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國家,曾抵制諾貝爾獎

2020-11-24 騰訊網

各國都會把諾貝爾獎視為國家榮耀,為何納粹德國卻抵制諾貝爾獎呢?

撰文 | 瞿立建

各國都會把諾貝爾獎視為國家榮耀,極端如日本,甚至把獲得多少諾貝爾獎設為國家目標。可是,有個國家曾抵制諾貝爾獎。這個國家就是希特勒治下的納粹德國。

納粹德國為什麼抵制諾貝爾獎?因為挪威將1935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德國人奧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這讓希特勒感覺受到深深的冒犯。

1935,諾貝爾和平獎觸髮禁令

卡爾·馮·奧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1889年10月3日-1938年5月4日),德國記者、作家、和平主義者,他於1933年被納粹德國囚禁於集中營,1936年獲得1935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

奧西茨基是德國傑出的政治記者和政論家,著名的反法西斯和平戰士。1933年初,希特勒上臺。奧西茨基當然知道他面臨的政治形勢之兇險,但是他沒有像愛因斯坦等人那樣離開德國,而是決定留下來用自己文章與狂熱的德國死磕。他說:「一個人對著山谷吶喊,聲音會穿過邊界。」

求仁得仁,1933年2月28日,奧西茨基被捕,之後被投入集中營,並被殘酷虐待。

1936年,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宣布,把因故未頒發的1935年的和平獎授予奧西茨基。

這讓納粹德國和希特勒大為惱火,拒絕放他去領獎,並宣布禁止德國公民領取諾貝爾獎。1937年,納粹德國設立德國國家藝術與科學獎,以代替諾貝爾獎。

納粹德國設立德國國家藝術與科學獎,以代替諾貝爾獎。

1938年,英國化學家羅伯特·魯賓遜爵士(Sir Robert Robinson,1886年9月13日-1975年2月8日)提名裡夏德·庫恩(Richard Kuhn,1900年12月3日-1967年8月1日)為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魯賓遜很清楚德國的諾貝爾獎禁令,他在提名信裡說,庫恩雖然在德國工作,但他是奧地利人,不受德國禁令管轄。

可惜,魯賓遜的提名來得晚了一些,諾貝爾獎委員會空缺了本年度的化學獎,推遲到下一年再考慮這一提名。結果就是,1938年,沒有德國人獲得諾貝爾獎,納粹德國與諾貝爾獎相安無事。好景不長,1939年,麻煩來了。

1939,諾貝爾獎危機

1939年,庫恩獲得了193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可惜,他現在卻變成了德國人,因為德國吞併了奧地利。

裡夏德·庫恩(Richard Kuhn,1900年12月3日-1967年8月1日),1939年獲得1938年諾貝爾化學獎。

阿道夫·布特南特(Adolf Butenandt,1903年3月24日-1995年1月18日),193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1939年的化學獎也是德國人,阿道夫·布特南特(Adolf Butenandt,1903年3月24日-1995年1月18日)。

此外,德國人格哈德·多馬克(Gerhard Domagk,1895年10月30日-1964年4月24日)獲得了1939年生理學或醫學獎。

格哈德·多馬克(Gerhard Domagk,1895年10月30日-1964年4月24日),193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一下子授予三個德國人諾貝爾獎,簡直是成心與希特勒過不去!

負責諾貝爾化學獎的瑞典科學院做決定的時候,只論學術,不考慮政治因素。

負責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卡羅琳醫學院還是託人聯繫了德國駐瑞典大使,詢問德國的態度。德國大使回信說,給德國人頒發諾貝爾獎是不受德國歡迎的舉動,但官方態度也不一定僵化不變,政府一些官員,比如自己,就希望緩和禁令,改善德瑞之間在科學方面的關係。

卡羅琳醫學院接到這種信息後,感覺事情有緩,一致同意多馬克獲得1939年生理學或醫學獎。

納粹德國的反應表明,卡羅琳醫學院錯了。

三位新諾貝爾獎得主,多馬克是第一個接到瑞典方面的通知的。多馬克馬上請示德國教育部,結果教育部遲遲不給回信,多馬克覺得遲遲不給瑞典方面回信太不禮貌,就自作主張向卡羅琳醫學院回信表示感謝。

