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楊克點評卓爾集團董事長閻志的詩歌

2020-11-22 北極星新文學

高端 純粹 唯真 創新

閻志:現任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 卓爾智聯集團 (HK.02098)董事會主席、中國通商集團(HK.01719 )董事會主席 、漢商集團董事長,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博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詩歌》主編 。獲《詩刊》社2008年詩歌大獎賽一等獎、2007年度中國詩潮獎、第二屆長江文藝·完美文學獎、2009年第二屆徐志摩詩歌獎、第五屆湖北文學獎、第八屆屈原文藝獎、2015年冰心兒童圖書獎。作品被譯為英、日等文字。

本期推出詩人

楊克 閻志

北極星文學闢設「名家有約」專欄,重點推出著名詩人、作家新作。實力詩人作品,先鋒性力作我們一同推出。竭誠歡迎詩人作家賜稿。來稿註明「名家有約」。

欄目主持 趙之逵 青春

推薦 青春

閻志詩選

●大雪南行

火車開去

以為大雪會追趕

才發現並沒有什麼需要挽留

雪花還在一點點變小

積雪變薄

似乎都變得輕鬆

沒有一點聲息的飄落

看得出樹梢對飛舞的雪花

毫無牽掛

有些雪還在堅持

在山頂,在河邊,在田野

仍然無動於衷

前方到站

回頭一看

雪,全部無影無蹤

揮一揮手,就說句

大雪快樂吧

對,唯有大雪快樂

●渡 口

秋天深入到湖水之中

微風都可以讓人顫慄

渡口還在

波瀾依然不驚

長椅上的張望

只等來歲歲枯榮

沉入湖底的疼痛

與所有人無關

早就應該走進

落英繽紛的山徑

因為最深的叢林

往往就是最遠的江湖

也許在另一個渡口

在岸邊的蘆葦中也有個人

迷濛中看到秋風才起的湖面

有人踏波而來

●虛石牧場

我想起草叢中

星星散落般小花的名字

還有池塘邊

偶爾被獵戶驚起的清晨

葡萄園只有一個工人在勞作

陽光依舊照在他的身上

牧場上的牛群

不需要知道明天的事情

山坡上麋鹿、火雞依次出現

透過叢林

可以看見遠山後的夕陽

層次分明而且觸手可及

就在山頂的石頭上坐坐

或者聽聽

幾乎與故鄉同樣的

松濤之聲

仿佛是從少年的某個午後醒來

●克洛姆羅夫的城堡

熱鬧的城堡沒有煙花

只有那些金色的小花

散落在草叢中

伴著鐘聲盛開

伏爾塔瓦河匆匆流過

中世紀的思念

已在橋下的綠洲上

長成一棵樹

甚至是一塊石碑

南波西米亞的風剛好吹過

只是遠處半山上的城牆

已沒有人在注視

山下紅瓦一片

模糊了聖維特教堂的塔尖

唯有山坡上的金色的花朵

每年依舊盛開

像是在等待

也像是漫不經心地盛開著

●風過耳

我要在故鄉的

群山之中

修一座小廟

暮鼓晨鐘

與過去再也不相見

原諒了別人

也原諒了自己

佛經是很難讀懂了

大多數的功課

只是為孩子們和

所有善良的人祈福

閒時

看一株草隨風搖曳或者

倔強地生長

有風經過時

簷下的風鈴肯定會響起

才記起看看

山那邊的故鄉

依然會讓我怦然心動

那就再多誦幾遍經吧

直至風停下來

大寫的詩人

——談閻志和他的幾首詩

文/楊克

或許閻志心中的詩人英雄正是出生於湖北鄉梓的偉大詩人聞一多,10年間,他操辦了10屆「聞一多詩歌獎」,後者以莫大的理想激情和異常濃厚的家國情懷投身救世擔當,更是他人生的楷模。在2020疫情肆虐的這個冬春,人心與自然風雪交加的日日夜夜,閻志沒有南行,更沒有出國躲避,他就像一顆鋼釘,深扎在武漢,以可歌可泣的行動,為詩性注入了更為廣闊而堅韌的品格。

