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2030年之前,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科研站基本型
來源:新華社12月17日 嫦娥五號已成功返回地球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期任務的收官之戰實現了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新華社記者專訪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帶您了解中國探月工程的未來記者: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
中國探月下一步計劃去月球南極
娥五號已經回來了,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方向在哪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表示:我們未來將立足於全月面到達。我們將在月球南極研製建設一個科研站。在月球南極南緯89度,可能存在連續180多天的光照。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是14天白天、14天黑夜,沒有連續的日照,一些儀器設備就不能連續工作。
-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的足跡將踏上月球,我國將邁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吳偉仁在發言時並沒有具體說明未來月球科研站怎麼建設。
-
未來計劃:月球上建科研站
近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正在福州舉行。本次大會上,來自多個領域的航天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未來我國航天發展的方向和規劃。然後是通過月球車的不斷行走,所以我們認識的範圍就越來越大。隨著我國探月工程的不斷發展,以及對於月球認識的不斷加深,未來還計劃在月球建設科研站,開展進一步科學探測。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未來10年中國將在月球南極建立科研站
據悉,嫦娥五號按計劃將著陸在月球風暴洋北部區域,採集月壤和月巖樣品返回地球,進而開展系統、長期的實驗室分析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這將是44年來,人類首次帶回遙遠月球的月面樣本。
-
中美日三國都曾許諾,只有中國當真,如今美國又想玩「地外競爭」
不過很快美媒開始揭老底,備忘錄提及的核電站在2018年就曾被提及,是一個10千瓦級別的核電系統,在地球上建造完成後計劃送上月球,據計劃核電站可以滿足三至四個家庭的用電需求。,他透露稱,我們要在2030年前在月球南極建設一個科研站基本型。
-
建無人月球科研站,自然科學基金委和航天科技有「新動作」
「嫦娥五號」等探測器相繼完成了月球探測科學任務,計劃發射中的「嫦娥六號」也將赴月球南極採樣。中國探月工程,正在一步步、一點點,紮實有力的朝前邁進。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網8月4日發布的最新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無人月球科研站建設上又有了「新動作」。消息顯示,雙方已正式啟動了「月基裝備自主操控與多機協同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申報,希望通過對相關集成項目資助的方式,為我國無人月球科研站的建設和長期穩定運營奠定科學基礎。
-
美國瓜分月球計劃破產?中國月球科研站官宣,世界各國都可以參與
隨後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又向媒體做出解釋,表示月球科研站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具備月球科學技術研究、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的能力,許洪亮還強調中國歡迎世界各國航天機構參與到月球科研站中,未來我國將開展廣泛地國際合作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他在周三表示,基本型將具備月球科學技術研究、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的能力,並與國際同行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_杭州網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2030年後的月球南極很熱鬧:盤點中美俄歐的月球基地計劃
7月19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主任李春來等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發文闡述了中國探月工程的現狀和未來。文章提到,繼嫦娥工程「繞、落、回」三期任務的啟動與實施之後,2015年中國提出了2030年前將開展「勘、建、用」的後續任務規劃。「勘」,勘察月球環境和資源;「建」,建立長期基礎科研平臺;「用」,開採可利用資源技術驗證。
-
美媒關注中國探月從獨行走向合作:尋找夥伴共建月球科研站
美媒稱,中國提出了建設一座國際月球科研站的構想,正在為這一項目尋找國際夥伴。據美國航天新聞網8月21日報導,這個名為「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的項目將在月球南極地區實施。它將通過本世紀20年代發射的一系列嫦娥任務來展開,並將在30年代得到擴展。
-
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2020-11-30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探月工程將在月球南極建設月球科研站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記者8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已經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在月球表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520米左右。
-
未來10年科技預測之七-人類重返月球
2020年,我們已經進入21世紀的第3個10年,外媒對未來10年,2020-2030年的科技進行了20個預測。 第14,人類重返月球 自從1969年人類第一次成功登月以來,只有12名太空人在月球表面行走過,由於各種原因,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號收集月球巖石樣本和探索月球表面的任務只持續到1972年。但是,美國航天局在2017年宣布,作為其Artemis項目第三階段的一部分,計劃在2024年將人類送回月球表面。
-
中國航天未來怎麼走?月球科研站、載人登火都已規劃
月球科研站、載人登火都已規劃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創稿 作者:趙竹青 2019-12-14 中國航天未來25年將有哪些大動作?12月1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袁潔走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講臺,為500名北航學子講授「公開課」,描繪了中國航天未來的發展路線圖,其中涉及月球科研站、發展載人登火能力等多個重大工程項目。2045年,中國航天什麼樣?
-
不用一磚一瓦,把打柜子的歐松板拿來蓋房子,工期短半個月能完工
無論是自建房還是小區房,都少不了用磚和水泥,可國外卻很奇葩,不用一磚一瓦,用打柜子的歐松板建房子,這房子你敢住嗎?可請教了專業的建築師傅後,卻說歐松板建房子是可以的,而且還比用磚瓦、水泥建造的房子還實用!
-
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新華社海口11月26日電(記者陳凱姿)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表示,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這一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