幾天後,外交部要求他提交一份他的回信的副本。1939年11月17日,多馬克被德國秘密警察蓋世太保抓走了,並被投入監獄。監獄長問多馬克犯了什麼事,多馬克說,得了諾貝爾獎,監獄長驚呼,怎麼抓了個精神病。

多馬克被抓前幾天,11月10日,庫恩和布特南特也收到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了,他們也很快收到了本國外交部的命令,不許亂說亂動。

11月23日,庫恩和布特南特被叫到教育部。他們被命令各自籤署一封給瑞典方面的回信,以他們各自的名義寫好的,內容是拒絕接受諾貝爾獎。二人看了信,說口氣太不禮貌,並且還有些事實錯誤,是不是修改修改。德國官員說:「信裡每個字都經過元首親自核准的,一個字也不能改。」並表示,如果拒不籤署,不僅兩位科學家自身難保,連工作單位和家人都好不了。二人無奈,籤上自己的名字。

不久,多馬克出獄,也被要求籤署了相同內容的信。

1944-1945,最後的倔強

1940-1943年間,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激戰正酣,諾貝爾獎沒有頒發。但是,諾貝爾獎委員會並沒有閒著,依然邀請有關科學家進行提名,並對獲得提名的科學家進行評估、排序。1938年發現的核裂變屢見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報告中。

奧託·哈恩(Otto Hahn,1879年3月8日-1968年7月28日),獲得1944年諾貝爾化學獎(1945年頒發)。

根據提名和評估情況,諾貝爾獎委員會決定把194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發現核裂變的奧託·哈恩(Otto Hahn,1879年3月8日-1968年7月28日)。這個決定也讓諾貝爾獎委員會考慮一個問題:納粹德國幹不幹?1939年的前車之鑑,不可不考慮。

這時,德國情報部門獲得了這個消息,德國駐瑞典大使館向瑞典發出了警告。德國外交部要求哈恩,如果收到獲獎消息,必須立即聯繫外交部,聽候指示,不得自作主張。

哈恩給諾貝爾獎委員會委員、諾貝爾獎得主曼內·西格巴恩(Manne Siegbahn,1886年12月3日-1978年9月26日)寫信,請他幫幫忙,不要讓自己得諾貝爾獎。

1944年10月18日,瑞典科學院推翻了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建議,決定今年暫不發獎,留待明年重新評獎。這給哈恩及其朋友和科學史留下一個誤會,以為瑞典為哈恩暫時保留了諾貝爾獎,留待德國取消禁令之後再公布。

1945年9月,諾貝爾獎委員會確定1944年和1945年的獲獎人選,投票決定哈恩獲得194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這時納粹德國已經倒臺了,哈恩領獎是不是沒有障礙了?依然有。

哈恩因被懷疑參與納粹德國核武器項目,在1945年4月被盟軍逮捕,關押到了英國。英國不放行哈恩去瑞典。直到1946年12月,哈恩才得以到達斯德哥爾摩,在本年度的諾貝爾獎頒獎禮上,領取了獎章、證書、獎金,發表了獲獎演講。

尾 聲

1947年12月的諾貝爾獎頒獎禮上,多馬克領取了諾貝爾獎章和證書。次年的諾貝爾獎頒獎禮上,庫恩和多特南特也領取了獎章和證書。這三位遲到的諾獎得主都沒有領取到獎金。

