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年輕人戒不掉的精神按摩

2020-11-26 騰訊網

這是槽值《好物研習社》欄目第十七期。

在這裡,小妹會翻閱科學文獻、調研產品,為大家分享質感生活好物。

生活品質無法即刻提升,但每一天我們都在提升的路上。

你可能發現,最近大街小巷,這家店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這是一家玩具店,正對門臉滿滿一牆手辦,店內擠滿的人對它們投射嚮往的眼神。 手中的商品控制不住地被下單、拆開、搖晃,紙盒中的塑料包裝發出激烈的聲響。 隨後一陣驚喜,或失望的唏噓。 然後反覆這一過程。

這家店正是,席捲大街小巷盲盒頂流——

泡泡瑪特(pop mart)。

實拍泡泡瑪特門店,坐標天津萬象城

一家泡泡瑪特,一方小小的盒子世界。

卻讓太多人為之「瘋狂」。

繼娃娃機、口紅機之後,「盲盒」這種販賣好奇和不確定感的網紅產品,成為新寵。

如果把泡泡瑪特和其他一家玩具店開在一起,或許隔壁響起的,是此起彼伏的小朋友哭鬧,夾雜著家長勸說「乖,咱不買」的聲音。但是在泡泡瑪特,永遠只有成年人「開衝」的喧囂。在微博上,有關泡泡瑪特和盲盒的話題,閱讀量過億,討論量高達數十萬。

#泡泡瑪特# #盲盒# 微博話題度熱漲

在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上,一系列最受95後青年追捧的愛好中,「盲盒收藏」成為硬核玩家增長最快的領域。

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

二手盲盒交易已經變成了一個千萬級的市場。2019年,泡泡瑪特在雙十一當天的天貓交易額,高達8212萬人民幣,總計賣出200萬隻泡泡瑪特。

線下泡泡瑪特門店已經覆蓋全國52個城市。

短短兩年時間,泡泡瑪特的總營收從1.581億漲到了16.834億。短短兩年的時間內,淨利潤翻了286倍。 很多年輕人邊掏錢邊感嘆,自己手都剁給了泡泡瑪特。

一番吐槽後,他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衝向新款。

讓眾人節制購買徒勞折返的主人公泡泡瑪特,憑藉靚麗外形,在展示櫃裡閃光。

泡泡瑪特的玩具設計,相比傳統的玩具設計更具美感。 嘟嘟的嘴唇、大大的腦袋、Q萌的身體、繁多的角色和風格,讓泡泡瑪特在造型上吸引粉絲。 以Molly、Dimoo為首的原創泡泡瑪特,作為C位IP,俘獲大批人的心。

泡泡瑪特還聯合其它品牌推出多個人物系列,從哈利波特到迪士尼,不斷有新手辦帶給人新的驚喜。

泡泡瑪特哈利波特系列

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陷入一個不斷收集盲盒的「死循環」。買一個,拆一個;拆一個,再買一個。儘管隨時可能陷入苦大仇深的哀怨中,但過不了多久,他們仍然願意購買下一個盲盒,為有可能到來的「歐氣翻身」,繼續信仰充值。

除卻以Q萌的設計、繁多的類別為主的外化表徵,市面上售賣的大多數「泡泡瑪特」,本質還是一款盲盒產品。

盲盒,這個如今讓無數年輕人痴迷的玩法,實際上,是「新瓶裝舊酒」。 早在明治時期的日本,很多百貨商店都會用「福袋」的方式來處理尾貨。

福袋裡的衣服相比平時的價格低了不少,同時人們打開福袋也能愉悅和刺激交織。 許多玩具商家熱衷於把玩具做成「扭蛋」,把既有商品裝扮成未知的驚喜,來刺激消費者購買慾。

公仔手辦被放進沒有印任何款式提醒的盒子裡,只有打開才能看到是不是自己的心儀之選。

「扭蛋」產品以及「盲盒」,都是這種營銷思路的延續。

貨架上琳琅滿目的扭蛋玩具 / 圖源:視覺中國

而泡泡瑪特的強勢進駐,靠的又不單單是盲盒。

在服裝、美容等多個領域,泡泡瑪特開展合作活動,推出聯名,開拓不同的商業模式,積極走進大眾視野。

攜手娃哈哈推出「盲水」,新潮而獵奇的創意,讓首批上架的1000箱「盲水」5分鐘內被一搶而空。

好多人對Molly的瘋狂,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模樣可愛,還有賴於泡泡瑪特對的商品銷售模式的用心打造。

