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銀燕:儘快設置氣象專業學位類別,培養高層次人才

2020-12-06 荔枝新聞

每年全國兩會,環境保護特別是大氣汙染防治是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汙,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汙染治理攻堅。」全國人大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院長銀燕,長期從事雲降水物理、氣溶膠及其環境氣候效應的科學研究,履職全國人大代表以來,他為氣象事業特別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 銀燕

作為大氣汙染防治領域的專家,每年全國兩會,銀燕都有提案與此相關。2018年,他建議加強大氣汙染的區域聯防工作,還參與了"關於修改環境保護法的議案"的討論。去年,他圍繞大氣汙染管控與綜合治理、地方高校教育等建言獻策。

今年,銀燕建議全國實施大氣環境資源的基礎性監測,「利用我們國家現有其它領域的基礎,再加一些能夠監測大氣汙染的設施,對大氣汙染的大氣成分進行更廣泛的監測。」

銀燕介紹,通過近十年的努力,中國的大氣汙染已從超重階段轉向較重階段,汙染物排放控制也從全面減排轉向重點減排。重點區域的大氣汙染治理不僅要從排放控制角度考慮,還要考慮大氣環境自身的特性。汙染物進入大氣後,會經歷擴散、稀釋、清除等一系列過程。相同汙染物排放強度下,這一過程越快,空氣品質會越好。銀燕表示,建立以大氣環境資源為基礎的汙染產業空間布局,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融合大氣汙染防治與經濟可持續增長的科學方法之一,「這涉及到多個部門,所以我們就想提一個議案,或者至少是一個建議報國家層面。」

無論是大氣汙染防治,還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對氣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需求更加緊迫。銀燕的另一個建議是,儘快設置氣象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改變目前氣象高層次人才培養中,只有單一學術型研究生培養類別的弊端。「國家現在大氣科學學位,只有兩個二級學位點,一個是氣象學,一個是大氣物理和大氣環境,主要是培養學術型、研究型的人才。」

銀燕調研發現,全國氣象部門5萬多在職人員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只佔16%。隨著氣象服務領域的不斷拓展,未來十年,在農業、交通、航空航天以及公共氣象服務產業等領域,每年氣象類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近6000人。「在新的技術、發明創造這方面,特別是改進實驗、觀測以及一些硬體製造方面,我們能培養相當多的人才。」銀燕表示,人才的供需矛盾,迫切需要改變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獨立設置氣象專業學位類別十分必要。  更多精彩節目,請關注江蘇教育頻道周一至周五每天21點30分播出的《江蘇教育新聞》欄目。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徐華峰 王健安 編輯/玉潔)

