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蘇聯英雄鑄成的車諾比!像美國日本這樣的國家永遠不會懂

2021-01-21 軍武次位面

部隊是被逼著去救險的?有些人永遠不明白什麼是英雄


最近有一部名叫《車諾比》的美劇突然爆火,在豆瓣的評分一度達到了9.7分,在美國著名電影評論網站更是有高達95%的新鮮度。「無法呼吸」「窒息一般的絕望」是不少觀眾在看劇時候最直觀的感受,看完長舒一口氣都驚呼是一部神劇。


▲這個片子到底值不值9.6分

咱們過幾天繼續聊


顧名思義,《車諾比》講述的是上世紀發生在蘇聯的一場核災難。1986年4月26日凌晨,蘇聯境內普裡皮亞季市的車諾比核電站,在工作人員對四號機組進行測試時因錯誤操作發生劇烈的爆炸。2000噸的反應堆頂蓋被瞬間炸飛,反應堆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堆芯被炸散,整個反應堆暴露在了空氣中。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瞬間


兩次連續的爆炸將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噴灑到大氣中,這次災難輻射劑量每小時相當於兩顆廣島原子彈爆炸,一天也就是相當於48顆原子彈的劑量。


敞開在空氣中反應堆不停的釋放著強輻射,將數億億光速飛行的「子彈」射向四面八方,沒有什麼能夠擋住這些強輻射。如果人類受到大劑量輻射即使沒有當場死亡,也會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隨著患白血病、癌症、器官衰竭痛苦的死去。


▲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人群

在圍觀中遭到輻射

 

這還是剛剛開始,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隨著輻射塵和放射波的飄散,歐洲的水源將被汙染、土地將被侵蝕,強輻射會殺死周圍所有的植物、動物、人類,整個歐洲都將成為不毛之地。隨後輻射物質還會被風、雲層帶到世界各地,接下來就是全世界。


車諾比的核燃料是鈾235,其半衰期是7億年,比人類的歷史都不知道長了多少倍,輻射會持續7億年之久,成為地球上一處永遠的創傷。


那麼現在有一項最重要的任務擺在蘇聯人面前:去進行一場事關數億人,也可能是全世界人生命的救援,那麼代價是你們的生命。


「總得有人去,那就我去吧!」



第一批衝上去的是消防員,爆炸後僅僅幾分鐘,核電站的消防員就趕到現場進行滅火。還不明情況的消防員們嘴裡充滿了金屬味道,這是人體被高劑量輻射後的身體反應。他們腳下就是來自核反應堆芯的核廢料,但是大火必須立刻撲滅。英勇的消防員們一度踩著具有致死放射性廢料堆上向炸開的缺口滅火,缺口下面就是裸露的堆芯。


▲有人受傷,馬上有人頂上


快天亮時反應堆外圍的火情被終於被勉強控制住,天亮後所有108名消防員立刻被送往莫斯科治療。一些直接接觸高劑量輻射的英雄消防員們在莫斯科的醫院裡頭髮牙齒逐漸脫落,皮膚潰爛,全身的器官壞死,眼睜睜看著自己變成一具屍體。


▲第一批衝上去的消防員

基本都在幾天後死亡了


經過一晝夜的奮力撲救,外圍的大火被消防員們撲滅,但是反應堆內部的鏈式核反應還在進行,如果用水撲救,水會在瞬間就變成蒸汽,只能用硼和沙子混起來覆蓋在反應堆內部才能逐漸停止核反應。


▲安託什金少將和他的飛行員們


核反應堆附近擁有巨大的瞬間致死輻射,人員根本無法靠近,而這項工作只能由直升機從上空來完成,但反應堆上空的缺口同樣擁有致死輻射。4月27日安託什金少將親自帶著最精銳的部下們駕駛直升機前來撲救。蘇聯年輕飛行員們開始了一場英勇的「自殺式」搶救。


▲直升機在反應堆上空投下硼砂

此為當年實拍畫面


飛行員們駕駛直升機在幾乎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儘可能的逼近反應堆上空,將硼沙混合物一次次向反應堆中投放。反應堆上空的輻射劑量是致命量的9倍,每飛一趟,飛行員們都大汗淋漓、嘔吐,即使這樣有些飛行員一天飛了33趟。勇敢的飛行員駕駛直升機一共飛了3000多架次,最終將5000噸沙子扔進了反應堆的開口!