12隻泡泡瑪特擺件可以組成一套,每一隻都是激萌滿滿、顏值擔當。

宮廷瑞獸系列 / 圖源: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

這吸引了更多有收集癖好的人加入陣營。

為刺激他們大量復購,每套泡泡瑪特的盲盒中還設有一個隱藏款,想得到隱藏款,只能去碰運氣。

其中,一些極為稀有的隱藏款,通過重複性購買難以得到,便會引人重金求購。

有些二手隱藏款的售價在市場上可以翻三四倍出售。

泡泡瑪特的胡桃夾子款,在二手市場上翻了22倍,且供不應求。

原價59塊的隱藏款,在二手市場上被炒到688

少喝兩杯奶茶可以買到一個盲盒,還可能收穫不錯的投入產出比,這對於年輕人來說,是一份無風險的投資誘惑。

配合線上,線下的旗艦店也為他們的喜好用足乾貨。一面牆壁的擺件陳列、「沉浸式」的購買體驗,泡泡瑪特門店的風格在感官上強烈衝擊消費荷爾蒙,吸引人們邁進潮玩的花花世界。

每走進一家泡泡瑪特,都能看到一群快要把手搖「斷」的年輕人,不足為鮮。

為愉悅買單,這屆年輕人一直在路上。

沒進入泡泡瑪特圈子的人,或許很難理解發燒友們的瘋狂。

在他們的世界裡,泡泡瑪特不僅僅是桌面上那幾個可愛的小動物、怪趣的人物或者限量的手辦,更多地是體驗過程中的種種情緒: 新系列的發售,排隊時的期待;搖動盲盒時的許願;拆開包裝時一剎那的欣喜與遺憾;集齊一套乃至開出隱藏版時忍不住想炫耀的心情……

在社交網絡中,總有人為自己開盲盒時的「歐氣」,興奮落淚。

也有人為遲遲不來的理想手辦,半夜操心。

因為有了這些情緒、感想,在泡泡瑪特購買的不再是單純的玩具,更是充滿驚喜和想像力的獨立世界。

21世紀以來,996的工作機制席捲90後、95後,社會整體普遍處於7×24小時的數字無眠中;

盲盒帶給這群成年人的新鮮和刺激,在兩點一線的社畜生活裡很難擁有。

誰不心動,自己在抽盲盒時這份即將來到的好運氣呢?

把每個盲盒搖一遍,千挑萬選,選出一個自己心中的盲盒、打開它,是一場簡短的儀式。 信奉「逃避可恥卻有用」的成年人們,能短暫地離開學業負擔、房車貸與沉悶固定的生活節奏,沉浸在單純的歡喜和確幸中。

哪怕抽到不喜歡的泡泡瑪特,也是一次擴大儲物區、交友圈的機會。 盲盒,與洛麗塔、漢服、JK這些小眾圈子相似,也有自己的圈層。

愛好者們通過微博、豆瓣、群聊等方式,交流自己的購買心得、改造經驗,還會互通有無、互相「種草」。

而購買、打開它的過程,就像是往湖面上扔了一塊石頭,打破了一成不變的平靜和乏味。

一場衝動的喜悅,讓人精神愉快、欲罷不能。

快節奏生活的今天,年輕人們很難擠出時間系統搭建自己的愛好,了解一款產品背後的故事。

而泡泡瑪特利用集群效應,把另一端聯結著的想像世界,一次性展現在我們面前。

Molly生肖系列· 蛇,展示出神秘的埃及國度

從夢幻的迪士尼公主到一代人的記憶、故事,這些都可以變為一款「泡泡瑪特」,被擺在桌子上。 《花木蘭》上映時,不少人帶著泡泡瑪特迪士尼系列的木蘭,去影院一同觀影。

泡泡瑪特迪士尼公主系列,花木蘭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吃到的是什麼味道。」

《阿甘正傳》裡,這句臺詞形容泡泡瑪特,再貼切不過。

你可以試著只抽自己中意的那一款,也大可做一個霸氣的大人,這些快樂全部都要。在這場泡泡瑪特的狂歡裡,每個人的快樂都不同,相似的只是同樣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共享的喜悅,和一份追逐的感覺。 泡泡瑪特,不再是所謂的「無用之物」,而是承載情感體驗的靈活產品。

