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漫遊」:《四海詩萃》以生態詩歌方式揭示清遠生態旅遊價值

2021-01-14 時光牛仔張中定

1.評論家鄧維善肯定《四海詩萃》的主題就是「爆破春天引渡四野」

作為一個詩歌作者和媒體從業者,我對詩歌和新聞雙重關注。發現4月4日的《清遠日報》重要版面的頭條發表了鄧維善先生評論文章,標題很長的《爆破春天 引渡四野——讀清遠首屆國際詩歌筆會詩選集「四海詩萃」》。我認識精幹又帥帥的老鄧先生,前年廣東省作家協會組織各地市作家詩人到陽江採風寫作,在報到後廣州的省作協大樓以及陽江數日,我和他都同住一室,對他的性情、為人和作品都有更多了解,他寫的評論,還是有足夠分量的。

鄧維善先生的評論文章一開始就寫道:讀著女詩人李見心《清遠,清遠》組詩中的《連州桃花節》詩句「正是這些低燃點的花經不住東風!率先爆破了春天!正是這些正直的詩人刺中了歷史!把美引渡到四野八荒」,讓我閱讀這本詩選集《四海詩萃》有了主題———爆破春天,引渡四野。正是有世界各地的詩人來讚美清遠的綠色生態、綠色山水、綠色家園,使清遠多了一份詩意,多了一些浪漫色彩,多了一些人文氣息,把春天所有的花草樹木都「引爆」了,一個芳香四溢的清遠散發出迷人的景象。

近年來,清遠的詩歌活動開展得比較活躍,連續舉辦了6屆清遠詩歌節,獲得「中國鄉土詩城」稱號,而2018年12中旬舉辦的首屆國際詩歌筆會也為清遠的詩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章,僅半年多便出版了清遠首屆國際詩歌筆會詩選集《四海詩萃》。這本詩集收錄了外地詩人參加這次筆會寫清遠的詩,這是比較難得的,又把清遠本地詩人寫清遠的詩放在一起,形成了為清遠而寫的一本比較重要的詩選集。詩人們拿起手中的筆感受清遠、讚美清遠、謳歌清遠,為清遠增添了一道詩意的風景。

鄧維善先生如數家珍:外地著名詩人寫出了自己對清遠的愛和真切的感受。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詩刊原主編葉延濱詩人則獨具匠心以寫清遠詩人來寫清遠,在致詩人唐德亮《這片土地叫清遠》的首段流露出詩歌語言的張力:「像一顆種子幸運地落在!這片青山之中,綠水之畔!就把根在這片土地紮下來」既是寫給唐德亮,也是寫給他自己,也或寫給嚮往清遠山水的人,而詩人自己流露真情地說「寫滿了我一生不變的愛戀」。國際詩人筆會副主席、解放軍出版社原社長峭巖詩人對清遠的愛是溢於言表的,一口氣為清遠寫了8首詩,在歷史的縱深中深情謳歌清遠,住在清遠的小木屋裡,望著窗外滿眼的綠色,詩人沉醉地說:「我靜靜地死去!我靜靜地醒來」(《之三:小木屋的守候》),仿佛「看到神話生根的遠方」(《之四:尋找一棵竹筍》)。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文學部主任楊志學領略清遠空氣的清新就「想取個筆名叫楊清新」,好像這裡就是他夢裡的故鄉「我要把清新當作動詞!讓那不清新的變得清新!讓已經清新的變得更加清新」,語境自然流動,讓人不得不相信他會取這個筆名。而韓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博士樸南用來到清遠就有了《波動》,而這種「波動」讓他感覺「地球在響!中心就是我的心」。

