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獲「搞笑諾貝爾獎」,因禁止吐痰、養鴿子

2020-12-06 濉園主人

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的父親李光耀是新加坡1965年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理,並一直任職到1990年。1994年,因為他在指導公眾行為方面所做的指令性研究,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心理學獎。

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是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為有趣地模仿諾貝爾獎而主辦的,入選「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也必須不同尋常,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以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等方面的興趣。評委中不乏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頒獎儀式每年十月,在諾貝爾獎頒獎前一至兩周舉行。

李光耀的指導公眾行為方面所做的指令性研究是什麼呢?其實就是隨地吐痰、嚼口香糖或餵鴿子的公民施以懲罰的效果的「心理實驗」研究,他這一試驗做了長達30年,實驗對象是幾百萬新加坡公民。  

1999年12月18日,李光耀接受日本NHK電視臺接受採訪時說:「我曾經在英格蘭求學,那是個循規蹈矩的地方,人們非常有禮貌,誠實待人,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地鐵站外的馬路上有賣報紙的,沒有人看著報攤,只有一個放硬幣和紙幣的盒子。你拿了一份報紙之後,把硬幣放在盒子裡。這真是世界一流城市的標準。我們也努力做到那樣。」 

正是基於這個目標,在他擔任新加坡總理後,發起了一場致力於改變人們生活細節的運動,其中的重點就是禁止公民隨地吐痰、嚼口香糖或者是餵養鴿子。實施這場運動的方式正是心理學家們已經在老鼠身上實驗過的方式,即,是懲罰而不是勸說。  

這些禁令正是由李光耀本人構思並推行的。和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及其他一些國家曾發起的為了阻止結核病傳播的反吐痰運動,主要依公共宣傳不同。李光耀頒布禁痰法規並不是以公共健康為目的,他認為這關乎人們的行為禮儀。他曾自豪地公開發表演講說:」我認為一個國家更需要的是規則,而不是民主。」  

李光耀還認為鴿子是不討人喜歡的東西,就像老鼠一樣不受歡迎。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曾解釋說:「這些鳥類會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健康威脅,也會造成一定麻煩,比如說食品汙染。此外,鳥糞也會汙染人們的衣服、汽車、牆壁和地面,同時對屋頂造成破壞。」  

他不僅發起了反對隨地吐痰、嚼口香糖和餵養鴿子的運動,還禁止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吸菸和說粗話髒話。他還強烈推廣了幾項他最為倡導的行為:微笑、禮貌待人以及在公共廁所主動衝水。1992年開始,新加坡政府禁止生產、進口或銷售口香糖。

1994年,李光耀因此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的心理學獎。但他並沒有出席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可能這只是主辦方的一廂情願吧。