同二十幾塊一杯的奶茶、兩百一隻的口紅一樣,都是碎片時代下,取悅自己的縮影。

但它們的本質,是讓我們的生活更充沛,而不是為衝動買單。

因一時興起,超負荷的消費,也會讓美好的驚喜變成驚嚇。

追逐散落在生活裡的幸運角落,悄悄偷閒,是成年人的權利,也是一份簡單。

相關焦點

  • 「盲盒王」泡泡瑪特 能否持續破圈?
    成立10年來,泡泡瑪特已經歷了9輪融資。最近一次發生在今年4月,泡泡瑪特剛完成Pre-IPO輪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泡泡瑪特從新三板退市前,市值20億。如今,其估值已經達到25億美元。成功上市後,泡泡瑪特又將創造玩具界的「神話」。
  • 「薛丁格的盒子」泡泡瑪特赴港上市 商業模式或化為泡沫
    但泡泡瑪特並非一直這麼吸金,在2017以前,泡泡瑪特曾連續三年虧損共0.73億元。(數據來源:泡泡瑪特招股書)是什麼讓泡泡瑪特三年內利潤暴漲?由於盲盒具有隨機性,每一次拆盒就如同經歷了一場「賭博」,而泡泡瑪特引進的稀有隱藏款更是給消費者的大腦打上了一針興奮劑。同時,全套收集完還能讓人們產生成就感,從而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慾望。因此,盲盒才會讓無數人紛紛高呼上癮,獲得較高的復購率。泡泡瑪特的單個盲盒售價為59元到79元,雖然單價不高,但背後的巨大產業鏈卻不容小覷。
  • 泡泡瑪特的「詩與遠方」和「苟且現實」
    已經走過十個年頭的泡泡瑪特並不是做潮玩起家。2010年,泡泡瑪特在北京中關村歐美匯開了第一家實體,王寧對其的定義是「像超市一樣售賣潮流產品」。「小百貨」的模式一度獲得消費者認可,但隨著電商興起,單品價差變得透明,大部分代理產品又不具備獨家優勢,發展陷入頹勢。
  • 泡泡瑪特:33歲、年入16億 賣盲盒發家的夫妻店
    泡泡瑪特也由此誕生。當時的王寧還是個自信滿滿的年輕人,初始時,他跟初創團隊的小夥伴說:「現在給你們兩個選擇,要麼十年後跟我一起上電視,要麼十年後在電視前看我們上電視。」這些人既然能跑到泰國來買,那為什麼不在中國,就把大家的需求解決掉呢?於是,2017年9月,泡泡瑪特舉辦了中國大陸地區首屆專業大型的潮流玩具展會——北京潮流玩具展。這次潮玩站歷史性的創造了國家會議中心門口從未有過的排隊盛況,一舉成為亞洲潮玩盛會。
  • 「盲盒王」泡泡瑪特 能否持續破圈?| 艾問人物
    2020年全球創始人大會上市公司最具領軍人物榜單中的上榜嘉賓王寧創立的泡泡瑪特,其業務圍繞IP和潮流文化展開,產品線早已不只是盲盒。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的收入為1.47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0.67億元增長122.2%;而「泡泡抽盒機」小程序的上半年的收入為1.62億元,同比增長72.3%。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共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以及56個非獨家IP。 其中,泡泡瑪特上半年推出16個新IP,預計下半年推出14個或以上IP。
  • 泡泡瑪特和Molly,誰成就了誰?
    就在王寧即將放棄的時候,突然有商家要加盟泡泡瑪特。 據測算,加盟模式可以幫助泡泡瑪特賣出去十幾萬的貨,這在當時是一筆巨大的收益。正當無路可走的泡泡瑪特即將就要成為一個加盟品牌時,投資人麥剛出現了。他給了王寧一筆200萬人民幣規模的天使投資,並表示了他對泡泡瑪特極高的信心,讓他們確信直營模式銷售潮玩是一個走得通的生意。
  • 泡泡瑪特60億估值=潮玩+藝術+IP+盲盒+情緒價值+行為經濟學
    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潮流玩具和時尚消費產業,也是跨過「人均1萬美元」門檻後,中國文創產業蓬勃興起的一部分。來咖智庫CEO王春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稱,用長遠的角度去看泡泡瑪特的市值和估值,不應該局限在玩具或者盲盒本身。
  • 華興資本包凡:泡泡瑪特王寧身上有冷靜的韌勁,F1賽車讓我明白極限...
    2020年初華興投資泡泡瑪特,12月11日,泡泡瑪特正式於港交所上市,市值突破1000億,33歲創始人王寧身家500億。包凡評價王寧時說:「王寧是一個思路非常清晰的人,話不多,但是你能感覺到這個人身上有一股韌勁在。」(文末有包凡對王寧和泡泡瑪特商業模式的詳細評價)下文整理自包凡公開場合的談話,包括專訪、演講、自述等,將從投資人以及創業者的角度給更多人以啟示。
  • 泡泡瑪特的生意能做多久?
    明星們也不例外,白敬亭的鞋,王一博的頭盔,範冰冰的芭比娃娃……這些愛好奢侈又費錢,都市青年的快樂只需幾十塊的盲盒就能買到。不過幾十元的買賣乘以大大的基數,也足夠把一家公司送上市。 兒童節當晚,國內首席盲盒品牌——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摩根史坦利、中信裡昂為其聯席保薦人。