詩人們深入英德市九龍小鎮採風

本地詩人生活工作在清遠,他們的筆下,清遠又是怎樣的?清遠是有悠久歷史的,在瑤族鄉土民族詩人唐德亮的筆下,「獵獵雄風捲起一陣陣歷史的回聲!絕壁上高舉義旗的盲仔早已化身為石」(《綠色清遠》組詩下同),他的詩大氣磅礴而又「沁潤靈魂」,被歷史浸潤的禾雀花「被春風愛撫之後!這些長在青藤上的精靈!便一個個甦醒了」「蓮荷在夏日恣意釋放青春之美」「在這裡枕著峰巒!抱詩入夢」是一個多麼令人神往的地方。而在生態詩歌倡導者、生態詩人華海的筆下,清遠是平靜、安靜、寧靜、幽靜的。「鳥鳴,一聲比一聲清脆!而我只能想像它的樣子」《鳥在鳥的啼叫中》這首詩所呈現的靜,不是「鳥鳴山更幽」的幽靜,而是發自內心的靜,一種任由思緒飛翔的靜,他自己靜下來了,也呼籲人們「靜下來吧!靜下來就會有福」(《靜福山》),如果能靜下來「原來寧靜不是一個靜面!眾多聲音編織的寧靜!像絲綢一樣流動而綿長」(《靜坐》)。清遠原市委書記、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雁秋詩人縱情歌唱清遠「風是這裡最清!氣是這裡最爽」「這是生態寶地!這裡是特色之鄉」(《生態家園》),《山連山啊心貼心》一唱三贊謳歌清遠的新變化、新景象、新風尚。清遠的綠色山水讓人流連忘返,地下風光也有一番景致,青年評論家馬忠用散文詩在《地下河覓蹤》:「大口巖溶洞,潔白的雲朵和我的詩歌在水的上空飄揚。潛流的壯美,靜逸的細浪,詩一樣在我視線裡靜靜地流淌……」。

古體詩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營造氛圍鑄造意境上有著字少意遠的獨特魅力。清遠詩社從成立那一天起就鼓勵古體詩詞的創作,這本選集中精選了部分作品,展現了清遠詩詞的創作實力。他們在讚美清遠時是如何表現的呢?清遠原市人大副主任廖斌詩人充滿自信地說:「濛濛細雨丹青現,美景天南第一家」(《飛霞煙雨》),清遠廣播電臺臺長何超華詩人由衷讚美新時代的清遠「粵北錕鵬起。……山水同滋風華茂,輩出才人達士。」(《賀新郎·清遠建市三十周年》)。

2.外地詩人與清遠相遇,綠色、錦繡、仙境等等都化作詩句飛起來

在外地詩人的眼中,清遠是什麼樣的子?據鄧維善先生認真的梳理發現:《南方日報》副刊部主任陳美華詩人追尋父輩的腳印踏上清遠這片熱土時,她詩意地告慰父親,清遠仍然是「綠色,綠色,綠色!這就是清遠永恆的主題」(《綠色是清遠永恆的主題》)。帶著懷疑的眼神來到清遠的《詩林》副主編安海茵詩人,發現《洞天仙境》「它們是一顆顆暗青子!在命運的中途埋伏著」,而《九龍小鎮》卻「果斷定義為清遠的錦繡詩篇」。漂亮的女詩人李見心多次來清遠,感受清遠「比蘭花還藍!比鳥鳴還藍」,她「用飛霞山飛來的紅霞洗臉!成為我不掉的胭脂」並想「在九州驛站,做鳥人」(《清遠清遠》)。

《當代詩人》雜誌社主編、《九州詩文》雜誌社社長、主編畢福堂詩人坐著《大地上的高鐵》領略「它一路呼嘯而來!感覺整個大地都在騰飛」,以悠閒的語調數說著清遠的故事,喝上《英德紅茶》,讓詩人「體內老祖宗的精髓越發充盈」。中國作家協會現代文學館研究員北塔詩人走進清遠時,發現《每一個山頭都被安頓得恰到好處》,他在哲思中發現《冬筍》:「嫩綠的筍尖!如大地在黑暗中鍛造的利劍!先刺破自己的肌膚!再刺穿冬季的臉面」有了這麼獨特的美食,使他有了安頓下來的想法,連同他的夥伴「誰也不願意離家出走」。

《揚子江晚報·詩風》主編龔學明詩人在清遠懷古悠思,「遠觀者走進!忍不住讚嘆,思考」有了相見恨晚的組詩《我們在清遠相遇,但晚了近千年》。馬來西亞華人詩人王濤在北江聽到的「是美麗的韻腳!優美的船歌」。《星星》詩刊副主編李自國詩人來到清遠,心潮澎湃,《不寫清遠,我該如何存在》以19句的排比浪濤似地訴說著清遠的點滴,「說過了,不寫清遠,我就如同我的不存在」清遠的美就如詩人的存在,一首詩種在清遠也讓清遠有了詩歌的翅膀。