現在的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人口數量570 萬(2019年6月),依據2018年國際匯率,新加坡GDP總計3610億美元,人均GDP高達6.4萬美元。在2019年全球可持續競爭力二十強中排名第一,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八名。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為開國總理李光耀舉行國葬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國葬儀式3月29日14時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心舉行。李光耀長子、現任總理李顯龍、新加坡總統陳慶炎、榮譽資政吳作棟等十名代表宣讀悼詞。靈柩在儀式結束後運往北部靠近三巴旺空軍基地的萬禮火葬場火化。三軍最高規格向李光耀告別3月29日,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最後一次行經揮灑自己一生血汗的土地。
  • 新加坡開國之父李光耀病逝 周日舉行國葬
    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  據新加坡總理公署23日發布的最新公告,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當天凌晨3時18分在新加坡中央醫院病逝,享年91歲。  公告說,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以沉重的心情向全國人民告知這個消息,治喪委員會將另行公布有關公眾弔唁和李光耀葬禮安排的詳情。  李光耀因感染嚴重肺炎於2月5日進入新加坡中央醫院住院治療。
  • 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國葬上,日本首相安倍「睡」著了……
    2015-03-30 16:35 來源: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沈靚 據日本媒體報導,3月29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李光耀國葬上,安倍竟然睡著了,並被拍進了現場直播的畫面。 視頻截圖       3月29日,世界各國首腦出席了在新加坡舉辦的李光耀國葬。
  • 李光耀曾預言臺灣與大陸統一隻是時間問題
    內閣成員開會須穿白色襯衫長褲以表「自清」  對「老虎」「蒼蠅」,要打到其傾家蕩產身敗名裂  新加坡天生與貪腐絕緣嗎?否。1959年,新加坡擺脫殖民實現獨立,李光耀擔任新加坡首任總理。  所以,在出任新加坡首任總理後,李光耀快速磨快了兩把「刀」,一是完善和強化法律,二是調整貪汙調查局的定位。把貪汙調查局的權限提到最高,只向總理一人負責,只要總理同意調查,調查就必須進行。  另外,還有一項「有罪推定」法律條款備受關注,那就是「異常財富」可以成為指控證據,無法解釋的財產就算貪汙。
  • 白俄總統因「禁止公眾鼓掌」獲搞笑諾貝爾和平獎
    中國網9月14日訊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9月13日報導,9月12日,2013年搞笑諾貝爾獎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舉行,並在網絡進行了現場直播。最終,共揭曉涵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9個獎項。其中,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因「禁止公眾鼓掌」獲得了搞笑和平獎。當然,總統本人並沒有到現場領獎。
  • 在輝煌一生的終點回望——探訪李光耀的「從政起點」
    新加坡國會議員Lily Tirtasana Neo(中文名:梁莉莉,MP)在緊張忙碌於此處悼念活動的間隙,接受了中新社記者的專訪。她對記者說,自己來自於丹戎巴葛集選區,親身經歷了李光耀領導下新加坡的巨大變化。  梁莉莉說,丹戎巴葛原為社會較低收入群體聚居地,基礎設施較為落後,是李光耀徹底改變了這裡。
  • 新加坡7成人口是華人,李光耀為何不定漢語為國語,反而選擇英語
    引言《漢書·劉向傳》有言「此皆以和致和,獲天助也。」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在困境中,不思索解決眼前困難的方法,而是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的話,那最後必然難以收穫成功。同樣,這個道理對於國家來講也一樣。要知道,在新加坡,足足有著70%以上的人口都是華人,就連李光耀他自己也不例外.使用漢語不是該更加方便嗎?▲剛獨立時的新加坡對此,李光耀沒有做任何解釋,他還是堅定地將這條政策推行了下去。
  • 新加坡為何是東南亞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出來時,李光耀曾掩面大哭。因為新加坡乃彈丸之地,沒有自然資源,甚至沒有水源,兵力空虛,國力不足,與馬來人分家,馬來西亞不會讓它好過。南面又有印尼覬覦它,有人形象地把新加坡所處的地緣環境比做「一頭猛虎(印度尼西亞) 和三隻狼狗(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 ,而新加坡只是一隻小貓」。
  • 多國元首抗疫失利,獲「搞笑諾貝爾獎」,勝出者可獲得10萬億...
    美國總統川普、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俄羅斯總統普京等,竟因其抗疫成績獲獎?沒錯,是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這批國家元首獲獎理由為,教育世人原來政治家對國民生死的影響,比醫生、科學家更甚。
  • 李顯龍哽咽致辭追思父親李光耀:請您安息吧