相關焦點

  • 設置氣象碩士(博士)專業學位!他在兩會上發出呼籲
    「設置氣象碩士(博士)專業學位正當其時,將助力我國從氣象大國向氣象強國轉變,突破理學學科無專業學位的空白,這將在我國教育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全國人大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簡稱南信大)大氣物理學院院長銀燕建議。
  • 探索建立氣象專業學位 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筆者認為,應加快設置氣象專業學位,培養高層次、複合型、創新應用型氣象科技人才,有力支撐國家氣象事業發展。  對標氣象現代化發展新要求  現代氣象行業日益呈現出科技含量豐富、關鍵技術先進、信息化程度高等特徵。
  •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類別及代碼表
    專業學位(professionaldegree),是相對於學術型學位(academicdegree)而言的學位類型,其目的是培養具有紮實理論基礎,並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標上有明顯差異。
  • 國務院學位辦公布各專業學位類別的領域設置情況...
    國務院學位辦公布各專業學位類別的領域設置情況;教育部: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訪問人次達20.22億 2021-01-13 | 來源:綜合 https://www.eol.cn/ceici/ 教育部: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訪問人次達
  • 致敬70年氣象成就系列報導二十一·氣象人才篇
    顧震潮則放棄了即將獲得的博士學位和進一步深造的機會,從瑞典回到祖國。彼時的中國氣象事業,可謂「大家雲集」。氣象工作是全國一盤棋的大團隊事業,需要大量觀測人員、預報人員及各種氣象儀器保養人員,也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基層臺站領導幹部。新中國成立之前,全國只有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等少數院校設置氣象專業,每年招收的學生數量很少,難以滿足新中國氣象事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 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啟動 涵蓋30個專業類別
    新華網北京11月27日電 近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工作實施方案》,啟動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自1991年開展以來,經過近30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已設置專業學位類別4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996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8個。
  • ...重視用人單位反饋評價——《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實施方案》出臺
    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印發《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實施方案》,明確了突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以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職業勝任能力為核心,強化行業需求導向,重視用人單位反饋評價等評估要求。《方案》的出臺有哪些背景和意義?提出了哪些評估重點內容?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將如何具體實施?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
  •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工作答...
    答: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主渠道,是研究生教育重要組成部分。
  • 2021年德州市人民醫院誠聘各專業高層次人才
    引進人才類別和條件兩院院士,吳階平醫學獎獲得者,中華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等符合《德州市人才認定工作實施細則(試行)》人才分類當中的A、B類人才,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技術專長,以及相同層次的學科頂尖人才。
  • 2016年湛江市廣東海洋大學高層次人才招聘
    更多關於2016年湛江市學校招聘,2016年湛江市高層次人才招聘,2016年湛江市廣東海洋大學高層次人才招聘的信息,請微信關注「廣東華圖微信:gdhtgwy」或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東華圖/廣東人事考試網!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面推進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
    在「五統一」方面:一是統一類別名稱,統一後的類別分別為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生物與醫藥工程類和工程管理類;二是統一培養目標,要求各碩士類別將「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各博士類別將「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層次工程領軍人才」作為總體目標;三是統一公共課程,培養方案修訂後,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政治理論、綜合英語、工程倫理公共課程學分固定,並由研究生院為在校本部上課的研究生統一開設
  • 教育部:2020年工程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點調整名單公布!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側重於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授予工程碩士學位80餘萬人,其中在職生源50餘萬人,應屆生源近30餘萬人。
  • 全國246個專業學位點,法碩憑什麼這麼火
    199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第13次會議通過了設置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決議,1996年,北大、人大、中國政法等首批8所試點高校開始招收法律專業碩士研究生,全國在2006年進入正式創辦階段。10年之間,法律碩士試點單位增加到50所,全國法碩招生人數從1996年的四百餘人增加到2006年的三千多人。與此同時,國家也將法律碩士及法學碩士在學位上處於同等地位、同樣待遇寫入文件。
  • 2020年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招聘高層次人才公告
    2020年江蘇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招聘高層次人才公告已公布,報名時間:2020年4月28日至5月10日,報名方式:郵箱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南京市氣象影視中心、南京市預警信息發布中心)2020年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公告   為更好地選拔優秀適崗人才,充實人才隊伍,南京市氣象局所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南京市氣象影視中心、南京市預警信息發布中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名編制內高層次人才
  • 2016專碩考研專業學位問答集錦
    專業碩士分為兩種,一種是全國統考全日制專業碩士,一種是全國聯考在職碩士。前者畢業頒發學位證與學歷證,是學歷教育;而後者畢業只頒發學位證,是非學歷教育。全日制專業碩士是教育部2009年推出的一種全新形式,發展迅速。根據國家政策,學碩招生名額下降與專碩招生名額上升一直是近幾年的研究生報考趨勢。2016年考研,你考的是學碩還是專碩?
  • 全國人大代表樊麗明: 把人才和科技融合在創新的山大
    記者就此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她給出的答案是: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把人才和科技融合在創新的山大,著力打造服務山東的「山大系」。 將建立人才引進聯動機制 新舊動能轉換關鍵在人才,高等院校的師資水平將關係到人才培養的質量。
  • 面對綜改,高校如何培養氣象人才?
    北京大學採取本科小班教學,碩士強調重在應用,擬取消部分專業的學術碩士。  在這一輪改革的熱潮中,高校氣象人才培養面臨哪些問題,又是如何應對的?  擴招和重科研的負面效應  高等教育綜合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需要改的多是重大問題和敏感問題。
  • 奮力開創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新局面
    我國千人註冊研究生只有2人,美國大概在9人以上,德國、韓國大概5到7人;專業學位類別設置偏少,培養規模偏小;國內優秀學生讀研深造還有不少首選去美英等發達國家,1995—2015年獲得美國理工科博士學位的國際學生中,28.8%來自中國。  三是供求短缺與培養錯位交織。
  • 教育部:33個學位授權點為「限期整改」並暫停招生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12月3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在會上介紹,2015年以來,全國共有332所高校自主撤銷1663個博士碩士點,增列了1046個博士碩士點。洪大用表示,教育部組織開展了第12批學位授權審核,新增了28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9個碩士學位授予單位,697個博士學位點,2133個碩士學位點。
  • 蘭州大學:產教融合 推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邁向新徵程
    2017年,蘭州大學藥學院與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院(原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研究生培養基地獲批「全國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示範基地」,形成「學、管、研」三位一體的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相關研究生在完成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後,直接參與該基地優勢學科——高原環境損傷防護的研究工作,在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示範實踐、軍民融合方面作出了創新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