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以上熱水點20處 青海擬用地熱資源供暖發電
採用地下熱水供暖——目前這一新的供暖方式已在西寧、共和恰卜恰等地嘗試性地進行。記者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地熱資源,這一新型能源的勘查開發利用被我省安排上日程。初步規劃,「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在地熱資源發電、供暖、烘乾等方面大力開發利用,準備開展中低溫地熱發電試驗。
-
張來斌委員:發電、供暖、旅遊:地熱資源應加快開發利用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劉奕湛)「發展地熱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節能減排、改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油大學校長張來斌說,地熱資源對於培育新興產業、新型城鎮化建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以及增加就業均具有明顯的拉動效應,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
20萬平方米供暖僅需兩口井,地熱能否破解供暖環保之困?
新華社鄭州12月4日電 題:20萬平方米供暖僅需兩口井,地熱能否破解供暖環保之困?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李鈞德 李鵬 不燒煤、不燒氣,利用兩口深達地下千米的地熱井,就可供暖約20萬平方米,每年節省標準煤近5千噸,減排碳3千多噸。
-
科普丨利用地熱發電的特點
所謂「降壓擴容」法,就是根據熱水的氣化溫度與壓力有關的原理而設計的一種地熱發電方法。如零點三絕對大氣壓下,水的氣化溫度是攝氏六十八點七度,這樣,就可以降低壓力而使熱水沸騰變為蒸汽,以推動汽輪發電機轉動而發電。一九七零年建成的我國第一座地熱電站—一廣東豐順縣鄧屋地熱電站就是按這種方法設計建成的。
-
全面了解地熱能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重視人民的醫療保健事業,從20世紀50年代起,先後建立溫泉療養院160多家,20世紀70年代後,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市場推動下,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得到更加彭勃的發展。
-
地熱開徵資源稅引爭議 地熱供暖事業如何做大做強?
地熱能屬可再生能源,地熱供暖又是民生工程,如此高額稅負讓行業叫苦不迭,並表示不解——將於9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下稱《資源稅法》),明確將地熱列為能源礦產,要求「按原礦1—20%或每立方米1—30元」的稅率標準徵稅。由於目前的地熱開發技術以「水熱型」中深層地熱為主,即通過抽灌深層地下水實現取熱。
-
開發早資源多品質優 地熱是個寶陝西要用好
美麗陝西·進行時丨地熱是個寶 陝西要用好 陝西的地熱資源怎麼樣?一組例證告訴你: 2017年,全省已探明中深層地熱資源相當於全省煤炭資源的3.34倍。
-
「十三五」地熱發電目標緣何落空—新聞—科學網
目前,我國在全球26個地熱發電的國家排名中落至第18位。 鄭克棪坦言,我國「十三五」期間首個地熱能開發利用專項規劃就要收官,然而我國地熱發電目前只完成了西藏羊易16兆瓦以及瑞麗、獻縣、康定3處的2.08兆瓦,共計18.08兆瓦,僅為新增500兆瓦規劃指標的3.6%。 「明年我們將開啟『十四五』規劃,2023年還要張開雙臂歡迎世界各國參加世界地熱大會。
-
2020年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行業發展 直接利用快速發展,地熱發電有...