一出抵制諾貝爾獎的荒誕劇,終於有了一個還算完滿的結局。

雖然德國抵制諾貝爾獎的禁令隨著納粹的覆滅而終結了,但德國在諾貝爾獎上的高產表現再難復當年之勇。

參考資料

1.《通往斯德哥爾摩之路》,[匈] 豪爾吉陶伊 著,節豔麗 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 Historical Studies in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Vol. 31, No. 1 (2000), pp. 37-53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任何形式的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摘編。轉載授權請在「返樸」微信公眾號內聯繫後臺。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趣知識;美國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二,諾貝爾獎初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等五個獎項。 1968年,因瑞典國家銀行捐贈巨額資金加設諾貝爾經濟學獎。 三,1901年12月10日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發(創立者諾貝爾逝世五周年時)。 四,從1901年截至到2018年,諾貝爾獎共授予了904位個人和24個團體,這其中4位個人以及1個團體(聯合國難民署)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1個團體(紅十字會)曾三次獲得諾貝爾獎,故總計908次授予個人、27次授予團體。
  • 諾貝爾獎得主數量前十的國家有哪些?中國排名要努力
    你知道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十個國家是誰嗎?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諾貝爾得獎數量第十名,奧地利共有21人得過諾貝爾獎,這個國家並不大,面積只有八萬三千多平方公裡,人口只有880萬左右。人口只有幾百萬的國家裡面能出這麼多,獲獎者已經非常厲害。
  • WV夢幻之旅被工商總局定性為傳銷,曾被黃渤關之琳等聯名抵制
    與全球近200個國家合作,可以去世界上100餘個頂級的旅遊勝地,能夠買到最低價的機票,用低星級價格入往高星級酒店,只需投入數百美金成為會員,在玩的同時還有機會賺到一大筆財富……面對如此誘惑,一旦心動,便陷入陷阱。
  • 從學術期刊到諾貝爾獎,對女科學家的歧視有多嚴重?
    她的實驗與發現令理論的最初提出者李政道、楊振寧同獲1957 年的諾貝爾獎,震憾了物理學界和科學界,但她本人卻未能一同獲獎。實驗室裡的吳健雄       20世紀30年代主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的伊西多·拉比(Isidor Isaac Rabi)曾在1986年的一場演講中說:「吳健雄應該得到諾貝爾獎。」
  • 諾貝爾獎統計,哪些國家獲得的獎項最多,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得獎?
    ,其餘8個都是歐美國家,其中歐洲6個,即英國、德國、法國、瑞典、瑞士和奧地利。截止到2020年,英國一共有134個諾貝爾獎獲得者。3、德國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更重要的是,德國曾經在二戰前實力無限接近英國和美國,那個時候的德國諾貝爾獎人數較多,二戰後較為下滑,尤其是大學的綜合實力。截止到2020年,德國一共有108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 過去118年,諾貝爾獎得主被這三個國家壟斷
    【過去118年,諾貝爾獎得主被這三個國家壟斷】 經分析整理,三大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的國籍分布如下: 第一名:美國281人次(42.7%); 第二名:英國93人次(14.1%); 第三名:德國72人次(10.9%); 這三個國家佔比合計超過2/3,壟斷性非常高。
  • 諾貝爾獎人數全球第八!加拿大是如何做到的?
    第19位:2009年,曾就讀於麥吉爾大學的傑克·紹斯塔克(Jack W. Szostak)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第20位:威拉德.博伊爾(Willard Boyle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還曾捧得諾加拿大國家勳章。
  • 一個把打仗變成段子的國家,派出80人回來81人,曾獲搞笑諾貝爾獎
    一個把打仗變成段子的國家,派出80人回來81人,獲搞笑諾貝爾獎打仗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也是一件象徵著災難的事情。只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歐洲的中部,有這麼一個小國硬生生把打仗變成了段子,他們只派出80人參戰,結果回來81人,他們熱衷於搞笑,還曾經獲得過搞笑諾貝爾獎。
  • 原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獲「搞笑諾貝爾獎」,因禁止吐痰、養鴿子
    1994年,因為他在指導公眾行為方面所做的指令性研究,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心理學獎。搞笑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是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為有趣地模仿諾貝爾獎而主辦的,入選「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也必須不同尋常,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以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等方面的興趣。
