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珠三角無人機如何「飛」向世界,歐洲專家這樣說

2020-09-23 南方plus客戶端

近日,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在深圳舉行,並在惠州等城市設有分會場,來自中、美、俄、荷蘭等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進行了廣泛交流。

近年來,中國逐步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民用無人機產業基地。2019年,全國有7000多家無人機企業獲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許可證,交易規模突破500億元。其中,尤以深圳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走在行業前列。

那麼,中國的無人機產業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外國專家對珠三角城市有哪些建議?圍繞這些話題,南方日報、南方+記者繼2019年專訪世界無人機聯合會副主席、芬蘭專家Jani Hirvinen之後(詳見《獨家專訪!世界無人機聯合會副主席為惠州無人機產業支招》),近日又專訪了世界無人機聯合會常務成員、中科智慧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荷蘭專家Robbin A.D. Bishoen。

(Robbin A.D. Bishoen在作演講。世界無人機大會供圖)

怎麼看中國無人機產業?

供應鏈強大,莫忽視全球供應商

南方日報:您最近參加了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並且在深圳和惠州與一些專家、企業界人士進行了交流。能不能談一談這些天的感觸?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事?

Robbin A.D. Bishoen:儘管最近地緣政治帶來了一些新障礙,比如,新冠肺炎和貿易摩擦給那些融入全球價值鏈的產業發展造成了壓力,全球的無人機團體還是能夠在中國深入地對話。本屆世界無人機大會的成功舉辦展現了一種國際承諾,同時也反映了相關產業仍在堅守、研發新產品、並且分享如何參與未來的商業活動,以實現合作共贏。

南方日報:眾所周知,中國企業佔據了世界無人機產業最大的一塊市場,你怎麼看這樣的成就?你認為它背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Robbin A.D. Bishoen:一些中國企業將民用無人機作為一種開創性的運輸工具,這已證明是正確的。而且,市場對這種新物流形式的接受也使這些企業得到了相應的回報。這的確是了不起的成就,它使中國再次成為商用科技進步的焦點。

為什麼會取得這樣的成就?部分原因是中國有強大的供應鏈,企業之間可以很好地協作生產各種無人機。然而必須指出的是,無人機產業的供應鏈是全球性的,因此這裡面也有世界各地的零部件供應商的貢獻。

可以看到,全球確有一些高附加值的無人機部件發揮了不同的作用。正是這些來自各地的部件組合在一起,才形成了獨特的無人機產品。

國外哪些做法可借鑑?

加強全球合作,加快制定行業準則

南方日報:根據你的觀察,當前歐洲的無人機產業呈現怎樣的趨勢特點?哪些值得中國企業借鑑?

Robbin A.D. Bishoen:簡單地舉個例子,比如在監管方面需要一個平等的競爭環境,它可以提供專業的指引,這對於無人機產業非常重要。考慮到無人機在應用領域變化太快,可以研究一下《歐洲無人機通用準則》,它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框架來處理所有有關歐盟範圍的無人機事項。它的重點是,在保障無人機在歐盟內部暢通使用的同時,保護所有歐盟國家公民的安全和隱私。我認為,中國的企業和政府專家可以參考這一體系。

南方日報:在全球化背景下,你怎麼看不同國家之間科技和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中國和其他國家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加強合作,以進一步發展無人機產業?

Robbin A.D. Bishoen: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它打開了各國之間的一條物流運輸系統,這對於人類未來的共同繁榮非常重要。商用無人機產業雖然沒有沿著「一帶一路」去發展,但這一產業的很多投資是由企業和政府共同提出的。說到國際零部件製造商之間的合作,可以看一看無人機領域。我們會發現,在中國的無人機終端產品上,有很多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提供的零部件。

說了這麼多,我認為可以得出結論,也就是儘管面臨地緣政治的壓力,全球的商業聯繫依然緊密。因為商業行為要考慮把業務做大,同時考慮生產效率、成本控制等因素,這導致供應鏈超出國界。

南方日報:你怎麼看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它們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中國乃至全球?

Robbin A.D. Bishoen: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不僅涉及無人機的研發和生產,還包括光電(紅外和雷射)、納米、生物科技和物聯網等多個領域。對科技的重視已經激發了中國社會的潛力,要注意到,現在的就業技能明顯在向信息技術、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領域靠攏。這種趨勢已經影響到教育領域,它反過來也為中國工人的技能培訓提供了一個前瞻性的視角。

這些對世界的影響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西方看到,中國已從早期仿製低端產品,到現在轉變為生產高端產品。如今,為什麼那些關注研發創新的西方國家要設法應對這種創新科技產業的變化?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儘管貿易摩擦已經發生,國際社會應該注重包容與合作,而不是暫時的貿易摩擦,這對於人類未來價值損傷頗大。

對珠三角企業有什麼建議?

整合各領域資源,打造創新生態

南方日報:廣東省的製造業非常發達,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區。你對於這些城市發展無人機產業有什麼建議?

