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美國超市員工的新冠感染率「明顯高於周圍社區」

2020-11-02 cnBeta

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麻薩諸塞州沒有實施口罩強制規定的時候,相當數量的無症狀超市員工的新冠檢測呈陽性。科學家們發現,直接與顧客接觸的員工檢測出陽性的機率高出5倍。超市員工是經常接觸COVID-19傳播風險的重要工人,特別是在美國這樣正在處理重大疫情的地區。

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來自麻薩諸塞州一家超市的104名員工中,有20%的人檢測結果呈陽性,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檢測時沒有任何症狀。儘管很大一部分COVID-19病例是沒有症狀的,但在最終出現症狀的患者的症狀前階段也會發生傳播。根據研究,這些患者早在第一次症狀到來前兩天就會被傳染。

論文稱,超市員工的感染率 「明顯高於周圍社區」。該研究首次發表在《職業與環境醫學》上。研究人員表示,直接接觸顧客的員工檢測陽性的可能性是五倍。

「我們做了這項研究,因為在COVID的最初幾個月裡,很多重點都放在了醫療工作者身上,但不是其他必要的工人,」Justing Yang博士告訴福克斯新聞。Justing Yang是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助理教授和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員。

「我認為,當一個人與其他人有密切接觸時,總是會有一種擔憂,例如在與商店的銷售員/收銀員互動的情況下,」Justing補充說。「因此,物理屏障(有機玻璃)和戴口罩將大大降低這種感染SARS-CoV-2的風險。」

雖然這個比例聽起來很嚇人,但有一個細節可以解釋這個意外的發現。這項研究發生在5月份,Justing指出,麻薩諸塞州在研究報告發布後就實施了口罩的規定。美國疾控中心直到4月初才開始建議使用口罩。在超市等室內環境裡面,戴口罩的人越多,傳播的風險就越低,顧客和工人都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我確實認為對於有口罩強制令的商店和州,我們很可能不會看到這樣的數字,」Justing說。「但對於沒有口罩強制令的商店和州來說,這種情況很可能也會在其他商店發生。」

研究人員表示,來自中國的類似研究表明,超市工人的感染率為9.2%。

除了與感染COVID-19相關的明顯風險外,研究人員表示,超市工人還面臨著額外的心理健康挑戰。那些在工作中不能練習保持社交距離的人,患焦慮或抑鬱症的風險更高。此外,那些使用公共運輸或共享交通工具上下班的人也比那些步行、騎自行車或使用私家車的人更容易患抑鬱症。

「這是第一項研究,證明了雜貨零售業必要工人在大流行期間顯著的無症狀感染率,暴露風險和相關的心理困擾,這支持了政策建議,即僱主和政府官員應採取行動,實施預防策略和行政安排,如減少人際接觸的方法,重複和常規SARS-CoV-2員工檢測,以確保必要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研究人員寫道。「我們重要的心理健康發現要求採取行動,提供全面的員工援助服務,幫助基本工人應對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心理困擾。」

這項研究確實有局限性,結論可能不適用於目前的疫情。在有更多人戴口罩的社區,感染的風險可能會低很多,而在人們不戴口罩或實行保持社交距離的地方,感染的風險會更高。完整的研究報告可以在這個連結上找到。

