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班上舉行了一場英語單詞比賽,孩子拿了個三等獎。
老師要他上臺和大家分享下學習經驗。
結果,他上臺後,只說了句:大家好,我叫程曦,我今天要分享的是……然後就說不下去了。
作為演講者來說,想讓大家對你有好的印象,那麼就必須設計好演講的開場白,大家一般會根據第一印象來判斷這個演講是否值得聽。
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之所以要重視開場白,有2個目的:
1. 建立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的感情,贏得聽眾的認同感;2. 打開場面,引入下面的正題。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一場精彩的演講,其開場白該如何設計。
01 從腦語到嘴語是有個過程的
記得看馬雲談網際網路時演講視頻時,他在演講臺上是這麼說的:
網際網路如一場萬米的長跑,我們如果只是剛剛完成最初的100米,你很難知道旁邊的人是否就是競爭對手,但如果再往前跑3000米,你才會發現,誰才是你真正的競爭對手。
這個開場白聽起來令人不禁感嘆,大神就是大神。
你再聽聽下面的演講,有人是這樣開場白的:
」回顧這幾年自己走過的路,回顧我們為網際網路建設發展所進行的艱辛的探索和實踐,我們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更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堅持和發展……「
這區別是不是非常明顯?我們不要嘲笑後者,這可能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一種開場白。當然還有更多人沒有開場白或說了一句就說不下去了,正如開頭提到的,自己孩子上臺分享經驗時,卻不知道該怎麼說。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原因很簡單,我們的腦語邏輯,它是以抽象的形式存在的。如果你從未進行過專業訓練,嘗試從抽象轉為具象,那麼,你的開場白是很難有突破的。
一般神級的開場白,就是從腦語到嘴語的一種轉化過程。
這說起來簡單,可具體應該怎麼轉,是不是一籌莫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做法,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先了解下大腦的層次結構。
02 大腦的三個層次
人類的生命演變經歷了從爬行動物到哺乳類動物,再到靈長類動物的進化過程,而生命的進化總是在之前的基礎上重新打造一套系統,而之前的系統已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所以,我們的大腦一般有三個層次,它們分別是爬行腦,情感腦及思維腦。
如果你想在表達時,能快速吸引住別人,那就需要不斷滿足這三層大腦的需求。
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與動物說話的過程」。
啥意思呢?
意思是我們的大腦可以用三種動物來指代:
1) 鱷魚,滿足爬行腦的需求2) 大象,滿足情感腦的需求3) 猴子,滿足思維腦的需求
這就是大腦的三個層次,我們要設計一個打動別人的開場白,就是要撬動別人的這三個大腦層。可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我們讓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03 爬行腦的具體做法
爬行腦位於大腦的最裡層,它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腦幹,一個是小腦。
早在3億年前,發行腦就已經從爬行動物的體內演化出來,負責控制身體的基礎功能,比如人體內基本的新陳代謝,各種欲望得展現以及人的本能反應等等。
爬行腦是反應速度最快的大腦,其主要的功能就是自我保護。比如,如果有人試圖攻擊你時,爬行腦會根據對方的情況,迅速做出躲閃的反應。
可爬行腦最大的的問題,是充滿短見、保守而服從於習慣,而且還很懶惰。
因此,一般人剛開始聽一場演講,或打開一篇陌生文章時,都會出現一種稍顯焦慮的狀態。
這就是爬行腦已經開始工作了。
為啥呢?
因為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下,爬行腦的自我保護開始發揮作用。
所以,演講時,如何打動爬行腦,是所有人,在演講開場白中要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
我們可以把爬行腦想像成一個原始部落的人,和它打交道,必須做到如下這兩點:
1) 能為它提供一些短期的收益
曾看過一本財經雜誌,裡面有一篇介紹理財的文章,開頭是這樣介紹的:
「今天我來幫大家回答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會有助於你理財。第一,你如何掙到你人生的第一桶金的?第二,你如何投資其中的3萬元?第三,投資的3萬元,如何變成10萬元?」
你看,這樣的開場白,是不是簡明扼要,一下就能抓住渴望掙錢的人的心?
