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一單」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提供綠色支撐

2021-01-17 人民網

近年來,江蘇省持續推動「三線一單」工作落地落實,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環境管控要求,以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的方式落到各個環境管控單元,形成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三線一單」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系統分析國土空間的資源環境屬性;以精細化管控為導向,把全省國土空間劃分為4208個環境管控單元。通過「三線」劃框子,框住各類空間利用格局和開發強度;通過「一單」定規則,規範各環境管控單元開發行為和準入要求,為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綠色支撐。

堅持科學謀劃

多方聯動推進編制工作

位於江蘇沿海的連雲港市,是「一帶一路」支點城市,同時也是我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港口開發、岸線開發和化工企業上馬,會對區域環境造成什麼影響?怎樣通過「三線一單」優化岸線開發、確定區域汙染物控制上限等,成為地方在發展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作為首個地市級戰略環境評價試點,連雲港「三線一單」試點工作形成了「141」成果,即發布「一張底圖」、出臺「四項制度」、建立「一個平臺」,在細化環境管控要求、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環境精細化管理水平、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實際作用。

連雲港試點為江蘇全面推進「三線一單」工作提供了借鑑。2017年,江蘇省作為試點省率先啟動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三線一單」編制工作。江蘇高度重視,將其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抓好落實,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的項目協調小組,連續兩年將「三線一單」編制納入省政府百項重點任務。13個地市也相應成立了協調小組,配合推動該項工作。

在技術支撐方面,江蘇堅持「國家頂層設計、省級技術牽頭、地方深度參與、省市聯合推動」工作模式,成立了省市兩級技術團隊,制定了技術方案和實施方案。

在編制過程中,江蘇充分與各地市保持對接,開展實地調研、座談60餘次,培訓1000餘人次,針對長江、太湖、淮河、沿海等重點區域流域進行了多次深入調研,初步成果形成後,多輪徵求各地市意見。在「三線一單」成果的基礎上,形成了《江蘇省「三線一單」實施方案》,省政府辦公廳兩輪發文徵求省協調小組各成員部門及設區市人民政府意見。

目前,江蘇初步建立了覆蓋全省、「落地」到鄉鎮和產業園區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率先建成了「三線一單」管理平臺,實現了「三線一單」成果與既有生態環境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結合,是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創新實踐。

把握戰略定位

體現地方區域特點

江蘇地處長江、淮河流域最下遊,屬於「一山兩水七分田」的典型平原河網地區,經濟體量大、能源消耗大、開發強度大,產業結構偏重,總體上還沒有邁過環境高汙染、高風險的階段。

特殊的省情是編制「三線一單」過程中必須把握的原則。江蘇對照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等發展和保護戰略定位,審視區域發展和資源環境面臨的戰略性問題。

在深入分析生態功能定位和區域發展特徵與趨勢的基礎上,江蘇確定了包括生態保護紅線和一般生態空間的生態分區管控格局。提出了近期2020年、中期2025年、遠期2035年大氣、水環境質量底線及土壤汙染風險防控底線。與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領域相關規劃相銜接,確定了近期2020年江蘇省資源利用上線。以「三線」劃定的要素管控分區為基礎,與行政邊界、各級各類產業園區及中心城區邊界相協調,綜合劃定環境管控單元。

在環境準入清單的編制中,江蘇注重集成與創新相結合,既集成了現行法律法規標準,國家、省以及重點區域(流域)環境管理政策、「三線」環境管控要求,又依據管控單元主要功能、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和產業布局等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個性化的管控要求。

同時,江蘇率先開展長江岸線管控分區研究,以沿江1公裡為縱深,劃定岸線管控分區。結合全省岸線利用現狀和沿江港口布局規劃,對現狀不符合優先保護的岸線進行優化調整,為生態環境部岸線生態環境分類管控技術規範的制定提供了基礎。

強化應用導向

推動成果落地實施

編制「三線一單」,就是為今後的高質量發展劃框子、定規則、列清單,可操作性尤為重要。

在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陳志鵬看來,「三線一單」編制是基礎,應用才是關鍵。

在技術成果的基礎上,江蘇較早謀劃《江蘇省「三線一單」實施方案》《江蘇省「三線一單」管理辦法》,以制度促應用,保障技術成果落地。

在滿足「三線一單」數據共享要求的基礎上,江蘇結合環境管理需要,積極探索應用場景,先後開發了「產業布局分析」「行業準入分析」「項目準入分析」3個模塊,為規劃及項目環評聯動提供應用基礎。

江蘇把「三線一單」管理要求深度嵌入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開發區建設規劃、行業的發展規劃等各項規劃中,充分發揮「三線一單」宏觀調控和戰略引導作用。

同時,江蘇在規劃環評審查中以落實「三線一單」為重點,論證規劃的環境合理性並提出優化調整建議,細化所在環境管控單元的管控要求。2018年發布的《關於切實加強產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規劃環評實行清單式管理,在結論和審查意見中明確「三線一單」相關管控要求,並推動將管控要求納入規劃,有效推動了規劃環評與「三線一單」的互動。

