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國家:共有383人獲獎,比歐盟國家加起來還多
相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絕對是這一問題的完美答案,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重要獎項,這個獎項可以說是很多人終生奮鬥的目標了,而科研經費全球第一的美國,自然也就是這一獎項得主最多的國家了。目前這個國家的諾獎得主究竟有多少呢?從wiki收錄的2018年數據中來看,這個國家一共有383人獲獎,這是什麼概念呢?
-
瑞士憑什麼出了28個諾貝爾獎得主?
身為一個人口只有800萬的小國,瑞士一共培養出了28名諾貝爾獎得主。獲獎人數排在世界第7位(前6位分別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瑞典、俄羅斯),而瑞士則是世界上諾貝爾獎獲得佔國民比例最高的國家,根據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的一項統計,瑞士每100萬人中就有1.111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因疫情改為線上 每項獎金約118萬美元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因疫情改為線上舉行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2月10日電(記者付一鳴)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因新冠疫情10日改為線上舉行,活動地點也首次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
諾貝爾獎得主國家排名:中國不忍直視
今天,英國教育研究機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發表了對過去15年(2000年-2014年)科學和經濟領域諾貝爾獎得主的統計結果(注意:此次統計不含文學獎和和平獎)。
-
全球人才最多的國家:諾貝爾獎得主383名全球第一,比全歐盟還多
科研能力不管是對於哪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畢竟只有科研能力提升上去了,一個國家才能夠更加發達且強大。而究竟如何標定一個人對世界的貢獻達到了全球頂尖水平呢?相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絕對是這一問題的完美答案,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重要獎項,這個獎項可以說是很多人終生奮鬥的目標了,而科研經費全球第一的美國,自然也就是這一獎項得主最多的國家了。
-
有個國家,曾抵制諾貝爾獎
各國都會把諾貝爾獎視為國家榮耀,為何納粹德國卻抵制諾貝爾獎呢? 撰文 | 瞿立建 各國都會把諾貝爾獎視為國家榮耀,極端如日本,甚至把獲得多少諾貝爾獎設為國家目標。可是,有個國家曾抵制諾貝爾獎。
-
外媒展望諾貝爾獎未來走勢 稱中國將成獲獎主力
2011年度諾貝爾首個獎項得主下午揭曉 加拿大醫學博士獲獎呼聲高外媒展望諾獎未來走勢 中國科學家將成諾獎「生力軍」2011年度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將於北京時間今天17時30分揭曉。醫學獎是今年諾貝爾獎的首個揭曉獎項,除了文學獎的時間尚未確定外,諾貝爾獎其他獎項的得主本月也將逐一揭曉。
-
美國諾貝爾獎得主公開道歉!獲獎論文結果無法再現!
近日,2018年諾貝爾獎化學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公開道歉,宣稱獲獎論文結果無法再現!到底什麼情況,我們來看看!2018年,弗朗西斯·阿諾德因為在「酶進行定向進化」方面取得突破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阿諾德不僅是首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美國女科學家,也是諾貝爾獎118年歷史上第五位獲得化學獎的女科學家。那年,阿諾德與美國密蘇裡大學榮休教授喬治·史密斯和英國劍橋大學的格雷格·保羅·溫特共同分享了諾貝爾化學獎。其中,阿諾德獲得了一半的獎項,因為她成功在試管裡演繹了達爾文的「進化論」。
-
日本那些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這些年日本拿了不少諾貝爾獎,包括加入了美國國籍的兩位在內,日本人已經有了25名諾獎得主,而且獲獎的工作全是在日本國內進行的。2013年開始連續三年都獲獎,這個醫學生理學獎也已經是第四回了,結果到現在搞得弄來了諾貝爾獎也就是一個新聞,但不是什麼大新聞的古怪局面。
-
探秘諾貝爾獎:這5個英語名詞,助你了解少有人知的二三事!