Robbin A.D. Bishoen:強烈建議這些地區的企業參與進來,聯合制定無人機領域的國際標準,並且參與到全球性的教育項目中。這些項目可以在全球性的公平環境下,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的引導下,於專家、投資者和有關部門之間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橋梁。

Robbin A.D. Bishoen在作演講。世界無人機大會供圖

南方日報:惠州是個靠近深圳和香港的城市,去年的工業總產值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而且也集聚了一批與無人機相關的企業和機構。它要發展這個產業,你有什麼建議嗎?

Robbin A.D. Bishoen:地方政府的倡導開了一個好頭,比如高科技無人機相關的活動,還包括具體政策、稅收等方面的信息公開和分享。如果要促進這一產業實現持續的發展,當地政府還應該和相關行業和部門實現精準對接,包括潛在的合作夥伴、銀行、保險公司、潛在投資者、房地產企業等等,以形成一個平臺和生態系統,方便為任何新技術提供設備和製造能力方面的支撐。這樣做的理由是,如果有下一個新科技成果爆發,它可以藉助惠州的土地資源來實現產業化。

【記者】劉光明寶

【攝影】韓慶鵬(署名圖片除外)

【作者】 劉光明寶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相關焦點

  • 珠三角無人機如何「飛」向世界,歐洲專家這樣說
    近日,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在深圳舉行,並在惠州等城市設有分會場,來自中、美、俄、荷蘭等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進行了廣泛交流。近年來,中國逐步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民用無人機產業基地。2019年,全國有7000多家無人機企業獲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許可證,交易規模突破500億元。其中,尤以深圳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走在行業前列。
  • 獨家|諾獎大猜想:夏普萊斯二拿化學獎?
    這樣算起來,差不多是夏普萊斯拿第二個諾貝爾化學獎的時候了。 不過,即使數據支持,我們也不能說夏普萊斯一定會獲獎。不到諾獎揭曉的一刻,沒有人敢拍胸脯說:我的名單一定準確,因為諾獎預測真的很難。 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熱火朝天的籌備過程中,WLF對199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厄溫·內爾(Erwin Neher)進行了專訪。問到了他對今年的諾貝爾獎的期待時,他表示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有非常多被廣泛討論的話題,比如說基因開關。
  • 獨家|沃爾夫獎主席、諾獎得主謝赫特曼談基因編輯為什麼能拿獎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就此獨家專訪沃爾夫基金會主席、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赫特曼(Dan Shechtman)。圖|WLF獨家 01 兩原因獲得評委青睞,我們向這些受人尊敬的科學家表示最深切的祝賀。」
  • 獨家專訪|「北鬥狂人」林寶軍:要做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的世界第一
    近日,《中國經濟周刊》就相關問題獨家專訪了北鬥三號系統衛星總設計師、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林寶軍。「在四大導航系統裡,原來的目標是爭二保三,但我覺得既然上場就要進球,我的目標就是世界第一,否則咱就別做,」林寶軍說。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功舉辦:科學探索,永不落幕
    圖|WLF獨家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WLA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克服疫情期間的種種困難,來到上海實地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他們說,推動國際科學合作是創立協會的初心,是他們的份內之事。
  • 獨家!諾獎得主斯穆特三世解密「黑吃黑」與引力波
    帶著這些問題,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今日(9月7日)專訪了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喬治·斯穆特三世(George Smoot III )。斯穆特因「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獲得了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曾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與央視新聞合作推出的太空論壇系列第一期《和諾獎科學家談深空探測》節目。
  • 如何綁住無人機「黑飛」的翅膀?
    如何加強對無人機「黑飛」的監管,讓無人機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近日,記者就此採訪相關部門和人士。    無人機網上購買門檻低    記者採訪發現,在無人機銷售環節,目前沒有相應的準入制度,購買門檻不高,存在不少隱患。    在一些電商網站,記者以「無人機」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價位從數百元到數十萬元不等的無人機產品達100頁之多。
  • 獨家專訪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託達特:這會是震撼化學界的全新領域
    當天,斯託達特接受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的獨家視頻專訪。他在採訪中預言:分子納米拓撲學將是震撼化學界的全新領域。採用統計合成的方法,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索烴,連帶著機械鍵有了首次實驗亮相。如果說一臺機器想要執行任務,那麼它的組成部分就必須具備能夠相對地向其他的組成部分移動的能力。
  • 獨家專訪諾貝爾獎得主萊維特:疫情發展軌跡可預測,願意接受批評
    在昨天的推送中,我們獨家報導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計算機大師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領銜的科研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通過最佳擬合直線預測某地區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發展軌跡》(點擊閱讀原文),發表於科學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引起廣泛關注。
  • 他說:遇事不決,指望不上量子力學