 

▲這些年輕的小夥子們,面對死亡

他們始終面帶微笑


飛行員一趟趟將沙子填進核電站的同時,爆炸噴出來石墨塊包裹著鈾棒的數噸核廢料還在渦輪機房屋頂肆虐,任何一小塊石墨都足以在一小時內殺死一個人,如果就這樣讓它們揮發,同樣會汙染整個歐洲。另外如果想要在反應堆外圍建造一個石棺也必須清理掉這些核廢料。


▲太空機器人清理廢料畫面


起初他們試圖用機器人去清理,但在強輻射下幾分鐘就報廢了。此時渦輪機房頂的輻射劑量高達2萬倫琴,要知道500倫琴1小時的照射就能立即導致人類急性死亡,機器人都扛不住這樣的輻射!


▲高強度的輻射讓機器人瞬間壞掉


唯一的方法就是派人上去,用命來換命。


蘇聯救援兵司令員向戰士們動員時說:「我和政委先上去,然後是共產黨員和團員,其他同志在後面跟上!假期和黑海的療養院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每個人上去待40秒,鏟兩下就下來,為了蘇維埃祖國!」


▲戰士們冒死在屋頂剷除放射性物質


沒有多少防護裝具,戰士們只能給自己披一層鉛皮,即使是這樣也只能勉強蓋住前胸,在40倍致死輻射量下形同虛設。就這樣他們就要用血肉之軀去挑戰機器都扛不住的核輻射。



戰士們一個個飛奔上屋頂,挖走一點廢料,後面飛奔上來的人再接替上一個人。鐵鍬鏟不動的就用手抬,他們硬是在生命倒計時的時間裡把數噸核廢料迅速清理完畢。共有3500名勇士,頂著皮膚眼睛的劇痛、滿嘴的金屬味、將這一塊塊核廢料扔了下去,這些年輕的戰士為了自己的使命從此失去了健康和壽命。


▲最終建在四號反應堆上的石棺


這場規模龐大的救援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隨後的數年時間裡救援一直在進行。平時1個人1小時的工作量,在車諾比要60個人才能完成。僅1986到1987年就有24萬人參加,前前後後數年時間裡有60萬參與了救險行動,甚至有數萬平民也自願參與進來,這幾十萬人的健康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損害。

 

▲安託什金少將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道


在當時防護水平不完善、事態緊急的情況下,數千勇敢的人們因為使命,因為責任,把自己犧牲在了車諾比,其他人則一生都在飽受著輻射的折磨。


▲被輻射後皮膚腐爛


在今天,《車諾比》熱播後很多人出來質疑蘇聯政府在救險時候對救援人員的漠視,蘇聯政府用數不盡的人命彌補了這場可怕的核事故。並在電視劇中屢次出現蘇聯高官逼迫下屬前往車諾比撲救的場景,甚至用槍斃來威脅他們。這遠遠是不符合事實的,要麼是美國導演不懂這種責任感,要麼就是美國導演在揣著明白裝糊塗。


▲《車諾比》劇照,有很多地方都在黑蘇聯


▲洩露後的日本福島核電站


我們再來看看同樣的福島核事故,日本人是怎麼處理的。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因為被地震損毀,放射性物質洩漏。前期的福島核事故只有5級,因為沒有及時控制住事態的擴展最終惡化到了和車諾比同級的7級。到現在8年過去了,日本都沒有徹底解決掉問題,福島核電站還在往太平洋裡不斷滲透著核物質。