我們都知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詩人閻志包4架飛機從國外運物資馳援武漢,參與或獨立捐建了10家應急醫院,當中包括捐建了旗下武漢客廳和武漢國際會展中心這兩個物業用於改造為方艙醫院。這當然與經濟實力有關,更體現了詩人的大情懷大境界大胸襟大魄力,有錢的人不少,沒有幾個有這樣的格局。若是租一次飛機,捐建兩家醫院,這樣的貢獻已可圈可點,《孟子》曰:「至誠,……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武漢客廳這座特殊的方艙,以「紅雙子書樓」為背景,恰好是閻志的絕佳形象,安逸時撐起城市文化的精氣神,危急時打通拯救生命的生死門,更巍巍然激勵著國人,就如不屈不撓的民族脊梁。他以企業家和文化人都罕見的實幹能力詮釋了「全心全意」、「義無反顧」的高貴品德,踐行他對人性真善美的守護。

閻志的詩是深入紅塵、久歷風雨後的返璞歸真。正如2019年他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25位企業領袖」頒獎禮上的演說:「我首先是個詩人,然後才是個企業家。詩人是我個人愛好和內心的需要。」詩如其人,日常生活中低調的閻志,他的詩,始終不忘尋找靈魂的初心和歸宿,總體格調溫柔敦厚,語言內斂,呈現出淡然平靜祥和的狀態。「戰疫」以來,已被各種公眾號刊發過數次的《風過耳》《渡口》等詩篇,使人閱讀到他的心靈依然無比純淨質樸,淡泊若一泓秋水。

《大雪南行》,漫天飄舞的雪花,多麼動人的景致。當火車開去,雪花一點點變小,積雪變薄,仿佛了無牽掛,樹梢並沒有挽留雪花,大雪也並不追趕火車。只是在山頂,在河邊,在田野,有些雪還在原地堅持。終於前方到站,雪無影無終。當詩人揮手告別,祝福身後的大雪快樂之時,突然,筆鋒陡轉,激情再也按抑不住,對,唯有大雪快樂。一首溫暖溫情之詩,瞬間「砰」的一聲,被熊熊火焰照亮。

這首詩的結句可謂點睛之筆,二律背反,揭示了事物矛盾對立關係。詩無達詁,不同處境的讀者,都能引起共鳴。有的遠走他鄉,甚至異國,離開故土,只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而今悵然回望,才發現消逝了的家鄉是那麼地可愛,曾經的歲月如此美好快樂。或者一段黯淡了的愛情,就像燒剩的火柴,半截焦黑,半截空白,早已心無波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然,還有人可以讀出別的意味。一首寫景的現代詩,情貫穿始終,深諳中國古典詩歌的精妙。

表面波瀾不驚,內裡卻潛流暗湧,是閻志詩歌的鮮明特色。《渡口》就像一幀剪影,起句的語言看似平實,實則暗含通感,詭譎而頗有張力。一泓碧波,水裡既不是雲朵的投影,也不是樹木的倒影,而是「秋天深入到湖水之中」,「沉入湖底的疼痛「,」微風都可以讓人顫慄」。而其中的一句「最深的叢林/往往就是最遠的江湖」,我以為尤為精彩。詩人再次運用反向思維,使之與常人有異。本來叢林深處,逃離人間紛爭,一般都會寫,那裡遠離江湖,可他說,那裡往往是最遠的江湖。其後,思緒蕩開,另一幅畫撲面而來, 互為反襯,迷濛中看到秋風才起的湖面,在另一個渡口,有人踏波而來。