此外,江蘇建立「三線一單」信息管理平臺,把「三線一單」管控要求和環境管控單元進行落圖和固化,整合重點汙染源「一企一檔」、環評審批、排汙許可、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移動執法等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和動態更新,為生態環境綜合管理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目前,在集成實施各項生態環境管控措施、推進區域環境汙染聯防聯控、協調推進開發建設活動等方面,「三線一單」已發揮了積極作用。(範曉黎)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呂建:為江蘇發展提供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呂建:為江蘇發展提供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撐 2020-05-26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河南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全省地域分為優先保護...
    近日,省政府印發《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省地域劃定優先保護、重點管控和一般管控三類單元,並實施分類管控。我省將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為底線,強化區域空間生態環境管控,建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意見》中附帶了一張全省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分布示意圖,三類單元分別用綠色、紅色、黃色來標識。
  • 天津市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近日,為促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天津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將行政區域劃分為311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明確每個單元的汙染物排放控制、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利用等生態環境管控要求,形成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推動構建覆蓋全區域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 黃河流域五省(區)「三線一單」通過審核
    「『三線一單』成果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硬約束落實到環境管控單元,對於優化區域開發格局、協同推進黃河流域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日前,山西、山東、河南、寧夏、內蒙古黃河流域五省(區)「三線一單」通過審核。
  • 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
    1月8日,衡陽市生態環境局透露,為堅決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促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衡陽市日前發布《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編制「三線一單」並做好落地應用,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充分認識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重要意義編制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將「三線一單」作為硬約束落實到環境管控單元,具有重要意義。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積極實踐。
  • 內蒙古實施「三線一單」分區管控
    劃分1135個管控單元 建立五級準入清單管控體系 內蒙古實施「三線一單」分區管控 日前,由自治區政府審議通過的《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標誌著內蒙古
  • 天津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劃分311個管控單元,明確...
    內容提要:近日,為促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天津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將行政區域劃分為311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明確每個單元的汙染物排放控制、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利用等生態環境管控要求,形成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推動構建覆蓋全區域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 衡陽市發布「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意見
    促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0年12月28日,衡陽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衡政發[2020]9號)(以下簡稱《意見》)。「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 甘肅建立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築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省政府近日就實施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以下簡稱 " 三線一單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提出意見。意見指出,建立以 " 三線一單 " 為核心覆蓋全省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省共劃定環境管控單元 842 個,分為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和一般管控單元三類,實施分類管控。優先保護單元,共 491 個。主要包括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生態功能重要區和生態環境敏感區。
  •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新動力
    麗水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鋒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說,15年來,麗水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託,一任接著一任幹,勇當綠色發展的探路者和模範生,勇奪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實現了經濟、生態、平安「三張報表」的統籌推進。
  • 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支撐要素
    關鍵問題是,我們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通過頂層設計、上下結合,形成支撐高質量發展的一些基礎要素。  支撐要素之一:非均衡戰略逐步轉向均衡戰略  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的特徵,是通過把有限的資源傾斜用於重點戰略部門的發展,試圖用產業關聯效應拉動其他部門發展。
  • 寫在長江經濟帶座談4周年之際:湖南走出一條行進中的綠色生態發展路
    答曰:堅持清退歐美黑楊,推進生態修復,洞庭湖再現草長鶯飛如畫美景;長江沿岸退出落後產能,升級改造精心布局,推動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不搞大開發,怎麼搞?答曰:完成「三線一單」制定,繪製綠色標尺,為生態環境保護劃框定規;新修訂的《湖南省環境保護條例》為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法治護航。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4周年之際,紅網記者帶你「四問」湖南長江經濟帶發展建設。
  • 天津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為進一步強化天津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促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日前,天津政務網刊發《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天津全市劃分為優先保護、重點管控、  到2035年,建成完善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生態系統健康安全,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良性循環,基本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
  • 江蘇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獲悉,綠色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制訂實施以來,江蘇各地加快推進落實,廣泛建設載體平臺、示範推廣綠色技術、培育優質綠色品牌,創新實踐了一批聯結小農戶、提升標準化、推進產業化的產業發展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 雲南:「三大舉措」推動綠色能源高質量發展
    《雲南省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意見,明確了全省煤炭產業集中布局在3州市4縣,其他地區全部退出。——在建設上突出護綠為本。嚴格堅持建設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堅持自然恢復與工程治理相結合,注重生態保護和修復。
  • 走進深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9日訊2020年9月19日,由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東省海洋發展研究會、山東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聯合主辦的「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行。論壇以「共商海洋漁業科技新動能,謀劃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主題,聚焦山東海洋漁業,定位綠色高質量發展,以期為山東海洋漁業的發展尋求更多科學技術解決方案,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 度量城市發展與保護 株洲打造了一把「綠色標尺」
    一個區域應該發展什麼項目?工業園區招引項目有什麼依據?防控生態環境風險要遵循什麼要求?……今後,在株洲,一把「綠色標尺」將時刻度量著發展與保護,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控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
  • 山東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中宏網山東1月4日電 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立較為完善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到2035年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 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和綠色發展與產業金融研討會在呼倫貝爾...
    就發展綠色金融促進綠色發展,他提出八項建議,包括綠色金融要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生態文明提供服務、為共建生物命運共同體和生物文明做出貢獻、綠色項目的劃分標準要適合中國國情、大力推行綠色消費、推動綠色生態產品金融化、著重破解綠色小微企業和農戶抵押質品嚴重缺乏難題、加快運用綠色供應鏈技術、更多地支持與人民健康最密切的項目等。他特別指出,要加大對綠色礦山企業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