/Jewish(猶太人),從世界範圍來看,是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民族。僅以2017年為例,自然科學諾獎得主中就有三位猶太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Rainer Weiss(萊納·魏斯)、Barry c . Barish(巴裡·巴裡什),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Michael Rosbash(麥可·羅斯巴什)。
-
2020年諾貝爾獎:盤點全球培養諾獎得主最多的TOP30大學
據世界糧食計劃署官方網站資料,每年,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都會向約80個國家的8000萬人口提供援助,是處於全球抗擊飢餓最前線在選擇海外大學的過程中,諾貝爾獎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標。畢竟這些大神們的高等教育背景,永遠是個津津樂道的話題。
-
日本口出狂言,50年內要拿下30個諾貝爾獎,結果呢?
有人說,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發展程度如何,那麼不妨看看他們的科學家獲得了多少諾貝爾獎科學獎。常言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於科技的發展,幾乎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科技發展計劃,比如日本瘋狂的諾貝爾獎科學計劃:「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結果如何呢?
-
記者採訪30位諾貝爾獎得主 中國科學家如是說
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在回顧這100年的科學發展史時講到,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電子時發現了它與傳統理論的矛盾,提出普朗克常數,這就是著名量子論的起點,它使普朗克成為1918年的諾貝爾獎得主。1905年,愛因斯坦首先把量子理論的概念運用到光電效應中,又獲諾貝爾獎。
-
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預測諾貝爾獎得主
此次公布也是對將於10月公布的本年度諾貝爾獎 (Nobel Prize) 得主的預測。 每年,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都會利用來自其研究解決方案 ISI Web of Knowledge(SM) 的數據進行定量分析,確定化學、經濟學、生理學或醫學及物理學等諾貝爾獎頒獎學科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研究人員。這些具有高影響力的學者因他們的論文被廣泛引用,獲得「湯姆森科技桂冠獎」。
-
119年過去了,為什麼諾貝爾獎獎金越來越多?
截止到2019年,諾貝爾獎已經被授予950人和組織597次。可整整119年,諾貝爾的遺產不僅沒花光,還越花錢還越多。將近一千人都沒能分光諾貝爾的遺產,諾貝爾當初到底留了多少錢?這麼多年過去,諾貝爾獎的獎金為什麼還發不完?還要等多久,才能徹底花完這筆遺產?
-
諾貝爾獎得主數量前十的國家有哪些?中國排名要努力
你知道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十個國家是誰嗎?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諾貝爾得獎數量第十名,奧地利共有21人得過諾貝爾獎,這個國家並不大,面積只有八萬三千多平方公裡,人口只有880萬左右。人口只有幾百萬的國家裡面能出這麼多,獲獎者已經非常厲害。
-
湯姆森公布科技桂冠獎名單 預測諾貝爾獎得主
【eNet矽谷動力消息】湯姆森公司旗下面向全球研究和商業團體提供信息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今天公布了2007年度「湯姆森科技桂冠獎」得主名單,這些研究人員有望角逐諾貝爾獎。此次公布也是對將於10月公布的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的預測。
-
全球智庫動態 | 回顧諾貝爾獎120年的非凡歷史
1901年至2020年,諾貝爾獎共頒給過930名個人和25個機構(諾貝爾獎授予個人934次,授予組織28次,其中有4位個人和3個組織多次獲得諾貝爾獎)。回顧諾貝爾獎120年歷史,可以發現:1. 西方國家主導了諾貝爾獎。
-
澳洲這些大學原來盛產諾貝爾獎得主
諾獎得主們都是來自於世界各所頂級高校的教授們,作為留學生,我們當然更關注去哪所大學能夠更近距離的接觸到諾貝爾獎的得主們,去哪所大學能夠親自得到他們的指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澳洲各大學得過諾貝爾獎的各位教授~阿德萊德大學諾貝爾獎作為科學界 ( 包括人文科學 ) 的至高榮譽,是反映著一個國家的科研和人文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
△圖為諾貝爾獎往屆的晚宴 圖片來自瑞典電視臺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因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