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崩塌前夜:無關車諾比,蘇聯的解體命運其實早已註定

2020-11-25 騰訊網

「北約東擴是個錯誤,而且是很嚴重的錯誤。不過,為了把對俄羅斯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我們決定和北約籤署一個協議。」

崩潰前夕

蘇聯的赫魯雪夫時代伴隨著我國在羅布泊的原子彈試爆成功而結束,勃列日涅夫時代則以蘇聯軍隊在阿富汗的深陷泥潭而結束。於是,蘇聯迎來了自己的最後一位領導人,也就是會被歷史永遠銘記的戈巴契夫。

▲戈巴契夫舊照

就在戈巴契夫剛剛成為了蘇聯的最後一位最高領袖不久,蘇聯就發生了那場巨大的災難,車諾比核洩漏事件,這看上去可不是一個順利的開端。一切也都像看上去一樣,朝著不可控制的方向滑落了。這一場巨大的災難造成的影響非常深遠,不只是車諾比變成了一座死城,還有許多因為巨量的核輻射而被摧毀折磨的生命,所有的目光都被聚焦到了蘇聯。

▲車諾比核洩漏舊照

剛剛上任的戈巴契夫做出了自己的決定,那就是把車諾比的這場核洩漏全部封鎖,最後爆表的輻射值讓歐洲的其他國家感到了不對勁兒,戈巴契夫面對事實不得不低頭了。為了應對這一場巨大的災難,蘇聯動員了大量的人員,這一次考驗的對手比當年衛國戰爭時納粹德國的裝甲師還要可怕,蘇聯人民還是一如既往地英勇向前,萬眾一心地應對著這一場災難,這一次動員完全不亞於應對一場大規模戰爭,從這個側面我們可以看出,當時蘇聯是非常有能力的,而且經濟也沒有走向崩潰。

▲英勇抗災的蘇聯人民

另一方面,蘇聯並非只是單純面臨著車諾比一個考驗,在阿富汗戰場上蘇聯依然沒有從泥潭中託出聲來,蘇聯現在面臨著雙線作戰,蘇聯軍隊並不是打不過阿富汗軍隊,而是被阿富汗動蕩不安的內部徹底拖住了手腳,蘇聯並不能徹底解決阿富汗問題,而且自己也沒法脫身了,因為蘇聯進入了阿富汗帝國墳場的死循環當中。

雙線作戰

所以,在這令人崩潰的雙線作戰中,蘇聯出了問題,遇到了一切麻煩,但是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問題,即使是車諾比核洩漏和在阿富汗戰場深陷泥潭,只是讓蘇聯付出了一些代價,而不是讓蘇聯崩潰的原因,在處理這些危機的時候,蘇聯展現出了非常強大的國力。蘇聯所面臨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外來的敵人和災難,而是自己內部的分裂,蘇聯的人心開始渙散了,這就讓蘇聯的主體國家和民族勢力越來越膨脹起來,分裂的意願越來越高。

▲葉爾欽舊照

如果說車諾比核洩漏和阿富汗戰爭就可以摧毀蘇聯的話,那麼為什麼美國在韓戰和越南戰爭中的大潰敗為什麼沒有讓美國崩潰呢,在同一時期,其實美國的日子也非常難過,越南戰爭的傷痛一直都在折磨著美國,美國進入了一個迷茫時期,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分裂,從黃金時代的男人上班,女人認真顧家的美國式中產想像徹底變成了嬉皮士的享樂主義,社會在一次又一次地抗議遊行中產生了動蕩,那麼為什麼美國沒有垮掉而蘇聯徹底分裂了呢?