相關焦點

  • 波士頓研究:20%的雜貨店員工新冠檢測陽性,多為無症狀感染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周亦川編輯 | 袁月在疫情嚴重的地區,去雜貨店購買日常用品食品有很高的新冠病毒感染風險CNN網站報導,《職業與環境醫學》雜誌發布了在波士頓的一項調查結果,20%的雜貨店員工檢測陽性,多為無症狀感染。在疫情風險較高的地區,雜貨店工作的員工具有極高的感染和傳染風險,尤其是跟顧客互動的員工,他們的無症狀感染率、暴露風險和心理壓力明顯更高。
  • 最新研究,美國至少已有4700萬人已感染新冠,但距群體免疫仍很遠
    那麼,各地新冠疫情真實的感染水平如何呢?科學家們也只能做「事後諸葛亮」——根據不同階段血液檢測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的水平進行估算,即進行所謂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日前,我國疾控中心發布了針對全國的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其中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基於社區人群的新冠抗體陽性率為4.3%。
  • 研究顯示不久留、不扎堆即可顯著降低新冠感染率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郭倩)英國《自然》期刊日前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大城市裡超過八成的新冠病毒感染發生在大約10%的地點。這些地點普遍更擁擠且人們停留時間更久。報告作者之一、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機學副教授尤雷·萊斯科韋茨10日總結說,在都市裡,餐廳、健身房、旅館、咖啡館、宗教場所重新開放後,會發生最大數量的新冠病毒感染。
  • 研究顯示:不久留、不扎堆,即可顯著降低新冠感染率!
    英國《自然》期刊日前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大城市裡超過八成的新冠病毒感染發生在大約10%的地點。這些地點普遍更擁擠且人們停留時間更久。報告作者之一、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機學副教授尤雷·萊斯科韋茨10日總結說,在都市裡,餐廳、健身房、旅館、咖啡館、宗教場所重新開放後,會發生最大數量的新冠病毒感染。
  • 超市24人新冠聚集感染案例:三代病例7人無症狀 負責人被立案
    原標題:超市24人新冠聚集感染:三代病例7人無症狀,負責人被立案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增加社交距離等措施避免了大量的聚集性事件。中國疫情逐漸平息之際,一些研究團隊也在對此前發生一些聚集性暴發做回顧性分析。超市顧客中無人被確診感染。所有與超市聚集性有關的病例均無前往疫區歷史,繼發性病例與確診的超市工作人員有密切接觸史。值得注意的是,24例患者中7例患者無症狀,其中6例為超市員工。這6例無症狀超市員工中的3例共導致6名家人或朋友出現症狀。有症狀患者的發病時間集中在首位確診患者發病後的5-11天。
  • 美國再次暴發動物新冠疫情!上萬隻水貂死亡,研究稱由人傳播給動物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美國猶他州和威斯康星州已有至少1萬隻水貂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而初步研究則顯示,新冠病毒是由人傳染給動物的。值得注意的是,人傳染動物的案例並非首次出現,此前歐洲多國也曾出現人類傳染給水貂的案例,甚至荷蘭曾出現人類傳播給水貂,然後再傳回人類的案例。
  • 研究稱氣溶膠中檢測到新冠病毒遺傳物質 能否感染尚未評估
    (抗擊新冠肺炎)研究稱氣溶膠中檢測到新冠病毒遺傳物質 能否感染尚未評估中新社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學術期刊《自然》27日發表一項最新研究稱,研究者通過對武漢兩家醫院和部分公共區域的環境監測,揭示了存在空氣傳播新冠病毒
  • 新冠感染率突破8%!警告:變異病毒很可能已全美擴散
    紐約州感染率突破8%州長稱周末數據可能有偏差2月28日周一,紐約州最新疫情數據顯示,聖誕節剛過兩天,紐約州新冠病毒感染率急劇飆升,突破8%,但州長葛謨表示周末數據可能有偏差,實際情況如何將於接下來數日見分曉。最新數據顯示:紐約州新冠感染率達8.33%,遠高於7天平均值5.9%。熱點地區感染率高達9.66%。
  • 德國肉聯廠發生聚集性感染,新冠病毒零下80度可存活
    (健康時報記者 王月明 文/圖)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居特斯洛縣肉類加工企業滕尼斯食品公司發生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事件,該企業安排全部5300多名員工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截至當地時間18日晚,在已經出爐的1106份檢測結果中,陽性佔730例。自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多個國家出現肉類加工企業集體感染事件。
  • 亞馬遜西雅圖第二名員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亞馬遜西雅圖第二名員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站長之家(ChinaZ.com) 3月16日 消息:據外媒報導,亞馬遜官方證實,該公司在西雅圖辦事處的一名員工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目前正在接受隔離。