他始終是一名深沉、樸素而感傷的行者,另外兩首烙上作者精神地理印跡的詩,寫美國加州的《虛石牧場》和寫捷克的《克洛姆羅夫的城堡》,異曲同工,「松濤之聲/仿佛是從少年的某個午後醒來」,人在西域,生命的臍帶卻與王維、陶淵明古今相牽,他聆聽「來自泥土身處的聲音」,獨與天地精神相來往,永遠屬於東方。道性自然,和諧共生。其實比起鋼釘,閻志更像是紮根在中國大地上的植被,詩意氣質像種子和幼苗一般細膩溫婉,但沐浴風雨後已然長成鬱鬱蔥蔥的參天巨樹。他既能經世創業,又不失內省脫俗,可謂「內聖外王」。《風過耳》應該是他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記得一年前,我用毛筆寫他的詩,他自薦了第一段。繁華過後,他渴望平淡的生活,他的理想就如他《墓志銘》所言「我收拾著一路的風與落葉/我為路人打掃著黎明與黃昏/我很安靜/很安靜地寫著我永遠的詩歌/很安靜地想著我所深愛的一切「。《風過耳》呈現了很有人間煙火氣的心靈淨化,哪怕暮鼓晨鐘,他唯一不敢忘的,「只是為孩子們和所有善良的人祈福。」「山那邊的故鄉/依然會讓我怦然心動」。正是這樣一位真正的詩人,他曾寫下《汶川祭》《是誰說過》《汶川兄弟》作品,傾注了對眾生的悲憫和大愛,表達了面對死亡和命運時的人類有尊嚴的謙卑。

疫情過後,閻志還將繼續他的寫作和行善,人們也繼續在珞珈山細味櫻花、在黃鶴樓遠眺長江,並將重聚在武漢客廳和卓爾書店分享著古今中外哲人作家的思想精華,去激勵自己繼續創造生活和追求夢想。我希望,人們仍會記得曾有一位卓越的詩人,不僅寫下曼妙灑脫的文字,更把自己整個生命都寫進這座英雄大城市,永不分離。我們唯有透過他有形的作品讀懂他無形的大寫的更為深沉的詩篇,方才無負逝去的和被挽救的生命:生死之痛縱有千萬重,仍有詩和遠方值得永遠渴求。

楊克

獲英國「劍橋徐志摩詩歌獎「、羅馬尼亞出版版權總公司「傑出詩人獎「,廣東魯迅文藝獎、首屆雙年十佳詩人獎等外國、中國大陸和臺灣文學獎十多種。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作品》文學期刊社長,北京大學詩歌研究院研究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中心雲山講座教授。