詩人們讚美過的清遠市英德九龍小鎮風光

外地詩人熱情地讚美清遠的山山水水,少不了對生態的思考。省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世賓詩人就是帶著對生態的憂慮,以低沉的語調訴說他來到清遠的發現,一組《在清遠》關注的都是被我們經常忽視的「沙灘上的沙子」「一片稻田」「小青藤」「荷花」「交叉路口」「林中空地」,儘管對生態的反思有些緊張,但是,我們卻感受到詩人對大地深沉的愛———「大地沒有恨,愛才是它唯一的情感」(《大地》)。省作協文學院的黃金明以散文似的思考唱響《連州抒情曲(組詩)》,肢解破碎、重構靈魂,「拆除了河岸。瞧,這個人多麼寂寞」而走進靜福山中,他的破碎卻「觸摸到了根」,而這「根」讓詩人讀出了驚嘆「譬如說潭嶺天湖!我敢肯定它來自天上」。

3.生態詩歌集成《四海詩萃》是清遠秀美景觀的詩歌藝術映照

日前,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詩歌選集《四海詩萃》,該書由廣東清遠詩社選編,著名詩人賀敬之題寫書名。據悉,這本詩集圍繞「綠色的城、綠色的詩」的主題選用生態詩歌。其中不少詩歌是圍繞清遠轄區「洞天仙境」「九龍小鎮」「英石園」「北江」等具有清遠特色且生態環境良好、自然景觀秀美的地方進行創作的。

據了解,該書以「清遠首屆國際詩歌筆會」採風作品為主,包含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會長曾凡華、國際華文詩人筆會副主席峭巖、《星星》詩刊副主編李自國、《詩林》主編安海茵、《當代詩人》主編畢福堂、馬來西亞詩人王濤、韓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樸南用等詩人作品。

書中有200多首詩已經在《中國綠色時報》《文藝報》《工人日報》《時代報告·弄流》《心潮詩詞》《清遠日報》等刊物上發表,其中有清遠詩人曾新友、唐德亮、駱雁秋、華海的12首詩被翻譯成韓文,在韓國《亞細亞文藝》上發表。

清遠詩社作為「全國十佳」詩社,堅持新詩與古詩並重,繼承與發展結合,包容與創新協調,創作成果越來越豐碩,清遠詩社社員的詩歌也在《四海詩萃》中佔有一定比例。

我從一些作家、詩人渠道得知,《四海詩萃》是清遠詩社社長曾新友在任3年多裡出版的第6部詩選集,從入選的詩歌中,可以看出他用心良苦,用詩歌來表現清遠的外在表與內在美,讓人讀出二者的結晶,也讓人領略出清遠內在的活力和朝氣。

4.多國詩人在清遠首屆國際詩歌筆會共論「綠色的城 綠色的詩」

回顧《清遠日報》記者宋金緒報導,是這樣的:為期4天的「清遠首屆國際詩歌筆會」於2018年12月17日順利落下帷幕。這次筆會由廣東省清遠市清遠詩社主辦,來自韓國、西班牙、馬來西亞、阿根廷等國家的詩人與中國著名詩人、學者及清遠本地詩友一起,圍繞「綠色的城,綠色的詩」這一主題進行了研討。筆會期間,與會嘉賓還到「洞天仙境」「九龍小鎮」「英州紅茶廠」「英石園」等地進行了採風,清遠良好的生態壞境和秀麗的自然景觀給各國嘉賓留下了美好而難忘的印象。

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會長、中國詩歌學會駐會副會長曾凡華,廣東省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範英妍,國際詩人筆會副主席峭巖,《詩刊》編輯丁鵬、劉能英,《星星》詩刊常務副主編李自國,《詩林》副主編安海茵等一百多位知名詩人、評論家參加了本次筆會。據了解,本次詩歌筆會也是為更好地推動清遠文化強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擦亮清遠文化名片,進一步提高清遠的知名度打下基礎。

主辦方表示,這次筆會搭建了一個平臺,促進了詩歌的交流,創作的繁華與健康發展。與會詩人、嘉賓還圍繞清遠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化進行了交流和創作,探討了生態與生命,生態與城市,生態與發展等多重關係。通過詩歌學術研討、詩歌朗誦以及實地採訪,與會人士交流出真諦,碰撞出火花,迸發出靈感,對清遠充滿綠色的生機、綠色的希望表達了由衷的讚美和祝福。

此次筆會結束後,清遠詩社將收集採風的詩歌佳作編輯出版《四海詩萃》。清遠詩社社長曾新友表示:「有了大家在清遠留下的聲音和腳印,清遠看世界的眼睛將更加傳神。有了大家的詩篇和文章,世界看清遠的眼睛將更加明亮。」

據了解,清遠詩社於1988年成立,現有社員200多名,年齡跨度從14歲延續至101歲,以市區詩友為主。詩社堅持新詩與古詩並重,繼承與發展結合,在詩歌創作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收穫,曾在《人民日報》《詩刊》《人民文學》等名報名刊上發表數以千計的作品,獲省級以上作品獎數百件。清遠詩社今年出版了清遠詩歌叢書共6本,以及《而立年華——清遠建社30周年社員作品選》和《詩城飛花》詩歌合集。此外,還選編了從古到今的《著名詩人寫清遠》,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本文攝影:曾新友/暫時無法取消圖片的水印,抱歉啦!)

