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不久留、不扎堆,即可顯著降低新冠感染率!

2020-11-14 中國數字科技館

英國《自然》期刊日前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大城市裡超過八成的新冠病毒感染發生在大約10%的地點。這些地點普遍更擁擠且人們停留時間更久。

報告作者之一、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機學副教授尤雷·萊斯科韋茨10日總結說,在都市裡,餐廳、健身房、旅館、咖啡館、宗教場所重新開放後,會發生最大數量的新冠病毒感染。

研究人員所建立的模型顯示,「感染地圖」呈現非常不均勻的狀態,10%的地點發生了超過80%的感染。這些高發地點的特點是空間更小、更擁擠、人們停留得更久。

研究還發現,收入更低的社區居民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概率是高收入者的2倍,原因是低收入人群去的雜貨店每平方英尺比富人去的店擁擠60%,人們逗留時間也多出17%。

研究給出實用建議,各類場所不必在關閉和開放之間二選一,而是可以限流開放。研究測算認為,將場所內人數保持在最高可容納人數的20%以內,即可將新冠感染率降低80%。

美國史丹福大學和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依據美國10個最大都市群的手機定位數據建模,完成上述研究。研究的缺陷之一是,學校、養老院、監獄等一些人員聚集場所不在模型考察範圍內。


本文來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不久留、不扎堆即可顯著降低新冠感染率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郭倩)英國《自然》期刊日前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大城市裡超過八成的新冠病毒感染發生在大約10%的地點。這些地點普遍更擁擠且人們停留時間更久。報告作者之一、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機學副教授尤雷·萊斯科韋茨10日總結說,在都市裡,餐廳、健身房、旅館、咖啡館、宗教場所重新開放後,會發生最大數量的新冠病毒感染。
  • 研究顯示,大城市超八成新冠病毒感染發生在這些地方……
    英國《自然》期刊日前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大城市裡超過八成的新冠病毒感染發生在大約10%的地點。這些地點普遍更擁擠且人們停留時間更久。報告作者之一、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機學副教授尤雷·萊斯科韋茨10日總結說,在都市裡,餐廳、健身房、旅館、咖啡館、宗教場所重新開放後,會發生最大數量的新冠病毒感染。11月9日,在美國紐約,人們在一家餐廳的戶外餐區就餐。
  • 澳研究稱低成本醫療裝置即可降低醫院內新冠傳播風險
    澳研究稱低成本醫療裝置即可降低醫院內新冠傳播風險新華社雪梨12月16日電(記者陳宇)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新一期《歐洲呼吸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開發的一套低成本簡易裝置可以有效阻止新冠患者接受治療時病毒洩漏,從而保護醫護人員,減少醫院內感染的風險。
  • 研究:新冠早期高燒症狀或可降低病毒侵染性
    導讀 一項來自中國學者的研究顯示,感染新冠早期時,人體內的高溫或可在一定程度降低新冠病毒與人類細胞的結合,從而延緩病毒對人體的侵染,使得患者體內病毒載量降低
  • 新研究:中國及時採取新冠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新冠病例數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3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細胞出版社與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合作創辦的期刊《創新》(The Innovation)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中國在新冠疫情暴發後迅速採取防控措施,有效降低了新冠感染病例數。這項研究由復旦大學IRDR國際卓越中心、環境系研究員王戎牽頭。
  • 研究稱美國超市員工的新冠感染率「明顯高於周圍社區」
    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麻薩諸塞州沒有實施口罩強制規定的時候,相當數量的無症狀超市員工的新冠檢測呈陽性。科學家們發現,直接與顧客接觸的員工檢測出陽性的機率高出5倍。「因此,物理屏障(有機玻璃)和戴口罩將大大降低這種感染SARS-CoV-2的風險。」雖然這個比例聽起來很嚇人,但有一個細節可以解釋這個意外的發現。這項研究發生在5月份,Justing指出,麻薩諸塞州在研究報告發布後就實施了口罩的規定。美國疾控中心直到4月初才開始建議使用口罩。在超市等室內環境裡面,戴口罩的人越多,傳播的風險就越低,顧客和工人都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 【抗體檢測提高確診率】EMI:檢測血清特異抗體可顯著提高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率
    國家藥監局近日新批准兩個新冠病毒感染抗體檢測試劑,這對疾病確診和進一步控制疫情的意義重大。 本周剛在國際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EMI) (中文譯名《新發微生物與感染》) 發表的一篇發自武漢臨床前線的報告發現,新冠病毒在身體多部位採集到樣本後,雖然可以用分子生物學檢測到病毒存在,但這些部位的檢出陽性率都不高。
  • 新加坡研究顯示矮個子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
    據外媒BGR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由於飛沫的下行軌跡,矮個子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流體物理學》雜誌上。新加坡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的物理學模擬證明了這一點,並顯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矮個子比高個子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英國研究:感染新冠病毒後,抗體水平會「迅速降低」