北極星文學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鞍鋼民企集團董事長孫志國作詩祝福國慶
    原標題:鞍鋼民企集團董事長孫志國創作詩歌《我愛你中國》為國慶獻祝福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今年國慶節前夕,鞍鋼民企集團董事長孫志國創作了詩歌作品《我愛你中國》,深情表白祖國。隨後,鞍山市詩詞學會和鞍山市朗誦協會的會員們攜手錄製了《我愛你中國》詩朗誦視頻,為新中國71歲生日送上深深祝福。
  • 「詩歌小鎮」的農民詩人
    75歲的中學退休老師談湛梧,站在德慶縣官圩鎮金林村村口「中國詩歌小鎮」的牌匾下,吟誦著李白的千古名篇。去年12月20日,中國詩歌學會、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授予官圩鎮「中國詩歌小鎮」的稱號,它也成為廣東唯一獲此殊榮的小鎮。談湛梧說,從那時起,他就決定在村裡起詩社,教年輕人特別是小朋友寫詩。
  • 活動預告|2019第二屆東湖詩歌節暨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即將拉開帷幕
    2018年10月,東湖詩歌節組委會在東湖風景區成功舉辦了東湖詩歌節暨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和好評。組委會茲定於2019年6月20日—22日在東湖風景區舉辦第二屆東湖詩歌節暨東湖詩歌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多位重量級著名詩人蒞臨。以詩為助,相信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將會以絕佳的山水風貌、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成為中國的東湖和世界的東湖。
  • 蔣志武詩歌——隱秘背後的溫度
    眾所周知,當今詩歌泛濫,太多的人參與進來,看似一片繁榮,實則是過度的喧囂。這種喧囂的背後是「全民皆詩」的假象,詩歌的瓶頸恰恰是太低的門檻,全民參與就是導致詩歌泛濫的原因。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事情。過去的很多年,普遍認為詩歌是屬於年輕人的,因為詩歌需要激情;濟慈、雪萊、拜倫,早早就成名;放眼國內,北島、舒婷、楊克,也早早的完成了代表作。大家沒有注意到的是,很多早早成名的詩人在後期都有著明顯轉變的痕跡。所不同的是,蔣志武的詩歌創作起步較晚——雖然只有二十七八歲。但從文學傳統上看,這在詩歌創作中是一個晚齡人了。
  • 兒童詩創作:尋找中國詩歌的童心
    為促進詩歌教育及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拓展兒童詩和現代兒歌創作隊伍,中國詩歌網自2月25日至10月31日在全國範圍開展原創童詩和現代兒歌徵集,共收到來稿近7000份,反響熱烈。12月26日,由中國作協《詩刊》社、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辦,中國詩歌網承辦的「當下童詩、兒歌創作與傳播研討會」在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會議室舉辦。會議聚焦當下童詩創作現狀,並就童詩的傳播和教育機制展開研討。
  • 梁爾源《浣洗月亮》詩歌朗誦與新書發布會舉行
    2月2日下午,梁爾源《浣洗月亮》詩歌朗誦與新書發布會在長沙熬吧舉行。羅鹿鳴 攝   新湖南客戶端2月2日訊(記者 李婷婷)「詩歌是靈性的裸露,是靈魂的安放之處。」今天下午,梁爾源《浣洗月亮》詩歌朗誦與新書發布會在長沙熬吧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譚談,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董嶽林,湖南省作協副主席、省文聯副主席王躍文出席發布會。
  • 中國詩歌萬裡行走進斯裡蘭卡和印度,詩人友誼長存
    1月4日至14日,中國詩歌萬裡行採風團先後走進斯裡蘭卡和印度,深入兩國進行採風創作交流活動。在斯裡蘭卡訪問期間,採風團與中國文化部駐斯裡蘭卡中國文化中心樂利文主任交流了文化事項;在印度訪問期間,採風團應印度孟加拉邦國際詩歌節組委會邀請,共同舉行了中印詩人詩歌朗誦與座談交流,並商討了詩人互訪事宜。
  • 演講家何昌盛分享南蠻詩歌
    全國理論宣講先進個人、湖南省演講與口才學會副會長、永州市就業服務中心主任何昌盛先生應邀出席活動並發表熱情洋溢的即興演講,贏得了大家陣陣掌聲。 此次「瀟湘夜讀」的主題是分享詩人南蠻的詩歌。何昌盛先生對南蠻詩歌進行深度解讀、賞析,他說:詩人南蠻是用詩歌的語言說人話的激情燃燒者,南蠻詩歌小中見大,俗中見雅,平中見奇。
  • 從田野調查到詩歌人類學