▲嬉皮士運動舊照

這是因為美國本質上就是最典型的利益集團統治的國家,是資本主義族權的最典型代表,沒有制度倒退的問題。蘇聯則不一樣,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最需要的是建立一套管理制度和體系,可是不管是史達林還是赫魯雪夫,都沒有真正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到了勃列日涅夫時期,徹底就放棄了對於制度建設的探索,徹底退回到了沙俄時期的帝國體制,蘇聯面臨著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就是國力逐漸提高,武器越來越多,但是對於制度的探索和對於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完善也越來越倒退,這就造成了蘇聯的根基開始了瓦解。

病入骨髓

但是蘇聯的基礎一天天的瓦解,勃列日涅夫時代徹底拋棄了對於管理機制的完善,徹底採取了沙俄帝國時期的鐵腕政策,這就讓蘇聯的主體國家和民族的權力一天比一天膨脹,而且主體民族和國家和其他加盟國家的矛盾非常大,原有不完善的體制越來越限制這些主體國家和利益集團的發展,這種矛盾開始變得不可調和了,這種不契合的現象對蘇聯來說是致命的。

▲勃列日涅夫舊照

葉爾欽開始明白一個問題,就是想要發展俄羅斯作為主體國家的利益,就一定要把蘇聯的這一套體制徹底瓦解掉。葉爾欽開始了自己殺死蘇聯的行為。

這種矛盾聽上去非常晦澀難懂,實際上非常簡單。比如說兩個相鄰的村子,一個是甲村,一個是乙村,甲村是一個重視系統化,制度化而且具有包容性,所謂包容性就是在這一整套體制下選擇出的領導者即使來自於乙村也不能夠在行為上偏重於乙村,而是遵循這套規範化的體制來謀求整個村子的統籌發展。這就是蘇聯想要建立,可是一直沒有建立成功的這一套體制。

▲戈巴契夫與葉爾欽舊照

可是乙村代表的所謂主體國家的族權追求就具有非常強烈的排他傾向,就是選出來的領導人只會為乙村的利益服務,就像美國的情況就是美國總統在政策上實際上只為了自己的票倉和選票服務,一旦在族權體系下的領導人開始把目光放在了全局統籌發展上,那麼他必然會失去支持自己的選票,或者徹底喪失自己支持群體的支持,這也是葉爾欽為什麼急不可耐地尋求獨立。

所以在這個時候,蘇聯的原有不完善的體系徹底倒退回了沙俄時期的為主體民族和主體國家服務的對立模式,而且加上車諾比核洩漏與兵敗阿富汗,一下子把這種矛盾激化到了頂點,而且蘇聯一向的打壓政策和鐵腕處理方式終於讓矛盾爆發了。

參考資料:

