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記者 陳黎
第五屆紅巖文學獎日前揭曉,深圳詩人遠洋因翻譯美國詩人特蕾茜·K·史密斯《史密斯詩集》而獲「外國詩歌獎」。
有人說,詩歌不可翻譯,因為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然而沒有翻譯,人們就難以跨越語言的障礙去感受詩性的相通。所以,在詩歌翻譯這條布滿荊棘的小路上,始終艱難跋涉著一些相信奇蹟的人,遠洋就是其中之一。
遠洋是孤獨的,這不僅是因為活躍在深圳文學界的詩人成群,「詩歌翻譯」卻幾乎是個荒涼的無人區;也不僅是因為在中國,文學翻譯地位尷尬,譯者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回報卻少得可憐;更因為每開始翻譯一個詩人,遠洋就會沉浸到另一個世界裡,字斟句酌、細細打磨。
正因為如此,這份頒給獨行者的鮮花和掌聲更顯得彌足珍貴。
跨越國界和種族的詩性相通
作為國內大型文學刊物中有影響力的獎項,紅巖文學獎由《紅巖》雜誌創立於2008年,每兩年一評,以獎勵原創小說為主,兼及其他文學門類。
《紅巖》雜誌副主編歐陽斌告訴記者,本屆文學獎收到了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力作,7位評委用了1個多月時間閱讀作品、討論和投票表決,才最終評出獲獎作品。歐陽斌說,與其他的競爭者相比,遠洋最大的優勢源於他自己也是詩人。「詩人與詩人之間的詩性相通,使得他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和傳遞原詩的神韻。」此外,歐陽斌認為,遠洋與詩人在氣質上的相近,也使得他更能譯出原詩的神秘特質。
據了解,美國詩人特蕾茜·K·史密斯的《火星生活》將人類生活放在宇宙背景之下,試圖引導人們去理解人類與宇宙的奧秘,把浩瀚宇宙和漫漫人生、紛繁現實放在一起,積極幹預生活與政治,批判社會的不公與人性的黑暗,傾訴生命的哀傷與創痛,體悟並揭示人生的意義。
遠洋說:「在我看來,她擁有一種外星人的視角,她站在一個更加超拔的高度來看待人類生活,更加智性和客觀。而我自己從小喜歡科幻,多少也算個「天空迷」,所以2012年4月美國普利茲詩歌獎評獎結果公布的當晚,我就立即找到她的作品動手翻譯。」
遠洋驚訝地發現,這位70後美國女詩人的生死觀竟然與佛教的「輪迴」說和莊子的「物化」說有相通之處。「在《宇宙:電影原聲帶》裡,她意識到——或許只是希望——『一切要消失的消失了/仿佛回到某處。』在哈勃望遠鏡的「光學系統轉帆」的第一天,她寫道,『我們看到所有的邊緣——/所以殘酷,而活著似乎包含我們回去。』這種說法和莊子達觀超然的「物化」說是何其相似!「
這種東、西方哲學在生命和萬物本原上出乎意料的相近和相通,在翻譯過程中給了遠洋無盡的靈感,歐陽斌認為,這也是遠洋譯作此次獲獎的原因之一。
「在翻譯中獲得生之最高快樂」
從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的遠洋,30多年間創作了大量詩歌,出版《青春樹》《村姑》《大別山情》《空心村》等多部詩集,詩作先後入選《河南新文學大系》《廣東省作家協會五十年(1953~2003)文選》(詩歌卷)、《跨越:紀念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詩選(1978~2008)》、《十年詩選》(2000~2010)等選集,並獲河南省「駿馬獎」「牡丹杯」獎,湖北省「神州杯」獎,深圳青年文學獎、河南詩人年度大獎。
但遠洋用來寫詩的時間卻遠遠比不上他花在詩歌翻譯上。迄今為止,遠洋已翻譯諾貝爾獎、普立茲獎、艾略特獎等20餘部詩歌集,涉及30多位詩人,計1000多首詩,已在《詩刊》、《世界文學》、《譯林》等文學刊物刊登600多首。譯詩集《亞當的蘋果園》出版後好評如潮,榮登三十多家媒體推薦榜單,入選全國圖書出版系統權威網站百道網評出的「2014年中國好書榜」。
遠洋告訴記者,對他來說,翻譯和創作之間的影響是交互的。「一方面,三十多年寫詩的經驗對譯詩確實有益,使我能夠在形式及技巧的處理上駕輕就熟;另一方面,本來寫作就是業餘,這樣一來時間和精力就更少了,這幾年我放下了自己的詩歌寫作,全身心地投入詩歌翻譯。」
對遠洋來說,譯詩所耗費的心血是創作無法相比的。「寫詩往往有感而發,一揮而就;譯詩得字斟句酌,反覆推敲修訂,廢寢忘食,日琢月磨,還得查閱大量的原文背景資料,形式和內容都力圖做到忠實於原作,傳達出原作的韻味,展現出作者的獨特風格。說『嘔心瀝血』也不為過。」
不過遠洋卻苦中作樂。他說:「詩歌翻譯使我開闊了眼界。每開始翻譯一個詩人,我的面前就好像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在偉大的詩歌裡,與巨人談心,與萬物對話,與宇宙合一。從而獲得最高的生之快樂——靈魂的遼闊、愉悅和寧靜。」
名家點評 詩歌是文學的皇冠,具有某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性。所以有人認為,詩歌是沒法翻譯的,但是遠洋的出色翻譯,卻成為詩歌的一種重生、一種轉世。
——《中國作家》雜誌主編 王山
遠洋以其精彩的譯本讓我們進入哈斯的詩歌世界,也為我們出版社帶來了極大榮耀。
——江蘇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 於奎潮
與其他零散進行詩歌翻譯的譯者不同,遠洋總是系統地從事詩歌翻譯工作,花費很長時間翻譯某一位詩人的某一部詩集,不斷打磨,這是一位值得我們尊重的嚴謹的譯者。
——《世界文學》主編 高興
譯者這個群體非常可貴、偉大,他們身上往往具有一種嚴謹、謙遜的學者氣質。好的詩歌翻譯,要呈現出無愧於原作的好詩,這就要求翻譯者本人不僅對原作要理解深刻,而且要具有高超的中文素養。遠洋以幾年時間翻譯一位詩人的作品,這是一種珍貴的、令人欣賞的、安靜的姿態。
——花城出版社編審 朱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