  • 印度板球聯賽放棄抵制中國 國民炮轟:國家尊嚴重要
    -馬哈詹的強烈不滿,馬哈詹甚至認為應該抵制印度板球聯賽。,如果不抵制廉價的中國產品,印度製造業消亡只是時間的問題。這意味著印度板球聯賽委員會不會與中國品牌一刀兩斷,雖然沒有透露繼續合作的原因,但這之前一位聯賽官員就直言自己不贊助抵制,希望能留住中國人的資金,因此不能感情用事。
  • 中國經濟學家離諾貝爾獎有多遠? 4人曾獲提名
    筆者研究了諾獎的相關過程及評獎實踐,歸納出八個方面的標準:  第一,從諾獎的覆蓋範圍上看,包含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等廣泛的經濟學各學科門類。  第二,從研究層次上,要求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學科前沿,特別注重基礎理論研究。
  • 中國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提名?他竟然獲得諾貝爾獎跨界提名!
    我們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是國際上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被公認當時科學成就的最高榮譽。逐漸反映出整個國家或地區整體科學水平,最大程度地代表了所在領域的最高水平。諾貝爾獎創立於1900年,在這100年中有哪些華人華僑和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呢?他們當中有多少受過民國教育呢?
  • 日本曾誇下海口,50年拿30個諾貝爾獎,如今18年過去,情況如何?
    諾貝爾獎,是如今全球最權威的國際獎項之一,一般是用來獎勵在各個領域對人類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目前諾貝爾獎有6個領域,分別是諾貝爾化學獎截止到2019年,諾貝爾獎共授予了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對個各個國家而言,拿到諾貝爾獎的數量,也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在科學教育等領域也投入很大,他們對諾貝爾獎也非常執著,曾經放下豪言,要在50年內拿到30個諾貝爾獎,如今18年過去了,他們是否能實現自己的諾言?
  • 清華沒有一個諾貝爾獎,而這個大學,有158個!
    如果拿兩個大學來相比,想必必然會拿出諾貝爾獎來比較,諾貝爾獎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也是在世界上最享譽盛名的獎項,能拿到諾貝爾獎,基本就代表了一個學校在這個領域的世界一流地位,如果諾貝爾獎拿的多了,結果自然不言而喻,幾乎等於這個大學的硬實力。
  • 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最多的國家排行
    第一,美國,386個; 第二,英國,134個; 第三,德國,108個; 第四,法國,70個; …… 不得不承認,美國雖然和我們的關係不太好,但他們國家的優秀科學家確實比我們要多
  • 獲得諾貝爾獎國家排名TOP10:日本成唯一進入前十的亞洲國家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普遍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的最高級別的獎項,也是很多科技工作者夢寐以求的終極目標!諾貝爾獎是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化學、物理、文學、生理學或醫學、和平和經濟學這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
  • 加拿大諾貝爾獎人數全球第八,教育不可小覷
    其實追究加拿大在諾貝爾獎的歷史上,始終有著一席之位的。或許你根本就想不到,這個建國剛剛150周年且人口不到4000萬的國家,竟然拿到過這麼多諾貝爾獎!第20位:威拉德.博伊爾(Willard Boyle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還曾捧得諾加拿大國家勳章。
  • 拯救臭氧層的諾貝爾獎得主剛剛死亡
    化學家馬裡奧·莫利納(Mario Molina)在臭氧層上的研究為他贏得了1995年的諾貝爾獎「他是世界歷史上對氣候保護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前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任白宮氣候顧問的保羅·布萊索(Paul Bledsoe)說,多年來,他與莫利納(Molina)曾以各種身份合作。
  • 有3個院士頭銜,對諾貝爾獎沒興趣!這才是學子們心中的真女神!
    少年班班級合影3個院士頭銜大家應該又知道院士頭銜的含金量有多大,前段時間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奶奶還因為不是院士上過熱搜,並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議論,而莊小威卻身兼3個院士頭銜。當然,饒毅的成就和地位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就是這樣大佬還曾在一次講座上調侃因為莊小威而有種失敗的感覺,這也算是一件趣事。
  • 《李頓調查團報告書》對中國抵制日貨運動的認定評析
    這些研究各具特色,為深入研究《李頓調查團報告書》提供了重要參考,但抵制日貨運動作為報告書涉及的重要事項鮮有論及。事實上,該報告書有關抵制日貨運動的論述曾被作為證據在東京審判中得到採納,並引發了檢辯雙方的激烈爭論。然而,這樣一份重要的歷史文件在對抵制日貨運動的認定上立場是搖擺的,結論是模糊的,未能反映出抵制日貨運動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