騎騙驢逛世界,車旅也快樂。歡迎各位閱讀「時光牛仔張中定」的圖文,觀看視頻,寫作、編輯、攝製、發布都不易,歡迎你的關注、點讚、評論、轉發、分享等等支持。

如有錯誤,歡迎指正後,作者虛心修改;有時個別圖取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廣東南嶺要建生態旅遊公路
    串聯兩市輻射沿線11區縣本次規劃的廣東南嶺生態旅遊公路面積約27721平方公裡,路線全長約626公裡,串聯韶關、清遠兩市,包括新建路段12公裡、改造利用路段614公裡,並結合南嶺生態旅遊公路沿線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現狀情況,規劃慢行系統193公裡。
  • 「百植萃」PK「The Ordinary」,新手還需謹慎
    今年入手了新玩具百植萃果酸面膜,一周用一次用了一個月,還挺不錯。三四次就能夠感到皮膚變平滑了。想到之前大名鼎鼎的「The Ordinay」也是刷酸屆的當紅炸子雞,那乾脆來做個PK分析,比較下兩款產品的優劣之處。
  • 磁浮旅遊專線「花落清遠」具有多重意義
    該旅遊快線軌道項目全長30多公裡,其中初期工程線路起於廣清城際銀盞站,終至清遠長隆森林度假區。全省首條磁浮旅遊專線花落清遠,有其獨特的內在原因,同時也與清遠市堅定地走旅遊興市和綠色發展道路不無關係。清遠市磁浮旅遊專線擬採用中低速磁浮系統,能夠讓遊客更為輕鬆便捷地體驗到「世界頂級的山水天堂、生態天堂、遊樂天堂和動植物天堂」,有效地提升國際化旅遊城市的硬體建設。  其二,是有利於推動「廣清一體化」進程。在去年12月的籤約儀式上,清遠市長郭鋒在致辭中表示,該項目是廣清一體化交通建設的又一重大戰略成果,將使清遠市現代交通體系建設再上新臺階。
  • 積極探索生態發展區生態價值實現的有效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立足功能定位和生態優勢,率先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效機制,是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應有之義,也是新時代綠色發展必須取得的重大成果。
  • 生態建設丨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為此,我國多地正在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與方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價值認識不到位、價值存量不清楚、轉化路徑單一等問題。科學的價值核算體系能精準地評估出生態產品所蘊含的經濟價值,可以在「兩山」轉化的識價值、摸家底、助轉化等環節發揮積極作用,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提升人們對生態產品價值的認知。
  • 實現生態產品的經濟價值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歐陽志雲  從生態學角度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高質量的森林、草地、溼地、湖泊、河流、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的總稱,標誌著生態系統能夠提供豐富的生態產品,生態產品具有巨大的生態價值,生態價值可以帶來經濟效益。
  • 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關於生態產品的內涵界定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的評估框架,基礎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影響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生態產品是指在不損害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為人類提供的生態系統物質和服務產品。為此,我國多地正在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與方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價值認識不到位、價值存量不清楚、轉化路徑單一等問題。
  •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成立十周年,出資 20 億助力公益生態「創益」
    同時,騰訊還宣布將推出「創益計劃」,首期將拿出 20 億人民幣總額的廣告資源,助力全國的公益機構和公益項目,提升公益創意傳播能力。此外,上百名來自企業界、公益機構、學術界、國際組織等代表也以「網際網路改變公益」為主題,帶來了對網際網路公益最新動態的解讀和展望。
  • 「專家視角」王金南,王夏暉: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踐行「兩山...
    黨的「十九大」把「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作為重要內容寫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回答了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由於生態產品產權邊界模糊、缺乏精準科學的計算方法、生態產品的統計和監測體系不健全,在評估生態產品價值時,大多只考慮資源的天然價值和人工價值,代際補償價值和外部補償價值往往被忽略。對於調節服務等不具備直接使用價值的生態產品,一般通過生態補償等方式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
  • 生態中心揭示黃土高原草本年輪材料的氣候學價值
    生態中心揭示黃土高原草本年輪材料的氣候學價值 2016-06-23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字體:大 中 小】 ,揭示了該地區多年生草本年輪材料的氣候學價值。
  • 活動預告|2019第二屆東湖詩歌節暨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即將拉開帷幕
