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投資界(ID:pedaily2012),作者:李拜天,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盲盒,火了。
為盲盒一擲千金的人不在少數,不管是北京小夫妻 4 個月花 20 萬買盲盒、 60 歲的老玩家一年砸上 70 萬的實例,還是#炒盲盒最高溢價近 40 倍#的熱搜,都透露出盲盒正成為新一代潮流玩物的氣息。
這一盤生意,恐怕連VC都鮮少聽說過。據閒魚平臺發布的報告顯示,一位 30 歲上海閒魚用戶, 2018 年通過轉讓盲盒賺了 10 萬元,對限量版、隱藏款的痴迷引發了二手市場的極度火爆。
顯然,不及手掌大的小人兒正扛起潮玩經濟的大旗。不過,當這些原本「很容易獲得的快樂」,被冠以一個「炒」字,人們對潮玩的理解開始出現大幅度偏差,這在很多資深玩家眼裡已經不再是不確定性帶來的小驚喜,遠離了最初的「盲盒文化」。
盲盒爆紅:
每年 20 萬 95 後花掉 2 萬「填坑」
什麼是盲盒?
盲盒最早起源於日本,購買時並不知道盒內是哪一款玩具,和扭蛋盒類似,是大家路過扭蛋機、便利店可以隨手消費的小東西,其樂趣在於開啟後帶給玩家的小驚喜,引發消費者獵奇心理。而到了國內,因為缺乏日本那種龐大的線下實體玩具消費場景,最初盲盒都是在線上淘寶銷售,題材基本是日本動漫IP,很多國內玩友喜歡整套購買,這時的盲盒還處於小範圍流傳階段。
隨後,日本出品的Bearbrick小熊和Sonny angle在國內風靡,盲盒與潮玩正式結合。
買盲盒,只有 0 次和無數次之分。從去年開始,有位博主的女兒迷上了盲盒,小小的包裝盒,內裝著各種萌噠噠的玩偶。她意識到這東西是坑,轉念一想小孩子的新鮮感總會過去,體驗一下也未嘗不可。但沒想到,孩子越來越迷戀,不久就塞滿了書櫃,想要管的時候只能面對孩子極大的不滿,「就像當初管控她抓娃娃似的」。
後來她才知道,盲盒已經是最紅的潮流玩具了,身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也大多為之著迷。
從最初的懷疑嫌棄到最後的入坑痴迷,人們需要跨過的僅僅是幾十塊錢購買一次的衝動,在這以後,眾多網友高呼「真香」,為盲盒大軍添磚加瓦。
在玩具行業KOL付可看來,國內的盲盒市場可以簡單劃分為「前泡泡瑪特」和「後泡泡瑪特」時代。
付可在知乎上說到,泡泡瑪特「結合線下店鋪、盲盒機、潮玩展會、線上APP與資本力量,最終讓潮玩+盲盒玩法成功破圈,小眾亞文化圈子產物進入大眾主流視野。」
盲盒是限量的,這讓很多人著迷不已;盲盒中有官方不提前公布的隱藏款,抽中的人堪稱錦鯉附體,這讓更多獵奇的人願意一擲千金。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售賣的盲盒大多在40- 70 元左右,整個系列的盲盒會有10- 12 個玩偶,整套價格 700 元左右。阿里《 95 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近 20 萬消費者每年花費 2 萬餘元收集盲盒。
背後商家賺翻了:
一年賣 400 萬個,營收 2 億元
你憑運氣抽的盲盒,讓很多商家成為幸運兒。
有人算過一筆帳:盲盒售價在39- 69 元,這個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在58%,也就是賣一個盲盒可以賺22- 40 元。如果一天能賣出50- 100 個盲盒,那麼月收入差不多在3- 6 萬元。投資實體店,回本周期在4- 6 個月,一年的淨利潤在 20 萬- 30 萬之間,收益很可觀。
說起盲盒就一定繞不過泡泡瑪特,它是較早將潮玩帶進主流商圈的零售品牌商。成立於 2010 年的泡泡瑪特擁有 400 餘個零售網點,開設了近百家線下直營門店以及近 300 臺機器人商店,並於 2017 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在盲盒暴利滋養下,泡泡瑪特悄悄在 2019 年上半年從新三板摘牌,並表示「現今的摘牌是為了將來更好的企業發展。」這讓市場推測公司或為其海外上市鋪路。