相比那些長篇大論,大談特談長遠規劃和利益,也許我們更願意看到眼前可見的短期激勵。
因此,你為了夢想而早起就不如假如7點前起床,可以吃到一頓豐盛的早餐這樣的誘惑來得直接。
2) 製造反差
TED上有一段演講是這樣的開場的:
在美國長大的孩子,他們的成長道路上有兩個機構在這段旅行中至關重要:第一個機構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學」。這是一條康莊大道,意味著未來他們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不過大學學費昂貴,年輕人會因此而背上沉重的負債。但今天,我想跟大家討論的是第二個機構:監獄。
這個開場白,是TED團隊精心設計的,他們利用大多數父母關心教育的心理,及大學這個大家熟知的名詞,巧妙地對比出了演講的主題:監獄。
製造反差,就是利用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而進行表達設計的。
所以,隔壁張姐家的孩子成績非常好和隔壁張姐家的孩子門門功課都是第一,這兩種開場白,哪個更好些,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04 情感腦的具體做法
情感腦又叫邊緣系統,包括下丘腦,杏仁核體等部分,它處在大腦的中間位置,只在高級哺乳動物及少數爬行動物,和鳥體內才存在,它能夠處理複雜的情緒,有很強的記憶能力。
而所謂的情感腦,顧名思義,它負責我們的情緒,包括愛、厭惡、憎恨、恐懼等等。
人本來就是一個感性動物,如果我們在演講中能觸發聽眾的感性神經,打動感性腦,這也是在開場白中,我們要力爭完成的。
我們可以把情感腦想像成一個5歲的小孩,那麼和他打交道的核心是:
1) 要給予他視覺信息
據悉,在人的大腦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神經元,是用來處理視覺信息的,和其他方式相比,比如語言識別以及語音交流,視覺信息的功能更為強大。
所以,對人的大腦來說,最有利的傳播方式,不是文字,而是圖像。
比如,一臺超大容量的移動硬碟和能把200TB數據放進口袋的可攜式移動硬碟,哪個開場白會更好? 我想你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
2) 建立情感聯繫
如果別人和你的情緒處在同一個頻道上,就更容易接受你所講的東西。
比如,有個曾經賣家鄉菜的小夥子,在講述自己的創業故事時,開頭是這樣的:
畢業後,自己留在大城市工作,一年回一次家。有一次,生病了,給家裡打電話,被媽媽聽出了情緒不好。
第二天,便聽到了有人敲門,一看是媽媽,她帶了很多老家的菜和肉,對孩子說,「沒事,媽在這,這就給你做飯。」
躺在床上,聞著那熟悉的家鄉菜的味道,眼淚刷地就流了下來。
這感人肺腑的話, 突顯了家鄉菜的溫情,與懷念家鄉的人建立了情感連接,也就很容易讓他們聯想到家鄉菜這個話題。
05 思維腦的具體做法
思維腦又叫新皮質層,它位於大腦的表面,其實是我們熟悉的左腦、右腦部分,這種結構,只有靈長類等少數高級動物,才具備這種思維腦。
一直依以來,人類都以自己具備思維能力而倍感自豪,不過,這個思維腦,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一直會處於明智的狀態,它總是靠自己不靠譜的那些經驗而做出判斷,如果要是處於疲倦狀態下,大腦還會罷工。
其實我們常說的思維腦,讓你意想不到的是,大部分人很容易相信一種結果,然後利用思維腦,去尋找支持這種說法的理由。
所以,如何用好思維腦做好演講,要注意下面兩點:
1) 要給予大家認知的證據
美國醫學博士希瑟·拉森在某演講中,一個開場白把下面所有聽眾都吸引住了:
在美國,每11分鐘,就有一個美國人死於肺癌 。這個數量是死於謀殺犯罪的兩倍。
而近十多年來,這種病會讓美國人在醫療費用上超過約60億美元。
而這種因吸菸而導致的肺功能萎縮,可能會直接襲擊在座的每一個人。
正是因為利用了」吸菸有害健康「,這個深入人心的認知,以上的這些數據和對比才有了意義。
所以,在對付他人的思維腦時,一個成功的開場白,並不是要強調你的邏輯思維有多麼的獨一無二,最重要的是,它能給予聽眾一個在認知範圍內且有說服力的證據。
2) 具備故事思維
人是不會拒絕故事的。好的故事,人人都愛聽。你說了一堆的道理,不過只能贏得辯論,只有故事,才可以收服人心。
作家海明威的名著《老人與海》中,有一段這樣的開頭,只有短短一句話,卻足以引起每個人的注意:
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的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至今已過了84天,卻一條魚也沒逮住。
我們每天所處的社會,是一個理性且充滿壓力的環境,如果演講時,能講一個故事,不僅可以釋放大家的壓力,,還能更加調動會場氣氛。遠比那些生硬的數字要有用得多。
說了這麼多,如果你想讓自己或孩子在公眾演講時,有一個打動別人的開場白,主要就是要解決他人的三個大腦層:一是爬行腦,一是情感腦,一是思維腦。
而解決的方法,可以通過以上介紹的六種方式,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取用。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從來都沒有公眾演講的經歷,沒有關係,只要明白了大腦的心理原理,你會發現,要打動別人並不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