    2018年10月,東湖詩歌節組委會在東湖風景區成功舉辦了東湖詩歌節暨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和好評。組委會茲定於2019年6月20日—22日在東湖風景區舉辦第二屆東湖詩歌節暨東湖詩歌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多位重量級著名詩人蒞臨。以詩為助,相信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將會以絕佳的山水風貌、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成為中國的東湖和世界的東湖。
  • 「案例分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北京市房山區史家營鄉曹家坊...
    經過十多年的持續努力,曹家坊礦區修復面積2300多畝,昔日的廢棄礦山已轉變為「綠水青山藍天、京西花上人間」的百瑞谷景區,形成了旅遊、文化、餐飲、民宿、綠化等產業,帶動了「生態+旅遊(民宿)」、「生態+文化」等多種業態共同發展,實現了黑色產業「退場」、綠色產業「接棒」的轉型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兩山」理念,促進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 十條「詩歌之旅」精品旅遊線路發布
    第六屆中國詩歌節舉辦在即,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正式發布了四川省「詩歌之旅」十條精品旅遊線路,分別是「詩意成都之旅」「詩仙詩聖之旅」「品子昂風骨,賞漢賦風採」「曲水流觴,宜人宜賓」「宜學宜遊在川西」「曾經滄海難為水之旅」「遊相如故城,觀蒹葭古驛」「青山存骨氣,參禪悟道之旅」「革命詩人故裡之旅」和「豪放詩人故裡遊」。
  • 生態價值實現的路徑探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指明了經濟和生態協調發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提出對於兩者關係認知的三個階段:從經濟優先、到經濟生態並重、再到生態價值優先。我國先後落實福建、貴州、江西、海南四省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其中福建和海南戰略定位中分別提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先行區」和「生態價值實現機制試驗區」,國家對「生態價值實現」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然而,何為「生態價值實現」?廣泛被認可的路徑是「生態資源」作為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消費者,如生態旅遊等。
  • "為你讀詩"等微信公眾號走紅 詩歌開始"流行"了嗎
    「詩人的詩」和「大眾的詩」這種劃分雖不甚準確,但的確從一個側面揭示了漢語新詩自發軔以來諸多未解的難題。今天,隨著微信等移動終端的詩歌平臺與大眾之間越來越迅速、及時、開放、自由的「信息數據共享」與「交互性對話」,重提「詩人的詩」與「大眾的詩」的關係問題,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我們理性認識和反思當下的詩歌生態。
  • 中國唐山皮影主題樂園榮獲亞洲旅遊「紅珊瑚」獎
    唐山2021年1月11日 /美通社/ -- 記錄行業榜樣,致敬「寒冬」中領航前行的創變者,2020第五屆亞洲旅遊「紅珊瑚」獎榜單近日發布。由唐山文旅集團與奧雅設計及洛嘉兒童合作完成的中國唐山皮影主題樂園榮獲2020亞洲旅遊「紅珊瑚」獎 -- 年度創新文旅融合項目。
  • 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核算
    對話嘉賓簡介:歐陽志雲,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評估與保護研究。建立區域生態系統評估方法體系、生態功能區劃理論與方法,提出以生態資產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為基礎的生態效益評估理論和方法。
  • 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是時代重任
    要推動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首先要確定生態產品價值的內涵及其價值核算,也就是生態價值核算。目前比較一致的做法是用生態系統生產總值,也就是GEP來衡量「綠水青山」的價值。我國在這個領域總體上走在世界的前列。不過,由於自然生態功能的差異,對於每一個省市區,其生態產品價值量及其比例結構差異非常大。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蘇州市金庭鎮發展「生態農文旅」
    為此,我們開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專欄,介紹我部推薦的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本期介紹「蘇州市金庭鎮發展'生態農文旅'」情況,敬請關注。,打造「生態農文旅」模式,實現了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的全面提升。
  • 加快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加快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有利於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促進生態保護修復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對實現生態環境的高水平保護與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途徑,建立健全相關工作機制,筆者建議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深入開展流域、區域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及產業現狀基礎性調查,因地制宜,科學確定各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