    今天,WLF對他做了視頻專訪,請他暢談量子力學那點事。圖|WLF獨家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我不信在科幻界,當作者/編劇/導演不知道如何收場的時候,量子力學就會閃亮登場,負責圓上作品裡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動圖|The Quantum Daily作為知名量子物理學家,霍爾丹也知道「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的梗。不過,當WLF在專訪中問起了霍爾丹,是否認為真的存在這樣可以囊括世界一切的物理學理論時,霍爾丹笑著回答說:「我可不這麼認為。
  • 應對"黑飛" 民航如何反制無人機?
    黑飛」 民航如何反制無人機?" title="厲害了!應對「黑飛」 民航如何反制無人機?網易航空訊 國家低空空域正在逐步開放,無人機應用越來越廣泛,但來自無人機的不可控風險逐漸增加,在民航領域,機場遭遇無人機幹擾而導致航班備降、旅客滯留的情況時有發生。自2017年以來,全國共發生將近40起無人機擾航事件,已接近去年全年數量。應對「黑飛」,民航反制無人機需從應急處置和事前預防兩個角度考慮:一是通過反制無人機技術做到應急處置;二是通過法監管進行事前防備。
  • 專訪|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中國是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專訪|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中國是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2020-11-06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獨家|沃爾夫獎主席、諾獎得主謝赫特曼談基因編輯為何能拿獎
    圖|Pauljanssenaward沃爾夫獎素有諾貝爾獎的風向標之稱,沙爾龐捷和道德納再次驗證了這一點。為何在具有爭議的情況下,基因編輯仍能屢獲世界大獎?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就此獨家專訪沃爾夫基金會主席、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赫特曼(Dan Shechtman)。
  • C919如何攻克五大技術難題?中國商飛製造總師這樣說
    專訪中國商飛公司製造總師姜麗萍:C919如何攻克五大技術難題3月24日,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迎來了進入2018新春第一次飛行,成功執行一架次試飛。自去年5月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以來,兩架飛機已試飛共計23架次。
  • 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陣容與亮點全景展現
    9月13日,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第五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在深圳開幕。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執行主席、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歐洲科學、藝術與人文學院榮譽院士楊金才致開幕詞,歐洲科學、藝術與人文學院院士,俄羅斯社會科學院院士、喬治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精準農業航空學會主席蘭玉彬教授主持大會論壇,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秘書長楊鵬主持大會開幕式。
  • 獨家專訪Owl City:泰勒·斯威夫特是我的偶像
    日前,這個美國電子音樂奇才Owl City接受了網易音樂獨家專訪,暢談這6年來的音樂成長以及成軍至今的心路歷程。可以說這是繼Owl City 2009年11月後,時隔四年重登中國演唱會舞臺。消息一出,不少粉絲知道後激動不已,據主辦方統計,很多買票的都是邀請四年前看演出的朋友一起來看,可見Owl City將再次讓中國的樂迷領略激情沸騰的青春搖滾。日前,這個美國電子音樂奇才Owl City接受了網易音樂獨家專訪,暢談這6年來的音樂成長以及成軍至今的心路歷程。
  • 飛行前活動手指上眼藥水 無人機「飛手」竟是這樣的
    原標題:飛行前活動手指上眼藥水 無人機「飛手」竟是這樣的 原來你是這樣的無人機「飛手」 無人機「飛手」龍聰和吳小海。他倆是支隊無人機的主飛手和副飛手,也被稱為「千裡眼」和「順風耳」,已完成了多項緝毒、維穩等勤務保障,飛行時長達400多個小時,保持著操作零失誤、任務零差錯、裝備零損傷的「戰績」。 登高方能望遠。無人機能飛多高?龍聰不語,拿起遙控器啟動一架六旋翼無人機升空……筆者緊盯著這直徑1米的物件,不出兩分鐘,已升空變小到肉眼不能識別。顯示屏上,眼前的茫茫大海如一條綠衣帶蜿蜒在青山間。
  • 點亮智慧新未來: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在深圳開幕
    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執行主席、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歐洲科學、藝術與人文學院榮譽院士楊金才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卓文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執行主席、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歐洲科學、藝術與人文學院榮譽院士楊金才致開幕詞,歐洲科學、藝術與人文學院院士,俄羅斯社會科學院院士、喬治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精準農業航空學會主席蘭玉彬教授主持大會論壇,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秘書長楊鵬主持大會開幕式。
  • 獨家丨揭秘生物鐘的諾獎得主羅斯巴什:夏令時損害人類健康
    原創 Ka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新冠疫情下,虛擬會議成為跨國交流的主要形式。因此,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每次在和海外頂尖科學家們進行網絡連線專訪時,小編們總是時不時地思考一件事:歐美人的夏令時是不是要結束了?和他們的時差是不是又要變了?
  • 新華社:如何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最強大腦」的點評報告
    圖|WLF獨家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極端氣候和環境事件頻發、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當下,「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意義更為凸顯。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2020)10月30日在上海召開,300多位科學界「最強大腦」齊聚中國,共議共商如何讓科技更好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