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植物來說,繁殖必須依賴中介載體——例如蜜蜂採集花粉後傳給同類植物。但蜜蜂是如何尋找花朵?新近一期的《自然》雜誌,報導了英國劍橋大學的西爾維亞·維尼奧利尼(Silvia Vignolini)和貝弗利·格洛弗(Beverley J. Glover)等科研人員的發現——不同顏色的開花植物的花瓣能夠產生一種「藍色光暈」,吸引蜜蜂。
之前的研究顯示,蜜蜂眼睛對除藍色之外的大多數顏色不敏感。但是,擁有藍色素的植物相對不常見。科研人員發現,非藍色的花朵,也可以像藍色花朵那樣有效地吸引蜜蜂,而這種吸引能力似乎與大小、香味或顏色無關。
那麼,對於非藍色的花朵,它們用什麼來吸引蜜蜂呢? 顯然,有其他的提示。
科研人員發現,花瓣表面上,存在有微小的不規則結構,而開花植物的顏色可能受到這些重複的納米結構的影響。陽光照在這些納米結構上,使得只有特定的波長被反射,顯示出不同的顏色。科研人員分析了十幾種顏色不同而且進化上相距遙遠的花,發現大部分花的「不規則」存在相似之處:當陽光射入時,這些無序納米結構能夠產生藍色的「光暈」。
為了驗證這些藍色光暈是否真正能夠吸引蜜蜂,科研人員設計了一些人造花,然後他們用大黃蜂進行行為實驗,測量其覓食速度和對人造花的訪問次數。實驗顯示,擁有能產生藍色光暈結構的人造花對蜜蜂最有吸引力。
因此,科研人員認為,這些能夠反射出藍色光暈的納米級不規則結構,可能在被子植物譜系的整個演化過程中被保留,確保了其數百萬年的成功繁殖。
科研人員認為,該研究具有生態學意義。在未來,可能利用這項成果更好地管理蜂群和進行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