▲至今福島核電站還在向太平洋中洩漏核物質


日本人並沒有做多少對填補有用的事情,而是在不遺餘力的宣傳福島地區的十分安全,蒙著眼睛裝作什麼也看不見。


▲他們一再聲稱已經得到控制

但明白人都知道,那個地方再也不能去了


要知道任何一次與核相關的事故,所帶來的後果最終都會影響全人類,蘇聯車諾比核事故的處理儘管充滿不妥之處,但是有幾十萬明知輻射危險仍然願意犧牲自己去解決掉車諾比問題的人,他們都是蘇聯人的英雄,更是全人類的英雄。


只有當一個國家在危難的時候才能看清楚誰是英雄,誰是膽小鬼;而只有真正偉大的國家,才會湧現出無數英雄。



11年前汶川地震,汶川徹底與外界失聯,中國解放軍某部15人組成的空降兵小分隊臨危受命,在海拔4999米空降汶川地震震中高空跳傘,率先偵查災情。

 

「當時唯一知道的,就是不知道有多大風險」

 

▲5000米盲跳,因為下面有人民在期待


5000米沒有任何標識的生死盲跳,對於通常在數百米跳傘的傘兵們有多危險,他們自己最清楚。陡峭的山崖、奔騰的岷江、茂密的森林、縱橫的高壓線以及被震壞的房屋,他們都清楚「躲不過任何一處,都可能丟了小命」,但是他們更清楚,只有穿越者重重險阻才能把生的希望帶給絕境中的百姓。


「解放軍來了!」看到老百姓的臉上重新燃起希望,這一切都值得。

 


1998年特大洪水肆虐長江,部隊整團整營扛著沙袋衝上決堤,當沙袋再也擋不住滔滔洪水時,最震撼的一幕發生了,將軍、軍官、士兵,手挽著手跳入水中,鑄成人體堤壩阻擋洪水,給後方人員爭取時間搶堵潰口。

 

▲送別戰士的站臺上軍列就要出發

這位老將軍凝望車窗

看著泥巴都沒有洗乾淨的戰士們,淚光閃爍


每個國家都有危難的時候,但只有偉大的國家會在每次災難面前站出無數的英雄,沒有人退縮,沒有人袖手旁觀!由英雄的人民組成的偉大國家,永遠不可戰勝!


