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詩歌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譯者的任務是既要保持原文的韻味,又要準確全面的傳達原文的深層含義。這就要求深入徹底地理解句子含義,特別是要準確把握那些表意模糊的句子。
《深夜幽會》是一首戲劇性很強的作品,因此要想準確翻譯此詩,必須正確恰當的處理詩歌原文的藝術特點。詩人白朗寧的這首《深夜幽會》生動細膩地描述了一對情人黑夜幽會的情景。全詩沒有直接的心理描寫和感情宣洩,然而那富於戲劇性的背景描繪及人物動作的展現,卻使讀者清晰地看到熱戀中青年男子的一腔激情。
一、詩歌譯文的三個版本
詩歌譯文的三個版本分別介紹如下:
譯文(一)
海水茫茫岸黑黝
淡黃半月大又低
微波蕩漾驚夢醒
月輝入海泛漣漪
吾駛輕舟進海灣
靠岸船頭滑入泥
一哩沙灘風送暖
三疇已過見農莊
輕扣窗欞聞聲響
藍光一閃火柴亮
欣喜驚懼語呢喃
輕過怦怦兩心跳
譯文(二)
深夜幽會
海,昏暗;地,漫長、漆黑;
半輪黃月,大而低垂;
細浪從夢中驚醒,
在火一般的漣漪中閃動。
我駕急行的小舟抵達海灣,
船頭扎進充滿泥沙的海灘。
之後,走過一哩散發溫暖海香的沙灘,
又穿過三塊田地,直到一農莊出現;
輕扣窗戶;急速的哧啦聲響,
藍光閃過,火柴點亮。
柔聲細語,透露出驚與喜,
之後,兩顆心驚跳在一起。
(李正栓譯)
譯文(三)
夜蒼茫
滄海茫茫倚大荒,
一彎眉月色偏黃。
波瀾驚拍又何妨?
怒卷千重心彷徨。
海灣舟行疾,
泥沙一阻岸邊藏。
水暖沙灘長,
三畝過後是農莊。
燈火微光。
啼笑難自禁,
相會喜欲狂!
竊竊語不止,
絕勝各感傷!
二、詞語翻譯
本詩開頭的幾個形容詞 grey,long,black 不僅僅是表示顏色和長度的,而且也包含了詩中男子獨自一人在慢慢長夜中長途跋涉,尋找自己心愛的女子時急切而孤獨的心情。同時也奠定了整首詩起始部分灰色的基調。中文一個「茫茫」就把漆黑長夜中的漫漫海岸以及男子的迫不及待又無可奈何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了。譯文(二)中譯成「海,昏暗;地,漫長、漆黑」,仿佛戲劇舞臺上道具的陳列,開篇就營造出了一種緊張的舞臺氣氛。與眾不同的開篇吊起了讀者的胃口,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以下情節的發展。
三、格律和韻律翻譯
這首詩採用了多種格律和韻律。其格律形式是抑揚格( Iambic) 和抑抑揚格(Anapest) 的組合,每行為 4 音步 ,其韻式為 abccba 和 dedded。抑揚格和抑抑揚格的使用,使整首詩珠玉在貫,景真情切,扣人心弦。至於韻律的使用,在這首詩運用了頭韻(Alliteration),腹韻( Internal rhyme),尾韻( End rhyme)。他們的共同使用增強了整首詩歌的韻律美。要想字字對譯還要保持原來的押韻方式不變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要在儘量保持原文信息不丟失的情況下,加入漢語中獨有的格律和韻律。
如譯文(一)中,上闕的偶數行押「i」音,這與夜色茫茫,月上枝頭的寧靜氣氛相融洽,同時也為後來的急切登岸,奔馳快行做鋪墊。整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譯文(二)中韻腳多變而又不顯得凌亂,看似無章確有章,使整首詩讀起來活躍而生動。譯文(三)除了極個別的幾行以外,其它的都押「ang」韻。雖然與原文的頭韻,腹韻不同,但是,譯者充分發揮目的語自身的特點,使譯文同樣如歌謠般悅耳動聽。
四、形式翻譯
英詩中,除了十四行詩以外,大多數英詩的格式都比較隨意。像這首Meeting at Night,就屬於一種寫法自由的現代詩。譯者也根據自己的翻譯特點採取了不同的詩的形式。譯文(一)模仿古詩中七言律詩的形式,只不過律詩是八句,這首譯詩是十二句。不過在形式上,讓人感覺更像詩。譯文(二)在形式上跟原詩比較接近,是一首比較隨意的現代詩,不考究工整對齊,而是隨內容而改變形式,語言也比較直白易懂。譯文(三)則更像宋詞,語言凝練,意味深長,錯落有致,字字句句中透出一種靈性。三篇譯文都各有千秋。
結語
翻譯詩歌猶如戴著腳鐐跳舞。詩歌作為一種非常特殊的文體,要把它譯好,使它聲情並茂,意境深遠,既照顧到原作,又考慮到讓譯文讀者得到所謂相同的美的享受,這要求譯者必須善於在聲音層面與意義層面的結合上、在另外一種語言中尋找到最佳的契合點。
詩歌翻譯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內容上的再創作,對於那些本身形式比內容更有意義的詩歌,在翻譯裡也更應該著重於形式的再現。詩歌翻譯的原則應該是從形式到內容對詩歌本身的體現。
參考文獻:
[1]郭群英. 英國文學新編[M] .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李正栓,吳曉梅. 英美詩歌教程[M]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劉守蘭. 英美名詩解讀[M] .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3.
[4]劉新民. 論白朗寧詩歌的藝術風格[J] . 外國文學評論, 2001, (4).
[5]羅選民.英美文學賞析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王青樹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趕緊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