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德州11月2日訊集中供暖,鼓勵環保熱源,例如地熱資源。在德州不少居民小區,就是採用地下井的方式,把地下熱水,引入到供暖管道裡。 但是今年冬天,德州主城區卻有15個小區,要停止使用這種「環保熱源」,轉而引入城區熱企鍋爐燒煤供暖的熱水。
11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正在改造地熱井供暖的鑫龍小區。德州市熱力公司的工人正在緊鑼密鼓對集中供熱的一次管網進行鋪設,目前工作已接近尾聲。據了解,這座小區於2006年便交房入住,此後小區居民一直使用地熱井供熱的採暖方式。
由於地域原因,德州的地熱資源豐富。地熱井供熱的原理也很簡單,從1000多米的地下用水泵將地下水抽出來,通過混水罐將地熱水和自來水混合,把溫度調節成入戶的標準溫度,然後通過加壓泵供到居民的家中。這樣的操作投入成本雖然低,但是存在的弊端也隨之而來。
因為地熱取暖沒有打回灌井,水抽上來到達居民家中循環之後,直接排到下水道,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地下水對相關的設施和設備有極大的腐蝕作用。不僅如此,還會對居民家裡的供暖設施進行腐蝕。尤其是分水器,腐蝕堵塞後,也會影響供暖效果。
地下水的嚴重腐蝕,導致鑫龍嘉園小區的供暖設備需要經常檢修,漏水或停熱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並且由於只是簡單的分水入戶,溫度的不可調控也給小區居民帶來了不便。「地熱剛剛供暖的時候溫度還可以,後來天氣冷了,溫度就達不到了,所以我也是過幾年就換個分水器。」小區居民周女士說道。
在鑫龍嘉園,居民原先的取暖費是每平方17.5元,改造成管道集中供暖後,每平方為22元。雖然價格相對之前有所提高,但是集中供熱卻可以根據室外溫暖人性的調解供熱水溫。「我們新安裝的換熱站機組是完全自動化的,可以在公司中控室進行溫度的調節,根據室外溫度的變化,實時進行溫度調節,保證居民家裡24小時是一個溫度的。」德州市熱力公司工程部主任張勇介紹。
記者了解到,目前,鑫龍嘉園小區的一次管網鋪設已經完成80%,熱力公司員工正在加班加點施工,確保在供暖來臨之時將溫暖送到居民家中。
閃電新聞記者 周樹茂 鄭秀程 德州臺 孟宏 張勇 通訊員 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