相關焦點

  • 美國人會怎麼拍《車諾比》?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權力的遊戲》大結局爛尾,觀眾:「我打死也不會再看HBO的任何節目了……」《車諾比》在5月20日播出第三集後:「我永遠都愛HBO!」果然人類的本質就是「真香定律」。每個礦工經過部長身邊時都拍了拍他的肩膀,老礦工摸著他的臉說:「你這樣才像個煤炭部的部長。」為了儘快控制局勢,這些「逆行英雄」們大多付出了令人痛心的巨大代價。用直升機向起火堆芯投放滅火的特製混合物,因為距離太近,受到嚴重輻射的直升機失控,撞上了一旁的吊塔。
  • 美劇《車諾比》大熱,但真實的車諾比,蘇聯付出了多少
    隨著《車諾比》的開播,很快就掀起了一陣車諾比熱潮,可能有不少人看過這部由美國人拍的劇,自開播以來,評分就穩定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也足以見得這個題材還是非常吸引人的,但都知道這事最了解的人並不是美國,而是蘇聯時期的人,是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 1986年車諾比事件:蘇聯政府瞞瞞瞞,致全球100萬人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有數據顯示,1986年車諾比事件約有500萬人的生活受到核洩漏的威脅,300萬兒童一生都要接受著各種治療維持生命,有27萬人生活在受到嚴格管控的區域之中,一共有4000人在接觸到核輻射之後第一時間內死亡,當年的核輻射至少造成了全球100萬人死亡,爆炸相當於500顆1945年投到日本廣島長崎那樣的原子彈,至今位於烏克蘭境內的普裡皮亞季鎮依舊是全世界無人敢踏足的禁區
  • 車諾比在前,美國面對日本核廢水,終於露出了「雙標」本色
    目前各國的核廢料是自己保存或者是藉由專業處理核廢料的公司保存的,像是俄羅斯就有一家專業處理核廢料的公司。雖然不知道日本為什麼沒有採取其他方式處理核廢水,但是簡單的將核廢水排入海洋明顯是一種反人類的行為,日本緊鄰的國家韓國已經發出了強烈的抗議。海洋資源是流動的並非像土地固定在一處,日本排除的核廢水勢必會通過海水的流動性汙染到其他國家的海域,對當地的海洋資源造成嚴重的危害。
  • 車諾比核災,蘇聯宣傳救災,西方渲染災害,都有意岔開了一點
    既然這樣萬無一失,誰去管理不都一樣嗎?這才出現了水電設計人員管理核電站的例子。也造成核電站根本不重視安全事故,不重視人員專業培訓的奇觀。再加上盲目的認為不會出事的心理,才最終導致事故發生。4,平民英雄主動參與救援。僅1986到1987年,就有24萬人參加,前前後後數年時間裡有60萬參與了救險行動,甚至有數萬平民也自願參與進來,這幾十萬人的健康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損害。
  • 日本核廢水排向大海,美國失聲,為何車諾比卻要被罵24年?
    一個最怕麻煩別人的國家,這次恐怕要麻煩一下全世界了。日本福島123萬噸核廢水,可能要漂洋過海來「毒」你,這不光是地球環境的災難,更是人類集體文明的一次野蠻退化。我非常認同一個關於文明的定義,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考古學家曾經發掘了一具遠古人類化石,在其骨骼上發現了嚴重影響運動能力的傷痕。
  • 俄模特核電站不雅照被批,為蹭車諾比熱點,她不擇手段
    網友以為羅切娃在車諾比核電站遺蹟拍了這張照片,紛紛指責她不懂尊重。報導稱,羅切娃給出了這樣的解釋:雖然照片的拍攝靈感來自核災,但實際拍攝地是距離核電站4000多公裡之外、新西伯利亞一個已經被廢棄的地方。
  • 重返車諾比
    但人類也無法忘記,日本廣島和長崎升起的蘑菇雲;美國的三英裡島、烏克蘭的車諾比、日本的福島,前前後後成千上萬生命的消隕和磨難。關於核能的爭議從未停息。反對核能的隊伍中,通常包括人道主義者和社會科學家;工程師卻是支持核能的主力。1986年發生的車諾比核事故讓我們看到了科技的涼意。
  • 蘇聯為什麼解體?車諾比核爆炸是一個轉折點
    就當時蘇聯的整個核工業來說,烏克蘭的這個車諾比核電站算是重點發展的一個。蘇聯為什麼要搞這麼個東西呢?因為當時美蘇在進行軍備競賽,1983年美國的裡根總統上來以後就提出了一個600艘艦艇的計劃,說美國要造600艘艦艇,而且相當多的潛艇都必須是核動力的,這個對蘇聯刺激特別大,美國要造核動力的,我也要趕緊跟上。
  • 在《車諾比》裡被「黑」後,蘇聯扳回一局