  •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談IP壁壘:只靠花錢無法再造「周杰倫」
    伴隨上市鐘聲,泡泡瑪特的粉絲群體也浮出水面――官方數據顯示,主力用戶年齡分布在18-35歲之間,90%的消費者月收入介於8000-20000元。當市場大呼「看不懂盲盒、不理解Z時代」之時,這樣一群年輕的「打工人」,已經將主打IP盲盒的泡泡瑪特推向千億市值座椅,也甘願為自己的疲憊生活送上未知驚喜。
  • 小眾變大眾,泡泡瑪特是如何讓盲盒出圈的
    在眾多盲盒生產商中,為什麼偏偏只有泡泡瑪特衝出重圍了呢?這篇文章,就來說說泡泡瑪特是如何把相對小眾的文化,變成了一種大眾愛好,讓自己出圈的。據泡泡瑪特透露,目前的IP產出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設計師、藝術家的自主創作。即設計師將親身經歷、設計靈感、與希望傳遞給粉絲的精神內核結合,從而產生不同系列盲盒。比如Kenneth馬戲團系列,該系列的設計創意來自於設計師Yoyo的繪本《馬戲團朋友》,將人生的現實通過產品傳達給了受眾。
  • 賣玩具年入十多億,泡泡瑪特可不止靠盲盒
    泡泡瑪特憑啥大賺特賺?最近,有媒體稱,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要上市了。對於這家成長飛速的玩具店,其增長邏輯是僅僅是靠盲盒嗎?泡泡瑪特將再次上市11月23日,「盲盒神話」泡泡瑪特通過了港交所聆訊,即將迎來第二次上市。本次赴港IPO,泡泡瑪特的募資規模預計為2億美元至3億美元。說起泡泡瑪特,很多人可能還不了解,但說起盲盒估計大家都知道。
  • 京東健康、藍月亮、泡泡瑪特撞車!誰才是真正的黑馬?
    三、泡泡瑪特如圖所示,這個東西叫盲盒,泡泡瑪特的業務就是賣盲盒。據港交所信息披露,泡泡瑪特已於11月22日通過港交所聆訊,傳泡泡瑪特12.2啟動招股。預計12月中下旬正式掛牌上市,募資規模預計為2億至3億美元。摩根史坦利和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
  • 泡泡瑪特的盲盒為何如此讓人上癮?這個模型理論解釋了一切
    Molly、盲盒、泡泡瑪特,這些詞相信你一定有所耳聞,並且發生在這一兩年內。盲盒以及背後的潮玩行業,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泡泡瑪特,這家成立於2010年的公司並不年輕,且曾於2017年掛牌新三板,2019年退市。近日,有消息稱,泡泡瑪特完成1億美元融資,最快下月赴港IPO。
  • 記者調查:濟南泡泡瑪特盲盒「二次銷售」引熱議 爆款盲盒二手價格...
    泡泡瑪特實體店開盒就像彩票開獎 「刺激感」促成盲盒火爆盲盒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消費者在購買之前不知道盒內是什麼款式的產品,大多數一個系列有12個不同的款式,其中包含極為稀缺的「隱藏款」,玩盲盒的樂趣就在於從12款包裝完全相同的產品中抽中了自己喜歡並期待的款。
  • 那你還沒看懂泡泡瑪特
    而它背後的泡泡瑪特,在2020年6月1日,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被稱為「盲盒第一股」。三年前,泡泡瑪特新三板掛牌,而那時公司連年虧損,三年後,泡泡瑪特定位為潮流文化娛樂公司,扭虧為盈。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最近兩年的營收增幅達225%和227%。
  • 泡泡瑪特將成「盲盒第一股」,存貨周轉天數升至126天
    原創 林芝 柒財經 收錄於話題#關注61#泡泡瑪特1#盲盒經濟1柒財經獲悉,潮玩公司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泡泡瑪特」)遞交招股5個月後,於近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或將於12月中下旬掛牌上市,募資規模預計2億至3億美元。
  • 泡泡瑪特成為盲盒第一股,創意很棒但IP是命門
    從2016年籤下香港潮玩設計師王信明,成為後者設計的Molly系列潮玩獨家代理,幾乎可以算是為泡泡瑪特的成功之路開了個好頭,但隨後從日本扭蛋機中衍生出來的盲盒,則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泡泡瑪特一個系列共有12個款式外加1個隱藏款的玩法,用《阿甘正傳》中"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吃到的是什麼味道」來形容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 盲盒大王泡泡瑪特將上市:成於小眾 「破圈」承壓
    同日,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對此消息不予置評。一年多前,泡泡瑪特因產品的盲盒玩法具有上癮性質等因素,成為外界關注的中心。一年多後,泡泡瑪特現象級IP產品Molly的營收佔比正在減少,而下一個王牌IP仍未出現。儘管如此,泡泡瑪特的業績增長依然驚人。