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樣東西,人們越是經常持久地對之凝神思索,它們就越是使內心充滿常新而日增的驚奇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
寫在前面
如今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網絡上魚龍混雜,信息真假難辨。因此,認識神秘學的第一步,務必是要建立理性的判斷標準,不輕信、不盲從。
神秘學按地域籠統分為東方神秘學和西方神秘學,下面介紹的是西方神秘學。
神秘學概念
西方神秘學,或稱「西方神秘傳統」,是對一類西方社會中涉及廣泛、關係鬆散的理論與運動的統稱性學術術語。其與正統猶太-基督信仰和理性主義啟蒙運動都截然不同。作為一個跨學科的論題,神秘學以各種形式散布在西方哲學、宗教、迷信、藝術、文學、音樂之中,並應用於一些流行文化中。
歷史起源與發展
那些被後世學者標記為西方神秘學的最早傳統,發源自古典時代晚期的地中海東部。在那裡,赫爾墨斯主義、諾斯替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發展成為不同於主流基督教義的思想學派。
到了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人們對這些古典思想的興趣增加;同時,大量的知識分子正嘗試著將「異教」哲學、卡巴拉思想和基督教哲學相融合。在這種氛圍中產生了各種神秘學運動,如基督教神智學運動等。
在17世紀,深入研修神秘知識的早期結社誕生了,其中包括玫瑰十字和共濟會。發展到17世紀晚期,各家各派就西方神秘學的確切定義展開辯論,並提出了大量的不同觀點:一種學術視角是,採用某些神秘學學派本身的思想,將神秘學視作一種長青主義的、隱秘的內部傳承。第二種視角是,將神秘學視作一類在不斷祛魅的世界中,仍追尋附魔的世界觀的思想。第三種視角是,將神秘學視作那些既不被科學建制所接受,又不被正統宗教所採納的被拒知識之總稱。
而在18世紀——啟蒙主義的時代,則催生了一批新形式的神秘學思想。到了19世紀,被稱作「隱秘學」(occultism)的神秘學思想開始出現。

學術研究價值
西方神秘學的學術研究是在20世紀初由研究世界古代史和歐洲文藝復興史的歷史學家開創。他們認識到前基督教與非理性主義的學派對歐洲社會文化影響重大,值得學術界關注。
西方神秘學主要研究方向有神話歷史記錄,赫爾墨斯哲學,諾斯替主義以及象徵符號,這區別於鍊金術、佔星和塔羅等,更多的是文化價值。
推薦的入門書籍
最後,推薦幾本入門書籍給感興趣的想要詳細了解的同學。
西方神秘學:·《當神秘學來敲門》·《秘苑玫瑰》·《世界文化象徵辭典》·《西方神秘學詞典》·《秘密之書——凱巴萊恩》
東方神秘學:·《中國神秘文化鑑賞大全》·《中華神秘文化辭典》·《神秘文化典籍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