  • 新冠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有多高?《自然》研究綜合多國數據得出結果
    ,現有數據的不一致導致估算新冠病毒流行的規模和感染嚴重性變得困難。死亡人數通常被用作評估傳播率和感染嚴重程度的關鍵指標,但由於各國報告的老年人的死亡率存在很大差異,簡單比較死亡總數可能會對新冠病毒的基本傳播水平產生錯誤的認識。另一個指標是血清陽性率,即通過血清學調查估算有多少人對新冠病毒產生抗體。抗體表明一個人是否在某個時期感染了新冠病毒,因此可以指示整個人群的感染率。但這一類數據受到檢測能力的影響。
  • 新冠感染:年齡每增加5歲,病死率增加0.59%
    圖為當地時間2020年7月9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醫護人員展開新冠病毒檢測工作。 (人民視覺/圖)一項根據流行病學模型做出的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導致的死亡風險,5-9歲兒童最低,65歲以上老人較高,年齡每增加5歲,病死率增加0.59%。
  • 美軍5基地參加一英國新冠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此前實驗猴子全感染
    福克斯報導截圖 【環球網軍事報導】福克斯新聞消息,五角大樓在9月3日提供的一份聲明中宣布,選擇了五個美國軍事基地參加新冠疫苗的三期試驗 據稱,美國國防部衛生事務助理部長湯姆麥卡弗利(Tom McCaffery)說:「國防部繼續在研製一種潛在的新冠疫苗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他還說,「現在疫苗已經通過了第一階段的安全性、劑量和反應性測試,我們準備進入下一階段,志願者需要加入大型臨床研究。
  • CDC研究警告稱美國的實際COVID-19感染病例或遠高於報告的數字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研究人員發布了一項新研究,警告說美國的實際COVID-19病例數可能大大高於報告的數字。該機構研究人員使用概率乘數模型和有關感染的現有數據確定了潛在的真實病例數。美國一直努力在整個大流行期間為民眾提供足夠的COVID-19檢測,然而在許多州仍無法獲得或使用廣泛的檢測。
  • 牛津研究稱新冠初次感染後六個月內再感染可能性極小
    牛津大學周五發表一項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新冠再感染的研究報告,研究顯示,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6個月內再次感染新冠的可能性「極小」。這項研究通過對今年4月至11月的30周時間內,牛津大學醫院的12180名衛生保健工作者進行調研,首次揭示了人們在感染新冠病毒後,能多大程度預防再次感染。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新的發現是令人興奮的,因為是人們理解新冠免疫如何發揮作用的重要一步。
  • 去年12月美國有無新冠病毒感染?美國疾控中心研究引發爭論
    CDC)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美國出現的時間或許比我們之前認為的要早數周,而且是在中國武漢鑑定的第一批新冠病例之前。但是,也有專家認為美國CDC該項研究不嚴謹,統計學差異不明顯,另外目前的檢測結果受到試劑盒靈敏性影響,血清學陽性結果可能是普通感冒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交叉反應。
  • 豐田又一名員工感染新冠病毒,生產線停產
    據外媒報導,豐田汽車日本工廠又一名員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此次不得不立即關閉生產線,同時豐田數十位員工需要居家隔離。豐田汽車在22日發布的一份新聞稿中透露,一位20多歲的男性員工在新型冠狀病毒檢測中呈陽性,這名員工在3月21日接受檢查,3月22日結果顯示確診。
  • 研究顯示,大城市超八成新冠病毒感染發生在這些地方……
    英國《自然》期刊日前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大城市裡超過八成的新冠病毒感染發生在大約10%的地點。這些地點普遍更擁擠且人們停留時間更久。報告作者之一、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機學副教授尤雷·萊斯科韋茨10日總結說,在都市裡,餐廳、健身房、旅館、咖啡館、宗教場所重新開放後,會發生最大數量的新冠病毒感染。11月9日,在美國紐約,人們在一家餐廳的戶外餐區就餐。
  • A型血更容易感染新冠?研究發現新冠感染風險還與血型有關!
    哎,這煩人的病毒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浩哥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一篇重磅科研論文的解讀,論文發表在醫學頂級神刊新英格蘭醫學上,研究人員試圖發掘新冠感染與個體基因差異之間的關係,結果一不小心發現感染風險居然跟血型有關……..
  • 研究稱新冠病毒或在2019年9月就已經在義大利傳播
    據外媒BGR報導,來自義大利的一項新冠研究顯示,SARS-CoV-2實際上早在2019年9月就已經在該國傳播,比預期的早了幾個月。來自米蘭的研究人員在一項癌症篩查研究的志願者血液中發現了新冠病毒中和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