(2)基於大氣汙染、節能減排的壓力所迫 地熱發電、地熱製冷技術是解決當前霧霾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尤其是冬天氣候寒冷,水利發電效果差,霧霾嚴重。但要在地熱發電、地熱製冷技術上取得突破,首先要加大地熱資源的勘探力度,充分挖掘地熱資源貧乏地區所蘊藏的地熱資源,儘可能的均衡我國地熱資源分布情況。
-
專家:中國地熱發電技術並不落後
利用率高 開發難度大 中國證券報:地熱發電的利用率相比其他新能源的優劣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鄭克棪:地熱能利用的優點是鑽井得到高溫熱水或蒸汽後,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皆可連續利用。從數據上看,地熱能一年中72%的時間可以利用,而水能、風能和太陽能這一數字分別是42%、21%和14%。
-
地熱供暖與地熱能供暖 區別大不一樣
穩重所提的地熱供暖,專指狹義的地熱供暖室內。 地熱能供暖包括地熱井供暖和地源熱泵。地熱井供暖利用的是地下深層有溫度的熱水,提取出來,供給建築物使用。地源熱泵,則包括供暖、製冷兩種作用,它利用的是地下恆定的溫度,以水為媒介,將地下的熱量或冷量導入地上,為人們提供建築溫度所需。
-
2020年全球地熱發電報告
2020年全球地熱發電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1-12 11:37:48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龐名立 地熱發電(Geothermal Power)是利用地下蒸汽或熱水等地球內部的熱能資源來發電。
-
王登記:陝地熱資源亟待規範
王登記:陝西境內地熱資源儲量豐富,初步勘查的結果是:關中盆地平原區範圍內地熱資源存量約127.06×1014千卡,相當於18.13億噸標煤所產生的熱量;可採地下熱水達72.64億立方米,在全國盆地型地熱田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從地熱分布情況看主要集中在關中盆地,面積約1.9萬平方公裡。
-
地熱能儲量巨大 日本地熱發電有喜有憂
全球七成地熱發電設備日本產 日本被稱為火山列島,擁有火山119座,作為日本象徵的富士山,就是典型的層狀火山。正因為擁有這些火山,日本的地表下蘊藏著大量熔漿。據權威統計,日本地熱資源的蘊藏量排名世界第三,達2347萬千瓦。世界70%的地熱發電設備由日本的富士電機、東芝、三菱重工公司提供。
-
100秒|供暖倒計時!今冬德州15個小區關停地熱井供暖
齊魯網德州11月2日訊集中供暖,鼓勵環保熱源,例如地熱資源。在德州不少居民小區,就是採用地下井的方式,把地下熱水,引入到供暖管道裡。 但是今年冬天,德州主城區卻有15個小區,要停止使用這種「環保熱源」,轉而引入城區熱企鍋爐燒煤供暖的熱水。
-
2019年山東省地熱能開發利用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地熱供暖面積居...
截至2018年,全省地熱供暖面積逾1億平方米,居全國首位,預計2020年將達1.4億平方米,2030年達3億平方米,開發前景和空間巨大。根據據省地礦局初步評價結果顯示,山東省地質資源儲量驚人:通過熱泵技術開採利用、200米以淺蘊藏的淺層地熱能冬、夏兩季可交換資源量為3.85×10^17千焦,折合標準煤131.4億噸,相當於全省煤炭地質儲量的40%、年產煤總量的87倍;全省3千米以淺可利用地熱能資源量為422×10^18千焦,折合標準煤240億噸,相當於全省煤炭資源保有經濟可採儲量46億噸的5倍;而埋深3000-10000米的深層乾熱巖地熱資源達到
-
省地礦局魯北院地熱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助力區域新舊動能轉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波 通訊員於溪山東省地熱資源極為豐富,自上世紀90年末大規模開發用於城鎮建築供暖以來,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長期以來粗放的開採利用方式,造成資源嚴重浪費、地熱水位大幅下降、熱儲層壓力不斷降低、地表環境汙染甚至地面沉降等問題
-
「十四五」地熱供暖加速發展 「地熱+太陽能」多能互補備受期待
對於「十四五」期間的地熱能供暖發展,行業內普遍期盼頂層設計的優化,以多能互補的理念發展地熱能供暖也獲得了廣泛認同。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暘認為,必須加強地熱能開發的頂層設計,地熱只是可再生能源大家庭中的一員,必須放在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大局中去規劃。他所強調的「地熱+」思想,即把地熱和風電、水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結合利用。
-
關於地熱能利用的相關介紹
常規地熱能的高溫部分和乾熱巖資源供地熱發電利用,常規地熱能的低溫部分和淺層地溫能用作供暖和其他熱利用。第二,地熱能的主要優點與其他可再生能源比較,地熱能利用的優點是其利用係數最大。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暘指出,地熱發電利用係數是0.73,平均一年工作6400小時以上,生物質、水力、潮汐、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利用係數分別是0.52、0.42、0.23、0.21和0.14,在同樣裝機容量下,地熱能發電年發電量是風力發電的3.5倍,是太陽能發電的5倍。
-
科學網—地熱「先行者」的探索
地熱業務已輻射河北、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北、天津等13個省區市,供暖能力達5000萬平方米,年可替代標煤14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70萬噸。在河北省,已擴展到容城、博野、辛集、東光、故城等15個市(縣)區,河北省地熱供暖能力近2000萬平方米。其中,雄安新區的雄縣、容城兩縣建成供暖能力近700萬平方米,基本實現了雄縣、容城城區地熱集中供熱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