    時光網特稿 要說近段時間裡最火的美劇是哪部,想都不用想,必然是《車諾比》無疑。火的不僅僅是這部劇本身,還包括隨之延展開來的話題。       美國講述完前蘇聯這段噩夢般的歷史,一些俄羅斯民眾似乎很買帳。
  • 車諾比 | HBO的「年度最佳」不是《權遊》,而是這部「前蘇聯的...
    「1986」,是「前蘇聯的《2012》」。   時隔33年,末日重現,震撼如昨!   導致320萬人遭到核輻射,輻射量相當於400顆美國投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   如今「死神之口」四號反應堆,被「封印」在巨大的石棺下。   石棺裡至今仍有2000噸核輻射物,足以毀滅地球幾次。
  • 對車諾比的恐懼,在於人類可以親手毀掉自己
    800年:專家稱消除車諾比核洩漏事故後遺症需800年,而反應堆核心下方的輻射自然分化要幾百萬年;9.3萬人:34年前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數約為9.3萬人左右;27萬人:27萬人因車諾比核洩漏事故患上癌症;34萬人:核洩漏事故發生後,前蘇聯疏散了11萬多人,隨後數年,又從汙染嚴重地區搬遷了23萬人,前後共疏散34萬餘人;
  • 當年蘇聯為防止車諾比核洩漏,建造了個石棺,現在怎樣了?
    1986年4月26日凌晨,由於操作人員的失誤,坐落於烏克蘭境內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30多米高的火焰掀開反應堆外殼直衝天際,火焰噴發出的高放射性物質向四處飄散,其輻射量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多倍。
  • 《車諾比》:抹黑蘇聯還是還原史實?
    雙方爭論的焦點包括「此劇是否打亂時間線」、「此劇對幾位領導人物的塑造是否符合史實」、「英美拍攝蘇聯歷史事件有沒有可能做到公允」、「本劇是否刻意隱瞞西方幫助蘇聯修改算法和數據」等,還討論了與此劇有一定關聯的「清理車諾比核洩漏的各方人員是否自願」、「蘇聯處理車諾比核洩漏與日本政府處理福島核洩漏態度比較」等話題。
  • 車諾比事故的教訓:原來撒謊的是蘇聯,現在卻是西方
    有些人認為,正是那次事故直接導致了蘇聯的垮臺。蘇聯的改革家們,以及戈巴契夫本人,都以車諾比事故為例,要求加強問責制和更大程度的坦率,因為蘇聯當局最初的反應絕不是透明的。《星期日快報》援引《共產主義的興衰》一書作者阿爾奇布朗教授的話說:「它成為蘇聯體制問題的一個象徵。」
  • 人類最大的核災:間接導致蘇聯解體的車諾比
    誠然,車諾比事故的惡劣影響,以及天文數字般的善後費用,都給了蘇聯沉重的打擊,但最致命的傷痛,始終還是在人們心靈上劃開的那道傷口,這道傷口最終令一個曾經強盛的國家分崩離析,並且直到30年後的今天也沒有癒合。
  • 大廈崩塌前夜:無關車諾比,蘇聯的解體命運其實早已註定
    崩潰前夕 蘇聯的赫魯雪夫時代伴隨著我國在羅布泊的原子彈試爆成功而結束,勃列日涅夫時代則以蘇聯軍隊在阿富汗的深陷泥潭而結束。於是,蘇聯迎來了自己的最後一位領導人,也就是會被歷史永遠銘記的戈巴契夫。
  • 歐洲多個國家檢測到空氣中存在核粒子,車諾比事件前也測到過
    ,以及日本的福島核洩漏事件,都是核能利用上的災難。↑日本福島核電站然而近日央視等媒體報導,歐洲多國在空氣中測到核粒子,當地時間6月28日,愛沙尼亞國家廣播電視臺(ERR)就報導稱,愛沙尼亞環境保護局在空氣中檢測到的核粒子,其哈庫輻射監測站就檢測到了空氣中游離態的銫
  • 《搶救車諾比》:無形的敵人
    我忽然感覺也許「車諾比」離我們並不遙遠,於是翻出這部2005年攝製的老片。《搶救車諾比》一開篇就將時間拉回24年前的驚恐瞬間,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4分,位於前蘇聯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發生爆炸,釋放出400倍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性汙染。
  • 車諾比三位英雄還健在麼 車諾比3位志願者是怎麼逃出來的
    在最新更新的《車諾比》劇中三位被政府動員的赴死志願者,在下水道裡手上唯一的照明手電筒,因輻射太強烈悉數熄滅,留下的是巨大的急促恐慌的呼吸聲,和無盡的黑暗,車諾比第2集結束了,這樣的結局處理,沉重到窒息。 ​​​​那麼在現實中呢?動用了524300人,其中45.2萬是動員兵!潛負期過後死了1943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