    新冠病毒抗體在(患者)感染後下降,引發對「群體免疫」論的質疑 截圖:CNBC美國消費者與商業新聞(CNBC)27日報導,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實時追蹤社區傳播」項目發布了尚未經同行審議的研究結果。她說,最重要的是人們依然需要遵守戴口罩、保持社交隔離等防疫規定,降低自己或他人面臨的風險。進入10月,歐洲迎來更加兇猛的第二波疫情。當地時間26日,英國新增367例新冠病毒死亡病例,是五個月以來最高紀錄。此前9月23日,英國政府宣布社交隔離措施,包括禁止酒吧與餐館在晚上10點後營業。
  • 英國新冠病毒感染率(R值)下降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英國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英國新冠病毒感染率(R值)下降,現在介於1和1.1之間。這意味著平均每10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就會感染10到11個人。上周的R值在1.0到1.2之間。
  • 以色列發現兩種有效抵抗新冠病毒藥物,顯著降低病毒複製能力
    據當地媒體報導,以色列生物學研究所(IIBR)的科學家日前表示,兩種用於治療高雪氏病(Gaucher's disease)的藥物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並有可能在未來冠狀病毒暴發時作為廣譜抗病毒治療藥物。實驗中,他們檢查了藥物Cerdelga和Venglustat,結果顯示這兩種藥對新冠病毒和其他潛在病毒均有效。研究人員說,新冠病毒會使細胞活力降低至40%,而在使用Cerdelga和Venglustat幹預後,細胞的活力提高到了75%—100%,這表明它們在體外對新冠病毒臨床分離的毒株具有抵抗作用。
  • 英國找到第一種能夠顯著降低新冠死亡率的藥物,且價格...
    來源:英倫房產圈英國新冠治療藥物研究重大突破!找到第一種能夠顯著降低新冠死亡率的藥物:地塞米松!今天的英國疫情例會由鮑裡斯主持。確診新冠的病人裡,新增死亡233人,累計死亡41,969人。2 今天聯合英國的醫療研究團隊,公布英國在新冠治療手段的研究上目前為止取得的最重大突破: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對於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有明顯的療效! 這是經過英國嚴格的臨床實驗得出的結論。
  • 研究顯示「新冠抗體幾個月就消退」群體免疫幻想或破滅
    在英國,體內具有新冠病毒抗體的人群比例今夏大幅度降低,或宣告群體免疫幻想的破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項針對36.5萬名成年人的大規模研究顯示,今年6月20日至9月28日,英國樣本人群中攜帶抗體人數由6%降至4.4%,下降了四分之一。這進一步證明,人體對新冠病毒的自然免疫可能是短暫的,會在幾個月內逐漸消退。
  • 感染初期體溫升高或有助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
    科技日報訊 (記者 付麗麗)暨南大學、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等單位的學者用計算和實驗證據證實:新冠病毒在高燒體溫下侵染性大大降低,高燒可能顯著改善疾病的進展和預後。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瑞典《計算和結構生物技術》雜誌上。
  • 李蘭娟團隊最新研究:新冠病毒複製和感染能力發生顯著變化
    李蘭娟院士團隊從浙江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新冠患者中鑑定到11個SARS-CoV-2病毒株,發現鑑定出的突變會直接影響新冠病毒的滴度和感染能力,差異最多可達1500倍。該研究提供了直接證據,表明新冠病毒的自然突變會嚴重影響病毒的複製和感染能力,並影響感染者的病情嚴重性。
  • 李蘭娟團隊最新研究:新冠病毒複製和感染能力發生顯著變化
    李蘭娟院士團隊從浙江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新冠患者中鑑定到11個SARS-CoV-2病毒株,發現鑑定出的突變會直接影響新冠病毒的滴度和感染能力,差異最多可達1500倍。該研究提供了直接證據,表明新冠病毒的自然突變會嚴重影響病毒的複製和感染能力,並影響感染者的病情嚴重性。
  • A型血更容易感染新冠?研究發現新冠感染風險還與血型有關!
    哎,這煩人的病毒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浩哥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一篇重磅科研論文的解讀,論文發表在醫學頂級神刊新英格蘭醫學上,研究人員試圖發掘新冠感染與個體基因差異之間的關係,結果一不小心發現感染風險居然跟血型有關……..
  • 印度研究人員認為伊維菌素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
    來自印度的研究人員在對接觸COVID-19患者的醫護人員進行藥物測試後,認為一種藥物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這種藥物叫做「伊維菌素」(ivermectin),它出現在之前的研究中,在實驗室測試中顯示這種藥物對治療新冠有效。
  • 新冠病毒感染的模式生物:倉鼠還是小鼠?
    本文研究顯示小鼠肺中SARS-CoV-2感染受到早期I型幹擾素反應的限制。然而,敘利亞倉鼠高度允許SARS-CoV-2感染。在野生型倉鼠中,SARS-CoV-2感染會觸發支氣管肺炎,肺部伴隨強烈的炎症反應、中性粒細胞浸潤和水腫。隨後該文評估了臨床實踐中使用的微型CT進一步評估SARS-CoV-2誘導的倉鼠肺部病理。
  • 愛爾蘭曾是歐洲新冠感染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為何變成全世界最高的
    (圖源: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進入聖誕周,愛爾蘭每天報告每10萬居民中有10例新冠肺炎病例,而美國的病例數約為每10萬居民中66例。但三周後,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彙編的最新七天滾動平均數,愛爾蘭報告的新病例超過了每10萬人中132例,而美國的上升幅度沒有那麼顯著,達到每10萬人中約7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