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樊麗明: 把人才和科技融合在創新的山大
記者就此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她給出的答案是: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把人才和科技融合在創新的山大,著力打造服務山東的「山大系」。 將建立人才引進聯動機制 新舊動能轉換關鍵在人才,高等院校的師資水平將關係到人才培養的質量。
-
江蘇代表、委員帶著建議提案赴京參加全國兩會
點擊進入兩會專題記者採訪部分來自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帶著建議提案赴京參加全國兩會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將分別於今年的全國兩會,格外引人關注。這兩天,來自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們陸續抵達北京。過去一年,他們如何履職?此次帶了什麼建議提案上會?在他們出發前,記者對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進行了採訪。創新機制,培養更多「大國工匠」
-
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院重要講話精神和開展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要求,我院組建了具有法人地位的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並專門為學部諮詢評議、學科發展、科普教育和道德倫理等四個方面的工作建立了建制化的研究支撐中心。研究支撐中心由相應專門委員會委派院士擔任主任,在專門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目前,各中心主要研究人員已基本到位,已陸續開始承擔研究支撐任務。
-
全國人大代表銀燕:儘快設置氣象專業學位類別,培養高層次人才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院長銀燕,長期從事雲降水物理、氣溶膠及其環境氣候效應的科學研究,履職全國人大代表以來,他為氣象事業特別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建議。全國人大代表 銀燕作為大氣汙染防治領域的專家,每年全國兩會,銀燕都有提案與此相關。
-
「三線一單」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提供綠色支撐
「三線一單」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系統分析國土空間的資源環境屬性;以精細化管控為導向,把全省國土空間劃分為4208個環境管控單元。通過「三線」劃框子,框住各類空間利用格局和開發強度;通過「一單」定規則,規範各環境管控單元開發行為和準入要求,為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綠色支撐。
-
為我市提升臨港經濟產業發展提供智力...
為我市提升臨港經濟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2020-11-29 2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強: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獨特優勢,為科學決策有效決策提供支撐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同心協力、同向發力,在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和全市中心工作落實上用心使力、獻計出力,在推進高質量發展方面凝心聚力、多方助力本報訊 (記者 談燕)中共上海市委昨天下午舉行專題協商座談會,就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2021年重點工作安排聽取各民主黨派市委
-
部分全國及省人大代表在蓉視察
聚焦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部分全國及省人大代表在蓉視察 看本文視頻掃二維碼 12月16日,部分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一行集中視察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成都市電子產業功能區、新技術生物產業發展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
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提供支撐!「十三五」高校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
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提供支撐!↓↓↓「十三五」期間,高校科技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和科技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秉持「引領創新、支撐發展、科教融合、開放協同、追求卓越」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凝心聚力,真抓實幹,全力提升新時代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
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為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為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青島電子學校 崔西展 摘要: 教育部山東省率先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印發《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
-
三亞市院士聯合會吸引77名院士加入 提供人才支撐
一年來,從最初的36名會員到如今發展為77名會員。以團結和凝聚院士智慧和力量,同時匯聚國內外創新要素,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打造成為院士共同家園、政企科技智庫和成果對接平臺,提升三亞自主創新能力,為三亞經濟社會發展和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
【兩會問教育】全國人大代表王貽芳:改革大科學工程建設管理方式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
全國人大代表凌雲: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在北京,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長凌雲接受記者採訪時一一回應,並多次提到,「創新已經成為合肥最大的特點,最亮麗的名片。」創新發展迎來黃金機遇期2017 年1 月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正式獲批,這是繼上海之後全國第二個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城市。此後,北京也加入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隊列。
-
江蘇科技創新發展「原動力」從何而來?2020,逆勢而上!
2020年,江蘇在雙創載體、政策、高精尖技術等領域取得一系列成就,這些成就是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2021年即將啟程,我們將在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邁出更加鏗鏘的步伐,也期待更多科技成果落地開花、惠澤百姓。2020年,江蘇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江蘇科技工作者開拓前沿、勇攀高峰的奮鬥身姿,讓人久久注目。盤點這一年來取得的技術成果和產值可用「逆勢而上」來形容。
-
全國人大代表樊會濤:從「要我創新」變為「我要創新」
昨日下午,河南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樊會濤在大會上發言時表示。向科技創新要發展動力科技創新在支撐高質量發展、改善民生福祉、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樊會濤還舉例進行說明,2019年,我國科技創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為59.5%。
-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廈門百家用人單位攜近兩千崗位赴...
)12月6日,「智匯廈門夢想起航」廈門市2020屆畢業生需求信息和入廈政策發布會在合肥工業大學成功舉辦,廈門市近百家用人單位帶著1839個崗位赴合肥招才引智,本次活動旨在集中發布2020屆畢業生需求信息和入廈政策,宣傳推介廈門的發展優勢與就業環境,深入對接安徽省豐富的高校人才資源,為加快廈門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智力支撐。
-
曹軍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地球環境科技支撐
根據黃土高原地區的典型地貌形態和地理分區,結合微地貌特徵與財力資源,因地制宜採取協同發展措施,及時開展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總體科學規劃、遙感製圖和信息決策系統等的立項研究,為推廣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方略提供科技支撐,促進黃土高原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7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建議:建設世界級同步輻射光「武漢光源」
7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建議:建設世界級同步輻射光「武漢光源」 2017-03-12 06:45:00來源:長江日報
-
江蘇科協未來5年「大動作」:遴選100名科研苗子,發展精品科技期刊
力爭「十四五」末,基本實現設區市綜合性科技館全覆蓋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入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我們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
-
「左腦」產業「右腦」人才 提供智力支持 17位院士任職科技顧問
17位院士擔任政府科技顧問,13位院士擔任山東(淄博)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發展戰略指導委員會委員,提供專家諮詢服務。未來,更多高層次人才將走進淄博,而這裡創新創業的土壤恰好適合科技種子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