《冷戰史》

《巨人的隕落》

相關焦點

  • 人類最大的核災:間接導致蘇聯解體的車諾比
    引言:戈巴契夫曾經語出驚人地說:「車諾比核事故可能成為5年之後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過我所開啟的改革事業。」  人為製造的節日氣氛,顯然並沒有衝淡車諾比的悲劇。事實上從一開始,這場事故就註定將撕裂蘇聯盛世的畫皮。  1986年4月27日,瑞典一個核電廠的技術員驚訝地發現,周圍空氣中出現了高得不正常的核輻射——車諾比的核煙雲已經飄到了歐洲!接下來丹麥、挪威和芬蘭的監控站也陸續發現了類似的情況。直到瑞典政府提出交涉,蘇聯人才發現事情鬧大了。
  • 蘇聯為什麼解體?車諾比核爆炸是一個轉折點
    作者: 張召忠 (微博) 世界上曾經發生過很多的核事故,例如,三裡島核事故、福島核事故、車諾比核事故。車諾比電廠1986年4月26日發生爆炸,距今已經三十年了,但現在想想仍讓人心有餘悸,今天我就跟大家說說這個事故是怎麼發生的,當時蘇聯對這個事故又是如何反應的。
  • 車諾比事故的教訓:原來撒謊的是蘇聯,現在卻是西方
    作者:王德華廣受好評的電視劇《車諾比》講述了1986年的核災難,當時的蘇聯當局試圖淡化這場災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33年過去了,西方領導人需要學會如何誠實和透明。有些人認為,正是那次事故直接導致了蘇聯的垮臺。蘇聯的改革家們,以及戈巴契夫本人,都以車諾比事故為例,要求加強問責制和更大程度的坦率,因為蘇聯當局最初的反應絕不是透明的。《星期日快報》援引《共產主義的興衰》一書作者阿爾奇布朗教授的話說:「它成為蘇聯體制問題的一個象徵。」
  • 直擊車諾比核電站附近的鬼城:曾是蘇聯的驕傲,圖9陰森詭異
    普利皮亞季,位於車諾比核電站僅3公裡地區的一個前蘇聯模範小鎮,曾是蘇聯為安置諾貝利核電站工作人員的所在。
  • 車諾比事故,與蘇聯體制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繫?
    車諾比核電站事故是蘇聯難以抹去的創傷,而導致悲劇發生的原因,從未遠離這片土地。對於大多數的俄羅斯人來說,政府在車諾比事故之後的種種拖延,謊言,根本不是什麼驚天的歷史秘聞。對於蘇聯廣大民眾來說,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周末。沒有人想到無數人的命運已經被改寫。隱瞞第一批進入現場的消防隊員被送到了醫院進行搶救,但是,因為消息被封鎖,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出了什麼事,醫院更是一頭霧水。
  • 《車諾比:一部悲劇史》上市 機密檔案高精度還原災難真相
    □半島記者  孟秀麗2020年7月,一部再現和還原車諾比核災難及其地緣政治影響的權威史學作品——《車諾比:一部悲劇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的臺前幕後》作者、東歐史頂尖學者、哈佛大學教授沙希利
  • 曾經的蘇聯與美國都平分秋色,為何要解體,答案有這幾點
    可是誰知道歷史會發生戲劇性的反轉,在1991年,蘇聯居然解體,國家四分五裂,並且都逐漸走向了衰落。其實這一切都不是偶然,和蘇聯政府當時幾點錯誤決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不然,一個鼎盛的王朝,不會瞬間崩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原因究竟是什麼。
  • 前蘇聯的車諾比核事件到底怎麼發生的,為什麼那麼嚴重?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詞還不太了解,車諾比核事故,也稱車諾比事件,是有史以來發生過最可怕的一件核洩漏事件,也是第一次被國際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第二次是日本的核洩漏,但沒車諾比嚴重),嚴重程度影響到整個歐洲大陸。
  • 《車諾比》:抹黑蘇聯還是還原史實?
    2019年,HBO電視網推出了迷你劇《車諾比》,該劇講述了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事故發生、救災與科學家揭露事故原因的故事。這部僅有5集的歷史劇實現了口碑的爆棚,並在中國的年輕觀眾中引發了激烈的網絡論戰。部分網友認為這部劇思想深刻、符合歷史事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另一派則認為,這部劇站在西方立場上抹黑蘇聯。兩派觀點針鋒相對。
  • 如何紀念「車諾比核難」
    本核危機表明,日本未曾真正地從車諾比核事故中吸取的第一個教訓就是,未將核電站的安全置於首要位置。調查發現,早就有專家警告,此次發生核洩漏的福島核電站及其附屬設施存在缺陷,可能遭到地震海嘯的襲擊,但日本政府和福島核電站的所有人東京電力公司未進行任何改進。車諾比核事故的第二個重要教訓是,與防止核事故發生相比,應對核事故具有同樣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 蘇聯解體後,加裡寧格勒為何沒有改名?