截至今年 4 月,泡泡瑪特線下直營店已近 100 家,覆蓋全國 40 多個城市的主流商圈。其公布的 2018 年半年報顯示, 2018 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 61 億元,同比增長155.98%,淨利潤2109. 85 萬元,同比增長1405.29%。如此高的利潤,就是一個個盲盒堆起來的,創始人王寧曾透露過,單價 59 元的潮玩Molly,一年能賣 400 萬個,實現 2 億多元的銷售額。
當炒盲盒代替炒鞋,價格也翻上幾倍甚至幾十倍,更多的資本和上市公司加入其中。例如上市公司金運雷射參股的玩偶一號,是「IP小站」智能零售終端項目的運營主體,靠著售賣盲盒和手辦,還帶動了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日前瑞幸也推出了代言人劉昊然卡通形象盲盒,雖然只是配合瑞幸的杯子發售,依然收到粉絲熱捧。
不斷開發原創IP的十二棟文化向投資界(ID:pedaily2012)透露,他們自主研發和生產的盲盒類產品將會在年底上線,基於現有IP,未來也將進行全渠道推廣。類似的商家還有心願先生幸運盒子,憑藉驚喜概率在抖音上成為網紅機器,更多的口紅盲盒、香水盲盒收割著女生的錢包……
當然,賣給你盲盒裡娃娃的,還有來自閒魚等二手交易平臺的玩家。據閒魚平臺發布的報告顯示,一位 30 歲上海閒魚用戶, 2018 年通過轉讓盲盒賺了 10 萬元,對限量版、隱藏款的痴迷引發了二手市場的極度火爆。
據了解,有些玩偶竟然售出了幾千元不等的價格,對比官方放出的 59 元相對比相差了近 40 倍的價格:細數閒魚上漲價迅猛的熱門盲盒,第一名要數泡泡瑪特的潘神聖誕隱藏款,原價 59 元,現在在閒魚已經賣到 2350 元的高價,狂漲 39 倍;泡泡瑪特的molly胡桃夾子王子隱藏款漲幅也很高,原價 59 元,現在閒魚均價 1350 元,漲幅 22 倍;而labubu的太空人隱藏款原價699,在閒魚的價格已經漲到 3000 元,漲幅3. 3 倍。
不過,也有來自靈魂的拷問:從炒鞋到炒盲盒,潮玩何時能脫離「炒」字?
有玩家感慨:「如果盲盒的文化只在於』炒』,在於一年花費XX萬,在於抽出隱藏就能一夜暴富的美夢,那我們這些真正喜歡玩具,喜歡伴隨著盲盒開盒帶來小驚喜的老玩家們,是最不懂現今盲盒文化的一群人。」
潮玩經濟崛起:
大人的玩具, 2019 年最硬核的燒錢方式
國潮,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吸引著消費者的關注,根據有關數據,目前全球潮流玩具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千億美元。
對於這個新興藍海,資本自然不會視而不見。單純從盲盒來說,泡泡瑪特曾先後獲得過 5 輪融資,不過,在摘牌新三板後, 8 月 6 日,該公司投資人信息變更,原有投資方全部退出,由POP MART(HONG KONG)全資控股。
另一方面,從潮玩IP大的層面來看,三千資本投了 IP 衍生品平臺 52TOYS、樂遊資本投資了做 IP 衍生品授權的萌奇……儘管頭部機構入局並不多,但玩具類IP始終是一個長青話題。
例如,成立於2015 年的52TOYS,專注於IP 衍生品的開發和銷售,在去年推出了超百個新品SKU,它旗下的社交型電商平臺「玩蛋趣」還曾首創線上扭蛋機的互動模式,擁有《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王者榮耀》、《吾皇萬睡》、《長草顏糰子》、《羅小黑》等 20 餘款國內外知名IP的衍生品開發授權。
對於這些潮玩平臺來說,最終還是對於IP授權和開發、衍生的較量,綜合實力也不容小覷,產品、渠道、供應鏈眾多考驗都是區別市場地位的因素。
總之,大人的玩具,成了 2019 年的硬核燒錢方式。
圈內人皆調侃:單反窮三代,手辦毀一生,如今炒鞋熱度稍減,盲盒當道。一切爆品的背後,都是商家深諳人性後的迎合人性,你不想被套路,逆人性而上,何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