    1月10日上午,周瑟瑟新書《中國詩歌田野調查》發布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北京春季圖書訂貨會現場舉行,活動由黃河出版傳媒集團陽光出版社主辦。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作家、詩人邱華棟出席發布會,他說:「《中國詩歌田野調查》是近年出版的一部有特色的詩學評論集。
  • 中國先鋒詩歌的再出發
    藝術、戲劇和詩歌上的先鋒派,是在現代性之上發展起來的。沒有現代性,就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先鋒派」。考察一部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藝術、戲劇和詩歌史,我們發現,先鋒派以現代性作為基礎,然後借鑑了它的要素、觀念和形式,並予以變形、抽象和分離,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儘管如此,現代性卻不等於先鋒性。
  • 首屆(香港)紫荊花詩歌獎暨全球抗疫詩歌公益大賽獲獎揭曉
    2020首屆(香港)紫荊花詩歌獎暨全球抗疫詩歌公益大賽揭曉。北塔、李修平等7人獲詩歌貢獻獎,茶山青、林琳(香港)等5人獲一等獎,黨榮理、舒然(新加坡)、胡龍等9人獲二等獎,韓亞軍,阿江、陳薇雅(馬來西亞)、黃琛、謝盛友(德國)等18人獲三等獎,宋炳忠、李建紅、周麗等87人獲優秀獎。
  • 紀念蕭軍逝世三十周年暨《蕭蕭班馬鳴》詩歌朗誦會在北京舉行
    紀念蕭軍逝世三十周年暨《蕭蕭班馬鳴》詩歌朗誦會在北京舉行2018年12月31日(周一/調休)上午,由中國蕭軍研究會主辦的「迎新年 憶蕭軍 紀念蕭軍逝世三十周年暨《蕭蕭班馬鳴》詩歌朗誦會」在北京東城區第一圖書館舉行。
  • 中國詩歌|頭條詩人|龔學敏:帝國錦繡花開,東坡一貶再貶
    編者按1、因為聞一多詩歌獎評獎規則有變化,2020年聞一多詩歌獎候選作品不再僅限於卓爾詩歌書店公眾號「頭條詩人」欄目。2、入選本欄目的詩歌須為原創首發,須為未在其它網絡平臺或紙刊曝光過的作品。經本公眾號推出後,可在別處發表(月度頭條詩人作品除外)。3、為鼓勵創作,本欄目的詩歌發放稿酬500元/組(非即時發放)。
  • 抗震救災詩——中國詩歌的復興與凱旋
    6月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樓,作家閻延文與人民大學文學院的同學們見面,就抗震救災詩歌熱潮,進行了一場題為《從汶川抗震救災詩看網絡時代詩歌復興》的講座。閻延文談到,2008年5月12日下午,地處祖國西南的四川盆地,一下子成了中國乃至世界的聚焦點。
  • 「藝海漫遊」:《四海詩萃》以生態詩歌方式揭示清遠生態旅遊價值
    近年來,清遠的詩歌活動開展得比較活躍,連續舉辦了6屆清遠詩歌節,獲得「中國鄉土詩城」稱號,而2018年12中旬舉辦的首屆國際詩歌筆會也為清遠的詩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章,僅半年多便出版了清遠首屆國際詩歌筆會詩選集《四海詩萃》。這本詩集收錄了外地詩人參加這次筆會寫清遠的詩,這是比較難得的,又把清遠本地詩人寫清遠的詩放在一起,形成了為清遠而寫的一本比較重要的詩選集。
  • 安徽文藝特別推薦:張培亮詩歌《戌時》
    個人簡介:張培亮,河南周口人,現居安徽合肥,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逍遙文藝沙龍副會長,先後在《課外生活》《中國漢詩》《天涯詩刊》《新安晚報》等發表作品200餘首(篇)。作品入選《中國青年詩人精選集》等,出版詩集《青春的圓點》(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現主編民刊《青年詩人》。
  • 他在「詩歌翻譯」的荒漠挖出富礦
    遠洋是孤獨的,這不僅是因為活躍在深圳文學界的詩人成群,「詩歌翻譯」卻幾乎是個荒涼的無人區;也不僅是因為在中國,文學翻譯地位尷尬,譯者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回報卻少得可憐;更因為每開始翻譯一個詩人,遠洋就會沉浸到另一個世界裡,字斟句酌、細細打磨。 正因為如此,這份頒給獨行者的鮮花和掌聲更顯得彌足珍貴。
  • 首屆成都國際音樂詩歌季25日啟幕 300場盛宴輪番上演
    廖昌永、李泉、張靚穎、霍尊、陳粒領銜眾星唱響音樂之都,唐國強、濮存昕、喬榛、肖雄、季冠霖傾情加盟共鳴詩歌之城,世界頂級交響樂團奏響《大地之歌》,中國民族音樂與劇場表現手段完美結合的音樂詩劇《尋找杜甫》精彩亮相……300場精彩紛呈的音樂詩歌盛宴輪番上演,註定是一次音樂與詩歌的完美碰撞。
  • 在詩歌中,詩歌符號的含義是什麼,詩歌是語言符號還是意象符號?
    語言是一種符號,任何人都不反對這個說法;詩歌是運用語言寫出的,也沒有任何人否定這個事實。那麼,詩歌符號究竟是屬於一種什麼樣的符號呢?傳統的說法是: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它的符號是語言文字,這是所有《文學概論》告訴我們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