    格勒的意思其實和「堡」一樣,都是城市的意思,不過格勒一詞是源自俄語發音,源自古斯拉夫語,更容易被一戰時期的俄羅斯人接受。不過彼得格勒這個名字只存在了10年時間。 沙俄滅亡後,蘇俄便將首都從彼得格勒遷回了莫斯科,1924年列寧去世後,蘇聯為了紀念列寧,便將彼得格勒改名為列寧格勒,所以彼得格勒這個名字在歷史上只存在了短短十年。
  • 在《車諾比》裡被「黑」後,蘇聯扳回一局
    時光網特稿 要說近段時間裡最火的美劇是哪部,想都不用想,必然是《車諾比》無疑。火的不僅僅是這部劇本身,還包括隨之延展開來的話題。       美國講述完前蘇聯這段噩夢般的歷史,一些俄羅斯民眾似乎很買帳。
  • 人類消失後的世界:車諾比,基輔廢墟及蘇聯未來主義建築之旅
    本文作者張一方熱衷於在全球探尋烏託邦式廢墟建築,跟隨他的鏡頭,我們得以一窺如今的車諾比、基輔與前蘇聯。 本文由豆瓣作者張一方授權發表,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車諾比核事故是一件發生在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的核電站反應堆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目前為止第二例為2011年3月11日發生於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車諾比(Chernobyl)是俄羅斯詞「Wormwood」(即「苦艾」)的意思。
  • 曾準確預言蘇聯解體,神奇老頭再次預測美國2020年的崩潰命運
    同樣,有一位學者的預言也在一一實現,蘇聯解體和平學之父——約翰·加爾通蘇聯解體、柏林圍牆倒塌、美國2020年的崩潰都一一成為現實,他就是被譽為「和平學之父」的約翰·加爾通。1930年出生於挪威,1951年開始全身心投入和平學研究,1959年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和平學研究機構,1964年創辦了第一份致力於和平研究的學術期刊。
  • 蘇聯當初是如何解體的?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蘇聯是社會陣營的老大,也是對抗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的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的解體,不僅徹底改變了全局局勢,也讓全世界的國家都大吃一驚,在蘇聯解體之前,西方研究蘇聯的專家都言稱蘇聯絕不會解體,然而事實就這樣發生了,蘇聯解體是誰也沒有想到的事,不論東西方國家,就連蘇聯自己,也沒有想到。
  • 美劇《車諾比》大熱,但真實的車諾比,蘇聯付出了多少
    隨著《車諾比》的開播,很快就掀起了一陣車諾比熱潮,可能有不少人看過這部由美國人拍的劇,自開播以來,評分就穩定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也足以見得這個題材還是非常吸引人的,但都知道這事最了解的人並不是美國,而是蘇聯時期的人,是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 曾預言蘇聯解體的「和平之父」,預言美國2020將崩潰,能否應驗?
    之前預言過蘇聯解體的「和平之父」,如今再次預言美國會在2020崩潰,他的說法還會繼續實現嗎?可能正因為約翰時常周旋在多起的國際紛爭中,所以對於世界的格局變化,約翰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曾經做出蘇聯解體的預言就是他的成名之戰。約翰見證了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冷戰,兩方都企圖用謀略來取得世界霸主的地位。人人都在坐等這場無聲博弈的結果,蘇聯和美國註定會一敗一勝。但是約翰卻在這其中看到不同的角度。
  • 車諾比的暗黑故事-虎嗅網
    一部熱播劇《車諾比》讓全球觀眾重溫了那場災難。人們為蘇聯的錯誤、誰該為災難負責而爭論,甚至據說因為不滿這部英美製作的劇集抹黑蘇聯,俄羅斯一家電視臺正準備自己拍攝車諾比的電影。在新標準下,「人們紛紛奇蹟般痊癒」,醫生也讓「脫離危險」的病人出院回家,他們並不知道,很多人將終生被輻射後遺症折磨,而這些折磨往往被官方認定與輻射無關。
  • 《車諾比》,是真相還是渲染?
    美英:劇集真實,更是警醒新劇《車諾比》(圖1)以當年主持事故處理的蘇聯核物理專家瓦列裡·列加索夫的回憶開始,將觀眾帶回1986年的災難時刻,展現出整個蘇聯,上到戈巴契夫,下到普通市民、消防員和士兵等各個層面的反應。
  • 1986年車諾比事件:蘇聯政府瞞瞞瞞,致全球100萬人死亡
    這就是當時在蘇聯統治下的烏克蘭境內舉世聞名的車諾比事件。,到達了瑞典上空,瑞典發現了這場災難,但卻見不到蘇聯報導的關於和汙染的任何相關消息,因此致電蘇聯質問烏克蘭境內的情況,蘇聯政府已經直到紙包不知火隱瞞不下去了,開始向瑞典政府求助,自此車諾比核事故公之於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