分布

公開數據還顯示,聯合基金自2015年設立以來,僅有44個依託單位、70個合作單位的98項申請項目獲批立項,這表明聯合基金對項目依託單位、合作單位及申請人的要求並不低。例如,2019年,聯合基金共接收到申請項目25項,最終只有11項獲得批覆立項,資助率僅為44%。

2019年度學科主要項目申請及資助情況

據了解,「月基裝備自主操控與多機協同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申請書的線上填報日期截止至9月20日16時。申請人可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究發展部了解詳細的需求背景,並按照要求登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填報材料。

編輯:李偉

來源: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網站

相關焦點

  • 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
  • 未來計劃:月球上建科研站
    當然另外一方面從科學方面,我們也獲得了很多以前沒有認識到的一些科學上的新發現。於登雲表示,目前玉兔二號月球車的狀態良好,能夠繼續承擔月背探測任務。隨著我國探月工程的不斷發展,以及對於月球認識的不斷加深,未來還計劃在月球建設科研站,開展進一步科學探測。於登雲稱,目前我們規劃是在2030年前瞄準一個無人月球科研站的目標,我們規劃的任務就是「嫦娥」七號、六號、八號。
  •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的足跡將踏上月球,我國將邁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吳偉仁在發言時並沒有具體說明未來月球科研站怎麼建設。
  • 中國航天未來怎麼走?月球科研站、載人登火都已規劃
    月球科研站、載人登火都已規劃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創稿  作者:趙竹青  2019-12-14 中國航天未來25年將有哪些大動作?12月1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袁潔描繪了中國航天未來的發展路... 人民網北京12月13日電(趙竹青)中國航天未來25年將有哪些大動作?
  • 國自科|航天先進位造技術研究聯合基金2020年項目指南(第二批)
    ,旨在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導向和協調作用,促進產學研結合,吸引和調動社會科技資源開展以航天先進位造技術發展為背景的相關領域基礎研究工作,提高中國航天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本批次聯合基金擬以集成項目形式,支持相關單位緊密圍繞無人月球科研站構建開展基礎性、前瞻性研究,鼓勵申請人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生產企業或科研部門聯合申請項目。  航天先進位造技術研究聯合基金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組成部分,其申請、評審、管理和資金使用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項目管理辦法》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執行。
  • 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2020-11-30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2030年之前,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科研站基本型
    來源:新華社12月17日 嫦娥五號已成功返回地球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期任務的收官之戰實現了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新華社記者專訪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我們將在月球南極研製建設一個科研站。在月球南極南緯89度,可能存在連續180多天的光照。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是14天白天、14天黑夜,沒有連續的日照,一些儀器設備就不能連續工作。
  • 美國瓜分月球計劃破產?中國月球科研站官宣,世界各國都可以參與
    隨後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又向媒體做出解釋,表示月球科研站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具備月球科學技術研究、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的能力,許洪亮還強調中國歡迎世界各國航天機構參與到月球科研站中,未來我國將開展廣泛地國際合作
  • 中國最新計劃,10年之內在月球上建科研站,蓋房子,打磚,開礦
    閱讀本文之前,請先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每天更新精彩內容,每天分享最新文章,了解世界,從這裡開始,喜歡文章請點擊關注,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有不足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指點,編者一定會努力改正的,謝謝支持!
  • 未來10年中國將在月球南極建立科研站
    據悉,嫦娥五號按計劃將著陸在月球風暴洋北部區域,採集月壤和月巖樣品返回地球,進而開展系統、長期的實驗室分析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這將是44年來,人類首次帶回遙遠月球的月面樣本。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實施重大研究計劃 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本文提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著眼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重大科學前沿,加強頂層設計,凝練科學目標,匯聚優勢力量,聚焦「卡脖子」技術背後的核心科學問題,圍繞納米製造的基礎研究、單量子態的探測及相互作用、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等領域實施了一批重大研究計劃,推動具有相對統一目標或方向的項目群研究,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培養創新人才和團隊,提升我國基礎研究的原始創新能力
  • 說說建月球基地的那些事兒
    日前,中國國家航天局稱,後續中國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任務,同時還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後續中國還將重點發展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和可重複使用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進一步提高進入空間能力。
  • 自然科學基金委成立交叉科學部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這標誌著自然科學基金委在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方面又邁出新的一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李靜海在11月29日的交叉科學高端學術論壇上表示。 當天,自然科學基金委宣布,交叉科學部正式成立。
  • 航天科技集團公布了我國這些航天大計劃
    原標題:探索近鄰宜居行星、月球科研站、太陽系邊際探索……航天科技集團公布了我國這些航天大計劃!12月1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袁潔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國企公開課上,向在場的500名學子描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面向未來即將開展的重大工程項目。到2020年,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為推動航天強國建設夯實基礎。
  • 美媒關注中國探月從獨行走向合作:尋找夥伴共建月球科研站
    美媒稱,中國提出了建設一座國際月球科研站的構想,正在為這一項目尋找國際夥伴。據美國航天新聞網8月21日報導,這個名為「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的項目將在月球南極地區實施。它將通過本世紀20年代發射的一系列嫦娥任務來展開,並將在30年代得到擴展。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科中長期
    本報訊 記者陳紹鵬報導:8月29日上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科中長期發展規劃戰略研究研討會在我市召開。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劉強會前看望了與會院士專家,並在研討會上致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王承文出席並致辭,市委書記馬承祖主持研討會第一階段;16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30餘名信息學科領域專家出席。
  • 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新華社海口11月26日電(記者陳凱姿)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表示,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這一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探測月球背面、規劃「月球基地」、計劃探測火星……中國航天有不少大動作
    在那個點上,既能夠和月球背面進行通訊聯絡,也能跟地球進行通訊聯絡。所以通過中繼星,我們就能夠對月球背面的探測機進行控制和數據的傳輸。嫦娥四號在月夜下能完成部分工作嫦娥四號原本是在2013年成功登月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的備份。趙小津表示,此次,嫦娥四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它著陸方式以及工作狀態都將與嫦娥三號有很大區別。
  • 自然科學基金委宣布正式成立交叉科學部
    ◎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這標誌著自然科學基金委在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方面又邁出新的一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李靜海在11月29日的交叉科學高端學術論壇上表示。 當天,自然科學基金委宣布,交叉科學部正式成立。
  • 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新華社海口11月26日電(記者陳凱姿)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表示,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這一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在25日閉幕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吳偉仁說,基本型將具備月球科學技術研究、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的能力,並與國際同行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