    民眾在新加坡中央醫院觀看李顯龍的電視講話記者 包雪琳攝民眾在新加坡中央醫院觀看李顯龍的電視講話。記者 包雪琳攝據新加坡總理公署23日發布的最新公告,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當天凌晨3時18分在新加坡中央醫院病逝,享年91歲。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剛剛就其父親、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去世發表了講話。李顯龍先後用馬來西亞語、中文以及英文發表講話,追思了父親李光耀,並讚揚了李光耀對新加坡所做出的貢獻。他用華語說:「今天,我們失去了一位敬愛的領袖,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
  • 新加坡基本是華人,為何一獨立就廢除漢語?李光耀:漢語有個劣勢
    是什麼使新加坡獲得了如此巨大的進步呢? 那麼則不得不提一個人——新加坡最偉大的總理李光耀;那麼則不得不提一項重大的政策——廢除漢語,將英語作為國語。新加坡一實現獨立便廢除漢語,在上個世紀的世界裡,可以說是一項極具積極意義的決策,它從多方面推動了新加坡綜合國力的巨大進步。
  • 李光耀的「實用主義」及其啟示
    要之,凡事要從實際而非概念出發,一如漢代陸賈主張:「制事者因其則,服藥者因其良,書不必起仲尼之門,藥不必出扁鵲之方。」買鞋首在合腳,而非牌子;實效大於概念,不務虛名:如此而已。對英語工具性的考慮生活在多種族多語言並存的社會,李光耀特別重視語言。富裕家庭自幼教給他的是英語和馬來語、爪哇語。
  • 臺媒:為什麼臺灣沒有李光耀的洞見?
    當地時間3月23日,新加坡丹戎巴葛民眾俱樂部,一名男子對著李光耀的遺像鞠躬。李光耀1955年首次參選,贏得丹戎巴葛區議席,自那時開始李光耀就以議員的身份一直為丹戎巴葛區的居民服務。    中新網3月25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25日社論指出,相較於李光耀,臺灣的領導精英,坦白說在格局乃至胸襟上都遠遠比不上。
  • 搞笑諾貝爾獎2018獲獎名單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獎
    ­  影視界有評選年度爛片的金酸莓獎、金掃帚獎,傳媒界有失敗新聞攝影展,科學界的笑料擔當必須屬於「搞笑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要正裝出席,向瑞典王室敬禮;搞笑諾貝爾獎則是愛穿啥穿啥,(還有人打扮成蜜蜂),但需向瑞典傳統肉丸子敬禮。
  • 政壇巨人李光耀的英語名言錄
    原標題:冷如刀 灼如炬!,世上沒有多少人聽過新加坡這個地方。中國原是一個破敗的國家,本可能像蘇聯那樣崩潰,但他一手改變了中國的命運,讓這個國家變成今天的面貌,並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 囧囧有神的「搞笑諾貝爾獎」
    每年諾貝爾獎頒獎一周前的一天,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座無虛席,「Ig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頒獎典禮通常在此舉行。這些獲獎者也包括一些「諾貝爾獎」得主在內,「Ig諾貝爾獎」在國內又被譯為「搞笑諾貝爾獎」。
  • 新加坡7成是華人!李光耀:除非打倒我,否則漢語永遠不能成國語
    前言百度上有一個詞條,關於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去新加坡可以說中文嗎?"好奇的驅使,許多的人不由自主地點入瀏覽。在眾多人的認知裡,新加坡像是我們另一處的"友誼港灣"。在無數短評中有這樣一位新加坡網友這樣談到。01 新加坡的船長是華裔"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祖籍廣州生在新加坡的華裔。自幼受西方文化薰陶的他從時局動蕩的環境裡成長,輾轉西方熟稔歐洲文化,正統的西方文化孕育出這位"開國元首"李光耀。
  • 李光耀觀天下:新加坡國父預見未來世界格局,中美誰來領導世界
    01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國父,一手創立了新加坡,也一手把它從貧窮的小島,發展成富裕的花園城市。目前新加坡的人均GDP6.4萬美元,高於美國,是最富裕的前十大國家之一。新加坡的富足,靠的不是自然資源,真的是實打實拼出來的。新加坡的成功,被譽為「小國大謀」。沒有李光耀的幾十年來一直看對世界形勢,也就沒有新加坡的今天。
  • 2017搞笑諾貝爾獎出爐:「貓可不可以是液體」研究獲得物理獎
    搞笑諾貝爾獎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科技獎。因為真正的諾貝爾獎,是讓人肅然起敬而又距離感,而搞笑諾貝爾獎,則喜感十足,相當於逗比版的諾貝爾獎。大家會說這樣的發明富於想像力,對真正偉大的科技發明可能有啟發,而且也有搞笑諾貝爾獎的得主,但是這樣的發明讓人很開心,而且得獎的人也欣然前往,不像金酸莓獎、近掃帚獎得了都覺得丟人,來領獎都得自我檢討。這個獎歡樂多了。
  • 搞笑諾貝爾獎:日本連續14年獲獎,內容搞笑卻發人深省
    2020年的諾貝爾獎項已經全部公布,今年並沒有日本科學家入選,可是在「搞笑諾貝爾獎」領域,日本人並未缺席,今年同樣有日本人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殊榮」。從2007年開始,日本人已經連續14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項了,在業界,搞笑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獎項其實知名度都很高,每年也會受到許多人的關注。這篇文章,我們就講一講,日本人都獲得過哪些搞笑諾貝爾獎,其中的一些獲獎原因,也是讓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